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标志物检测

合集下载

roma指标

roma指标

roma指标
ROMA指标,即罗马指数(Risk of Ovarian Malignancy Algorithm),是一种用于评估女性罹患卵巢癌风险的算法检测。

该检测通过联合检测HE4(人附睾蛋白4)和CA125(糖类抗原CA125)这两个肿瘤标志物,并结合女性的月经情况,对存在盆腔肿块的女性进行风险分层。

ROMA指数的目的是改进HE4和CA125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将两者取长补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罗马指数的计算方式在绝经前和绝经后有所不同,且不同公司提供的参考值也可能有所不同。

根据ROMA指数的结果,女性被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

例如,对于绝经前的女性,如果ROMA指数≥11.4%,则被认为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高风险组;而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如果ROMA指数≥29.9%,则同样被认为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高风险组。

ROMA指数因其高灵敏性和准确性,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卵巢癌,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以便早期干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2023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及与RSA的关系

2023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及与RSA的关系

2023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及与RSA的关系慢性子宫内膜炎(CE)患者大部分无明显症状,部分有症状者又常常被混淆为盆腔炎性疾病、阴道炎等对症处理,所以CE在临床中常常被忽视。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CE与生殖疾病(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等)存在潜在联系,逐渐引起重视。

一、慢性子宫内膜炎(CE)与复发性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CE)是指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以子宫内膜间质的浆细胞浸润为特征。

CE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常表现无症状,或阴道异常流血,白带增多、盆腔痛等,临床上容易被忽视。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连续发生自然流产2次及2次以上,包括连续发生的生化妊娠,发生率为1%~5%,RSA的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

复发性流产病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易栓症、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原因不明等。

近些年来,慢性子宫内膜炎(CE)越来越受到妇科医生和生殖科医生的关注。

研究表明,CE与不孕症、复发性流产(RSA)及反复种植失败(RIF)的发生相关,在不孕人群中,CE的发生率高达2.8%~56.8%,其中反复种植失败中约为14.0%~67.5%,复发性流产中约为9.3%~67.6%,发病率较高,而改善子宫内膜的炎症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二、CE导致RSA/RIF的可能机制正常状态下,B淋巴细胞只存在内膜的基底层,比例不超过1%;但在CE 中,不但比例升高,且浆细胞(活化B细胞)可以浸润子宫内膜基底层和功能层,甚至可以到上皮细胞的腺腔内。

当子宫内膜基底层存在炎症时,常可感染子宫内膜功能层,使得子宫内长期受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不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

CE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并未完全被阐明,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着床,从而导致反复着床失败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

导致RAS/RIF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CE的病原体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炎性细胞因子(如I117)增多,对胚胎产生毒性作用。

带血性分泌物诊断详述

带血性分泌物诊断详述

带血性分泌物诊断详述*导读:带血性分泌物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恶性肉芽肿的诊断检查:1、病理切片检查呈现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若出现异型网织细胞或核分裂相即可诊断本病。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偏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免疫球蛋白水平偏高,细菌、真菌和病毒培养多无特殊发现。

3、断层X线射片几CT扫描。

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做血及宫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明确诊断,且供治疗用药参考。

B超的检查:B超进行宫内状态初步诊断,其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来诊断手否子宫内膜炎。

体内扫描检查: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需要作体内扫描检查了。

利用扫描器检查患者,还可同时决定治疗方式和方法。

白带检查:可以排除是否患有阴道炎,治疗的时间和效果要看你机体接受药物的敏感程度来定。

血象: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增多。

诊断性刮宫:疑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时,可经抗生素控制炎症三天后,行诊断性刮宫。

经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亦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宫颈炎的诊断:1.典型的临床表现。

2.妇科检查:急性炎症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或糜烂,有脓性分泌物白宫颈管排出,触动宫颈时可有疼痛感。

慢性宫颈炎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息肉、腺体囊肿、,外翻等表现,或见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触诊宫颈较硬。

如为宫颈糜烂或息肉,可有接触性出血。

3.宫颈刮片示巴氏Ⅱ级。

4.病情较重者,可做官颈活检以明确诊断。

5.宫颈糜烂或息肉与早期宫颈癌肉较难以鉴别,后者组织较硬、脆、易出血,必须依靠做官颈刮片找癌细胞,必要时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进行鉴别。

一、恶性肉芽肿的鉴别诊断:据恶性肉芽肿特点及病理改变,可归纳为两类,这两类需要相互鉴别。

1、类肿瘤型病变多起于鼻部,亦有首发于上腭、咽部,然后累及鼻部。

病变主要位于面中线部位及上呼吸道,以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坏死为主,其破坏性甚为广泛,可侵及骨和软骨,以致毁容。

内膜炎怎么检查出来

内膜炎怎么检查出来

内膜炎怎么检查出来【导读】内膜炎大多数是子宫内膜炎,是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

在出现疾病时,它会给女性带来伤害,严重时会影响到日后的怀孕情况。

因此,女性在出现内膜炎时,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那么,女性在出现内膜炎时,该怎么检查出来?内膜炎怎么检查出来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

大多数患者出现情况时,没有引起重视,就容易导致疾病更加严重。

内膜炎怎么检查出来?1、通过实验室检查。

如果女性觉得身体有异常,可以做血液以及宫腔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然后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来判断,但是检查只是对治疗用药进行参考。

2、B超检查。

一般在应用b超对宫内的状态进行初步的诊断。

它的检查结果会结合症状以及化验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真的出现子宫内膜炎。

3、白带检查。

通过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排除患者是否有阴道炎,以及治疗的时间和效果。

如果白带量有增多,呈脓性,并且有臭味儿,还会由血性的白带出现,就说明身体中出现了问题。

4、血项检查。

如果女性有急性的子宫内膜炎,那么在血象中就会表现出白细胞的总数,还有中性白细胞都有增多的现象。

如果被怀疑是慢性的子宫内膜炎时可以进行诊断性刮宫,一般需要控制炎症三天之后才可以进行。

这种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同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卫生做的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妇科疾病,也就很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炎。

因此,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个人卫生。

那么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哪些因素?1、在月经期或者是人流手术之后,分娩手术中也很容易造成感染。

因为在这个时候的女性免疫能力下降,细菌侵入到身体内部就很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炎发生。

2、日常生活中,女性需要多关注自己的个人卫生,在月经期间要避免性生活,同时也要保证性伴侣的健康,不然就很容易出现女性感染,特别是子宫内膜炎。

3、有些年纪大的女性体内的激素会有不断下降,因此阴道中的环境也会受到改变,从而很容易出现阴道炎,如果阴道炎没有及时治疗,也会出现子宫内膜炎。

BV检测的临床意义

BV检测的临床意义

B V检测的临床意义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B V检测的临床意义1、H2O2浓度2、白细胞酯酶活性3、唾液酸酐酶活性前言:阴道分泌物是妇产科病人的必检项目,以前检查的内容通常是:清洁度、霉菌、线索细胞、pH值等。

随着妇科医学和检验技术的发展,检测阴道分泌物出现了新的指标,如H2O2浓度、白细胞酯酶活性、唾液酸酐酶活性等。

1、过氧化氢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H2O2浓度的测定是分析阴道微生态是否正常的良好指标,引导微生态的异常是病原体存在的强烈提示信号,会诱发其他致病微生物或阴道内条件致病菌成为事实病原体,是其他病原体(如滴虫、霉菌等)易复发、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阴道内寄生着乳酸杆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引导加德纳菌及大肠杆菌以及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属、消化球菌、厌氧乳酸杆菌、类杆菌等,这些菌保持一定的比例,维系着阴道内生态平衡。

正常妇女阴道分泌物中每毫升有106个菌落形成单位。

正常育龄妇女,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其表层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兼养乳酸杆菌的生长,这种细菌占阴道的90%以上。

这种乳酸杆菌大量存在,就抑制了其他致病菌的生长。

在阴道形成了一个正常的生态平衡。

乳酸杆菌是属于乳酸菌一类的细菌,这类菌可利用黄素蛋白将氧变成H2O2,这一作用结合亚铁血红素、过氧化氢酶的缺失,结果产生过量而不被细菌全部降解的H2O2。

其浓度与乳酸杆菌的数量有关。

由此可通过检测H2O2的浓度来反映乳酸杆菌的状况。

正常人阴道分泌物中的如检测H2O2浓度一般在2umol/l以上,如检测H2O2浓度<2umol/l时,则意味着阴道生态菌群遭到了破坏,已经引起了厌氧菌的生长,导致了阴道菌群的失衡。

如:当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的生长。

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

CD138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CD138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CD138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陈玉清;方瑞丽;罗苑娜;罗灿峤;聂钊堂【摘要】[目的]探讨CD138免疫组化在慢性子宫内膜炎(CE)诊断中的作用,及助孕患者合并CE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93例检查证实为正常宫腔形态,准备行助孕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和CD138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患者病史、跟踪其生殖预后.[结果]①CE的检出率:CD138免疫组化高于HE 染色(27.96%vs 26.89%,P<0.05);②妊娠率:CD138阳性患者(7.7%)比CD138阴性患者(31.3%)低(P=0.017);③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既往有月经淋漓不尽史、人流史及合并有输卵管堵塞等与CE有一定联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月经淋漓不尽(P=0.014,OR=5.394,95% CI1.405-20.699),既往人流史(P=0.029,OR=3.194,95%CI1.125-9.073)、输卵管堵塞(P=0.028,OR=3.274,95%CI1.139-9.415)是CD138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138免疫组化可提高CE诊断率,既往淋漓不尽病史、人流史输卵管堵塞病史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高危因素,应建议其进行CD138免疫组化检测.【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5(036)004【总页数】5页(P569-573)【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CD138;不孕【作者】陈玉清;方瑞丽;罗苑娜;罗灿峤;聂钊堂【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案管理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不孕症是妇科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

血清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血清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血清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实验组恶性肿瘤患者142例,良性组患者52例,健康对照组患者80例,行CA153、CA125、CEA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果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组中CA153、CA125、CEA单项检测含量与良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

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 、30.0%、31.7%,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8.3% ;卵巢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44.0%、64.0%、34.0%,3者联合检测卵巢癌阳性率高达88.0%;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 阳性率分别为31.3%、34.4%、50.0%,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1.3%。

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

结论联合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复发预测是理想的检测指标。

标签:CA153;CA125;CEA;女性恶性肿瘤一种肿瘤可释放几种肿瘤标志物,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出现于多种肿瘤中。

目前,单项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不高.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受到广泛重视。

本文应用CA153、CA125、CEA 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几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宫颈癌除外。

主要是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血清。

并与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女性患者经B超、CT、内镜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者142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乳腺癌60例,卵巢癌50例,子宫内膜癌32例。

良性(良性妇科疾病)组52例,平均年龄41岁,经病理检查排除女性恶性肿瘤,其中,乳腺炎和乳腺囊肿21例,宫颈炎8例,子宫内膜炎10例,子宫肌瘤7例,卵巢囊肿6例。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综述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综述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综述摘要: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一种以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局部慢性炎症性疾病。

虽然CE临床中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最近的研究表明CE对生育的存在潜在不良影响。

本文就C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子宫内膜炎定义为子宫内膜的感染或炎症,子宫内膜炎有两种类型:急性和慢性。

急性子宫内膜炎是一种症状性的子宫内膜急性炎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子宫内膜浅层有微小脓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见于产后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通常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疼痛、性交困难和白带异常等轻微症状,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CE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征象,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常被忽视。

近年来研究发现CE与女性不孕症、反复植入失败和反复流产密切相关[[1]]。

本文旨在对CE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CE的病因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致认为子宫腔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这种无菌状态被认为是由宫颈粘膜系统维持的,它提供了一个不可渗透的屏障,防止细菌从阴道上行感染[[2]]。

然而,近来这一观点被驳斥了,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健康无症状妇女的子宫内膜腔中也能检测到微生物[[3]][[4]]。

此外,宫颈粘液栓已被证明不能完全阻止阴道细菌的上行[[5]][[6]]。

因此,子宫内微生物的存在已被接受,并被认为是导致CE的主要原因,Cicinelli 等[[7]]用微生物培养法在 CE 患者子宫内膜中检测到链球菌(27%)、粪肠球菌(14%)、大肠杆菌(11%)、解脲脲原体(11%)等,证实宫腔存在菌群体。

最近有研究表明腹膜中有微生物7[[8]],腹膜微生物可能是从胃肠道经输卵管到达子宫。

既往细菌定植的检测依赖于培养技术,通常无法确定所有菌落的特征。

随着技术的进步,低生物量微生物群可以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新一代16S rRNA基因测序来表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
合计
1个工作日
3-5个工作日
14
报告解读
CD38 CD138
在免疫组化染色中 CD38 以细胞膜出现棕黄色为阳性, CD138以细胞膜/胞质出现棕黄色为阳性。
15
报告解读 诊断标准 对应临床结果 备注
CD38(+) CD138(+)
CD38(+) CD138(-) CD38(-) CD138(+)
浆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8\CD138检测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标志物检测
项目简介
浆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8\CD138
CD38 :Ⅱ型转膜糖蛋白,主要 在浆细胞、活化T细胞、前B细胞和 活化B细胞中表面。 CD138:多配体聚糖蛋白,主要 在浆细胞表面、前 B 细胞表面表达, 在细胞质内也有存在。 临床研究表明,CD38\CD138是确定浆细胞十分优秀的标志物
9
适用人群
建议适用人群:
1)有发热、月经过多、白带增多,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 痛,下腹痛及腰腹明显胀痛等临床症状的患者;
2)HE染色无法确诊的患者;
3)由B超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患者;
4)宫腔镜检查有异常的患者。
建议患者应该早期诊断、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尽快恢复健康。
10
样品采集 检测样本为子宫内膜,建议: 1 )及时将采集的样本置于10% 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时间不 超过24小时),尽快送检;
5
临床诊断
病理组织学诊断难点:容易出现织中粒细胞的干扰
假阴性:子宫内膜的免疫反应不强,病变中浆细胞较少 因此常需要采取 CD38\CD138 免疫组化染色来进一步提高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确诊率!
6
临床研究
研究样本:111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154例
检测方法:HE染色,CD38/CD138免疫组化染色
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炎症之一,主要分为慢性子宫内膜
炎和急性子宫内膜炎,其中慢性子宫内膜炎相对不易治疗。
90%以上的慢性子宫内膜炎会导致患者流产。
临床症状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月经过多、白带 增多,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下腹痛及腰腹明显胀痛。
4
临床诊断
病理组织学诊断
目前,临床上多用HE染色对慢性子宫内膜炎进行病理组织 学诊断。 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镜下检查可见子宫内膜间质内有很 多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2)取材时尽可能多地将病变组织保
存下来,尽可能去除血块;
3)石蜡组织标本常温保存、运输;
11
样品采集 检测样本为子宫内膜,建议: 4)可提供蜡片(胶片),切片厚度3~4μm,需提供10-12张连续切片, 白片需 60℃烤片不少于 1小时(其中1-2 张进行HE 染色作为质控),不接
受蜡卷;接受蜡块样本。
21
21
103
31 45 19 19
30
2
28
8
检测意义 当HE染色无法辨认疑似慢性子宫内膜炎标本中的浆细胞时, CD38、CD138 免疫组化染色可有效显示浆细胞,使浆细胞易于 分辨,从而提高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确诊率。 综上所述,病理组织学诊断联合应用 CD38、CD138免疫组化
染色能显著提高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
抗炎+人工周期配 合阴道冲洗上药 抗炎+人工周期配 合阴道冲洗上药 抗炎+人工周期配 合阴道冲洗上药 进行其他检测
16
CD38(-) CD138(-)
非慢性子宫内膜炎
相关文献
17
报告解读
18
THANKS
12
实验流程
新鲜组织 子宫内膜
取材
CD38、CD138 白片 切片 3~4μm HE染色 连续切片 免疫组化
石蜡包埋
• • • • • 固定 脱水 透明 浸蜡 包埋
病理科室
分子病理科室
13
实验流程 出报告时间
科室
时间
备注
病理科室
1-2个工作日
制片 免疫组化,电 子报告 送纸质报告
分子病理科室 2-3个工作日
2
CD138
CD38
项目介绍
在多种疾病中浆细胞都会出现
1. 传染类疾病: 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病、 梅毒、结核病,血片中可出现浆细胞。 2. 癌症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肝癌,组织切片中会有浆细胞出现 3. 炎症疾病: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理组织切片中会有浆细胞出现
3
项目简介
检测结果: 慢性子宫内膜炎确诊组21例(切片中见典型的浆细胞); 慢性子宫内膜炎疑似组 103例(切片中有纤维化细胞及淋巴细胞在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灶状聚集,但是HE染色中未查见浆细胞); 非慢性子宫内膜炎组30例(均未见以上情况)。
7
临床研究 结果分析:
确认组 疑似组 无异常组
HE染色结果
CD38(+) CD38(+) CD38(-) CD38(-) CD138(+) CD138(-) CD138(+) CD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