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检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古诗文中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景由心生,胡天飞雪中寄寓了诗人戍守边疆时的乐观心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借酒抒怀,表达自己的豪壮胆气;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咏月抒志,表明要扫除北伐阻碍的壮志豪情;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________________”,借用曹操之语,发出了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主张,以铿锵之言,激励仁人志士追求大义;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忆往事,尽显作者临危受命的责任与担当;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赤胆忠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13分)我心灵的回答——“立即离开桑菲尔德”——是那么及时,又那么可怕,我立即捂住了耳朵。
我说,这些话我现在可受不了。
“我不当爱德华·罗切斯特先生的新娘,是我痛苦中最小的一部分,”我断言,“我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发现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恐惧我既能忍受,也能克服。
不过要我__________地马上离他而去却让我受不了,我不能这么做。
”但是,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我能这样做,__________预言我应当这么做。
我斟酌着这个决定,希望自己软弱些,以躲避已经为我铺下的可怕的痛苦道路。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一、积累(22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豢养(juàn) 墨守 求神拜佛(fó) 催残B.搽粉(chá) 麻醉 孜孜不倦(zī) 创意C.诓骗(kuāng) 渺茫 根深蒂固(tí) 灌概D.停滞(dài) 虚忘 腐草为萤(yíng) 盲从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前,一些学子跪拜孔子像祈求保佑,愿望是好的,但却有自欺欺人的嫌疑。
B.事实既已水落石出,谣言当然不攻自破。
C.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各地的球迷前仆后继前去观看比赛,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
D.只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校的许多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B.电影《长津湖》围绕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展开,真实还原了七十多年前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激情历史。
C.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D.我会努力成长为一个有广博学识和远大理想的人,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下列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行云流水”“吓得逃跑”“聆听风声”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书写济世苍生的传奇。
”这句话主干是“吴孟超书写传奇”。
C.“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感悟思想伟力,更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借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
”句中的“青春”是名词,“单薄”是形容词。
5.黄海中学九(3)班准备开展以“走进春天,跨越青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遁.词(xún)玄虚根深蒂.固(dì)持之以衡B.豢.养(juàn)停滞自暴.自弃(bào)走头无路C.灌溉.(gài)缈茫前仆.(pō)后继不足为据D.诓.(kuān g)骗鲁钝孜.孜不倦(zī)自欺欺人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________,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_______的要素呢?③我正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____地走过我的身旁。
④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________。
A.标志必须悠然自得不言而喻B.标本必需悠然自得不可思议C.标志必需泰然自若不言而喻D.标本必须泰然自若不可思议3.下面选项均选自某班“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手抄报,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短短两天,“向英雄致敬”为话题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亿次左右。
B.为了防止英雄不再流泪,英雄烈士保护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C.仰望英雄,总能让我们在内心深处由衷地产生敬意。
D.我们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爷爷给孙女一包花生,疼爱地说:“乖,多吃点,你外婆家的花生不如咱们家的好吃!”B.县里最大的中医药店门口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坐闻百草香。
”C.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校园广播的小记者采访亚军:“请问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D.小张考砸了,同学小王安慰他:“不要难过,你上次考试不也一样没及格吗?”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椿树、萱草常被用来比喻父亲、母亲。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倚东风、豪兴徜徉。
(3),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典故抒写内心情感的诗句是:,。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然。
但远看那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 [甲] (A.衬托 B.依托)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秃头上的疮(A.chāng B.chuāng)疤。
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
[乙] (A. 鲜嫩 B. 鲜艳)的碧桃,远看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了。
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bàn转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其芬芳。
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
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丽,菊是花中隐士……其实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分)①疮(A.chāng B.chuāng)疤②花bàn()(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评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评题1.名句默写。
(1)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 身不得,男儿列,,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脾.睨(pì)俄顷.(qǐng)虐.待(nüè)焚.烧(fén)B.稽.首(qǐ)钢盔.(kūn)诡谲.(jué)怯.懦(qiè)C.瘦削.(xiāo)蓦.然(mò)污秽.(huì)哄.笑(hōng)D.行.头(háng)羡.慕(xiàn)童谣.(yáo)拾掇.(duo)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捣蛋雕粱画栋哗众取宠B.雕塑吹笙另请高明骂骂咧咧C.嫖赌伺侯无可奈何喃喃自语D.富裕积蓄喜出忘外日进百金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B.一个共产党员,越是在形势困难的情况下,越应该挺身而出....。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面对强大的敌人,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真是本色当行....啊!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屈原(节选)》塑造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B.《天下第一楼(节选)》中的罗大头曾为店里立过功,他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不动就要撂挑子不干。
C.题目“枣儿”是双关语,既指实物枣儿,也指文中男孩的名字,又是叙事的线索。
D.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的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是剧本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
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1)公输bān()(2)敝yú()(3)fù()鱼(4)jīng()国(5)一dān()(6)cù()尔(7)gǒu()得(8)lǐ()泉2.下列加粗字拼音无误的一项是()A.拂士(bì)米粟(sù)行拂(fú)胶鬲(gé)B.至于郢(yíng)侮臣(wǔ)荆国(jīn)胡不见(xiàn)C.窃(qiè)锦绣(jǐn)褐(hè)糠糟(zāo)犀(xǐ)D.鼋(yuán)楩(biān)楠(nán)牒(diē)圉(y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
(5分)(1)公输盘不说。
()通()含义()(2)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通()含义()(3)子墨子九距之。
()通()含义()(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含义()(5)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通()含义()(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含义()(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含义()(8)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含义()(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含义()(10)故患有所不辟也()通()含义()4.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3分)(1)《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
孟子是战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2)“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那么“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
()(3)这两篇短文,论述的中心都是文章的题目。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话是从一个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说明“死于安乐”的道理。
()(5)《公输》一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检测试题(附答案)

第五单元1.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风骚(sāo)赃物(zāng)糟塌(tà)尽善尽美(jìn)B.中伤(zhōng)煞白(shà)诓骗(kuāng)丰功伟绩(jì)C.漫游(màn)重叠(dié)灌溉(gài)李代桃疆(jiāng)D.筵席(yán)创意(chuàng)侥幸(jiǎo)相得益彰(zhāng)2.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______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A.放弃探求缺乏B.抛弃探求缺欠C.抛弃探究缺乏D.放弃探究缺欠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逝。
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
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已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偶)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拟人)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评

④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董宇辉用他的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告诉我们 生活的美好也可以是从一枝一叶、一餐一饭中获得。他还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在 浮躁的世界里要坚持涵养自己的灵魂,唤起了网友心中对于文化和知识的渴求,看 到了富足精神世界的熠熠生辉。
13.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 目标所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作家二月河和电脑公司总经理余德发的例 子证明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②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鲁迅的名言证明这一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和权威性。
⑥不读书的人生靠自己摸索,读书的人生有高人指路。当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统一的模式可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的 能力和水平都有局限性,而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遇到难解的问题,大都可以从 书中寻找答案或受到启发,从中获取从业所需的技能之学、为人做事的哲理之学、 陶冶情操的审美之学、创新创造的启智之学。
(2)在学习“长江生态大保护”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你认识到对长江水系资源的 保护比开发更重要,并准备在班级讨论会上就这一观点阐明理由,请写下你要说的 话。(100~120字) (5分) [答案] 示例:长江水系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带给沿江百姓以山川之秀、灌溉 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基 本要求,也是推动流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长江水系资源功在千 秋,比开发的意义更为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检测编稿:王胜华责编:谢华温馨提示:1、测验共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测验的内容难度适中,请同学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3、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积累与运用(15分)1.给下列各句中加红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2)入则无法家拂士()(3)蹴尔而与之()(4)惠子相梁()(5)非醴泉不饮()2.给下列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北方有侮臣者()A.欺侮B.欺骗C.招待(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A.区域B.限制C.范围(3)所恶有甚于死者()A.恶劣B.讨厌 C.凶狠(4)安知鱼之乐()A.安全B.怎么C.哪里3.找出下列句子中存在的通假字。
(1)困于心衡于虑(2)入则无法家拂士(3)乡为身死而不受(4)亲戚畔之4.综合填空。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011 四川内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两章)(3)《___________》一书现在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___________》。
孟子,名___________,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5)(2011 山东滨州)寡助之至,_______。
多助之至,_______。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庄子》是___________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___________家经典之一。
(7)公输盘,鲁国人,姓___________,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
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___________。
5.(2011 黑龙江龙东)走近名著(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家喻户晓,该书作者是________,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请概括出这部小说主人公身上凝聚的美好精神品质。
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公输》选段,回答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词的意义。
(1)愿借子杀之愿:___________ (2)公输盘不说说:___________(3)不可谓智智:___________ (4)胡不见我于王见:___________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B.将以攻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C.子墨子闻之愿借子杀之D.子墨子起,再拜寓逆旅,主人日再食3.请将选文中“夫子何命焉为?”和“吾既已言之王矣”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中,(1)墨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推论,使公输盘折服的?(请从文中摘录出有关的字词回答)(2)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句中加红词的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 辟:___________(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简答题。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
(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4.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
(不得从本文中选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改变一生的闪念》,回答后面小题。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地问。
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这篇文章叙写的是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的故事。
请你说说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老师”明知别人搞错了,她却还是“匆匆忙忙”地赶去救助小女孩。
是什么驱使她这么做的?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老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的一生可能有许许多多的变故,但能够影响你一生、改变你一生的事件,你一定终身难忘。
文中的小女孩的故事就是证明。
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
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像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40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情和景。
如养育我们的父母,谆谆教诲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祥和安宁的生活、自然、学习环境,有时候,意外、磨难、不幸因激发了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可以说,懂得感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也是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