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幅度调制解调

合集下载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对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使得信号可以在不同的载体(比如无线电波、光纤等)传输和传递。

本文将介绍数字信号处理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一、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将基带信号(即未调制的信号)转换为能够在载体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它可以用来改变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属性。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1. 幅度调制(AM)幅度调制是最简单的调制技术之一,它通过将基带信号和一个高频载波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来改变信号的幅度。

结果可以用下式表示:s(t) = Ac[1 + m(t)]cos(2πfct)其中,Ac是载波的幅度,f是载波频率,m(t)是基带信号,s(t)为调制后的信号。

可以看出,载波信号的幅度随着基带信号而变化,从而实现了对信号幅度的调制。

2. 频率调制(FM)频率调制是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在广播电台、卫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大小,来反映出基带信号的变化。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式表示:s(t) = Ac cos[2πfc t + kf∫m(τ)dτ]其中,kf是调制指数,m(t)是基带信号,∫m(τ)dτ是对基带信号的积分。

这里,频率调制实质是将基带信号的斜率值转化为频率的变化,从而体现了基带信号的变化。

3. 相位调制(PM)相位调制是另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它通过改变相位来反映出基带信号的变化。

相位调制可以用下式表示:s(t) = Ac cos[2πfct + βm(t)]其中,β是调制指数,m(t)是基带信号。

可以看出,相位调制实质上是将基带信号的变化转化为相位的变化。

二、解调技术解调技术是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

它在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信息的正确传递。

1. 相干解调相干解调是最常见的解调方式,它是通过连续时间信号的乘法运算来分离出基带信号的。

AM调制与解调

AM调制与解调

海南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合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及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小功率调幅发射机一、系统设计发射机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信号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个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电磁波。

调幅发射机通常由主振级、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振幅调制、音频输入和输出网络组成。

根据设计要求,载波频率f=4MHz,主振级采用西勒振荡电路,输出的载波的频率可以直接满足要求,不需要倍频器。

系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各组成部分的的作用如下:振荡级:产生频率为4MHz的载波信号。

缓冲级:将晶体振荡级与调制级隔离,减小调制级对晶体振荡级的影响。

放大级:增大载波输出功率。

AM调制级:将话音信号调制到载波上,产生已调波。

输出网络及天线:对前级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通过天线将已调高频载波电流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到空间二、各部分电路的具体设计和分析1、主振级主振级是条幅发射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用来产生一个频率稳定、幅度较大、波形失真小的高频正弦波信号作为载波信号。

该电路通常采用晶体管LC正弦波振荡器。

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包括电容三端式振荡器既考毕兹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西勒振荡器。

本级用来产生4MHz左右的高频振荡载波信号,由于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主振级决定,因此要求主振级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振荡功率(或电压),其输出波形失真较小。

为此,这里我采用西勒振荡电路,可以满足要求。

西勒振荡器电路所示R i、R2、R4提供偏置电压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C3 起到滤波作用。

输出电路的总电容: C C2C3C4C5 C4 C5乙c2c3+c3c4+c2c4振荡频率------ ::4MHz2 3.14 J3.5 10-6(15 87.5) 10」2主振级电路图如下:图1.主振级电路图主振级输出波形:12「L i(C「C5)图2.主振级输出波形输出频率:頻率计-XFC1图3.输出频率2、缓冲级为了减少后级对主振级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的影响,米用缓冲级。

AM幅度调制解调

AM幅度调制解调

AM幅度调制解调1. 概述在通信领域中,AM幅度调制解调是最为基础的调制解调方式之一。

AM表示幅度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即通过调节载波的振幅来实现传输信息。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调制信号对载波的幅度有影响,因此存在一些问题。

2. AM信号的生成产生AM信号的通信系统由下图所示。

调制器将一个低频信号(称为基带信号或调制信号)m(t)与高频载波信号(频率为fc)相乘,生成带有信息的AM信号s(t)。

s(t) = [Ac + m(t)] cos(2πfct)•Ac:载波振幅•m(t):调制信号•fc:载波频率在AM调制过程中,载波振幅Ac和载波频率fc保持不变,载波相位随时间推移而改变(cos函数)。

调制信号m(t)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根据m(t)的变化,载波的振幅会随之改变。

3. AM信号的特点3.1 带宽•以s(t)为例:带宽为 2×调制信号带宽 + 载波频率。

•由于信息存在于载波振幅中,因此带宽比基带信号带宽大得多。

•在AM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失真,例如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

采用过调制或者双边带抑制等技术可以减轻失真。

3.2 幅度限制•载波振幅必须低于某个最大值,否则会导致失真。

•由于调制信号对振幅的调制,如果调制信号加上太大,则会导致在接收端的解调出来的结果失真。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幅度可以消减失真,但同时也减小了传输的范围。

4. AM信号的解调以下以相干解调为例,简单介绍AM信号解调的原理。

4.1 相干解调相干解调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解调技术,在此方法中,接收机需要知道载波角频率fct,因为相干解调需要使用本地产生的绝缘同步载波信号来解调。

根据公式:cos(2πfct) × cos(2πfct) = 1/2 + 1/2 cos(4πfct)可以发现,如果将一个信号分别与1/2和cos(4πfct)相乘,然后进行低通滤波,就可以得到原始调制信号。

am调制与解调原理

am调制与解调原理

am调制与解调原理AM调制与解调(Amplitude Modulation, A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它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携带信息信号的一种方法。

在AM调制过程中,信息信号被用来调制高频载波的振幅大小,这样就能通过调制后的信号来携带信息。

AM调制的原理是,将要传输的信号与连续的正弦高频载波进行乘积运算,产生新的调制信号。

这个调制信号的幅度随着信息信号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使得信号的振幅发生调制。

被调制后的信号可以表示为S(t) = (1 + m*sin(ωm*t)) * Ac * cos(ωc*t),其中S(t)是调制后的信号,m是调制指数,ωm是信息信号的角频率,Ac是载波的振幅,ωc是载波的角频率。

在AM解调过程中,需要将调制后的信号恢复成原始的信息信号。

常见的AM解调方法有幅度解调(Envelope Detection)和同步解调(Coherent Detection)。

幅度解调是一种简单但常见的解调方法,它利用一个包络检波器将调制信号的幅度进行检测,以获得原始的信息信号。

同步解调则需要借助载波信号进行解调,通过将调制信号与载波进行相乘得到相关的信号,并利用低通滤波器恢复原始的信息信号。

AM调制与解调技术在广播、电视、无线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抗干扰能力较强,并且具有较好的传输质量。

然而,由于AM调制过程中只改变了载波的振幅而不改变其频率和相位,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带宽浪费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后续又出现了更高效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如FM(Frequency Modulation)和PM(Phase Modulation)等。

am幅度调制

am幅度调制

am幅度调制
AM(幅度调制)是一种模拟调制技术,用于将音频或者其他信号调制到一个载波信号上传输。

在AM中,信号的幅度被改变以反映原始信号的变化。

传输的信号由载波频率加上原始信号产生的较低频率成分组成。

这种变化后的信号可以通过解调,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AM波形的频谱包含了原始信号的频谱和其镜像频谱。

AM广播是AM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

在AM广播中,音频信号通过幅度调制传输到载波信号上,然后通过天线传播到接收器。

接收器中的解调器可以恢复出原始音频信号,使人们可以听到广播内容。

AM幅度调制具有一些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包括成本低、传输距离长、易于接收和解码。

缺点则包括较低的带宽效率和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注意:该回答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只供参考。

am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am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am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AM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引言:AM调制与解调是无线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载波信号,而解调则是将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AM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和过程。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AM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和过程,进一步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调制信号。

- 调制器:用于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实现AM调制。

- 解调器:用于将AM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调制信号。

- 示波器:用于观察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2. 实验原理:AM调制是一种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的调制方式。

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会导致载波信号的幅度变化,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解调则是将调制信号中的信息还原出来,使其能够被接收端正确解读。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调制器的输入端,调制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

-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产生一个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

- 设置调制器的载波频率和幅度,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AM调制信号。

- 将AM调制信号接入解调器,解调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

- 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和频谱,分析调制与解调的效果。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可以看到示波器上显示出的波形和频谱。

在调制器输出的波形中,可以观察到载波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而在解调器输出的波形中,可以看到原始的调制信号被成功还原出来。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M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和过程。

在调制过程中,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会导致载波信号的幅度变化,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而在解调过程中,解调器能够将调制信号中的信息还原出来,使其能够被接收端正确解读。

AM调制与解调技术在无线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广播领域,AM调制技术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从而实现广播节目的传播。

AM的调制与解调试验实验报告

AM的调制与解调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学号:0961120102 姓名:李欣彦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实验题目:AM的调制与解调实验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载波的幅度,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的过程。

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 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图中,为调制信号,为已调信号,为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则已调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一般表达式分别为(3-1)(3-2)式中,为调制信号的频谱,为载波角频率。

由以上表达式可见,对于幅度调制信号,在波形上,它的幅度随基带信号规律而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搬移。

由于这种搬移是线性的,因此幅度调制通常又称为线性调制,相应地,幅度调制系统也称为线性调制系统。

在图3-1的一般模型中,适当选择滤波器的特性,便可得到各种幅度调制信号,例如:常规双边带调幅(AM)、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单边带调制(SSB)和残留边带调制(VSB)信号等。

3.1.2 常规双边带调幅(AM)1. AM信号的表达式、频谱及带宽在图3-1中,若假设滤波器为全通网络(=1),调制信号叠加直流后再与载波相乘,则输出的信号就是常规双边带调幅(AM)信号。

AM调制器模型如图3-2所示。

图3-2 AM调制器模型A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式分别为(3-3)(3-4)式中,为外加的直流分量;可以是确知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但通常认为其平均值为0,即。

点此观看AM调制的Flash;AM信号的典型波形和频谱分别如图3-3(a)、(b)所示,图中假定调制信号的上限频率为。

显然,调制信号的带宽为。

由图3-3(a)可见,AM信号波形的包络与输入基带信号成正比,故用包络检波的方法很容易恢复原始调制信号。

但为了保证包络检波时不发生失真,必须满足,否则将出现过调幅现象而带来失真。

由Flash的频谱图可知,AM信号的频谱是由载频分量和上、下两个边带组成(通常称频谱中画斜线的部分为上边带,不画斜线的部分为下边带)。

简述幅度调制的调制与解调的过程

简述幅度调制的调制与解调的过程

简述幅度调制的调制与解调的过程幅度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AM)是一种古老的且广泛使用的通信方式。

它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来携带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幅度调制的调制与解调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幅度调制。

幅度调制是指在载波信号上加入低频的信息信号,使得载波信号的幅度随着信息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接收和检测这种幅度变化来恢复原始的信息信号。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广播、电视等领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幅度调制的具体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载波信号,通常是高频正弦波。

然后,我们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乘以这个载波信号,得到的结果就是幅度调制后的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信号的频率远低于载波信号的频率,这就是所谓的“低频”信息信号。

最后,我们将这个幅度调制后的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到幅度调制信号后,我们需要进行解调才能恢复出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幅度调制的逆过程。

首先,我们使用一个与发射端相同的载波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幅度调制信号与这个载波信号相乘。

由于这两个信号都是正弦波,所以他们的乘积会是一个包含两个频率分量的信号:一个是两者的和,另一个是两者的差。

其中,两者的差就是我们要恢复的信息信号。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无法准确地知道发射端的载波信号是什么样的。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种叫做相干解调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先从接收到的幅度调制信号中提取出一个与载波信号同频同相的参考信号,然后再用这个参考信号进行解调。

这个提取参考信号的过程就叫做同步或锁定。

总的来说,幅度调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通信方式。

它的优点是实现简单,设备成本低,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信息信号。

但是,它的缺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而且对于信息信号的带宽要求较高。

尽管如此,幅度调制仍然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上就是关于幅度调制的调制与解调的过程的介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 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载波的幅度,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的过程。

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 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图中,为调制信号,为已调信号,为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则已调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一般表达式分别为(3-1)(3-2)式中,为调制信号的频谱,为载波角频率。

由以上表达式可见,对于幅度调制信号,在波形上,它的幅度随基带信号规律而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的简单搬移。

由于这种搬移是线性的,因此幅度调制通常又称为线性调制,相应地,幅度调制系统也称为线性调制系统。

在图3-1的一般模型中,适当选择滤波器的特性,便可得到各种幅度调制信号,例如:常规双边带调幅(AM)、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单边带调制(SSB)和残留边带调制(VSB)信号等。

3.1.2 常规双边带调幅(AM)1. AM信号的表达式、频谱及带宽在图3-1中,若假设滤波器为全通网络(=1),调制信号叠加直流后再与载波相乘,则输出的信号就是。

AM调制器模型如图3-2所示。

图3-2 AM调制器模型A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别为(3-3)(3-4)式中,为外加的直流分量;可以是确知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但通常认为其平均值为0,即。

点此观看AM调制的Flash;AM信号的典型波形和频谱分别如图3-3(a)、(b)所示,图中假定调制信号的上限频率为。

显然,调制信号的带宽为。

由图3-3(a)可见,AM信号波形的包络与输入基带信号成正比,故用包络检波的方法很容易恢复原始调制信号。

但为了保证包络检波时不发生失真,必须满足,否则将出现过调幅现象而带来失真。

由Flash的频谱图可知,AM信号的频谱是由载频分量和上、下两个边带组成(通常称频谱中画斜线的部分为上边带,不画斜线的部分为下边带)。

上边带的频谱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

显然,无论是上边带还是下边带,都含有原调制信号的完整信息。

故AM信号是带有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它的带宽为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即(3-5)式中,为调制信号的带宽,为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

2. AM信号的功率分配及调制效率AM信号在1电阻上的平均功率应等于的均方值。

当为确知信号时,的均方值即为其平方的时间平均,即因为调制信号不含直流分量,即,且,所以(3-6)式中,为载波功率;为边带功率,它是调制信号功率的一半。

由此可见,常规双边带调幅信号的平均功率包括载波功率和边带功率两部分。

只有边带功率分量与调制信号有关,载波功率分量不携带信息。

我们定义调制效率(3-7)显然,AM信号的调制效率总是小于1。

3. AM信号的解调调制过程的逆过程叫做解调。

AM信号的解调是把接收到的已调信号还原为调制信号。

AM 信号的解调方法有两种:相干解调和包络检波解调。

(1)相干解调由AM信号的频谱可知,如果将已调信号的频谱搬回到原点位置,即可得到原始的调制信号频谱,从而恢复出原始信号。

解调中的频谱搬移同样可用调制时的相乘运算来实现。

相干解调的原理框图如图3-4所示。

将已调信号乘上一个与调制器同频同相的载波,得由上式可知,只要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就可以将第1项与第2项分离,无失真的恢复出原始的调制信号(3-8)点此观看AM相干解调的Flash相干解调的关键是必须产生一个与调制器同频同相位的载波。

如果同频同相位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则会破坏原始信号的恢复。

(2)包络检波法由的波形可见,AM信号波形的包络与输入基带信号成正比,故可以用包络检波的方法恢复原始调制信号。

包络检波器一般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如图3-5所示。

图3-5 包络检波器一般模型图3-4为串联型包络检波器的具体电路及其输出波形,电路由二极管D、电阻R和电容C 组成。

当RC满足条件时,包络检波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包络十分相近,即(3-9)包络检波器输出的信号中,通常含有频率为的波纹,可由LPF滤除。

图3-6 串联型包络检波器电路及其输出波形点此观看AM包络检波的Flash包络检波法属于非相干解调法,其特点是:解调效率高,解调器输出近似为相干解调的2倍;解调电路简单,特别是接收端不需要与发送端同频同相位的载波信号,大大降低实现难度。

故几乎所有的调幅(AM)式接收机都采用这种电路。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采用常规双边带幅度调制传输信息的好处是解调电路简单,可采用包络检波法。

缺点是调制效率低,载波分量不携带信息,但却占据了大部分功率,白白浪费掉。

如果抑制载波分量的传送,则可演变出另一种调制方式,即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SC)。

3.1.3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SC) 1. DSB信号的表达式、频谱及带宽在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中,若假设滤波器为全通网络(=1),调制信号中无直流分量,则输出的已调信号就是无载波分量的,或称抑制载波双边带(DSB-SC)调制信号,简称双边带(DSB)信号。

DSB调制器模型如图3-7所示。

可见DSB信号实质上就是基带信号与载波直接相乘,其时域和频域表示式分别为(3-10a)(3-10b)点此观看DSB调制的Flash,由Flash可见,DSB信号的包络不再与成正比,故不能进行包络检波,需采用相干解调;除不再含有载频分量离散谱外,DSB信号的频谱与AM信号的完全相同,仍由上下对称的两个边带组成。

故DSB信号是不带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它的带宽与AM信号相同,也为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即(3-11)式中,为调制信号带宽,为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

2. DSB信号的功率分配及调制效率由于不再包含载波成分,因此,就等于边带功率,是调制信号功率的一半,即(3-12)式中,为边带功率,为调制信号功率。

显然,为100%。

3. DSB信号的解调DSB信号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其模型与AM信号相干解调时完全相同,如图3-4所示。

此时,乘法器输出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项,得(3-13)即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点此观看DSB解调的Flash抑制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的好处是,节省了载波发射功率,调制效率高;调制电路简单,仅用一个乘法器就可实现。

缺点是占用频带宽度比较宽,为基带信号的2倍。

3.1.4 单边带调制(SSB)由于DSB信号的上、下两个边带是完全对称的,皆携带了调制信号的全部信息,因此,从信息传输的角度来考虑,仅传输其中一个边带就够了。

这就又演变出另一种新的调制方式――单边带调制(SSB)。

1. SSB信号的产生产生SSB信号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有滤波法和相移法。

(1)用滤波法形成SSB信号用滤波法实现单边带调制的原理图如图3-9所示,图中的为单边带滤波器。

产生SSB信号最直观方法的是,将设计成具有理想高通特性或理想低通特性的单边带滤波器,从而只让所需的一个边带通过,而滤除另一个边带。

产生上边带信号时即为,产生下边带信号时即为。

图3-9 SSB信号的滤波法产生显然,SSB信号的频谱可表示为(3-14)点此观看SSB信号产生的Flash用,原理框图简洁、直观,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单边带滤波器不易制作。

这是因为,理想特性的滤波器是不可能做到的,实际滤波器从通带到阻带总有一个过渡带。

滤波器的实现难度与过渡带相对于载频的归一化值有关,过渡带的归一化值愈小,分割上、下边带就愈难实现。

而一般调制信号都具有丰富的低频成分,经过调制后得到的DSB 信号的上、下边带之间的间隔很窄,要想通过一个边带而滤除另一个,要求单边带滤波器在附近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即很小的过渡带,这就使得滤波器的设计与制作很困难,有时甚至难以实现。

为此,实际中往往采用多级调制的办法,目的在于降低每一级的过渡带归一化值,减小实现难度。

限于篇幅,本书不作详细介绍。

(2)用相移法形成SSB信号可以证明,SSB信号的时域表示式为(3-15)式中,“-”对应上边带信号,“+”对应下边带信号;表示把的所有频率成分均相移,称是的。

根据上式可得到用,如图3-12所示。

图中,为希尔伯特滤波器,它实质上是一个宽带相移网络,对中的任意频率分量均相移。

图3-12 相移法形成SSB信号的模型相移法形成SSB信号的困难在于宽带相移网络的制作,该网络要对调制信号的所有频率分量严格相移,这一点即使近似达到也是困难的。

2. SSB信号的带宽、功率和调制效率从SSB信号调制原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SSB信号的频谱是DSB信号频谱的一个边带,其为DSB信号的一半,与基带信号带宽相同,即(3-16)式中,为调制信号带宽,为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

由于仅包含一个边带,因此SSB信号的为DSB信号的一半,即(3-17)显然,因SSB信号不含有载波成分,单边带幅度调制的效率也为100%。

3. SSB信号的解调从SSB信号调制原理图中不难看出,SSB信号的包络不再与调制信号成正比,因此SSB 信号的解调也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需采用相干解调,如图3-13所示。

图3-13 SSB信号的相干解调此时,乘法器输出经低通滤波后的解调输出为(3-18)因而可得到无失真的调制信号。

综上所述,单边带幅度调制的好处是,节省了载波发射功率,调制效率高;频带宽度只有双边带的一半,频带利用率提高一倍。

缺点是单边带滤波器实现难度大。

3.1.5 残留边带调制(VSB)1. 残留边带信号的产生残留边带调制是介于单边带调制与双边带调制之间的一种调制方式,它既克服了DSB信号占用频带宽的问题,又解决了单边带滤波器不易实现的难题。

在残留边带调制中,除了传送一个边带外,还保留了另外一个边带的一部分。

对于具有低频及直流分量的调制信号,用滤波法实现单边带调制时所需要的过渡带无限陡的理想滤波器,在残留边带调制中已不再需要,这就避免了实现上的困难。

用滤波法实现残留边带调制的原理图如图3-14所示。

图3-14 VSB信号的滤波法产生图中的为残留边带滤波器,其特性应按残留边带调制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稍后将会证明,为了保证相干解调时无失真地得到调制信号,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必须满足(3-19)它的几何含义是,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在载频附近必须具有互补对称性。

图3-15示出的是满足该条件的典型实例:残留部分上边带时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如图3-15(a)所示,残留部分下边带时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如图3-15(b)所示。

图3-15所示的滤波器,可以看作是对截止频率为的理想滤波器的进行“平滑”的结果,习惯上,称这种“平滑”为“滚降”。

显然,由于“滚降”,滤波器截止频率特性的“陡度”变缓,实现难度降低,但滤波器的带宽变宽。

由滤波法可知,VSB信号的频谱为(3-20)点此观看VSB信号的Flash2. 残留边带信号的解调残留边带信号显然也不能简单地采用包络检波,而必须采用图3-16所示的相干解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