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课堂实验小测1带答案
matlab、实验一答案

在 command 窗口上输入: >> a=@cos; x=[0,2*pi]; >> fplot(a,x) Enter 后弹出图形窗口:
( 2 ) 在 同 一 坐 标 系 中 绘 制 余 弦 曲 线 y cos(t 0.25) 和 正 弦 曲 线
y sin(t 0.5), t [0,2 ]
6.基本程序设计 (1)编写命令文件:计算 1 2 n 2000 时的最大 n 值。 function[]=program_6() clear all; sum=0; n=1; i=1;
for i=1:100; sum=sum+i; if sum<2000 n=i; else n=i-1; break; end end
在 command 窗口输入: >> t=0:0.01:2*pi; >> plot(t,cos(t-0.25),'-g') >> hold on; >> plot(t,sin(t-0.5)) Enter 后出现下图结果,其中绿色线条是余弦曲线,蓝色线条是正弦曲线:
5.基本绘图控制,绘制 [0,4 * ] 区间上 x1 10 sin t 曲线,并要求 (1)线形为点划线,颜色为红色,数据点标记为加号。 (2)坐标轴控制:显示范围、刻度线、比例、网格线。 (3)标注控制:坐标轴名称、标题、相应文本。 >> t=0:0.1:4*pi; >> x=10*sin(t); >> plot(t,x,'-.+r'); %设置线形为点划线,数据点为加号,红色 >> axis([0,13,-11,11]) %设置坐标轴显示范围,横轴[0,13],纵轴[-11,11] >> set(gca,'xtick',[0,0.5*pi,pi,1.5*pi,2*pi,2.5*pi,3*pi,3.5*pi,4*pi]) %设置横轴刻度线 >> set(gca,'yminortick','on'); %设置纵轴刻度线 >> grid on %显示网格线 >> xlabel('t 轴');ylabel('x 轴');title('x=10sint'); %设置坐标轴名称、标题 >> text(2*pi,0,'\leftarrow 10sin(2\pi)','fontsize'2 3;4 5 6;7 8 9] >> a=A(1:2,3) a= 3 6 >> b=A(2:3,:) b= 4 5 6 7 8 9 3.多项式
MATLAB作业1 参考答案

MATLAB 作业1参考答案1 、在你的机器上安装MATLAB 语言环境,并键入demo 命令,由给出的菜单系统和对话框原型演示程序,领略MATLAB 语言在求解数学问题方面的能力与方法。
【求解】略.2、启动MATLAB 环境,并给出语句tic, A=rand(500); B=inv(A); norm(A*B-eye(500)),toc ,试运行该语句,观察得出的结果,并利用help 命令对你不熟悉的语句进行帮助信息查询,逐条给出上述程序段与结果的解释。
【求解】在MATLAB 环境中感触如下语句,则可以看出,求解500500⨯随机矩阵的逆,并求出得出的逆矩阵与原矩阵的乘积,得出和单位矩阵的差,得出范数。
一般来说,这样得出的逆矩阵精度可以达到1210-。
>> tic, A=rand(500); B=inv(A); norm(A*B-eye(500)), tocans =1.2333e-012Elapsed time is 1. seconds.3、试用符号元素工具箱支持的方式表达多项式5432()34236f x x x x x x =+++++,并令11s x s -=+,将f(x) 替换成s 的函数。
【求解】可以先定义出f 函数,则由subs() 函数将x 替换成s 的函数>> syms s x;f=x^5+3*x^4+4*x^3+2*x^2+3*x+6;F=subs(f,x,(s-1)/(s+1)) F =(s-1)^5/(s+1)^5+3*(s-1)^4/(s+1)^4+4*(s-1)^3/(s+1)^3+2*(s-1)^2/(s+1)^2+3*(s-1)/(s+1)+6syms x sx=(s-1)./(s+1);y=x.^5+3*x.^4+4*x.^3+2*x.^2+3*x+6;ysimple(y)y=19 - (72*s^4 + 120*s^3 + 136*s^2 + 72*s + 16)/(s + 1)^54、用MATLAB 语句输入矩阵A 和B123414233241432141322314,234123324114324132234114j j j j j j j j A B j j j j j j j j ++++⎡⎤⎡⎤⎢⎥⎢⎥++++⎢⎥⎢⎥==⎢⎥⎢⎥++++⎢⎥⎢⎥++++⎣⎦⎣⎦前面给出的是4 ×4 矩阵,如果给出A(5; 6) = 5 命令将得出什么结果?【求解】用课程介绍的方法可以直接输入这两个矩阵>> A=[1 2 3 4; 4 3 2 1; 2 3 4 1; 3 2 4 1]A =1 2 3 44 3 2 12 3 4 13 24 1若给出A(5,6)=5 命令,虽然这时的行和列数均大于B 矩阵当前的维数,但仍然可以执行该语句,得出>> A(5,6)=5A =1 2 3 4 0 04 3 2 1 0 02 3 4 1 0 03 24 1 0 00 0 0 0 0 5复数矩阵也可以用直观的语句输入>> B=[1+4i 2+3i 3+2i 4+1i; 4+1i 3+2i 2+3i 1+4i;2+3i 3+2i 4+1i 1+4i; 3+2i 2+3i 4+1i 1+4i];B =1.0000 + 4.0000i2.0000 +3.0000i 3.0000 + 2.0000i4.0000 + 1.0000i4.0000 + 1.0000i 3.0000 + 2.0000i 2.0000 + 3.0000i 1.0000 + 4.0000i2.0000 +3.0000i 3.0000 + 2.0000i4.0000 + 1.0000i 1.0000 + 4.0000i3.0000 + 2.0000i 2.0000 + 3.0000i4.0000 + 1.0000i 1.0000 + 4.0000i5、假设已知矩阵A ,试给出相应的MATLAB 命令,将其全部偶数行提取出来,赋给B 矩阵,用A =magic(8) 命令生成A 矩阵,用上述的命令检验一下结果是不是正确。
MATLAB实验一:参考--答案

save wenjian.mat A a x load wenjian.mat A a x 小结及思考 在 matlab 中,A*B 与 A .*B 以及 B./A 与 B.\A 之间有什么区别?
A*B 是 A 与 B 进行通常意义上的矩阵乘法得到的矩阵,而 A.*B 是矩阵 A 的每个 元素与 B 的对应位置的元素相乘得到的矩阵。 B./A 是矩阵 B 的每一个元素除以 A 对应位置的元素得到的矩阵, B.\A 是矩阵 A 的每一个元素除以 B 对应位置的元素得到的矩阵。
(1)A=2015*eye(10) (2)A=8*(ones(8)-eye(8))
0 8 (2) 8
8 0 8
8 8 0 88
9. 设有分块矩阵 A
E33 O23
R32 ,其中 E,R,O,S 分别为单位阵、随机阵、零阵和对角阵, S 22
7. 写出下列函数的作用: clc Clear ones det triu fliplr zeros cat
清除命令窗口的记录 清除已声明的变量和函数的记录 生成全 1 矩阵 求一个方阵的行列式 取一个矩阵的上三角 对矩阵进行左右旋转 产生一个零矩阵 拼接两个数组或者矩阵
8. 建立如下矩阵
0 0 2015 2015 0 0 (1) 0 0 2015 1010
3.
计算 1.369 sin
2
7 26.48 2.9 的值(输入程序) 10
1.369^2+sin(7/10*pi)*26.48^(1/2)/2.9
4.
1 3 3 1 1 2 输入矩阵 A 4 4 6 , B 2 2 2 ,指出下列命令的含义 6 8 9 3 3 3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6c08c5902d276a201292ece.png)
1 + e2 (2) z = 1 ln( x + 1 + x 2 ) ,其中 x = ⎡⎢ 2⎣-0.45 ⎦2 2 ⎪t 2 - 2t + 1 2 ≤ t <3 ⎨实验一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 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z = 2sin 8501221 + 2i ⎤5 ⎥(3) z = e 0.3a - e -0.3asin(a + 0.3) + ln 0.3 + a ,a = -3.0, - 2.9, L , 2.9, 3.03⎧t 2 0 ≤ t < 1 (4) z = ⎪t 2 - 11 ≤ t <2 ,其中 t=0:0.5:2.5 4⎩解:M 文件:z1=2*sin(85*pi/180)/(1+exp(2))x=[2 1+2*i;-.45 5];z2=1/2*log(x+sqrt(1+x^2))a=-3.0:0.1:3.0;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t=0:0.5:2.5;z4=(t>=0&t<1).*(t.^2)+(t>=1&t<2).*(t.^2-1)+(t>=2&t<3) .*(t.^2-2*t+1)4.完成下列操作:(1)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结果:m=100:999;n=find(mod(m,21)==0);length(n)ans=43(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ch='ABC123d4e56Fg9';k=find(ch>='A'&ch<='Z');ch(k)=[]ch=⎣O2⨯3⎥,其中E、R、O、S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S⎦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A=⎢⎥。
matlab数学实验一2015(答案版)

Matlab数学实验一——matlab初体验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 熟悉MATLAB软件的用户环境;[2] 了解MATLAB软件的一般目的命令;[3] 掌握MATLAB数组操作与运算函数;通过该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熟悉matlab的基础应用,初步应用MATLAB软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实验内容1.认识matlab的界面和基本操作2.了解matlab的数据输出方式(format)3. MATLAB软件的数组(矩阵)操作及运算练习;三、实验任务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以下具体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问题→原理→算法与编程→计算结果或图形→心得体会)完成如下题目,并按照实验报告格式和要求填写实验报告1.在command window中分别输入如下值,看它们的值等于多少,并用matlab的help中查询这些缺省预定义变量的含义,用中文写出它们的意义。
i j eps inf nan pi realmax realmin2.分别输入一个分数、整数、小数等,(如:a=1/9),观察显示结果,并使用format 函数控制数据的显示格式,如:分别输入format short、format long、format short e、format long g、format bank、format hex 等,然后再在命令窗口中输入a,显示a的值的不同形式,并理解这些格式的含义。
3.测试函数clear、clc的含义及所带参数的含义(利用matlab的help功能)。
4. 写出在命令窗口中的计算步骤和运行结果。
(1)计算1.2210(ln log)81eππ+-;>> (log(pi)+log(pi)/log(10)-exp(1.2))^2/81 >>ans =0.0348(2)>> x=2;y=4;>> z=x^2+exp(x+y)-y*log(x)-3z =401.6562(3)输入变量135.3,25a b⎡⎤==⎢⎥⎣⎦,在工作空间中使用who,whos,并用save命令将变量存入”D:\exe01.mat”文件。
Matlab实验1答案

Matlab 曲线绘图练习1. 绘出立方曲线3=。
y xx=-2::2;y=x.^3;plot(x,y)grid on2. 立方抛物线y=y=-2::2;x=y.^3;plot(x,y)grid on3. 高斯曲线2x y e -=。
clear; x=-2::2;y=exp(-x.^2); plot(x,y)以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 4. 奈尔抛物线2323,()x t y t y x ===clear; t=-2::2;x=t.^3;y=t.^2 plot(x,y)y =Columns 1 through 14Columns 15 through 28Columns 29 through 420 Columns 43 through 56Columns 57 through 70Columns 71 through 815. 半立方抛物线2323,()x t y t y x ===clear; t=-2::2;x=t.^2;y=t.^3 plot(x,y)y =Columns 1 through 14Columns 15 through 28Columns 29 through 420 Columns 43 through 56Columns 57 through 70 Columns 71 through 816. 迪卡尔曲线2332233,(30) 11at atx y x y axyt t==+-= ++clear;a=3;t=-2::2;x=3*a.*t./(1+t.^2);y=3*a.*t.^2./(1+t.^2); plot(x,y);grid on7. 蔓叶线233222,() 11at at xx y yt t a x ===++-clear;a=2;t=-10::10;x=a.*t.^2./(1+t.^2);y=a.*t.^3./(1+t.^2); plot(x,y);grid on8. 摆线(sin),(1cos)x a t t y b t=-=-。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实验内容及步骤1、命令窗口的简单使用(1)简单矩阵的输入(2)求[12+2×(7-4)]÷32的算术运算结果2、有关向量、矩阵或数组的一些运算(1)设A=15;B=20;求C=A+B与c=a+b?(2)设A=[1 2 3;4 5 6;7 8 9],B=[9 8 7;6 5 4;3 2 1];求A*B与A.*B?A*B就是线代里面的矩阵相乘 A.*B是对应位置的元素相乘(3)设a=10,b=20;求i=a/b=0.5与j=a\b=2?(4)设a=[1 -2 3;4 5 -4;5 -6 7]请设计出程序,分别找出小于0的矩阵元素及其位置(单下标、全下标的形式),并将其单下标转换成全下标。
clear,clca=[1 -2 3;4 5 -4;5 -6 7];[x,y]=find(a<0);c=[];for i=1:length(x)c(i,1)=a(x(i),y(i));c(i,2)=x(i);c(i,3)=y(i);c(i,4)=(y(i)-1)*size(a,2)+x(i);endc(5)在MATLAB命令行窗口运行A=[1,2;3,4]+i*[5,6;7,8];看结果如何?如果改成运行A=[1,2;3,4]+i[5,6;7,8],结果又如何?前面那个是虚数矩阵,后面那个出错(6)请写出完成下列计算的指令:a=[1 2 3;3 4 2;5 2 3],求a^2=?,a.^2=?a^2= 22 16 1625 26 2326 24 28a.^2=1 4 99 16 425 4 9(7)有一段指令如下,请思考并说明运行结果及其原因clearX=[1 2;8 9;3 6];X( : ) 转化为列向量(8)使用三元组方法,创建下列稀疏矩阵2 0 8 00 0 0 10 4 0 06 0 0 0方法一:clear,clcdata=[2 8 1 4 6];ir=[1 1 2 3 4 ];jc=[1 3 4 2 1];s=sparse(ir,jc,data,4,4);full(s)方法二:不用三元组法clear,clca=zeros(4,4);a(1,[1,3])=[2,8];a(2,4)=1;a(3,2)=4;a(4,1)=6;a(9) 写出下列指令的运行结果>> A = [ 1 2 3 ]; B = [ 4 5 6 ];>> C = 3.^A>> D = A.^B3、 已知⎪⎭⎫ ⎝⎛+⋅=-334sin 234πt e y t 若需要计算t ∈[-1,1],取间隔为0.01,试计算出相对应的y 值。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答案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本人自己做的,并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主界面,并学会简单的菜单操作。
2.学会简单的矩阵输入与信号输入。
3.掌握部分绘图函数。
[实验原理]MATLAB是以复杂矩阵作为基本编程单元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它提供了各种矩阵的运算与操作,并有较强的绘图功能。
用户第一次使用MATLAB时,建议首先在屏幕上键入demo命令,它将启动MATLAB的演试程序,用户可在此演示程序中领略MATLAB所提供的强大的运算与绘图功能。
也可以键入help进行进一步了解。
MATLAB启动界面如图所示:操作界面主要的介绍如下:口指令窗(CommandWindow),在该窗可键入各种送给MATLAB运作的指令、函数、表达式,并显示除图形外的所以运算结果。
口历史指令窗(CommandHistory),该窗记录已经运行过的指令、函数、表达式;允许用户对它们进行选择复制、重运行,以及产生M文件。
口工作空间浏览器(WorkspaceBrowser),该窗口罗列出MATLAB工作空间中所有的变量名、大小、字节数;并且在该窗中,可对变量进行观察、编辑、提取和保存其它还有当前目录浏览器(CurrentDirectoryBrowser)、M文件编辑/调试器(Editor/Debugger)以及帮助导航/浏览器(HelpNavigator/Browser)等,但通常不随操作界面的出现而启动。
利用File菜单可方便对文件或窗口进行管理。
其中File|New的各子菜单,M-file(M文件)、Figure(图形窗口)、或Model(SIMULINK编辑界面)分别可创建对应文件或模块。
Edit菜单允许用户和Windows的剪切板交互信息。
MATLAB语言最基本的赋值语句结构为:变量名列表=表达式。
表达式由操作符或其它字符,函数和变量名组成,表达式的结果为一个矩阵,显示在屏幕上,同时输送到一个变量中并存放于工作空间中以备调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实验小测1
♦1、MATLAB中包含两个函数upper和lower,分别把字符串转化为大字和小写创建一个新的函数caps,让字符串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str=in put('Please en ter the words: ','s');
str(1)=upper(str(1));
str(2:e nd)=lower(str(2:e nd));
disp(str);
♦2、工程师们经常用分贝或dB来描述两功率之比。
1dB的定义如下:
dB 10log 10 -
P
P2是已测量的功率,P1代表参考功率。
假设参考功率P1为1mw,编写一个程序,接受一个输入功率P2并把转化成为以1mw为参考功率的dB.(它在工程上有一个特殊单位dBm)
P2=i nput('Please enter the P2(mW):');
P1=1;
PdB=10*log10(P2/P1)
disp('The power is');
disp(PdB);
disp('mW);
♦3、弹簧中的能量.压缩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
F= kx
F代表弹力,单位为N。
k代表劲度系数单位为N/m.存储在压力弹簧中的势能为
E 】kx2
2
E代表势能,单位为焦。
下面是4个可用压缩弹簧的信息.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出每一个弹簧的压缩量和弹力势能.哪一个弹簧的弹力最大
F=[20,24,22,20];
k=[500,600,700,800]; x=F./k;
disp(' 压缩量:');
disp(x);
E=1/2*k.*x92;
disp('势能:')
E
[SE,ID]=sort(E);
disp('最大弹力弹簧号:')
ID(end)
♦4、把角度的弧度格式转换为相应的度/分/秒。
编写一程序,从磁盘文件中读取弧度格式的角度,并把它转化为相应的度/ 分/秒格式。
为检测这个程序,磁盘文件中应包含下面的数据:
angle = dlmread('',','); fangle=angle./pi * 180; degrees=floor(fangle);
fminutes=(fangle-degrees)*60; minutes=floor(fminutes);
fseconds=(fminutes-minutes)*60; seconds=floor(fseconds);
str=[];
for i=1:length(angle) str=[str,num2str(degrees(i)),'/',num2str(minutes(i)),'/',num2str(seconds(i)),' '] end
♦5、调用函数plot(t, v)画出数学函数v(t)=10e+j” “在o w t< 10时图像,图像的两
维分别是时间和函数值。
t=0::10;
v=10*exp(+j*pi)*t);
plot(t,v)
♦6、创建函数z=ex+iy在-1<x< 1和-2n<y<2n内的三维网图,表面图和等高线图。
clear
clc
x=linspace(-1,1,100);
y=linspace(-2*pi,2*pi,100);
z=1/exp(-1)*x+i*y; plot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