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年北斗卫星应用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北斗卫星应用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北斗卫星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北斗卫星应用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调查方法本调查报告基于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首先收集了相关的市场数据,包括北斗卫星系统的覆盖范围、用户数量和应用领域等,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
3. 北斗卫星应用领域北斗卫星系统在各个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 - 航空航天:北斗卫星系统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服务,可以用于飞行航线规划、机场导航等。
- 交通运输:北斗卫星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交通状况,提供交通导航和智能交通管理。
- 海洋渔业:北斗卫星系统可以进行渔船定位、海洋资源监测等,提高渔业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 地质勘探:北斗卫星系统可以进行地震监测、地壳变形监测等,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支持。
- 精准农业:北斗卫星系统可以进行农田定位、农作物生长监测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 公共安全:北斗卫星系统可以用于紧急求救、灾害预警等,提供公共安全保障。
4. 北斗卫星应用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据调研数据显示,北斗卫星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是北斗卫星应用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在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增长迅猛。
5. 北斗卫星应用市场挑战与机遇尽管北斗卫星应用市场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
然而,北斗卫星应用市场也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北斗卫星系统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北斗卫星系统将有更多创新应用的可能。
6. 结论综上所述,北斗卫星应用市场在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呈现增长势头。
导航研究报告

导航研究报告导航研究报告1. 引言导航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导航系统,人们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准确地定位自己的位置并找到目标位置。
随着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导航系统的性能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报告旨在研究并分析现有的导航技术,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2. 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2.1 传统导航技术传统导航技术主要基于地理位置的度量,如使用地图和指南针来确定位置和方向。
这种技术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可靠性低等问题。
2.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是一种利用卫星进行导航的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GNSS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
GNSS系统通过在地球轨道上放置多颗卫星,利用接收设备测量从卫星发射源到接收器的信号传播延迟,从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2.3 增强型导航技术增强型导航技术是在传统导航技术基础上结合其他传感器和算法来提高导航性能。
例如,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通过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来测量加速度、速度和角度变化,从而实现位置和方向的估计。
3. 导航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航空领域是导航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导航技术在飞行器的起降、航线规划和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1 飞行导航系统飞行导航系统(Flight Navigation System)是一种结合了GNSS和增强型导航技术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飞机位置和航向信息,帮助驾驶员准确导航,提升飞行安全性。
3.2 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航空器的自主起降和飞行,大大提高了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4. 导航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导航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和安全。
全球国外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全球国外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全球国外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
首先,介绍了国外卫星通信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对该产业的全球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后,提出了发展国外卫星通信产业的建议,希望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卫星作为传输媒介进行通信的技术,具有广覆盖、高带宽、抗干扰性强等优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国外卫星通信产业逐渐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国外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国外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随着全球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外卫星通信产业为解决地域覆盖、网络承载和应急通信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三、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是全球卫星通信产业的主要市场。
竞争格局上,主要的国外卫星通信企业包括美国的休斯顿技术公司、欧洲的艾瑞克森公司和中国的中兴通讯公司等,它们在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四、技术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国外卫星通信产业在技术方面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高通量卫星技术的应用,使传输速度和容量得到大幅提高;二是多星座网络的建设,增强了卫星通信的覆盖范围和网络稳定性;三是卫星通信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如卫星导航和遥感技术的结合,为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了新机遇。
市场前景方面,国外卫星通信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全球通信网络的覆盖进一步普及,卫星通信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将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新兴的应用领域如无人机通信、海底通信等将进一步推动国外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
五、发展国外卫星通信产业的建议1.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技术水平。
通过研发创新,推动新一代卫星通信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2.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市场渠道。
概述:卫星导航的行业应用及其挑战

概述:卫星导航的行业应用及其挑战近来,基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通常它们是以所谓PND(个人导航设备)、手机等独立的或包含GNSS/GPS子系统的消费电子产品而大量出现。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创新,我们亦逐步看到一些高端的或具有特殊应用的系统已经将GPS/GNSS系统与其他INS系统(惯性导航系统)、WiFi无线网络系统、局域及广域增强系统(LBAS、GBAS、RTK)等结合使用以提供更精确的或有效的位置信息;或者在一些创新应用中结合无线通讯网络将位置信息实时回传到服务网络中枢,构成网络化的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LBS)。
目前,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已实现或接近实现提供全球完整服务的能力(至2022年5月)。
技术的演进也在向更高精度的PNT方向发展,以期应对商业市场对GNSS技术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包括汽车相关的智能网联ICV/CAV(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无人驾驶、5G相关的高精度时钟及其同步等。
当前,随着中国的北斗三代(2020年6月底已完成部署)及欧洲的伽利略按计划完成全球部署,加之GPS现代化的实现,天空中将出现超过400路GNSS的卫星信号同时提供服务。
通过地基及星基增强系统的补充,来自GNSS技术的更高精度授时基准和更高定位精度成为可能。
利用这一基础数据,一方面成为支撑低延时、高带宽未来广域通信网络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亦使广域通信网络成为承载IOT、无人驾驶、大数据等创新应用的基础架构。
未来3~5年,GPS/GNSS的发展大致有下面几个特点:1.1卫星导航的应用趋势1.1.1PNT的泛在性:即更广泛的渗透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照相机、游戏机等1.1.2创新应用:根据欧空局2022年的全球GNSS市场报告(EUSPA 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未来10年GNSS相关的全球累积产值会达到3.86万亿欧元,而其中29.2%的份额来自汽车相关的”R OAD”应用,61%来自于”CONSUMER SOLUTION”的应用。
2023年高精度导航定位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高精度导航定位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高精度导航定位是指通过使用卫星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地图制图技术和导航算法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目标位置的准确定位。
高精度导航定位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安全、地理测绘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交通运输领域,高精度导航定位可以提供实时 traffic lane level 定位,帮助驾驶员避免拥堵和事故。
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度导航定位可以提供精确的飞行路径,确保航班的安全和准时到达。
在军事安全领域,高精度导航定位可以提供精确的战场定位,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在地理测绘领域,高精度导航定位可以提供准确的地图数据,用于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
目前,高精度导航定位行业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垄断。
国际上最知名的高精度导航定位企业是美国的Trimble Navigation、Garmin和Japan Radio Company。
在中国,高精度导航定位市场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导,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导航定位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高精度导航定位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智能交通、航空航天、军事安全和地理测绘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高精度导航定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高精度导航定位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最后,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高精度导航定位行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商机。
通过不断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企业可以在这个行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推动行业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北斗研究报告

北斗研究报告北斗研究报告1. 引言北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北斗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军事安全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北斗系统的概况、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北斗系统概况北斗系统是中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而独立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包括导航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用户终端等组成部分。
北斗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全球覆盖、多系统融合的导航定位与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北斗系统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全球覆盖能力北斗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定位以及时空信息服务,使用户能够在任何地点获得精确的导航信息。
2.2 多系统融合北斗系统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了多系统融合,包括与GPS、GLONASS、Galileo 等系统的相互兼容和互操作。
这种多系统融合可以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2.3 多级服务能力北斗系统提供了多级服务能力,可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包括高精度定位服务、普通定位服务以及时空信息服务等。
3. 北斗系统发展历程北斗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3.1 初步研究阶段北斗系统的初步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军队和部分行业的导航需求。
在这个阶段,中国进行了空间技术和相关科学研究的积累,为后续的系统研制奠定了基础。
3.2 系统建设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北斗系统的系统建设。
这个阶段主要完成了卫星的设计与发射、地面测控系统的建设以及用户终端设备的研制等。
3.3 增强与完善阶段2012年,北斗系统开始进入增强与完善阶段。
中国陆续发射了新一代的北斗卫星,并对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与更新,增加了系统的覆盖能力和服务能力。
4. 北斗系统技术特点北斗系统具有以下技术特点:4.1 高可靠性北斗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提供稳定的导航定位服务。
这得益于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多级冗余和容错机制。
卫星定位导航行业分析报告2010

卫星定位导航行业分析报告/clcz20122010年4月目录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状况 (4)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状 (4)2.GPS系统的状况 (4)3.我国政府对GPS系统的应用策略 (5)二、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规政策 (6)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1) 卫星导航产业的相关政策 (6)(2) 汽车电子产业方面的相关政策 (9)三、行业发展和竞争情况 (9)1.卫星定位导航行业的产业链 (9)(1)空间系统 (11)(2)基础类产品和终端产品 (11)(3)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 (14)2.GNSS产业的主要厂商情况 (15)3.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15)(1)目前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领域 (15)(2)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19)(3)GNSS市场地域分布 (20)(4)中国市场总体规模 (20)4.GNSS产业的发展趋势 (22)(1)高成长性行业特征 (22)(2)市场应用范围不断扩张,专业应用市场继续稳定增长 (23)(3)消费应用市场潜能继续放大,品牌效应将主导消费应用市场 (25)(4)多系统兼容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6)(5)中国市场预测 (26)5.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7)(1)业务模式障碍 (27)(2)技术障碍 (28)(3)人才障碍 (29)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9)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9)(1)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29)(2)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卫星产业的发展 (30)(3)社会的巨大需求驱动GNSS 产业迅猛发展 (30)(4)中国市场和机会 (31)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1)五、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2)1、麦哲伦(M AGELLAN) (32)2、天宝(T RIMBLE) (32)3、南方测绘 (33)4、宇达电通(M IO) (33)5、江苏新科 (33)6、合众思壮 (33)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状况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状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the Peaceful Uses of Outer Space,COPUOS)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NSS)定义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都包括4个主要系统供应商,即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BeiDou)、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2013年北斗产业研究报告

2013年北斗产业研究报告2013年2月目录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迅猛发展 (4)1、未来GNSS产业发展态势 (5)(1)车载导航 (5)(2)消费电子导航(导航手机和PND) (6)(3)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7)2、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各具特色 (7)(1)美国GPS系统 (8)(2)俄罗斯GLONASS系统 (9)(3)欧洲GALILEO系统 (10)(4)我国北斗系统 (11)二、GPS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12)1、GPS卫星导航系统概况 (13)(1)GPS的构成 (13)(2)GPS发展阶段 (15)2、美国GPS产业发展概况 (16)(1)GPS产业链概况 (16)(2)GPS应用发展过程:从军用到民用的过程 (17)(3)GPS发展的启示 (29)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36)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况 (36)(1)北斗导航系统,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护卫兵” (36)(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 (37)(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点 (39)2、中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40)(1)国家发展目标及导向 (42)(2)北斗军用领先于民用 (45)(3)典型重大专项示范推动北斗民用发展 (48)(4)北斗前期终端为王,后期运营给力 (53)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迅猛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又称天基PNT系统,其关键作用是提供时间/空间基准和所有与位臵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已成为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并成为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是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土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大技术支撑系统和战略威慑基础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人民大众、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随着空间信息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各航天大国都在进一步改善或在建立自己的GN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一、全球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概况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北美、欧洲及日本卫星导航应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2010年后,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年复合增长率10%左右。
对位置服务、交通运输、测量测绘与农业GNSS应用(本报告不包括金融、网络、电力等授时应用)的统计与研究表明,2013年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欧元(约2800亿美元),至2022年将达到3500亿欧元(约4460亿美元),全球在用卫星导航设备有望达到70亿部。
虽然,卫星导航民用市场的规模早已远远超过了军用市场,2013年全球军用卫星导航市场的规模不超过12亿美元,不足民用市场的0.5%。
但其重要军事空间系统的角色不会改变。
图3 2012~2022年累计核心市场的收入份额凭借技术与先发优势,美国一直处于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领先或主导地位,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基础设施最完善、应用最广泛、市场最成熟、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形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欧洲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的第二大市场,其产业的规模与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是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卫星导航芯片、模块、整机、软件及行业应用领域均具有可与美国媲美的能力。
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使欧洲卫星导航应用获得了获得了欧盟各国政府的全面支持,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基本形成。
俄罗斯是最早完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设的国家之一,但是因对卫星导航应用与产业的重视不足,2000年前,俄罗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南奥塞梯战争后,卫星导航应用受到了俄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了资金投入,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全面启动。
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欧洲相当,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
并在芯片、接收机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准天顶系统为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
目前,日本正通过政府间合作与社团、企业的共同努力在亚太地区推广准天顶系统的应用,拓展准天顶系统的国际市场。
印度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水平远低于上述国家。
虽在软件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在芯片、接收机等硬件领域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链不完整,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
二、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GPS系统部署完成,并投入运行、服务以来,美国已经建立起包括导航卫星与运行控制段研制与部署、用户设备研发与制造、内容与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的卫星导航与应用产业链。
截至2014年12月,美国GPS系统在轨卫星32颗,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0.8m,授时精度20ns。
现代化计划完成后,GPS系统拥有星上信号功率可调、点波束增强、高速星间星地链路等能力,定位精度将达到0.5m,授时精度1.3ns,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除GPS系统外,美国已经发展了广域增强系统(WAAS)、国家差分GPS (NDGPS)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络、全球差分GPS(GDGPS)等GPS增强系统,罗兰-C(LORAN-C)与e-LORAN等无线电远程导航系统,美国无线电授时网络精确授时系统,以及NASA的深空网(DSN)深空通信导航系统等定位导航授时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惯性、图像匹配、地形匹配等导航技术。
1995年完成GPS系统的部署,并陆续部署了各种增强系统,为美国定位导航授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如高通、博通、瑟福、天宝等全球领先的GPS芯片、基带产品、用户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催生了以GPS应用为核心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居全球领先地位。
图4 美国卫星导航产业美国在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表现为技术与产品领先性,产业的规模化,以及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服务体系及对全球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在基础产品领域,美国涌现了如博通、高通、瑟福等技术领先、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企业;在终端产品领域,美国占据了卫星导航终端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天宝、佳明、苹果、贾瓦德等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行业应用与系统集成领域,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卫星导航行业应用市场,在交通运输、精细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与应用系统、装备制造商,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14年美国商业GPS应用效益超过650亿美元,见表1。
表1 2014年美国卫星导航应用装备支出与效益(亿美元)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奠定了美国在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
从表2可知,在代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基础产品技术水平的天线、射频前端和基带三个领域,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1.3%、41.4%和38.7%,占有绝对优势。
表2 全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量区域分布按专利申请人排名和产业链专利申请量分析,在全球30强中美国占有7家,其中高通公司以855项遥遥领先;在按产业链的专利申请量分布中,美国公司在射频前端、基带、定位和手机应用中均排名前列。
表3 卫星导航领域排名前30的重要专利申请人高通公司(QUALCOMMINC)855 株式会社电装(DENSOCORP)489 三菱(MITSUBISHIDENKIKK) 412 爱信爱达株式会社(AISINAWCOLTD) 410表4 按产业链的专利申请量分析产业链构成三、俄罗斯进入21世纪,GLONASS系统的恢复与应用的发展成为俄罗斯政府的重要目标,《GLONASS系统2012~2020年维护、发展以及应用计划》首次将应用与GLONASS系统的维持与发展放在相同的高度,详见图5。
图5 GLONASS系统2012~2020年计划资金投入预计至2015年俄罗斯将完成6种新型芯片组的研制,并投入市场;2020年达到39种;军用GLONASS导航应用装备达到43种;内政部、联邦监狱和联邦药物管制局等部门也将完成56种GLONASS导航产品的研发。
然而,凭借技术与资金优势,欧美卫星导航企业已经研发了多种兼容或支持GLONASS导航信号的双模、多模芯片和整机产品,兼容或支持GLONASS信号的卫星导航产品已接近50%,并已进入俄罗斯市场,使俄罗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面临巨大的技术、成本与性能的挑战,见图6。
图6 市场在售接收机不同GNSS系统的所占比例同时,俄罗斯政府正在对其数字导航地图地图,进行全面更新和扩充;但其投入还有较大差距。
俄罗斯每1km2电子地图的投入只有7美元,而美国则为116美元。
因此,俄罗斯企业要想突出重围,除政府的支持外,服务与技术创新或成为俄罗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四、欧洲欧洲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第二大市场,其规模与水平仅次于美国,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基本形成,是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卫星导航芯片、模块、整机、软件及行业应用领域均具有可与美国媲美的实力,产生了如意法半导体(ST Micro)、U-Blox、TomTom等全球领先的卫星导航芯片与用户设备制造商。
图7 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欧盟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大的技术基础、资金优势与广阔的市场。
发展自主卫星导航系统与应用产业是欧盟及欧洲各国增强经济、外交的独立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
英国CSR公司收购美国瑟福公司表明了欧洲企业欲借助卫星导航应用业务,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愿望。
欧洲卫星导航应用已经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农业、税收管理与征收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企业普遍拥有较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见表2、3、4),在导航天线、射频前端、基带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均排名世界前列;Tele Atlas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导航电子地图提供商,占据了欧洲和非洲市场。
2012年欧洲卫星导航应用设备的出货量达到2.18亿部,销售收入109亿欧元。
伽利略系统的建设将推动与促进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与市场的发展,至2020年,年出货量有望达到5亿部,销售收入超过200亿欧元。
五、日本日本是亚洲卫星导航应用发展最早的国家,产业发展水平位于美国之后,总体水平与欧洲相当,应用市场已趋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
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匮乏的岛国,其经济发展与日常生活对航空与海洋运输的依赖性很高。
因此,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和应用的发展,部署了GPS天基增强系统-MASA,正在发展拥有GPS增强与自主能力的准天顶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凭借其在电子、通信与信息等领域的优势,日本已经形成了包括卫星导航芯片、天线、接收设备、导航电子地图,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农业、位置服务等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
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在全球前30名重要专利申请人中占据了12家(见表2、3、4)。
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涉及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的天线、射频前端与基带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较少(见表6),而在导航电子地图、智能手机等应用领域具有较大优势。
整体而言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稍逊于欧洲。
(见图10与表5)图10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表5按专利申请人的技术分支分布六、印度出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印度非常重视高精度卫星导航能力的发展,已经部署了GPS增强系统-GAGAN;正在发展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计划于2015年完成由7颗卫星组成的IRNSS系统的部署。
截至2014年底,已发射了3颗IRNSS卫星。
然而,由于基础工业能力的限制,印度尚未形成完整的卫星导航产业链,特别是在硬件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排名前30的重要专利申请人中没有一家印度企业也是对上述情况的一种诠释。
七、国外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未来发展(一)位置服务领域位置服务应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健康跟踪设备以及移动数据服务等。
未来位置服务市场将呈现如下趋势:1、移动应用更加多样化,如摄像机图像中将集成位置信息;2、传统上与位置无关的设备正在逐渐应用GNSS;3、用户个体拥有的GNSS设备数量增加,设备市场覆盖范围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性能的提升和新型服务平台将促进位置服务设备的销售和市场的增长。
2012年位置服务设备在GNSS拓展市场中的比例已达到20%。
过去五年中,位置服务设备的出货量已从每年1.5亿部增长到8亿部。
未来10年其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0%。
智能手机将占据该市场份额的90%;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便携电脑、健身器材、人员跟踪、可穿戴设备等都将具有位置服务能力。
(二)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与航空等四个分类市场,涉及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等。
随着多系统共存时代的来临、增强系统建设的发展,卫星导航服务的可用性、稳健性和完好性将不断提升;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及其与通信、网络的融合也将更好地解决物理遮蔽、位置共享、互联互通和安全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领域的定位导航授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