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PPT课件二
合集下载
盛唐气象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教学PPT课件2

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
定基础: A.唐高宗 C.武则天
B.唐中宗 D.唐玄宗
C
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D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3、"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A
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 );②整顿地方吏治;
③崇尚节俭。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
(2)经济的繁荣:农业:①兴修水利工程;②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 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③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 具 和 ;④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无字碑
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表 示自己的功绩不能用文字表达 。 武则天颠覆了中国传统的男权制度,自知罪 孽太大,无颜为自己立传。 有人认为武则天觉得死后与唐高宗合葬,在 称呼上不知该用“李唐皇后”还是“武周皇 帝”,因此以无字碑来回避。 更多人倾向于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聪明 之举,她知道将来人们对她会有各种各样的 评价,碑文无法概括自己一生所为,因此干 脆立碑无字,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
二、开元盛世
1、时间: 唐玄宗统治前期
2.统治措施: ①重用贤人(姚崇、宋璟)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3、作用: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知人善用 虚心纳谏 贞观新政
贞观之治
不拘一格选人能 锐意改革
开元盛世
建筑宏伟 市坊分开 规划整齐 各族人民交往 中心和国际性 大都市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6课 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课件(32张)

巩固练习
1.文物具有多元的史证价值。下列文物中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制
C 作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兵马俑
C.骆驼载乐俑 D.渔樵耕读碗
2.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
A)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3.“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知识回顾
政治经济: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民族交往:“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
中外交流: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社会与文化:
一、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
1.社会风尚的表现 (1)胡风盛行 (2)妇女地位的提高 2.社会风尚的特点
二、五彩纷呈的唐诗
1.唐诗兴盛的原因 2.唐诗兴盛的表现 3.体验唐诗 4.感悟唐诗
(1)胡风盛行
当唐朝武功全盛之时,居住于西北的大量 游牧民族或被迫归附、或主动请归。唐政府不 断地将这些归顺的异族集中迁入内地,同时又 维持这些异族的习俗和信仰。这种异域文化必 然对周边的华夏民族产生影响。特别是唐都城 长安,大量异域人士的定居,使唐长安呈现一 种多文化的景象。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娱乐】
唐章怀太子墓打马球壁画(局部)
【宗教】
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促成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的频繁。
中外互通、民族交融
【婚姻】
《礼记》曾为秦汉出妻规定了七条理由:不顾 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哆言、窃盗,只能夫 休妻。
[日]尾妹达彦《唐朝长安西市图》
聚集在 唐朝长 安的外 国人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PPT课件

6,安史之乱
• 原因:唐玄宗后期,朝政混乱。(天宝危 机)
人物:安禄山和史思明 影响: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7,唐朝灭亡
•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 唐朝灭亡。
P92阅读卡 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 (北方)黄河流域相继由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统治,称为五代。
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农业生产发展:随着耕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 进,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发达: 唐朝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业技术 高超; 陶瓷制造业发达,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 术珍品。
彩绘牛车
唐三彩骆驼彩陶佣
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 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来自边疆各族和
c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任命。。。做宰相,还重用。。。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d沿袭和完善了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 e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进一步完善隋朝创立的科举考 试制度。 f开明的民族政策。P92 g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P93 C人民的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唐太宗
1)出现原因 2)具体表现
世界各地的人们云集于此。
古代扬州城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
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进行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证。 4,执政者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科举考试示意图
5,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
•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1)出现原因
P90资料 武则天的措施: 打击。。。选拔。。。 (贞观遗风)
• 原因:唐玄宗后期,朝政混乱。(天宝危 机)
人物:安禄山和史思明 影响: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7,唐朝灭亡
•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 唐朝灭亡。
P92阅读卡 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 (北方)黄河流域相继由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统治,称为五代。
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农业生产发展:随着耕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 进,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发达: 唐朝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业技术 高超; 陶瓷制造业发达,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 术珍品。
彩绘牛车
唐三彩骆驼彩陶佣
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 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来自边疆各族和
c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任命。。。做宰相,还重用。。。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d沿袭和完善了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 e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进一步完善隋朝创立的科举考 试制度。 f开明的民族政策。P92 g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P93 C人民的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唐太宗
1)出现原因 2)具体表现
世界各地的人们云集于此。
古代扬州城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
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进行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证。 4,执政者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科举考试示意图
5,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
•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1)出现原因
P90资料 武则天的措施: 打击。。。选拔。。。 (贞观遗风)
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_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PPT优秀课件

12、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阴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
1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4、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15、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
16、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17、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明)黄宗羲
2.唐朝的代表诗人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诗人 李白
生活年 主要内 诗歌特 评价 代 容 点
盛唐
唐朝由盛 转衰时期
唐朝走向 衰落时期 歌颂国家强 盛河山壮美
反映了人民的 苦难,忧国忧民
豪迈奔放 诗仙
杜甫 白居易
诗史
沉郁雄浑 诗圣
反映现实生活, 揭露社会黑暗 通俗易懂
诗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一、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
1.“胡风盛行”
唐代文化兼收并蓄, 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音乐舞蹈 相继传入中原地区, 并日益流行,出现了 “胡风盛行”的景象。
胡旋舞图(壁画)
唐戴面纱女陶俑
唐 墓 壁 画 反 映 的 妇 女 发 型 、 衣 饰
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面制点心
18、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23、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PPT课件2

1.藩镇割据的形成
2.唐朝衰亡
1.藩镇割据的形成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原因
藩镇的基本类型
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尚未达到割据程度
中原、西南、西北地区
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
东南地区
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 ”
河北地区“河朔三镇”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与山西地区先后建立的多个割据小国
3.后周世宗的改革
发展经济严肃法纪整顿军队
使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背景
饱受分裂割据和战乱之苦的人民,热切渴望统一。
措施
影响
后 周
北汉
辽
统一战略:先易后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原因 政治黑暗 2.安史之乱的过程 755-763年 3.安史之乱的影响 经济破坏 藩镇割据二.藩镇割据与唐朝灭亡 1.藩镇割据的形成 2.唐朝衰亡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概况 2.后周世宗的改革 发展经济 严肃法纪 整顿军队
黄巢起义(875—884年)
黄巢流动作战路线图
朱温灭唐
907年,废哀帝,改国号梁,都于汴,史称后梁。至此,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852年-912年)
◆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概况
2.后周世宗的改革
1.五代十国的概况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发展,北方诸国混战动乱,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同时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方经济与文化地位进一步提高。 五代十国又是转向重新统一的过渡,后周的改革为结束分裂奠定了基础。
2.唐朝衰亡
1.藩镇割据的形成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原因
藩镇的基本类型
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尚未达到割据程度
中原、西南、西北地区
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
东南地区
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 ”
河北地区“河朔三镇”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与山西地区先后建立的多个割据小国
3.后周世宗的改革
发展经济严肃法纪整顿军队
使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背景
饱受分裂割据和战乱之苦的人民,热切渴望统一。
措施
影响
后 周
北汉
辽
统一战略:先易后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原因 政治黑暗 2.安史之乱的过程 755-763年 3.安史之乱的影响 经济破坏 藩镇割据二.藩镇割据与唐朝灭亡 1.藩镇割据的形成 2.唐朝衰亡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概况 2.后周世宗的改革 发展经济 严肃法纪 整顿军队
黄巢起义(875—884年)
黄巢流动作战路线图
朱温灭唐
907年,废哀帝,改国号梁,都于汴,史称后梁。至此,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852年-912年)
◆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概况
2.后周世宗的改革
1.五代十国的概况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发展,北方诸国混战动乱,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同时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方经济与文化地位进一步提高。 五代十国又是转向重新统一的过渡,后周的改革为结束分裂奠定了基础。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七下 第26课 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课件(23张)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B 4.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5. 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的是下列哪两位书法
家( B )
①柳宗元 ②颜真卿 ③柳公权 ④张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饮食:蔗糖、胡椒、菠菜等从外国先 后引进,从西域传入的葡萄酒、胡饼流行一 时,长安城中开设胡人酒肆,丰富了当时的 饮食文化。
3.宗教、文化
宗教:大多数唐朝统治者推行______的宗教 政策,允许信徒建寺传教,使唐代的宗教文 化呈现______的特点,也推动了中西文化的 交流。
景教为基督教的一支, 在唐贞观九年(635年) 从波斯传入中国。该碑刻 于781年,详细记录了景 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社会生活画卷。
唐朝诗歌为何如此繁荣?
经济:唐朝经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政治安定,国家统一。 文化:文化政策比较开放。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 的对外政策,中外及与少数民族交流频繁。 其他:科举制的影响和统治者的喜好。
三一 探究点:唐朝的四位书法大师
1.颜真卿和柳公权: 他们都擅长楷书。颜真卿的字字体饱满,
4.妇女地位: 唐代社会风气比较 _______。妇女有 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婚姻方面也比较 独立自主。
1.元稹有诗说“胡音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 泊”,结合本目图片,你能从中感受到唐朝的 什么社会风尚?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风尚?
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采 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少数 民族和其他国家交流频繁。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第26课 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隋唐的文化艺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精品教学课件2

愿每一个菇凉都不在委曲求全,不适合请潇洒的转身。 习惯了周末的时候,坐在电脑前,手机里播放着常听的歌曲,双手在键盘上敲打着心情,当然我不知道这心情是好,还是坏,只是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飘浮于蓝天中的白云,浮浮沉沉。什么时候,有了这种空洞的心际,什么时候缺少了一份关爱,努力的在过往的岁月里寻觅可以清晰可见的记忆,努力的去寻回原本属于内心欢快的声音,却总是无处可寻。 习惯了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日子,却也习惯了和友人朝夕相伴的情怀,在这喧嚣红尘中,我曾努力的让自己有一天可以远离这人情深海,却又因为情到深处而跌落,我渴望可以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却又同时期待,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和你从青丝走到白丝,我不求有一天,我们双宿双飞,生死与共,只求这一生自身可为真爱而追寻。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第7课 隋唐的文化艺术
一、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生活时期: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作品特点: 热情洋溢, 豪迈奔放,想 象瑰丽。
代表作品: 《静夜思》《蜀道难》 《早发白帝城》
李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乐府·将进酒》
1、隋唐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 颜真卿和柳公权
2、他们的楷书有什么特点?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 浑厚、纵横跌宕。人称“颜体” 柳公权的字风格刚健、神韵清雄,人称“柳体”
3、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4、“颜筋柳骨”指的是什么?
颜真卿的 <<多宝塔碑>>
“雨打梨花深闭门”,我想此时的心情或许正如窗外的夏雨,这场雨,在内心深处不会停息,就像一场梦,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只要梦被惊醒,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或许,那个时候,丢失了梦的我,再也找不回自己,甚至找不到可以相思的人,其实这样自苦自痴,我又何尝不曾自问值与不值的问题?也许,我不会望断高楼,不会掩帘听雨,可是却会刻骨相思,似乎,从来相思都是等同,无关年轮,无关地域,无关季节。 有人问爱是什么,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真的知道什么是爱吗?真的懂得爱吗?真的爱过吗?在岁月里,在红尘恋情中,似乎明白了一点点。爱,真的只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盛极狂欢,从来与别人毫不相关,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唯有放下,才是最好的怀念,待到无常来临,最终我们终将各走各路,归化于虚无。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第7课 隋唐的文化艺术
一、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生活时期: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作品特点: 热情洋溢, 豪迈奔放,想 象瑰丽。
代表作品: 《静夜思》《蜀道难》 《早发白帝城》
李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乐府·将进酒》
1、隋唐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 颜真卿和柳公权
2、他们的楷书有什么特点?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 浑厚、纵横跌宕。人称“颜体” 柳公权的字风格刚健、神韵清雄,人称“柳体”
3、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4、“颜筋柳骨”指的是什么?
颜真卿的 <<多宝塔碑>>
“雨打梨花深闭门”,我想此时的心情或许正如窗外的夏雨,这场雨,在内心深处不会停息,就像一场梦,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只要梦被惊醒,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或许,那个时候,丢失了梦的我,再也找不回自己,甚至找不到可以相思的人,其实这样自苦自痴,我又何尝不曾自问值与不值的问题?也许,我不会望断高楼,不会掩帘听雨,可是却会刻骨相思,似乎,从来相思都是等同,无关年轮,无关地域,无关季节。 有人问爱是什么,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真的知道什么是爱吗?真的懂得爱吗?真的爱过吗?在岁月里,在红尘恋情中,似乎明白了一点点。爱,真的只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盛极狂欢,从来与别人毫不相关,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唯有放下,才是最好的怀念,待到无常来临,最终我们终将各走各路,归化于虚无。
《隋唐的文化艺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课件

被后人尊为“画圣〞。(×)
提示: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吴道子的人物画 和山水画的造诣很高,被后人尊为“画圣〞。
•阅读课本第34-35页,时间4分钟 •〔三〕、中国书法史上,唐朝最有成就的名家 是_______和_______,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_______和_______
• 他们的书法颜风真格卿是什么?柳公权 ?多宝塔碑? ?玄秘塔碑?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试分析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参考答案】唐朝的繁荣兴盛;唐朝是比较开放 的朝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代科举制的 影响;统治者的喜好。 (2)材料二图中二人是谁?他们在我国文学史上 地位如何?历史上人们是如何赞誉他们的? 【参考答案】图一是李白,图二是杜甫。他们是 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人们称李白为 “诗仙〞,称杜甫为“诗圣〞。
〞
白居易
晚唐 时期
?新乐府??长 恨歌??琵笆 行??卖炭翁? 等
现实主 义色彩
• 〔二〕、根据李白和杜甫各自的经历和所 处的社会背景,他们的诗歌为什么有不同 的特点?
李白: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他的诗歌充
满自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不仅讴歌了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 会生活和精神面貌。
6、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二扁、鹊自、主华学佗习、张仲景、李时珍等
〔一〕、看书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填下表
诗人 后人尊称 生活时代 代表作 作品 特点
李白 “诗仙
〞
杜甫
“诗圣 〞
唐朝全 ?静夜思?、?早 富有浪漫
盛时期
发白帝城??蜀道 难?等
主义色彩
唐朝由 盛到衰 时期
?茅屋为秋风所 现实主义色 破歌?“三吏〞 彩,其诗被 “三别〞等 称为“诗史
提示: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吴道子的人物画 和山水画的造诣很高,被后人尊为“画圣〞。
•阅读课本第34-35页,时间4分钟 •〔三〕、中国书法史上,唐朝最有成就的名家 是_______和_______,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_______和_______
• 他们的书法颜风真格卿是什么?柳公权 ?多宝塔碑? ?玄秘塔碑?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试分析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参考答案】唐朝的繁荣兴盛;唐朝是比较开放 的朝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代科举制的 影响;统治者的喜好。 (2)材料二图中二人是谁?他们在我国文学史上 地位如何?历史上人们是如何赞誉他们的? 【参考答案】图一是李白,图二是杜甫。他们是 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人们称李白为 “诗仙〞,称杜甫为“诗圣〞。
〞
白居易
晚唐 时期
?新乐府??长 恨歌??琵笆 行??卖炭翁? 等
现实主 义色彩
• 〔二〕、根据李白和杜甫各自的经历和所 处的社会背景,他们的诗歌为什么有不同 的特点?
李白: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他的诗歌充
满自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不仅讴歌了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 会生活和精神面貌。
6、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二扁、鹊自、主华学佗习、张仲景、李时珍等
〔一〕、看书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填下表
诗人 后人尊称 生活时代 代表作 作品 特点
李白 “诗仙
〞
杜甫
“诗圣 〞
唐朝全 ?静夜思?、?早 富有浪漫
盛时期
发白帝城??蜀道 难?等
主义色彩
唐朝由 盛到衰 时期
?茅屋为秋风所 现实主义色 破歌?“三吏〞 彩,其诗被 “三别〞等 称为“诗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的社会风尚深受边疆民族及外国影 响,出现“胡风盛行”的景象。 2.掌握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宗教政策,使唐 代的宗教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也推动了中西 文化的交流。 3.识记唐朝诗人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和作品 特点。 4.了解唐朝的四位书法大师:颜真卿、柳公权、 张旭、怀素。
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与少数 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 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
你能说出下列生活在唐朝时期的诗人的名字吗?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3)宗教:大多数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 宗教政策,允许信徒建寺传教,使唐代的宗 教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也推动了中西文化 的交流。
景教为基督教的一支, 在唐贞观九年(635年) 从波斯传入中国。该碑刻 于781年,详细记录了景 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4)妇女地位: 唐代妇女有较高的 社会地位,在婚姻 方面也比较独立自 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 海。 ——《行路难》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诗佛”王维
③尊称:“诗仙”。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太白祠
(2)杜甫
①诗歌内容、特点:反映 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 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 识,被称为“诗史”。诗 歌沉郁雄浑、语言锤炼, 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②代表作:《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自京赴奉先 县咏怀五百字》、“三 吏”“三别”等。
2.张旭和怀素: 都是草书名家。张旭创造了“狂草书”,
字体变化多端,率意自如,被誉为“草圣”。 怀素将张旭的狂草发扬光大,写得更加流畅, 挥洒自如。(怀素草书)
类 人物 别
诗 李白 歌
杜甫
朝代
代表作
唐朝全盛 《静夜思》《春晓》
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评价 “诗仙” “诗圣”
白居易 晚唐
书 颜真卿 唐朝 法 柳公权 唐朝
③尊称:“诗圣”。
杜 甫 草
堂
(3)白居易
①诗歌内容:反映现实, 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对人 民深切的同情。 ②诗歌特点:通俗易懂、 明白如话。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红线毯》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张旭 怀素
唐朝 唐朝
《长恨歌》《卖炭翁》 (现实主义诗人)
《多宝塔碑》 《玄秘塔碑》
“颜筋柳骨” “颠张狂素”
1. 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是( C )
A.骆宾王 B.王维 C.李白 D.杜甫
2.郭沫若先生说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
D 苦,笔底波澜”指的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苏轼 D.杜甫
——《杜陵叟》
琵 琶 亭 及 白 居 易
3.唐诗总体特点: 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
的社会生活画卷。
三一 探究点:唐朝的四位书法大师
1.颜真卿和柳公权: 他们都擅长楷书。颜真卿的字字体饱满,
用笔肥厚粗拙,但内含筋力;柳公权的字法度 严谨,棱角分明,以骨力劲健著称。他们的书 法被称为“颜筋柳骨”。
B 3. 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B 4.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5. 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的是下列哪两位书法
B 家( )
①柳宗元 ②颜真卿 ③柳公权 ④张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诗仙”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 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经济高度繁荣,生活
丰富多彩,社会风气开放,加上国内民族文 化的交融和外来文化的大量传入,为唐代文 化的高度发展,特别是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有 利条件。
2.代表人物: (1)李白
①诗歌内容、特点:主要 歌颂国家的强盛、河山的 壮美,既豪迈奔放,又清 新飘逸,充满奇特的想象, 体现了盛唐高扬的个性、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②代表作:《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 道难》、《将进酒》等。
一 探究点: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
1.概况: 唐代文化兼收并蓄,域外民族的生活
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 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 的景象。
2.表现: (1)服装与舞乐:唐人爱穿胡服,胡舞、 胡乐风靡一时。
(2)饮食:蔗糖、胡椒、菠菜等从外国先 后引进,从西域传入的葡萄酒、胡饼流行一 时,长安城中开设胡人酒肆,丰富了当时的 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