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家长做家务后家长的感受
孩子做家务家长感受

孩子做家务家长感受篇一:帮养父母做家务心得体会帮父母做家务心得体会作为小学生的我,已经放寒假休息了,可是妈妈每天还要教育工作,工作回回家还要做家务,妈妈多么辛苦啊!感恩父母,这是做人之本。
作为学生的我们认真学习是对父母的感恩,平时也可以多替父母做点小事,所以我决定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有时间休息休息。
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我打算收拾屋子,应当让爸爸妈妈休息休息,我抽空在爸爸妈妈的卧室里撒上洗衣粉,希望能拖得干爽一点,在爸爸妈妈的浴室里拖来拖去,出了一身的汗,可是就是没拖干净,我不想拖了??可是想到妈妈休息,我就继续拖了,这一次我变得聪慧了,我按着地板的纹理拖来拖去,我慢慢的拖,豆大的汗珠从脑袋上留下来??终于拖完了,我并不觉得累,而是觉得开心,看着闪闪发光、一尘不染的地板,我十分开心,就着这时我非常感慨,妈妈每天都拖地,妈妈不是更累么。
中午,爸爸、妈妈回来了,亲眼目睹屋子里井然有序,焕然一新,都感到很惊奇,当得知是我做的后,妈妈抱起我亲了又亲,高兴地对我说:“你真是过好孩子!”爸爸静静地我也欣慰地笑了。
篇二:《我干净、我漂亮》家长感言《我干净,我漂亮》家长感言二年级三班武俊汝家长随着社会的日益健康发展,家庭经济市场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
由于这类现象,导致现在的孩子孤独感特别差,什么事全都依赖家长。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便长大了不会为离开父母而犯愁。
那么如何培育大力发展孩子的自理能力呢,我就自已的亲身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正确地引导孩子。
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画上才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去引导。
我们切勿怕孩子会犯错,会做得不好,那是必经的一个过程。
如果我们家长怕这怕那,把许多丑事给包办了,那恰恰失去了孩子自理能力的机会。
我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自己吃饭,刚开始的时候,饭粒会掉一地,我也没有责怪她,我会教她正确的过节方法。
帮家长做家务后家长的感受

孩子在成长期间,做家务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与自助能力,每个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多方面优秀的人才。
孩子做家务家长感言是父母在孩子做家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孩子做家务家长感言绝不可以使孩子失去体验家务的快乐。
以下是总结的一些感受,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身教胜于言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古人说得好,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养子使作善也。
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家长教育自己成人的过程,当我们感谢孩子让我们重生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走在了教育的路上。
具体在干家务方面来说,我首先对自己严要求,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一个勤劳整洁的妈妈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熏陶。
这一点我倒没有做出太大努力,我个人本身在家务卫生方面对自己要求就比较高,孩子从小到大,到过我们家的人总是说我们家干净得就象没有孩子一样。
所以孩子从小就不乱摆乱放东西,用过的东西玩具会及时归到原来位置,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得很整齐。
记得有一次几个邻居孩子到我们家玩,那些小朋友把我们家几乎翻了个底朝天,我儿子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玩,其他孩子一边翻一边玩一边扔,我儿子一直跟在大家屁股后面收拾整理,那些小朋友走了后,他一边生气嫌那些小朋友没有礼貌,说自己到别人家做客从不乱翻别人东西,都是经过主人允许后才动,动过也会给人家归位,一边费了很大劲才将我们家收拾整齐,整个过程中他都是自觉性的、习惯性地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二、耐心细致,教会具体方法。
邓老师在家长课堂上说,我们要求孩子做家务前一定先要教会孩子具体的方法步骤,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孩子都会。
所以我在让孩子第一次干某件家务前就先给孩子详细地教一下,其实我们不教孩子真的不会,即使我们成人认为是那样简单。
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心细致,不能孩子一下子学不会就不耐烦,孩子刚开始学某样家务确实不太容易会,都是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能力和眼光衡量孩子。
我儿子其实到现在很多家务也还都干得不太好,但这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他干多了自然就好了。
关于家庭劳动家长评价【九篇】范文精选

关于家庭劳动家长评价【九篇】孩子,很高兴你长大懂事了,懂得我们大人的辛苦知道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了,爸爸妈妈很高兴很欣慰你能主动为咱们分忧。
每个人都是家里的一份子,都有义务为咱们家分忧,你真是个乖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了,我们真为你感到高兴!1、孩子很高兴你长大了,知道我们大人的辛苦,知道帮助父母做家务,父母很高兴你能积极地为我们担心。
每个人都是家里的一员,有义务为我们家担心。
你真是个好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我们真的很高兴你!2、孩子做家务后,受到监护人的赞扬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赞扬提高孩子,以下是编辑整理好的监护人赞扬孩子做家务的评论一览表,监护人们把文章内容记在心里,希望孩子做完家务后好好赞扬孩子。
3、孩子在成长期间,做家务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与自助能力,每个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多方面优秀的人才。
孩子做家务的监护人是父母在孩子做家务过程中的心得。
孩子做家务的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失去体验家务的喜悦。
4、孩子做家务家长感言在孩子成长“孩子不会做”、“孩子做不好”、“舍不得孩子做”对于做家务,很多家长有着错误的认识,其实做家务可以让孩子有很多快乐。
孩子做家务监护人简单的家务,只不过是扫地、洗碗、做饭、洗衣服等,年轻的孩子可以从这些简单的家务开始学习。
5、孩子通过学习家务,他们会从我会、我会中感受到劳动的喜悦。
孩子做家务的监护人在学习中适时表扬和鼓励孩子,在使自信倍增的同时感到满意。
6、孩子做家务的监护人说:通过学习简单的家务,孩子不仅可以帮助监护人做能做的事,还可以在做的过程中受到监护人的称赞,有人称赞的日子一定是幸福的日子。
7、孩子做家务的监护人,家务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如果你想学习,有心学习的话,不用花太多工夫,可以学习。
另外,做家务,做好坏,没有严格的要求。
8、不像学习,不像数学,正确,错误,做家务,认真,疏忽也行。
孩子做家务的监护人说:孩子现在还很小,不能要求她完美。
更多的是在做家务时感到幸福。
我打小就被家长宠着,惯着,很少去劳动,所以,我渐渐对劳动有所向往。
帮妈妈做家务感受三篇

帮妈妈做家务感受三篇做家务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当自己请孩子帮一个小忙之后,孩子会特别地快乐,他们也特别愿意家长们下次再请他们帮忙。
这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孩子们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他们能帮助家里做点小家务,从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
所以,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一些做家务的机会,盛饭、洗碗,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妨交给孩子去做,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帮助。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三篇关于帮妈妈做家务感受,供大家参考一下!帮妈妈做家务感受篇一:自从洗衣机进入千家万户以后,确实让大多数女性从洗衣这项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但是用手洗衣者却也依然存在。
有些手洗衣服者是条庭条件的限制,也有些手洗衣服者是天生的劳碌命运更是出于对水电的节约。
我们的邻居吴姨就属于后者,吴姨赋闲在家且很爱干净,洗衣也从不惜力,大到被套床单小到毛巾袜子,全是手洗。
所以有阳光的日子总能看到她家小屋的平台上彩旗飘飘。
我没有吴姨的空闲也没有吴姨的力气,不管大件小件只要能用机洗的,从不用手洗。
反之,必需用手洗的,也从来不用机洗,这是我的洗衣原则。
我用手洗的衣服有二类。
一类是羽绒服,另一类是羊毛衫和内衣。
羽绒服如果放进洗衣机,只会浮在洗衣机的上面,不会沉入到洗衣机的水中,所以达不到洗衣的效果。
羊毛衫和内衣如果放进洗机里去转,那么势必会造成变形。
所以这两类衣服我选择了用手来洗。
羽绒服的面料很是光滑但也极容易脏,孩子们常常穿不到一周就要换下来洗,如果再加上我自已的一件,那么一洗就是三件,其间辛苦只要洗过羽绒服的同仁一定是深有体会。
羽绒服没入水时看似庞大,可是一旦被水浸湿,就会显得非常的“渺小”。
“渺小”了的羽绒服不难洗,可是难以涤清。
没涤清爽的羽绒服如果晒干了,一定会留下污渍。
所以洗羽绒服,“涤”可是关键,马虎不得。
相比之下羊毛衫要比羽绒服好洗的多。
先将羊毛衫在温水中浸湿,其次再在温水中放入适量的洗涤剂,然后用手将羊毛衫轻轻搓净涤净即可。
小学生做家务劳动家长的心得体会10篇

小学生做家务劳动家长的心得体会10篇小学生做家务劳动家长的心得体会1我永久也忘不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做家务活的情景。
那天我看爸爸、妈妈在做饭、炒菜、洗碗,觉得很好玩。
于是我打算亲自来体验一下。
我第一件家务活是做饭。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水放到锅里,接着拿一点米洗一下,倒进锅中,然后把锅放到电饭煲上,按下开关,这样一来就大功告成了,只要等30分钟就可以吃了。
接下来是炒菜了。
我刚要切菜,难题立刻就登门而来了:菜要拿多少?刀要如何拿才不会被划到?要切成大片还是小片……这么多的问题差点把我压垮了。
我把目光斜到爸爸的身上,在一边观看的爸爸立刻走过来,教了我正确的拿刀方法,还告知我,菜一般要拿三根,要切成中等块状……在爸爸这个“军师”的指导之下,我最终通过了切菜关。
现在要来炒菜了,哼!切菜都难不住我了,炒菜还不是小儿科吗?我露出轻视的样子。
当我刚要把菜放入锅里时,突然觉得手背一阵热,“哎呀!好烫啊!”我不禁尖叫一声,把正在看电视的爸爸吓了一大跳,他不耐烦地说:“赵颖啊,你咋那么怕热啊!要英勇一点,知道吗?”“知道了!”我有信念地答复。
我又把菜提起来,预备来一个速战速决,“呲……”菜一放进热锅里,我立即把手缩回来,嘴里不禁小声地哼起《感恩的心》,感谢锅没把我烫着。
哈哈!一切进展顺当,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娴熟”地把菜炒熟了,这简洁的菜可是我一大成绩哦。
到了中午,全家人都吃上了我做的饭菜,我觉得它特殊好吃,哈哈!我可是吃了许多哦。
吃完饭后,要洗碗了。
我在心里把爸爸的动作重复了几遍就动手洗了起来。
我先在碗里倒入一点洗洁精,然后用抹布把脏的地方擦洁净,再用清水冲洗,等把洗洁精冲洁净后才把它放进碗具柜里,就这样我把一大堆碗、盘、筷子都洗得一干二净。
通过这次做家务事,让我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并不是很好玩的,而是很辛苦的。
假如你听了我的话,想回报父母亲的话呢,告知你吧!听爸爸、妈妈的话,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就是给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
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家长感悟简短

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家长感悟简短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活动,对于家长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感悟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不仅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辛苦,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成长。
下面我将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活动能够让家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生活。
平时忙碌的家长们往往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生活细节,而通过参与家务,他们可以更加亲身地体验到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琐事和困扰。
比如,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需要耗费孩子们很多时间和精力。
通过亲自动手,家长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辛苦和付出,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需求。
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活动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往往扮演着照顾和关爱孩子们的角色,而孩子们则习惯了被照顾和依赖。
然而,当家长们主动参与家务,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时,孩子们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起家务的一部分。
他们会明白,家庭的和谐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家长们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活动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因为工作忙碌而无法与孩子们充分沟通,而孩子们也因为学业繁重而无法与家长们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心情。
然而,通过一起做家务的活动,家长们和孩子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交流。
他们可以一起洗衣服,一起做饭,一起收拾房间,一起分享彼此的心声和快乐。
这样的互动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使家庭关系更加紧密和和谐。
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生活技能。
在家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洗衣服、做饭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中,孩子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方式来完成家务,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他们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而更加珍惜家庭的贡献和付出。
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家长感悟简短

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家长感悟简短作为一个家长,我们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家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常常让家长们无暇顾及。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由学校组织的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和体会。
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让我更加珍惜家人为我付出的劳动。
在活动中,我亲身体验了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劳动。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蕴含着家人们的辛勤付出。
在清扫地板时,我发现每一个角落都需要仔细打扫,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关注,这让我明白了家人们平时为了让家更加整洁舒适所付出的努力。
而在做饭的过程中,我不仅要考虑菜肴的口感和营养搭配,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人们为了给我提供美味可口的饭菜所付出的心血。
通过亲身参与家务劳动,我更加珍惜家人为我无私付出的努力,也更加愿意主动地去帮助家人分担家务。
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让我意识到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亲自动手做家务的场景。
他们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洗碗等,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还让他们学会了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
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温暖,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而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去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感恩他人的付出,并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家庭价值观。
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让我明白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我看到许多家庭成员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完成家务任务。
夫妻间相互分工合作,孩子们亲手为父母做饭、洗衣服,这种相互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到温暖和感动。
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不仅仅取决于家庭成员个体的付出,更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关爱。
通过帮家长做家务的活动,我明白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与支持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了一个家庭的力量和温暖。
帮父母做家务社会实践报告家长评价

帮父母做家务社会实践报告家长评价Parents" Evaluation of Their Child"s Community Service Practice in Household ChoresIn recent weeks, my child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household chores as part of a community service practice.I am impressed with their dedication and effort in contributing to our family"s well-being.近期,我的孩子积极参与家务,作为社区服务实践的一部分。
我对他们为家庭福祉所做的贡献印象深刻。
Initially, my child showed some hesitation and lack of confidence in performing tasks such as washing dishes and cleaning the house.However, with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they gradually overcame their fears and developed new skills.起初,孩子在洗碗和打扫房子等任务中表现出一些犹豫和自信心不足。
然而,在鼓励和指导下,他们逐渐克服了恐惧,并掌握了新技能。
I observ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responsibility and independence.They have become more organized and efficient in managing their time, ensuring that tasks are completed in a timely manner.我注意到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有了显著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家长做家务后家长的感受
帮家长做家务后家长的感受
一、身教胜于言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古人说得好,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养子使作善也。
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家长教育自己成人的过程,当我们感谢孩子让我们重生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走在了教育的路上。
具体在干家务方面来说,我首先对自己严要求,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一个勤劳整洁的妈妈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熏陶。
这一点我倒没有做出太大努力,我个人本身在家务卫生方面对自己要求就比较高,孩子从小到大,到过我们家的人总是说我们家干净得就象没有孩子一样。
所以孩子从小就不乱摆乱放东西,用过的东西玩具会及时归到原来位置,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得很整齐。
记得有一次几个邻居孩子到我们家玩,那些小朋友把我们家几乎翻了个底朝天,我儿子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玩,其他孩子一边翻一边玩一边扔,我儿子一直跟在大家屁股后面收拾整理,那些小朋友走了后,他一边生气嫌那些小朋友没有礼貌,说自己到别人家做客从不乱翻别人东西,都是经过主人允许后才动,动过也会给人家归位,一边费了很大劲才将我们家收拾整齐,整个过程中他都是自觉性的、习惯性地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二、耐心细致,教会具体方法。
邓老师在家长课堂上说,我们要求孩子做家务前一定先要教会孩子具体的方法步骤,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孩子都会。
所以我在让孩子第一次干某件家务前就先给孩子详细地教一下,其实我们不教孩子真的不会,即使我们成人认为是那样简单。
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心细致,不能孩子一下子学不会就不耐烦,孩子刚开始学某样家务确实不太容易会,都是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能力和眼光衡量孩子。
我儿子其实到现在很多家务也还都干得不太好,但这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他干多了自然就好了。
三、忍得住,绝不插手
孩子干家务刚开始都是干不好的,比如洗袜子,虽然我也认真教了,但儿子刚开始洗得就是不干净。
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要忍得住,他自己的事情坚决让他自己做,自己不要太勤快,为图自己省事替孩子去干。
我儿子干家务我从来不看,因为我看了就会忍不住插手,所以我就不看,在别的房间干别的事,他干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干得再差也比不干好。
虽然孩子直到现在洗袜子也没有我洗得干净,也是隔几天脏得不行了才洗一次,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至少已经有两三年了我从来没给他洗过袜子,我觉得这就是孩子进步的地方,随着孩子长大他自然会洗得越来越干净,到了青春期爱美了有面子了估计洗得比我还干净,比我洗得还勤,我急什么呢?
但在这一点上,也有个度的问题,我曾经就犯过过度了的错误。
我曾经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坚决不插手,不帮忙,但是过分了,让孩子感受到了我的冷漠,感受到了我不爱他,孩子曾经有几天突然变得特别不听话,任何事都跟我反着干,对着
干,那两三天我真是感受到了孩子越来越大了,如果孩子对家长反感,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如果孩子根本就不愿意听家长的话,家长拿孩子没有任何办法,家长的话再正确孩子不愿意听都是白搭,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根本无计可施。
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孩子突然变成了这样?我这样想着,嘴里也就这样无意识地问他,结果是孩子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是因为你变了,我才变了,是你让我觉得有点不认识了。
孩子很积极地问我能不能变回以前,还问我有没有自信回到以前,用我鼓励他的那些话鼓励我,让我要有自信能变回去,我答应他我要变回去,但我又说我现在有点年龄大了,很多事情干不了也干不好,我也想努力地干,但是如果实在干不了那也没办法,孩子鼓励了我很久,最后说算了算了,你实在干不了就算了,那能我多费点劲了。
孩子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后,当他认为我不是不爱他对他不好的时候,他说变立即就“变”回去了,又恢复了跟我亲密的关系,一下子又变听话了。
所以我觉得任何事都有个度的问题,比如放手让孩子做家务,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方式要讲究,分寸要讲究,在孩子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家长还是要及时帮助,对于孩子偶尔的偷赖要包容,毕竟我们要求孩子的很多事情我们大人也未必能做到,我们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有偶尔偷赖的时候,我们也有想休息放松几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生活有张有弛,为什么我们工作五天就要休息两天呢,因为我们的弦如果一直绷得太紧也会断。
让孩子时时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感受到我们的理解,感受到我们的人性,孩子得到了家长的理解才会更努力。
孩子不怕苦不
怕累,就怕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而且孩子与我们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前提,只有亲子关系好了,我们才有机会去教育引导孩子,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大了,我们的对待方式也不能再用小时候的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如果孩子向我们关上了门,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谈到教育。
关系不好,我们说得再对的话孩子都不会听,关系好了,即使我们说得错的孩子也会愿意听。
四、少盯缺点,用放大镜找优点鼓励。
孩子刚开始干家务都干不好,但是即使他干得再差,我也坚持找他的进步点,找他的优点鼓励,不指出他的缺点。
孩子就会越干越有劲,越干就自己想办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他从内心想干好,所以他就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改。
我以前一直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看到孩子的错误或是哪里没做好就马上指出来让他改正,但效果刚好相反,孩子的干劲受挫,我越是指出哪里不好,他哪里就越是改不了,而且说多了他就烦了,亲子关系也紧张了,孩子感到我老是在监视着他,比较反感。
后来我就提醒自己,一定少批评多鼓励,眼里多看他的优点,少盯着缺点不放。
但是不容易做到,包括今天早上我又毫不留情地习惯性地指出了他的鞋没放好,而且语气因为早上赶着上班还很凶,孩子很不高兴,说“我知道我做得不对,你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然后又说“我被你弄得心情这么不好你也不哄哄我?”我只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绪用手给他把脸上的眼泪草草地抹了一把,孩子马上情绪好了,跟我一路上说说笑笑。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孩子对我们大人要求真的很少,很宽容,很容易满足,我们对孩
子做了那么多错误的事情,但孩子从来不盯我们的缺点,反而是我们大人对孩子要求太多,太过刻薄。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表扬和鼓励的区别,要少表扬多鼓励。
五,妈妈示弱,把儿子当老公靠。
邓老师讲,女人在老公面前要示弱不软弱,对孩子也一样。
尤其是男孩子,尤其是越来越大的男孩子,妈妈一定要给面子,给尊重,给信任,适当示弱,把他当男子汉看待,把他当老公依靠,他的责任感就会起来。
只要我和儿子单独在一起,我就什么事情都先问问他,家里有什么事情也都跟他商量商量,问问他的意见,我说爸爸不在,你是咱们家的男子汉,你得给我拿主意,即使知道其实这些都是成人的事,都不是他有能力解决的事情,即使他的回答在我们成人来看很可笑,我也从不打击笑话他,不指出他答得不对的地方,只是挑出里面值得肯定的地方鼓励一下(事实上也是引导),他就很有成就感,对家庭和家人也有责任感,而且他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
他找我帮忙的很多事我就经常给他说我年龄越来越大了,脑子也不好使了,我也想帮,但我帮不了,早上起床的闹钟耳朵都听不见,只能靠他叫我起床了,作业也检查不了,因为他学的知识我都不会了等等(不是象以前一样生硬的拒绝和要求),他靠不上我自己就只好想办法了。
我儿子现在经常对他爸爸说妈妈笨得很,胆子也小得很,知识都没他懂得多,啥都得靠他,我说我是女人嘛,当然得靠着你们男人了,谁让你现在象你爸爸一样能干。
前两天我的手划破了一点,当时他爸爸在单位值班,他没有
半点迟,立即拿出家中男主人的架势要处理这件事。
他首先说要打120,我心里怕他为这点小事真的打了120,但一直忍着没说话,但他拨电话时我心里真的很紧张,没想到他拿起电话却拨得是爸爸手机,说明孩子自己心里有数,是我们大人平常嘴太快,插手太多,不信任孩子能力。
他在电话上向爸爸讲述了我的手伤的情况,我的一点小伤被他说得很严重,说指头只连了一半了,并问爸爸他要怎么办。
其实孩子也不是有意夸张,在我们大人认为的小伤和小事,在孩子心里就是天大的事,尤其是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做决断的时候,他就感到责任更重大,因为他从头到尾都表情非常严肃紧张。
他先按他爸爸的要求用手机给我指头拍了张照片,让我给爸爸发了微信(他还不会发微信),然后再给爸爸打电话,用爸爸电话上教的方法和平常他爸爸给他处理伤口的方法,给我拿来碘伏和酒精,消毒后用创可贴包上,整个过程不断地向爸爸电话请教,动作麻利,语气果断,对我关怀备至,包括消毒时还不忘鼓励我不要怕疼。
我心里真的很欣慰,其实靠着儿子的感觉和靠着老公一样好。
六、不在具体事情上和细节上强求,要求。
在做家务上,对孩子不在具体事情上强求,不过多要求,不纠缠于细节,因为我以前这样做过,但激起的往往是孩子的反感,尤其是对越来越大的孩子,一定不能管得过细过多。
一次不设太高要求,一定是孩子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到的。
说了这么多,我也是仅仅限于理论层面,我目前实际上也做不到,我儿子目前家务方面做得也不好,从知道到做到还有十万八千里,说的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个努力方向。
我说的这些肯定也
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我们只能是反反复复的学,反反复复的做,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反思改进,然后再反复去学去做去改去悟,成长永远都是一个反复的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同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与众不同的生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从长远上来看没有可比性,所以别人的教育方法再好,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以上所说的也是根据我儿子的情况,未必就适合别人的孩子,所以希望不要误导别人。
每个家长的教育方法只能根据自己孩子情况自己去摸索、去调整、去反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