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各区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一)

合集下载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附试卷)(古诗文都有译文)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附试卷)(古诗文都有译文)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附试卷)(《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错位之思》的阅读理解的答案及解析(调整在答卷最后)。

《从军行》的译文、阅读理解的答案及解析,《周鼎传》、《心源亭记》的译文、阅读理解的答案及解析。

解析有题型分析、答案、解题思路等。

修正版)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题(5分)(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1分)(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2分)(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2分)(第一、二题名句默写要突破易写错的字。

①要精准记忆突破生僻难写字。

②知音识义关注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

③理解性记忆要区分具体环境。

⑤留意语句出处:看清出处。

第三小题情景默写的解题方略---揣摩提示的情境,紧扣关键词。

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

理解性记忆②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③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2分)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A.朋友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贺七十学画开画展的友人,是在赞美他“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用得恰当。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的人,用不着自我宣传,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赞美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用得好。

C.“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意思“用自己模模糊楜的认识,想要使别人明白”,这用在老师备课时对自己的告诫很恰当。

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_文言文阅读(精心整理)

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_文言文阅读(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94分)1.(2018•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2)下列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黄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2018年1月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答案】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朱弦已为佳人绝 (3). 青眼聊因美酒横(4). 把酒问青天 (5). 水调歌头按要求选择。

(5分)2. “11.11”购物节小红总是买得停不下来,妈妈想用一句话点醒她,以下句子不合适的一项是()A.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C.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D.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答案】B...............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重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

辞多指说出来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

(1)言语就是辞命(2)但他教学生却有这一科(3)所以谦虚地说自己很难办到了A. (2)(1)(3)B. (1)(3)(2)C. (3)(2)(1)D. (3)(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语言表达连贯的把握。

此题是语句排序,它指的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句子进行正确的组合。

要求语言具有“合理的语序”,就是要求句间排列要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表达习惯。

语句排序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

第一句解释“言语就是辞命”,放在第三空比较合适,该句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前面的“言语”,开启下面的“辞多指说出来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

第二句表转折,放在第一空不当,把第三句表结果的句子填在第一空,恰好与前面的句子“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构成因果关系。

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积累运用)

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积累运用)

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积累应用【奉贤区】1. 按要求填空(5 分)(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2)夕阳下,_____________ ,两三行未曾着岸。

(_______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为“所有的苦,以后都会笑着说出来”这句“心灵鸡汤”作了生动的诠释。

2.下列文句所描写的景色,依一年时序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丙.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丁.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丙丁乙甲3.习总书记《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文引用“大鹏之动,非—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下列文句与其意不符的一项是()(3 分)A.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B.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C.民为邦本,本固邦宁D.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答案】1.(5 分)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酒旆闲,马致远;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 分)B3.(3 分)D【静安区】1.按要求填空。

(5分)(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2)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3)西汉时的冯唐出仕时已年过古稀,后世遂常用冯唐来形容“有志难伸”,如: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2.按要求选择。

(5分)(1)在国外访学的赵教授想用古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以下诗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A.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上海2018静安高三语文一模(完整资料)

上海2018静安高三语文一模(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静安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2018.01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2),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3)西汉时的冯唐出仕时已年过古稀,后世遂常用冯唐来形容“有志难伸”,如: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2.按要求选择。

(5分)(1)在国外访学的赵教授想用古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以下诗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A.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C.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D.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记梦》)(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从“文明社会”的“文化”观念来看,我们可以把《边城》中的翠翠看成是无知无识、心智未开的“自然人”:她见了有“机心”的外人,不是常常要逃入深山吗?。

A.可是,如果知识和心智发展出的只是“机心”,那就是“文化”走向狭隘的标志了。

B.因此,知识和心智如果发展出的只是“机心”,“文化”就可能走向了狭隘的境地。

C.因此,如果知识和心智发展出的只有“机心”,那就是“文化”走向狭隘的标志了。

D.可是,知识和心智如果发展出的只有“机心”,那就说明“文化”走向了狭隘境地。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①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移民,但是移民的确会带来很多相应的问题。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学习资料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学习资料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长宁嘉定】①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又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

太祖临兖州,辟昱。

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②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汜嶷取范,吏民皆恐。

昱乃过范,说其令靳允。

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据城坚守。

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③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

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

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

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太祖悔,追之不及。

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

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④袁绍在黎阳,将南渡。

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

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

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

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愿公无疑!”太祖从之。

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有删改)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太祖临.兖州(2)举.兵背太祖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A.将要B.将军C.带领D.派遣(2)卒完.三城()A.终结B.完好C.修缮 D保全17.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B.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C.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D.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2018年上海各区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积累应用)

2018年上海各区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积累应用)

【浦东卷】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双调··远浦帆归》)(2)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时空转换表现情感转折的诗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挂在戏台上的是()。

(2分)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2)阿尔法狗在业内的影响力并不像在大众中那么大。

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每个方法都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它的神秘感也就和现在的这些疑惑和担忧一起,烟消云散了。

(3分)A.等到对新出现人工智能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时B.所以对人工智能每个新出现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时C.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新出现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D.虽然对新出现的每个人工智能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宝山卷】1. 按要求填空。

(5分)(1)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2)不知天上宫阙,?(苏轼《·明月几时有》)(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5分)(1)一位歌唱家看到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由衷赞叹。

下列最适合他引用的诗句是()。

(2分)(最适合2分,部分适合1分)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最恰当3分,部分恰当2分,能连贯1分,全不连贯0分)革命导师这种尊重实践的严肃的科学态度,给我们极大的教育。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的;;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了。

2018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8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黄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④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注释】①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

②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③踬:被东西绊倒。

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思有弗得.()(2)命童子取土平.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B.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因为不知如何治理国家?C.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D.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1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求学,贵在()(4分)A.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

C.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D.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

【答案】11.(4分,各2分)(1)得到,获得(2)填平12.(4分)D (选C得2分)13.(4分)C【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

东就国,道宿行迟。

逆旅之人③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④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

莱侯⑤来伐.,与之争营丘。

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

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

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③逆旅之人:指旅店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任旭,字次龙,临海章安人也。

父访,吴南海太守。

②旭幼孤弱,儿童时勤于学。

及长,立操清修,不染流俗,乡曲推而爱之。

郡将蒋秀嘉其名,请为功曹。

秀居官贪秽,每不奉法,旭正色苦谏。

秀既不纳,旭谢去,闭门讲习,养志而已。

久之,秀坐.事被收,旭狼狈..营送,秀慨然叹曰:“任功曹真人也。

吾违其谠言,以至于此,复何言哉!”③寻察孝廉,除郎中,州郡仍举为郡中正,固辞归家。

永康初,惠帝博求清节俊异之士,太守仇馥荐旭清贞洁素,学识通博,诏下州郡以礼发遣。

旭以朝廷多故,志尚隐遁,辞疾不行。

寻天下大乱,陈敏作逆,江东名豪并见羁絷,惟旭与贺循守死不回。

敏卒不能屈。

④元帝初镇江东,闻其名,召为参军,手书与旭,欲使必到,旭固辞以疾。

后帝进位镇东大将军,复召之;及为左丞相,辟.为祭酒,并不就。

中兴建,公车征,会遭母忧。

于时司空王导启立学校,选天下明经之士,旭与会稽虞喜俱以隐学被召。

事未行,会有王敦之难,寻而帝崩,事遂寝.。

明帝即位,又征拜给事中,旭称疾笃,经年不到,尚书以稽留除名,仆射荀崧议以为不可。

⑤太宁末,明帝复下诏备礼征旭,始下而帝崩。

⑥咸和二年卒太守冯怀上疏谓宜赠九列值苏峻作乱事竟不行。

⑦子琚,位至大宗正,终于家。

(节选自《晋书·列传六十四》)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久之,秀坐.事被收(2)及为左丞相,辟.为祭酒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营送()(1)旭狼狈..A.尴尬 B. 窘迫 C. 急忙 D. 疲惫(2)寻而帝崩,事遂寝.()A.耽误 B. 平息 C. 忽略 D. 停止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乡曲推而.爱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B.州郡仍举为.郡中正为.击破沛公军C.手书与.旭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与会稽虞喜俱以.隐学被召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18.第⑥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咸和/二年卒/太守冯怀上/疏谓宜赠九列值/苏峻作/乱事竟不行。

B.咸和二年卒/太守冯怀上疏/谓宜赠九列/值苏峻作乱/事竟不行。

C.咸和/二年卒/太守冯怀上疏/谓宜赠九列/值苏峻作/乱事竟不行。

D.咸和二年卒/太守冯怀上/疏谓宜赠九列值/苏峻作乱/事竟不行。

19.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任功曹真人也。

吾违其谠言,以至于此,复何言哉!20. 《晋书·列传》把任旭列入“隐逸传”,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理由。

(4分)【宝山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刘茂字子卫,太原晋阳人也。

少孤,独侍母居。

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于乡里。

及长,能习《礼经》,教授常数百人。

哀帝时,察孝廉,再迁五原属国候,遭母忧去官;服竟.后为沮阳令。

会王莽篡位,茂弃官,避世弘农山中教授。

②建武二年归,为郡门下掾。

时,赤眉二十余万众攻郡县,杀长吏及府掾史。

茂负太守孙福逾墙藏空穴中,得免。

其暮,俱奔盂县。

昼则逃隐,夜求粮食。

积百余日,贼去,乃得归府。

明年,诏书求天下义士。

福言茂曰:“臣前为赤眉所攻,吏民坏死,奔走趣山。

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赖茂负臣逾城,出保盂县。

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

宜蒙表擢,以厉义士。

”诏书即征茂,拜议郎,迁宗正丞。

后拜侍中,卒官。

③延平中,鲜卑数百余骑寇渔阳,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遥望虏营烟火,急趣.之。

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显蹙令进,授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身被.十创,殁于陈。

显拔刃追散兵,不能制,虏射中显,主簿卫福、功曹徐咸遽赴之,显遂堕马,福以身拥蔽,虏并杀之。

朝廷愍授等节,诏书褒叹,厚加赏赐,各除子一人为郎中。

④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入平原界,县令刘雄将吏士乘船追之。

至厌次河,与贼合战。

雄败,执雄,以矛刺之。

时小吏所辅前叩头求哀,愿以身代雄。

豪等纵雄而刺辅,贯心洞背即死。

东郡太守捕得豪等,具以状上。

诏书追伤.之,赐钱二十万,除父奉为郎中。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急趣.之(2)授身被.十创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服竟.后为沮阳令()A.终了B.从头到尾C.终究D.居然(2)诏书追伤.之()A.受伤B.受伤的人C.哀痛D.丧祭17.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B.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C.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D.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18.把第②段划线句译为现代汉语。

(6分)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

宜蒙表擢,以厉义士。

19.用一四字短语概括刘茂、严授、卫福、所辅的共同品格:□□□□。

(2分)20.以第③段为例,赏析史传作品的人物塑造。

(4分)【崇明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

”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

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

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

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③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

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①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选自《三国志》)【注释】①中外:中表之亲,即表亲。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名府若能唱.之()(2)贼数寇抄绝.粮道()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总.而用之()A.汇集B.总共C.带领D.总归(2)太祖多善.之()A.善待B.领会C.友善D.赞成1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峻常居守以.给军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B.募百姓屯田于.许下且使遽告于.郑(《秦晋殽之战》)C.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负而.前驱(《伶官传序》)D.太祖流涕者久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18.第①段中杨原“为之奈何?”一句包含丰富的心理活动。

下列各项不符合此时心理的一项是()(2分)A.忧虑B.质疑C.兴奋D.急切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20.依据文章相关事件,概括任峻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4分)【奉贤卷】(四)阅读下文,完成17—23题。

(18分)孙征君①传(节选)(清)方苞①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也。

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

②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

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

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

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③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

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

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

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

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

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④入国朝②,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

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

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⑤奇逢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

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

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

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

鼎革③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注】①征君:称朝廷征聘不出的隐士为“征君”,又称“征士”。

②国朝:古人称当朝为国朝,此指清朝。

③鼎革:改旧换新,旧时多指改朝换代,此处指明亡清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2)缪昌期次第..死厂狱()18.对“而内行笃修”中“笃”释义正确的一项是()(1分)A.深厚B.丰厚C.忠厚D.宽厚19.对“逆率子弟躬耕”中“逆”释义正确的一项是()(1分)A.预先B.背叛C.抗拒D.接受2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而不可强以.仕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B.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C.而.人无忌嫉者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D.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21.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

22.为什么“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与推断。

(3分)23.方苞对人物传记强调舍其“末迹”,著其大节。

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孙奇逢的“大节”。

(4分)【虹口卷】(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

(18分)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

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

先成东宅,与轨;廓亡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

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日宅价不宜受也。

”母悦而从焉。

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

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平。

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

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

上闻之,甚不悦。

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在直,请急,诣朗别。

上知尤怒。

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