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8年上海各区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一)

【浦东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任旭,字次龙,临海章安人也。
父访,吴南海太守。
②旭幼孤弱,儿童时勤于学。
及长,立操清修,不染流俗,乡曲推而爱之。
郡将蒋秀嘉其名,请为功曹。
秀居官贪秽,每不奉法,旭正色苦谏。
秀既不纳,旭谢去,闭门讲习,养志而已。
久之,秀坐.事被收,旭狼狈..营送,秀慨然叹曰:“任功曹真人也。
吾违其谠言,以至于此,复何言哉!”③寻察孝廉,除郎中,州郡仍举为郡中正,固辞归家。
永康初,惠帝博求清节俊异之士,太守仇馥荐旭清贞洁素,学识通博,诏下州郡以礼发遣。
旭以朝廷多故,志尚隐遁,辞疾不行。
寻天下大乱,陈敏作逆,江东名豪并见羁絷,惟旭与贺循守死不回。
敏卒不能屈。
④元帝初镇江东,闻其名,召为参军,手书与旭,欲使必到,旭固辞以疾。
后帝进位镇东大将军,复召之;及为左丞相,辟.为祭酒,并不就。
中兴建,公车征,会遭母忧。
于时司空王导启立学校,选天下明经之士,旭与会稽虞喜俱以隐学被召。
事未行,会有王敦之难,寻而帝崩,事遂寝.。
明帝即位,又征拜给事中,旭称疾笃,经年不到,尚书以稽留除名,仆射荀崧议以为不可。
⑤太宁末,明帝复下诏备礼征旭,始下而帝崩。
⑥咸和二年卒太守冯怀上疏谓宜赠九列值苏峻作乱事竟不行。
⑦子琚,位至大宗正,终于家。
(节选自《晋书·列传六十四》)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久之,秀坐.事被收(2)及为左丞相,辟.为祭酒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营送()(1)旭狼狈..A.尴尬 B. 窘迫 C. 急忙 D. 疲惫(2)寻而帝崩,事遂寝.()A.耽误 B. 平息 C. 忽略 D. 停止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乡曲推而.爱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B.州郡仍举为.郡中正为.击破沛公军C.手书与.旭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与会稽虞喜俱以.隐学被召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18.第⑥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2)鸟雀呼晴,。
(周邦彦《》)(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
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 ,。
”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爷爷生日寿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盛唐的书法,不再只是坚持“楷”的端正,不再只是坚持“楷”的法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领略唐代书法“尚意”美学的最好作品。
A.书写者也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B.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书写者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C.书写者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D.开始追求书写者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5分)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
2018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积累运用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____________》)(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
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2). 侵晓窥言语(3). 苏幕遮•燎沉香(4). 何时倚虚幌(5). 双照泪痕干【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两者都有。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侵”“窥”“燎”“倚”“幌”“痕”等。
按要求选择。
2.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 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 爷爷生日寿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 ‘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这是考查对诗词内容情感的理解能力。
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黄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2018年1月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答案】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朱弦已为佳人绝 (3). 青眼聊因美酒横(4). 把酒问青天 (5). 水调歌头按要求选择。
(5分)2. “11.11”购物节小红总是买得停不下来,妈妈想用一句话点醒她,以下句子不合适的一项是()A.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C.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D.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答案】B...............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重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
辞多指说出来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
(1)言语就是辞命(2)但他教学生却有这一科(3)所以谦虚地说自己很难办到了A. (2)(1)(3)B. (1)(3)(2)C. (3)(2)(1)D. (3)(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语言表达连贯的把握。
此题是语句排序,它指的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句子进行正确的组合。
要求语言具有“合理的语序”,就是要求句间排列要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表达习惯。
语句排序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
第一句解释“言语就是辞命”,放在第三空比较合适,该句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前面的“言语”,开启下面的“辞多指说出来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
第二句表转折,放在第一空不当,把第三句表结果的句子填在第一空,恰好与前面的句子“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构成因果关系。
2018上海一模课外文言文详解

的品质;其父陈太丘是
的人。(4分)
参考翻译: 有客人在陈太丘家留宿,太丘让元方、季方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 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 地上说:"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 你们还记得 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 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 能够这样,只要喝粥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吃饭呢?"
【答案】 11.(1)满,充满(2分) (2)慢慢地、缓缓地(2分) 12.堤防多处有破坏塌陷将要毁掉,人的力量不能控制 。(3分 ) 13.(1)“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1分)、“急使人治堤陷” (1分)、“ 徐塞古城之所决”(1分) (2)恪尽职守(爱护百姓)、机智聪明。(1分一空)
【注释】①河间:地名。 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③研:研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佛作引手取物状(
)
⑵其佛手必磁石为之(
)
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先用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
B.先把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
C.先把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藏着药丸。
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
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发汴堤淤田:开筑汴堤排水,让低洼地成为可开垦的田地。②侯叔献:字景仁,宜黄(今属江
上海2018年静安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静安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2018.01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2)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3)西汉时的冯唐出仕时已年过古稀,后世遂常用冯唐来形容“有志难伸”,如: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2.按要求选择。
(5分)(1)在国外访学的赵教授想用古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以下诗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A.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C.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D.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记梦》)(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从“文明社会”的“文化”观念来看,我们可以把《边城》中的翠翠看成是无知无识、心智未开的“自然人”:她见了有“机心”的外人,不是常常要逃入深山吗?。
A.可是,如果知识和心智发展出的只是“机心”,那就是“文化”走向狭隘的标志了。
B.因此,知识和心智如果发展出的只是“机心”,“文化”就可能走向了狭隘的境地。
C.因此,如果知识和心智发展出的只有“机心”,那就是“文化”走向狭隘的标志了。
D.可是,知识和心智如果发展出的只有“机心”,那就说明“文化”走向了狭隘境地。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①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移民,但是移民的确会带来很多相应的问题。
上海2018静安高三语文一模(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静安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2018.01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2),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3)西汉时的冯唐出仕时已年过古稀,后世遂常用冯唐来形容“有志难伸”,如: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2.按要求选择。
(5分)(1)在国外访学的赵教授想用古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以下诗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A.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C.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D.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记梦》)(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从“文明社会”的“文化”观念来看,我们可以把《边城》中的翠翠看成是无知无识、心智未开的“自然人”:她见了有“机心”的外人,不是常常要逃入深山吗?。
A.可是,如果知识和心智发展出的只是“机心”,那就是“文化”走向狭隘的标志了。
B.因此,知识和心智如果发展出的只是“机心”,“文化”就可能走向了狭隘的境地。
C.因此,如果知识和心智发展出的只有“机心”,那就是“文化”走向狭隘的标志了。
D.可是,知识和心智如果发展出的只有“机心”,那就说明“文化”走向了狭隘境地。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①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移民,但是移民的确会带来很多相应的问题。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学习资料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长宁嘉定】①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又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
太祖临兖州,辟昱。
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②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汜嶷取范,吏民皆恐。
昱乃过范,说其令靳允。
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据城坚守。
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③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
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
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
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太祖悔,追之不及。
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
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④袁绍在黎阳,将南渡。
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
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
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
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愿公无疑!”太祖从之。
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有删改)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太祖临.兖州(2)举.兵背太祖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A.将要B.将军C.带领D.派遣(2)卒完.三城()A.终结B.完好C.修缮 D保全17.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B.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C.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D.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长宁嘉定】①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又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
太祖临兖州,辟昱。
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②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汜嶷取范,吏民皆恐。
昱乃过范,说其令靳允。
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据城坚守。
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③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
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
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
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太祖悔,追之不及。
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
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④袁绍在黎阳,将南渡。
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
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
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
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愿公无疑!”太祖从之。
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有删改)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太祖临.兖州(2)举.兵背太祖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A.将要B.将军C.带领D.派遣(2)卒完.三城()A.终结B.完好C.修缮 D保全17.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B.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C.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D.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
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
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19.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反映了太祖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感激B.自豪C.庆幸D.欣慰20.第①段“两拒刘岱”和第③段“两劝杀备”都反映了程昱和的特点。
(4分)【答案】:15.(2分)(1)到(2)发动16.(2分)(1)C (2)D17.(2分)C18.(6分)答案示例:袁绍拥有上十万的军队,自认为所向无敌。
如果发现我这里兵少,一定会轻视我军不来攻打。
如果您为我增兵,袁绍经过这里就不能不攻打鄄城,攻打鄄城就一定能攻下,这样会白白损耗我们双方的力量。
评分说明:“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为7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2分)B20.(4分)评分量表量表说明:两空不分次序先后,每空2分。
【崇明县】①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
”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
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
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
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③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
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①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选自《三国志》)【注释】①中外:中表之亲,即表亲。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名府若能唱.之()(2)贼数寇抄绝.粮道()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总.而用之()A.汇集B.总共C.带领D.总归(2)太祖多善.之()A.善待B.领会C.友善D.赞成1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峻常居守以.给军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B.募百姓屯田于.许下且使遽告于.郑(《秦晋殽之战》)C.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负而.前驱(《伶官传序》)D.太祖流涕者久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18.第①段中杨原“为之奈何”一句包含丰富的心理活动。
下列各项不符合此时心理的一项是()(2分)A.忧虑B.质疑C.兴奋D.急切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20.依据文章相关事件,概括任峻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4分)【答案】:15.(1)同“倡”,倡导、发起(2)截断16.(1)A(2)D18. C19. 在国内饥荒的时候,(任峻)收养抚恤朋友的遗孤,中表亲戚及贫穷的族人,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困的人,因为重信义而被称赞。
(评分说明:1个分句1分,省略1分。
)20.(1)远见卓识(2)审时度势(3)足智多谋(4)善良仁厚【青浦区】苏武传(节选)①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日:“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②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③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汉书•苏武传》(节选)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2)天雨.雪,武卧啮雪()16.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 会论.虞常()(1分)A. 谈论B.讨论C.判决D.研究(2) 副有罪,当相坐.()(1分)A.通“座”B.坐化C.连坐D.连带治罪1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欲因.此时降武B.明日复然.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楺使之然.也C.空以.身膏草野D.乃.幽武,置大窖中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羝乳乃.得归18.把第①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19.第①段中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卫律劝降苏武,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和苏武拒降,回应行为是和(2分)20.从“苏武拒降”并在几乎无法生存的环境中“顽强存活,杖节牧羊,卧起操持”的行为中反映出苏武和的形象特点。
(4分)【答案】:15.(2分)答案(1) 斗.(使……相斗) (2)雨.(落下)16.(2分) (1) C. (2) D17.(2分) B18.(6分)“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踩分点:女、畔、为、于蛮夷、何以、女为见)19.(2分)威逼;利诱 / 不动;大骂20.(4分)坚持民族气节/忠于国家民族;忠于(坚守)国家使命;坚守自己的职责【松江区】吾竹房先生①吾子行先生衍,太末人,大父为宋太学诸生,因家钱唐。
先生疏旷,故高不仕之节。
②其所厌弃者或请谒,从楼上遥谓曰:“吾出有间.矣。
”顾弹琴,吹洞箫,抚弄如意不辍.。
求室委巷,教小学常数十人,与客对笑谈喧,楼上下群童一是肃安。
其所著述,有《尚书要略》《九歌谱》《十二月乐谱辞》……。
兼通声音律吕之学,工.篆书。
③初,先生年四十未娶,所知宛丘赵君天锡,为买酒家孤女为妾。
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
父母至,客先生家。
又伪楮币事觉,因言舍主人。
先生固弗知,因逻捽辱生南出数百步。
录事张君景亮识先生,叱逻曰:“是不知情,摄之何为”即解纵遣归,先生不胜.惭。
明日,持玄条缁笠,诣仇山村先生别。
值晨出,因留诗一章。
诗有“西桥外断桥边”之句,其骨朽渊泥。
④西湖多宝院僧可权从先生学,闻先生之死,哭甚哀,乃葬先生遗文于后山,与其师骨塔相对。
曰:“皆吾师。
”仍乞铭于胡石塘先生,庶几先生有后世名。
铭曰:“生弗渎,死弗辱,贞哉白。
”余习篆画,极爱先生翰墨,得一纸半幅,如获至珍,以故于书法颇有助。
偶与郑遂昌先生谈先生之始末,就识之。
——节选自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抚弄如意不辍.()(2)工.篆书()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吾出有间.矣()A.间隙B.差别C.一会儿D.空闲(2)先生不胜.惭()A.美好B.超过C.战胜D.承担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因.家钱唐因.击沛公于座B.其.所厌弃者或请谒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故高不仕之.节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D.为.买酒家孤女为妾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19.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B.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C.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D.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20.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4分)余习篆书,极爱先生翰墨,得一纸半幅,如获至珍,以故于书法颇有助。
21.选文体现了吾竹房先生怎样的特点请加以概括。
(4分)【答案】:16.(2分)(1)停止(2)擅长,善于17.(2分) (1)C (2)D18.(3分)D19.(3分)A20.(4分)我学写篆书,非常喜爱先生的字,得到一点书法作品,就好像获得了最宝贵的珍品,所以对我的书法十分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