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工程编号:F1387工程规模:0.6Mt/a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编制人员名单专业姓名(签字)技术职称段晓博工程师采矿耿毅德工程师机制郝冬冬工程师四大件张志江工程师秦景春高级工程师供电胡玉厚高级工程师高金鑫高级工程师水暖郭阿娟工程师总图施瑞良工程师土建王彩俊工程师张海霞工程师经济朱玉琴工程师附图目录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备注1 地质地形图F1387-103-012 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F1387-105-013 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F1387-105-024 地层综合柱状图F1387-107-015 9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F1387-109-016 15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F1387-109-027 井田开拓方式Ⅰ-Ⅰ剖面图F1387-109-038 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F1387-110-019 15号煤层充水性图F1387-114-0110 9号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F1387-163-011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F1387-447-01目录一、概述 (1)(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1)(二)编制依据 (6)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9)(一)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9)(二)产品价格分析 (9)三、矿产资源概况 (13)(一)矿区总体概况 (13)(二)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5)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38)(一)开采方案 (38)(二)防治水方案 (46)五、矿床开采 (50)(一)矿区开采总顺序及首采地段的选择 (50)(二)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50)(三)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年限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51)(四)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1)(五)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52)(六)采矿方法的选择和比较 (53)(七)工作面结构参数及矿井、采区、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53)(八)通风与安全 (54)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78)(一)选矿方案 (78)(二)尾矿设施 (80)七、环境保护 (81)(一)矿山地质环境 (81)(二)矿山环境影响 (88)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100)(一)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和根据矿床开采规模确定的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100)(二)产品方案 (100)(三)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100)(四)采、选工艺方案 (101)(五)综合回收、综合利用方案 (101)(六)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101)(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02)附件:1.资质证书;2.设计委托书;3.承诺书;4.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5. 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11220045873;6. 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号文《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7.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安字[2010]34号文《关于长治市2009年度年产30万吨以上(含30万)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8.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关于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检测报告。
煤矿开发利用方案

煤矿开发利用方案
摘要
本文针对xxx煤矿的开发利用方案,介绍了煤矿现状、煤矿开发主要
内容、煤矿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利用费用分析及安全环保措施等内容,从
而提出了xxx煤矿的科学、安全、有效的开发利用方案,有助于煤矿持续、健康发展。
一、煤矿现状
xxx煤矿位于***省xxx市,是一家大型国有煤矿,建于****年,总
资产1.2亿元,煤层厚度20米,煤层储量1.3亿吨,煤层水位距地面**米,是一家发展前景广阔的煤矿。
二、煤矿开发主要内容
1.定期进行矿井监测和检测,定期抽采煤样,定期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矿井环境检测;
2.尽可能选择低成本、高效率的采煤方式,提高煤炭提取量,缩短采
煤周期;
3.加强防护设施,安装防排水、防越界等安全防护设施;
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每个工作日前都要严格检查矿井安全,并及时
处理隐患;
5.加强安全培训,每个工作日都要定期培训劳动者,加强安全意识;
6.定期检查井口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煤矿开发利用方案

煤矿开发利用方案介绍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煤矿开发利用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制定一种科学合理的煤矿开发利用方案,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又能减少环境压力,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煤矿开发利用方案进行探讨,从煤矿资源开发、煤矿生产过程管理、煤矿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煤矿资源开发选择合适的煤矿区域在煤矿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煤矿区域。
应该基于地质环境、煤质条件、煤层厚度等因素进行评估,选择具备较好开采条件和较高资源储量的煤矿区域。
进行综合评估和规划在选择煤矿区域后,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规划。
通过地质勘探、资源储量评估等手段,准确了解煤矿资源潜力。
同时,结合当地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煤矿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分配资源。
煤矿生产过程管理引入先进的矿业技术煤矿开发利用比较复杂,需要引入先进的矿业技术,包括矿山设计、采矿方法、矿山设备等方面。
通过现代化的矿山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矿成本。
加强安全管理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关键的,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同时,加强煤矿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在煤矿生产过程管理中,要推行绿色矿山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矿山开采进度,合理利用煤矸石和尾矿等废弃物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推广节能环保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煤矿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煤矿开发利用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
要加强煤矿环境监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同时,建立科学的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对于治理困难的问题,可以寻找合作伙伴,在技术和资金方面进行合作。
重视生态恢复与修复煤矿采矿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需要加大生态恢复与修复力度。
煤炭具体实施方案

煤炭具体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2. 加强煤炭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3. 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4. 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工作。
三、具体实施方案。
1. 加强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效率。
(1)推动煤炭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煤炭开采利用效率;(2)推动煤炭矿山智能化建设,提高煤炭生产自动化水平;(3)鼓励煤炭企业开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加强煤炭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1)加强煤炭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2)加强煤炭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3)加强煤炭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3. 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2)鼓励煤炭企业采用清洁燃烧技术,减少燃煤污染排放;(3)推动煤炭煤化工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降低煤炭化工产业环境污染。
4. 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工作。
(1)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环境污染;(2)推动煤炭企业建设绿色矿山,推进矿山生态修复;(3)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四、总结。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能源资源,其开采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全面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共同推动煤炭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选煤设施
新建、改造 选煤厂
原厂设施简 述
1、煤质评价及可选性。 根据地质报告及邻近矿井的情况,简述煤的工业特性(灰分、水分、硫分、磷分、挥发分、发热量)、煤类 (牌号)、煤的可选性(筛分资料、浮沉资料)、煤的用途。 2、根据地质报告、煤质资料、邻近矿井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提出推荐的选煤方案。 3.确定选煤回收率、产出精煤品位,计算年产精煤量及其它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4、根据选煤方案和目前技术发展情况,提出拟建规模、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及地面生产系统(选煤厂、 筛选厂、原煤贮装系统)。
1、提升系统(包括主、副井、水平间主要暗斜井及主要生产采区) 简要说明主、副井断面、提升方式、井口井底标高、井筒装备等,简要说明现有和重新选择的主要提升设备 型号、提升机电机功率、计算的提升能力等及与提升有关的辅助设施和设备。 2、排水系统 简要描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水平的正常、最大涌水量、现矿井排水方式等情况,根据确定的开拓方式、 水平划分、矿井涌水量等情况,确定合理的排水方案、现有和主要的各排水水泵型号、数量、排水管道以及水仓 容量及排水能力等。 3、通风系统 简述矿井的通风系统、矿井需风量和通风负压、等积孔(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选择的通风设备型号、配 用电机功率、通风能力和设施。附通风系统示意图。 4、压风系统 简述矿井压风系统,简要说明选择的压气设备型号、配用电机功率和压气管道压风能力。附压风系统示意图。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0 1
井田开拓方 案
0 2
矿井主要系 统
0 3
防治水方案
0 4
煤层开采
0 6
工期安排
0 5
采煤方法及 其选择
1、开采范围确定
限定在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划定的矿区范围内,确定设计的开采范围(包括平面范围和开采深度范围)。确定 设计开采范围时,应根据地表地形情况、井筒位置和井筒深度等,核对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划定的矿区范围是否 需要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应提出调整的建议和说明需要调整的理由。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煤炭资源,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炭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二、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1. 能源安全保障: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合理规划和利用煤炭资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2. 环境保护: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可以通过推广清洁煤技术和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经济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可以推动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原则1. 科学合理性:规划方案应基于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充分考虑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产能分布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综合协调性:规划方案应综合考虑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各个环节,包括煤炭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和利用等,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可持续性:规划方案应注重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要求,推动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方案

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方案,旨在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煤炭资源的现状和挑战在全球能源需求的推动下,煤炭作为一种廉价且丰富的能源资源,仍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煤矿开采会导致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最后,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着资源浪费和能源效率低下的问题。
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而煤炭的利用效率也相对较低。
第二部分: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原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满足当前能源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环境保护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
3.资源优化利用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注重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科学技术支撑原则:煤炭资源的开发应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推动煤炭开采技术的创新,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第三部分:基于上述原则,制定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煤炭燃烧排放产生的污染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
大兴安岭古莲河露天煤矿改扩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大兴安岭古莲河露天煤矿改扩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一、背景介绍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素有“东北瑞士”之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其中,古莲河露天煤矿是该地区重要的煤炭开采基地之一。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矿的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效果,制定本方案。
二、现状分析
1. 矿区情况
古莲河露天煤矿相对独立,地质结构较为稳定,煤炭资源丰富,但采矿方式待优化。
### 2. 环境影响现有矿区开采方式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改善和采取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 3. 资源利用目前对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存在浪费和损失现象。
三、改扩建方案
1. 采矿技术优化
引入先进的采矿技术,提高矿石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影响。
### 2. 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矿区周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配套建设绿化措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减少环境污染。
### 3. 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煤炭洗选厂,加工低品位煤,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开发多元化的煤炭产品,拓展应用领域。
四、预期效果
1. 资源利用率提升
通过改扩建方案,预计煤炭资源利用率将提升20%以上,有效降低矿区资源损耗。
### 2. 环境改善完善环保设施和措施,能有效降低矿区环境污染,保障周边生态环境。
### 3. 经济效益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矿区综合效益。
五、总结
通过改扩建古莲河露天煤矿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希望该方案能够成功实施,为大兴安岭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工程编号:F1387工程规模:0.6Mt/a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编制人员名单附图目录目录一、概述 0(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0(二)编制依据 (6)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9)(一)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9)(二)产品价格分析 (10)三、矿产资源概况 (13)(一)矿区总体概况 (13)(二)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6)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40)(一)开采方案 (40)(二)防治水方案 (48)五、矿床开采 (52)(一)矿区开采总顺序及首采地段的选择 (52)(二)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52)(三)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年限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53)(四)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3)(五)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54)(六)采矿方法的选择和比较 (55)(七)工作面结构参数及矿井、采区、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55)(八)通风与安全 (57)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80)(一)选矿方案 (80)(二)尾矿设施 (83)七、环境保护 (84)(一)矿山地质环境 (84)(二)矿山环境影响 (91)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103)(一)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和根据矿床开采规模确定的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103)(二)产品方案 (103)(三)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104)(四)采、选工艺方案 (104)(五)综合回收、综合利用方案 (105)(六)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105)(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05)附件:1.资质证书;2.设计委托书;3.承诺书;4.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5. 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11220045873;6. 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号文《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7.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安字[2010]34号文《关于长治市2009年度年产30万吨以上(含30万)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8.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关于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检测报告。
一、概述(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1. 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长治羊头岭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直距12km的八义镇南窑沟-北窑沟村一带。
行政区划隶属八义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9′33″~113°00′36″北纬:35°56′14″~35°57′49″。
***煤业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2. 矿井现状(1)矿区范围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30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5873)和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重组整合后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3.7078km2,由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000km2)、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面积0.5881km2)和其北部和南部新增区(面积2.0197km2)组成。
批准开采9、15号煤层,批准开采深度1039.97m-929.97m,生产规模为0.60Mt/a。
井田境界由以下1~6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表1-1-1 整合后井田境界拐点坐标整合后批采9、15号煤层,9号煤层和15号煤均可采。
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0.60Mt/a,排水量为1247m3/d,该矿现开采15号煤层,采用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主立井采用一对箕斗提升,副立井采用单钩罐笼提升,运输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输。
(2)矿区开采现状及周围开发情况①兼并重组前矿井生产及建设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9月14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山西长治羊头岭煤业有限公司作为重组整合主体企业/地方骨干企业,重组整合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和及新增区空白资源,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煤业有限公司。
重组整合后的***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3.7078km2,由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000km2)、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面积0.5881km2)和其北部和南部新增区(面积2.0197km2)组成,校准生产能力由0.30Mt/a提升为0.60Mt/a。
a. 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原名为“长治县八义镇南窑沟煤矿”,为长治县八义镇南窑沟村办集体企业,始建于1982年,1985年投产。
批采9、15号煤层,现开采15号煤层。
该井田原有两个坑口进行生产,分别为一坑口、二坑口,其各井口坐标及特征见表1-1-2:表1-1-2 原生产系统井筒特征表原一坑口始建于1982年,于198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拟开采15号煤层。
二坑口始建于2004年4月,现为基建期,设计能力6万吨/年,拟开采拟开采9号煤层,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发现本井田9号煤层仅局部可采,于2005年政策性关闭,未开采15号煤。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8]号文,批准该矿进行采煤方法与生产系统的改革,并将生产能力提高到30万t/a,同时进行一二坑巷道的贯通。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该矿进行兼并重组。
该矿现在为基建矿,一坑已停止生产,一坑副井现为回风立井;基建井口分别为:基建主井:原二坑主井基建副井:原二坑副井回风立井:原一坑主井等新的生产系统形成后,关闭原一坑的副井。
2009年11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76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批复》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整合为***煤业有限公司;矿区面积为3.7078km2,矿井能力0.6Mt/a。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立井采用双钩箕斗,担负全矿井的辅助提升,为矿井的进风井。
回风立井装备单钩罐笼,担负全井回风任务和升降人员,设梯子间,作为矿井的另一个安全出口。
采煤方法为重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支护采用金属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主扇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提升运输系统主要包括主立井、运输大巷、采区运输、顺槽运输和回采面运输,主立井采用JLS-20型矿用双钩箕斗式提升,运输大巷采用DSJ80/15/2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回采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输。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10KV来自八义供电所852线路,另一路10KV来自荫城供电所524煤矿专线。
由于该矿正在基础建设中,停止生产,故只有基建井筒淋水,水量为25~50 m3/h。
中央主、副井水仓容量分别为2080 m3和1600 m3,采区水仓容量为200m3,井下排水为三级排水,备有三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主水泵型号为D46-30*6型。
地面设有210 m3静压水池容量,供矿井防尘和消防用水。
据晋煤安发[2008]534号文,该矿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15号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31 m3/min,相对涌出量1.17 m3/t,属低瓦斯矿井。
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为自燃煤层。
矿井建立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KJ95系统软件,地面设有微机监控到,一台主机工作,一台备用。
b. 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2006年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由长治县师庄煤矿和八义镇北窑沟煤矿整合而成。
2009年山西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的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即为长治县八义镇北窑沟煤矿。
长治县八义镇北窑沟煤矿。
2002年11月11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220758),批准开采15号煤层,有效期3年,生产规模3.0万吨/年。
该矿始建于1976年3月,1978年2月建成投产。
原矿井利用地下开采,短壁刀柱式采煤方法,设有主、副井各一个,均为竖井,断面为圆形,深64.44m,井径3m。
主井担负提煤、下料、进风等任务。
副井井深40.98m,井径3.0m。
采用15kw轴流式主扇风机,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大巷运输防爆三轮车运输,罐笼式提升。
主、副井坐标(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为:主井:X=3981796.238 Y=19680260.460 H=1081.50副井:X=3981771.356 Y=19680469.617 H=1062.88该矿2005年12月1日正式关闭。
2006年7月,依据晋煤整合办核[2006]25号文件“关于《长治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长治县师庄煤矿、长治县八义镇北窑沟煤矿及部分空白区进行资源整合,2006年7月14日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晋)名称变核企字[2006]第0726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核准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
(3)四邻关系本矿井北部无相邻矿井,东部为长治县八义镇振义煤矿,南部为长治县南宋乡长虹煤矿,西部为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
①长治县八义镇振义煤矿位于井田东部,开采3号煤层,采用立、斜井的混合开拓方式,生产能力0.90Mt/a,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
②长治县南宋乡长虹煤矿位于井田南部,开采15号煤层,采用立、斜井的混合开拓方式,生产能力0.6Mt/a,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
③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西部,开采15号煤层,采用立、斜井的混合开拓方式,生产能力0.45Mt/a,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
上述矿井均为证照齐全开采矿井,现井下未发现越界开采现象。
(详见图1-1-1井田四邻关系图)。
(二)编制依据1. 编制依据***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2009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873,批准开采9、15号煤层,批准开采深度1039.97m-929.97m,生产能力为0.60Mt/a,井田面积3.7078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