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告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广告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视觉方向)650103_1二、招生对象三校生、高中毕业生三、学制全日制三年四、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广告业及企业的设计部门培养各类从事广告设计创作、市场策划调研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理想、有道德,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掌握广告学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和广告创作程序,了解中外传播文化的不同形态,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策划、创意包括创作(涉及商业摄影实训、装帧设计制作、招贴设计制作、包装设计制作、网络广告实训、信息视觉设计等)、市场调研和企业形象设计的能力,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分析社会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现象,并能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Dreamweaver、flash等)进行广告设计,同时重视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了解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知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德育和法制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增强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和钻研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专业技能和知识(1)基础美术绘画能力素描:具有一定空间创造能力。
色彩:具有主观色彩表现能力。
(2)计算机绘画综合应用能力熟练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各种专业软件设计。
(3)视觉传达设计能力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摄影、展示等)并能在设计制作中灵活运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0303)

识
选 通识选修课课程详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修 修读要求: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三大类课程每类至少修读2学分。 课
专业必修课
41 40 1 656 550 106 10 9 7 4 4 4 3
学科平台课
10 10
160 144 16 4 2 2 2
传播学概论
22
32 32
2
写作基础
22
32 24 8 2
2
课程组K(文化产业管理类)
22
32 24 8
2
22
32 24 8
2
22
32 24 8
2
22
32 24 8
2
22
32 28 4
2
13
13 26周
26周
1
1
16 4
实
教学实践Ⅰ:行业调研(文传) 1
1 2周
2周
2周
习
与
教学实践Ⅱ:暑期实习
1
1 2周
2周
2周
实
教学实践Ⅲ:实践创作
1
1 2周
2周
践
毕业实习(广告)
广告法规与管理 品牌形象设计(文传) 广播电视广告 影视广告创意 包装设计(文传) 广告设计思维与方法 广告案例分析 创意商品设计 移动广告界面设计 广告专业英语
公共关系学原理 公共关系写作 组织传播学 新闻发言制度 危机公关管理 网络公共关系 媒介关系与策略 政府公关
播音语言表达 普通话与发声 演讲与口才
1
1 32
32 2
1
1 32
32
2
1
1 32
32
2
1
1 32
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方案

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和特殊素质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专业观念和良好的专业品格,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广告策划、设计、制作技能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在大、中型商场、超市,广告公司及相关领域从事美工、广告策划与设计、展示陈列设计制作工作,具有成功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一)就业目标商业美工、陈列专员;专升本、出国深造。
(二)职业发展目标广告设计师;广告策划师;企划部主管、创意总监;自主创业。
二、培养规格(一)专业核心素质1.掌握广告策划、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广告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及方法;3.具有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策划创意能力;4.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政策与法规;5.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非专业核心素质1.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4.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培养模式与特色(一)培养模式1.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开发内化教学;(2)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3)创建素材数据库;(4)“课堂+工作室+公司+基地”多平台教学;(5)项目教学、课题教学;(6)创意风暴训练;(7)参展、参赛、竞标;(8)专升本;(9)出国考察、游学。
2.非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在专业素质教育中渗透非专业素质教育;(2)在专业素质教育的测评中体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3)“思政课”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特色理论课程实行开发内化教学;(4)实训项目和思想品德素质加强测评环节;(5)素质导师强化对学生的“五导”;(6)成功内省。
(二)培养特色1.专业素质优势(1)熟练掌握设计流程及制作方法,动手制作能力突出;(2)有较强的市场调研、分析、策划能力。
2.非专业素质优势(1)特别敬业、勤奋,善于观察与思考;(2)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强;(3)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广告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广告设计人才的供需矛盾也愈发凸显。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一、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广告设计是提高商品宣传效果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手段。
在广告行业中,设计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创意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出色的沟通表达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综合素质的广告设计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1.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针对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相关院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除了基础理论教学外,还应引入实践课程,如平面设计、视觉艺术、创意思维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 实习与实践机会的提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
与企业的合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赞助课程、举办广告设计比赛等方式实现。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与行业专业人士的交流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3. 导师制度的建立建立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导师制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
导师可以是经验丰富的广告设计师或者相关行业专家,他们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中给予指导和建议。
借助导师制度,广告设计人才培养可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培养效果。
4. 跨学科人才培养广告设计工作需要综合运用艺术、传媒、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跨学科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素养。
此外,创造交流平台,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合作交流,拓宽视野。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1. 专业背景与目标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和制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在各种媒介平台上进行广告创意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和制作等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广告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市场营销及广告策划方面的知识,适应国内外广告行业发展的需要。
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艺术设计能力学生需要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项目的训练,掌握绘画、色彩学、造型学、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设计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和动画设计。
2.2 广告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学习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广告摄影等专业知识,能够理解广告行业的规律和趋势,熟悉广告制作的各个环节,理解广告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流程。
2.3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能够通过创意设计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4 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和客户进行沟通和协作。
2.5 市场营销及广告策划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市场营销理论和广告策划方法,了解广告与市场的关系,能够进行市场调研和广告策划工作。
3. 学分制培养方案3.1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艺术基础:包括绘画、色彩学、造型学等课程,共计30学分。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课程,共计35学分。
•广告基础:包括广告学原理、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原理等课程,共计25学分。
3.2 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广告创意设计:包括广告创意与设计、广告制作技术等课程,共计30学分。
•平面广告设计: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实践、平面广告制作等课程,共计25学分。
•动画广告设计:包括动画广告设计实践、动画广告制作等课程,共计25学分。
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视觉方向)650103_1二、招生对象三校生、高中毕业生三、学制全日制三年四、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广告业及企业的设计部门培养各类从事广告设计创作、市场策划调研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理想、有道德,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掌握广告学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和广告创作程序,了解中外传播文化的不同形态,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策划、创意包括创作(涉及商业摄影实训、装帧设计制作、招贴设计制作、包装设计制作、网络广告实训、信息视觉设计等)、市场调研和企业形象设计的能力,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分析社会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现象,并能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Dreamweaver、flash等)进行广告设计,同时重视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了解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知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德育和法制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增强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和钻研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专业技能和知识(1)基础美术绘画能力素描:具有一定空间创造能力。
色彩:具有主观色彩表现能力。
(2)计算机绘画综合应用能力熟练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各种专业软件设计。
(3)视觉传达设计能力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摄影、展示等)并能在设计制作中灵活运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代码:********专业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二、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专科三、学制、修业年限及招生对象标准学制:3年。
修业年限: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在校累计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含休学)。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校毕业生四、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广告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设计创意意识和艺术素质,掌握广告、图文、交互媒体、多功能展示制作及管理一线所需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面向网络媒体、电商平台、新闻媒体、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公司、商业综合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媒体界面设计、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交互媒体综合设计、图文编排与输出、广告创意与策划等工作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目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目标(1)基础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知识,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基础文化知识及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影视广告制作和新媒体艺术设计理念和表现知识能力,具备一定的广告设计理论和技能素养,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多层次综合型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文化传媒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设计、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通过本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系统学习和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广告设计方法和广告技能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广告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进行广告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国内外广告设计的发展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广告设计的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主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列举三个左右主要职业岗位)三、主要支撑学科艺术学、广告学、传播学四、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一)专业核心课程:电脑图文设计(位图)、广告策划与创意、摄影摄像基础、电脑图文设计(矢量)、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广告媒介研究、广告摄影、企业形象策划、图形创意、中外设计史、艺术设计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学、新媒体界面设计、网络广告(二)特色课程:图形创意(数字表现)、新媒体界面设计、婚庆摄影摄像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外出写生、市场调研、艺术考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六、学制和学位(一)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为3-6年。
(二)学位: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17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0.5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47.5学分,专业选修课32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47学分;应具备专业实践能力,需在毕业时具备行业资格证,以获取至少1项岗位技能证书为据(如摄影师、动画设计师、广告设计师、摄像师等资格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视觉方向)650103_1
二、招生对象
三校生、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全日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广告业及企业的设计部门培养各类从事广告设计创作、市场策划调研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理想、有道德,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掌握广告学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和广告创作程序,了解中外传播文化的不同形态,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策划、创意包括创作(涉及商业摄影实训、装帧设计制作、招贴设计制作、包装设计制作、网络广告实训、信息视觉设计等)、市场调研和企业形象设计的能力,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分析社会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现象,并能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Dreamweaver、
flash等)进行广告设计,同时重视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了解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知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德育和法制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增强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和钻研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专业技能和知识
(1)基础美术绘画能力
素描:具有一定空间创造能力。
色彩:具有主观色彩表现能力。
(2)计算机绘画综合应用能力
熟练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各种专业软件设计。
(3)视觉传达设计能力
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摄影、展示等)并能在设计制作中灵活运用。
(4)基础理论知识能力
掌握广告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与广告专业相关的各类策划知识,了解艺术设计史、艺术学概论,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
(5)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能正确运用文字撰写广告文案、策划书能力,并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
五、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
(一)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广告公司设计人员(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人员(策划)、商业美术设计人员、网页设计人员、美术编辑、插画设计师等。
(详见表-1)
表-1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对应职业分析表
(二)职业资格
学生可自行选择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
证书包括:NACG数字艺术专业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
六、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详见表-1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对应职业分析表
七、课程设置
表-2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带“*”为核心课程)
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九、专业人才培养结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