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本草纲目养生之道

本草纲目养生之道养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本草纲目养生之道是什么呢?本草纲目养生之道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草纲目养生之道的解释1、保养生命;维持生计。
汉荀悦《申鉴·政体》:“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
” 唐韩愈《与李翱书》:“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刼,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
”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夫鸟兽杂处,角力以养生。
”2、摄养身心使长寿。
《庄子·养生主》:“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宋陆游《斋居纪事》:“食罢,行五十七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同年储梅夫宗丞,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
”3、畜养生物。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 赵阅道为人清素,好养生,知成都,独与一道人及大龟偕行。
”4、谓驻扎在物产丰富、便于生活之处。
《孙子·行军》:“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 张预注:“养生,谓就善水草放牧也;处实,谓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
《史记·日者列传》:“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养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满之患。
”6、指奉养父母。
《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 焦循正义:“孝子事亲致养,未足以为大事,送终加礼,则为能奉大事也。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送死养生,立后继绝。
”中医常见的五种养生方法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中国养生之道

中国养生之道
中国传统养生,重视保健、预防和调理身体,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五行、气血、脏腑和经络。
以下是一些养生之道:
1.饮食养生:中国饮食文化悠久,佳肴美食独具特色。
在饮食方面,养生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味为调”,并且需要吃得有规律,烹调方式清淡,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品。
2. 运动养生:中国古代的健身运动包括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这些运动通过柔和的身体动作、呼吸和心态调节,达到身
心健康的目的。
3. 中药养生:中国中药的历史悠久,它的特点是提倡对症治疗,注重中和调理身体,使身体恢复自身的平衡。
4. 睡眠养生:中国人重视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保持足
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使身体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状态。
总之,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通过调理身体内部平衡,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平衡,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和长寿的目的。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养生保健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身心灵的平衡与和平。
养生是道教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将介绍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借鉴道教的养生智慧。
第一种养生之道:养身之功道家强调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通过调养气血,保持身心的平衡。
道教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的阴阳要保持平衡才能健康。
养生功法包括各种养生保健体操、气功和养生食疗等。
例如,太极拳作为一种常见的养生功法,通过慢跑的动作和深呼吸来达到调节身心的效果。
另外,在饮食方面,道教养生饮食偏素,注重与自然和谐,追求平衡营养的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机能正常化。
第二种养生之道:养心之术道教注重心灵的修养。
通过养心的方式,道教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养心术包括冥想、修行和静坐等修行方法。
冥想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精神力量,使心灵更加宁静;修行则强调修行者的境地和品德的提升;静坐是一种闭目养神的修行方法,通过意识觉知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放松。
养心之术有助于消除内心的杂念和负面情绪,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心灵的平静状态。
第三种养生之道:养性之法道教强调保持人的性情之间的和谐。
养性之法包括性情调理和性爱养生等方面。
性情调理指的是通过调节情绪和性格,达到平衡身心的目的。
性爱养生则通过性生活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滋养身体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道教讲究男女性爱的和谐与和顺,有适度、安全、和睦的性生活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与活力。
第四种养生之道:养神之法道教强调人的意识和精神的修养。
养神之法包括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等方面。
文化修养包括读书学习、修身养性,通过研读经典和哲学思考提升个人的修养境界;艺术修养则强调欣赏艺术、参与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来调节情绪与心灵,达到养神的效果。
道教认为,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使人的心志更加坚定和豁达。
第五种养生之道:养道之法道教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超越自我、与道合一的境界。
养生之道经典句子养生经典语录100条

养生之道经典句子养生经典语录100条1.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2.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3.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
4.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5.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
6.养生者,不过慎起居、节饮食、有序有节、这也是养生之要核。
7.这也是养生之要,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
8.养生如病,不得他求。
9.养生以不伤为本。
10.长生之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11.饮食有节,起居有序,心静气和,乃养生之根本。
12.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
1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4.养生之道,在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15.淡泊名利,心静如水,是养生之秘诀。
1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7.饮食有节,起居有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8.养生之要在于动静结合,动以养身,静以养心。
19.养生之道在于养气,养气之道在于养心。
20.心静则神安,神安则寿延。
21.养生之道,以自然为师,顺应四时之变。
2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23.心静则体健,神宁则寿长。
24.饮食之道,贵在均衡;起居之道,贵在规律。
25.养生者先养心,心静则气和,气和则身安。
26.淡泊名利心自安,清心寡欲乐无边。
27.知足常乐,心态平和是养生之本。
28.养心在静,养身在动,动静结合,身心并养。
29.养生之道在于阴阳平衡,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30.养生之道在于养德,养德之道在于养心。
31.笑口常开,青春常在;愁肠百结,病入膏肓。
32.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起居有节,饮食有度。
33.养身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寡欲。
34.心宽体胖,气和神安;心窄体瘦,气郁神疲。
35.饮食有节,起居有序;心静气和,健康长寿。
36.养生之道在于调节阴阳平衡,保持气血畅通。
37.静以养神,动以养身;动静结合,身心健康。
38.养生之道在于心态平和,知足常乐。
健康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之道

健康养生知识健康养生之道健康养生知识健康养生之道,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健康养生知识健康养生之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健康养生知识1、锻炼最佳时间早晨太阳出来之后锻炼时间是最好的。
尤其是到了下午身体的状态已经处于最高点,所以在下午4点到6点之间进行锻炼,或者吃完饭半个小时之后锻炼是最合适的。
2、睡眠的最佳时间成年人睡眠的时间一定要达到七个小时左右,午休要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可以适当的延长一些,尤其是到了晚上12点到凌晨三点,此时一定要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
3、晒太阳的黄金时间晒太阳最佳的时间段是上午8点到10点,下午的16点到18点,因为在这个时间段紫外线中的a光束是比较强的,能够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让骨骼变得更加强壮。
每天坚持晒半个小时的太阳时间,对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每次吃饭前一个小时可以适当的吃水果,能够保持身材的苗条。
要保持健康的体重,不能让身体过度的肥胖,不能吃油腻的食物,饮食要做到清淡为主,多参加体育锻炼,每天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有氧运动。
健康养生之道5、喝饮料的最佳温度在喝蜂蜜水、热牛奶、咖啡、茶叶时尽量让水温控制在62℃左右,在水烧开的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开水会产生一定的三氯甲烷,容易致癌。
6、最佳的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控制在20℃到24℃是最舒适最舒服的,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在22.8℃,同时生理功能也处于最佳状态。
7、开窗通风的时间一定要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和散气,尽量是在下午14点到16点开窗通风。
保持居住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0%左右,尽量不要在房间内放置容易引起过敏的花粉,过敏体质的人群不适宜养宠物。
一定要有良好的养生小常识,不能让身体过度的肥胖,适当的晒太阳,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上的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能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放松自己,立秋后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来改善气候的干燥。
养生之道大全

一、1、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
2、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3、一日一枣,长生不老4、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二、1、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2、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3、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4、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三、1、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2、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3、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4、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5、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四、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五、1、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2、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3、常吃素,好养肚4、宁可无肉,不可无豆5、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六、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七、1、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2、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3、先睡心,后睡眼4、药补食补,不如心补5、饭养人,歌养心1、常吃宵夜。
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
吃太多。
对身体不好。
3、鸡的臀部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
应是饭前吃水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
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
高油。
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长期饮用。
易罹患高血压。
糖尿病。
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
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
养生之道的介绍

养生之道的介绍养生之道的词语释义名称:养生之道English:Regimen拼音:yǎng shēng zhī dào解释: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出处:《中国气功四大经典·总序》:“它不仅是养生之道,长寿之星,而且是探讨与研究生命奥秘。
”养生之道的基本简介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
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
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而“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
其内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
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
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健身活动。
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
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
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
什么是养生之道

什么是养生之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什么是养生之道》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重视寻找益寿延年等养生之道。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之道,希望对你有用!4大养生之道养身养身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重视寻找益寿延年等养生之道。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之道,希望对你有用!4大养生之道养身养身便是从物质基础上养护生命,注意的方面:服食,饮水,运动,休息......养气暂时的理解还是呼吸吐纳,使人体内在小气场和外在大气场和谐共振,共生。
养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心之行血、肺之呼吸、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封藏、胃之受纳、小肠之化物、大肠之传导、三焦运行津液与元气、膀胱之气化、胆贮存与排泄胆汁以及四肢之屈伸、躯干之俯仰、目之视物、耳之闻声、口之摄食、舌之感味......人体所有生理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若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则身体安泰,反之若心神不明,人体各部分得不到应有的协调和统一,各自为政,疾病由是而生,甚至危及生命。
比如心神不足则精神恍惚、失眠健忘,常常是提笔忘字、张口忘言;热扰神明则会出现神昏谵语;痰迷心窍多致举止失常或不省人事;痰火扰心更可怕——神志狂乱,登高而呼、弃衣而歌、呼叫骂詈(k,责骂),不避亲疏。
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养欲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
清心寡欲,专心致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面这些词,我们在小时候学语文时,都没有深刻理解过,如今,上了点岁数,生活阅历也丰富了,慢慢地,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也越发的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方*1.主治:腰痛、肾虚腰痛、腿漆无力、用药:肉桂50g,吴茱萸100g,生姜150g,葱头50g,花椒80g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钟,待水温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日一次。
2.主治:失眠用药:吴茱萸40g 米醋(白醋)适量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3.主治:神经衰弱用药:夜交藤500g用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4.主治:脚癣、皲裂疮用药:食醋100毫升用法:将食醋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脚30分钟,每日1次5. 主治:足支动脉痉挛病用药:透骨草,元胡,归尾,姜黄,川椒,海桐皮威灵仙,川牛滕,乳香,没药,羌活,白芷苏木,五加皮,红花,土茯苓各10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20-30分钟每日1次10-15日为1疗程。
6.主治:痛经用药:小茴香400克用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7.主治:脚气――足胫肿痛用药:苏叶梗,防风,槟榔,羌活,当归,木瓜,乳香,没药各3克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2次。
8.主治:水肿――足起水肿用药:楠木,桐木各适量用法:用上药煎汤后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1次9.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药: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克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2次。
10.主治:中风后手足拘挛用药: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克用法:5kg清水加入上药,煮沸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11. 主治:痔疮;消肠热化湿消肿止痛用药:槐条60克,艾叶30克,白矾30克,马齿苋30克,银花30克,甘草30克用法:上药水煮后去渣,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12. 主治:感冒或感冒头痛用药:生姜200克或海桐枝干或水松枝叶适量用法: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13. 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坏死用药: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用法:上药用500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用3次。
14. 主治:眩晕、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用药: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蔓荆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独活2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取汁1500ml,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脚,每日一次。
15. 主治:高血压用药: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克用法:用上药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法备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兑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16. 主治:脚湿气、足癣脱屑、干裂者用药:白凤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药任选一种,放入250ml醋内泡24小时后,睡前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20分钟,连用7天。
17. 主治:风湿麻木用药:和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
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18. 主治:老年人延年浸足方用药:桂枝20克、川椒、红花、茺蔚子各15克用法:将上药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汁备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兑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19. 主治:阳痿;虚症阳痿尤对命门火衰显效用药: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20g,阳起石25g,柴胡15g用法:将阳起石先煎30分钟,去渣加入其余药物煮30分钟,取汁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2次。
20. 主治:骨质增生用药:全虫15克,蜈蚣10条、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红花20克、没药10克。
用法:上药加水1500ml,浸泡1小时,用武水煎开20分钟,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40分钟,每日睡前1次,10次为一疗程。
21. 主治:减肥、脂肪堆积过多造成的肥胖病用药: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用法:水煮去渣后,入蒸汽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5分钟,至出汗。
日1次,20-30天为1个疗程.********************************************************************************************* *女人怎样如何保持年轻的秘诀方法 *会睡觉的女人美到老……女人天生爱美,然而却总是抱怨留不住岁月的脚步,挡不住容颜的憔悴,孰不知,会睡觉的女人美到老。
有些食物若辅以具有美容护肤作用的中药,取中药之性,用食物之味,则可制成既有药物疗效,又具美味的特殊药食品。
若长期食用,会使您肤色亮丽,容颜不老,青春焕发。
在此特别介绍几种美容药膳及其家庭制作法,供各位女性朋友们选用。
一、红枣菊花粥:红枣50克、梗米100克,菊花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用。
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驻颜美容的作用。
二. 莲实美容羹:莲子30克、芡实30克、薏仁米50克、桂圆肉10克、蜂蜜适量,先将莲子、芡实、薏仁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将桂圆肉一同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烂熟加蜂蜜调味食用。
桂圆肉大补元气,莲子补脾养胃,薏仁米、芡实为健脾利水之品。
据现代药理研究芡实中含有美容必须的维生素A、 C、B,蜂蜜中含有胶原蛋白和酶类等物质,可刺激皮肤细胞的生长,促进新陈代谢;此羹是较理想的美容药膳,经常食用有消除皱纹、白嫩肌肤的作用。
三、补血美颜羹:川弓3克、当归6克、红花2克、黄氏4克、梗米100克、鸡汤适量。
将米洗净,用水浸泡;当归、川弓、黄氏切成薄片后装入干净的小布袋中,放入瓦锅内加鸡汤共熬成药汁,再将梗米放入药汁中煮粥。
待粥煮浓稠时加葱花、精盐、生姜调味食用。
此粥有活血行气、补养气血之功效;女性常食能调经补血、驻颜美容,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
四、养颜茶:生姜500克、红茶250克、盐100克、甘草150克、丁香25克,沉香25克,共捣成粗末和匀备用。
每次15-25克,清晨煎服或泡水代茶饮,每日数次。
此茶具有补脾、养血、健胃、安神、解郁之功效,久服令人容颜白嫩,皮肤细滑,皱纹减少。
五、银耳樱桃羹:银耳50克、樱桃30克、桂花和冰糖适量。
先将冰糖溶化,加入银耳煮十分钟左右,再加入樱桃、桂花煮沸后,随意食之,此羹有补气、养血、白嫩皮肤、美容养颜之功效*特别奉献*女生谁人不爱美配方一:先来个美容方1.鲜嫩丝瓜及新奇叶藤等。
能凉血解毒,美容护肤,防皱,杀菌消炎。
防治皮肤粗糙,面疣,粉刺,毛囊炎。
2.白芷、白芨、瓜蒌、白蔹等。
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防止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皮肤痤疮。
其实,用中药浴足不仅起到放松身心、活血通经的作用,假如辅以脚部反射区的按摩,还会有很好的抗衰老、美容作用。
配方二:失眠方用药: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
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三:高血压方1、磁石降压方: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
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们莆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
该方可平肝潜阳,普通用药1-3次,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2、双桑汤: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
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
泡脚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
每晚1次。
可清暖泄肝,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普通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维持4-6小时。
若8小时后血压归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3、牛膝钩藤汤:牛膝、钩藤各30克。
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可不断加暖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为止。
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
们莆约30-40分钟,以不适症状减轻或消逝为1疗程,延续1-2个疗程。
可平肝潜阳,引暖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4、决明降压汤:石决明24克,黄芪、当归、牛膝、生牡蛎、白芍、玄参、桑枝、磁石、补骨脂、丹皮、乌药、独活各6克。
其中,石决明、牡蛎、磁石先煎30-60分钟,取其煎液加温水适量,入浴盆足浴,们莆1小时,每日1次,们莆1剂,延续7-10剂。
可平肝潜阳,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短少,肢体水肿,麻木等。
配方四:痛经方用药:益母草30g、菊花15g、黄岑15g 、夜交藤15g。
用法:水煎,往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五:便秘方每晚睡觉前,用花椒、姜、盐、醋、小茴香等浴足并按摩,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范便秘十要歌诀也说:“功能便秘不吃药,自然疗法益处多。
睡前浴后做足疗,健身祛病排泄好。
”可见,足疗,尤其是中药浴足,对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较强的习惯性便秘患者。
配方六:糖尿病方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峻下肢病变的总称。
在它的无坏疽期,对于那些患足凉麻,色苍白或苍黄、紫暗的患者,即可以采纳中药浸浴泡法,通过皮肤透皮汲取达到温经、活血、止痛、改善循环的作用。
配方:金银花、紫丹参、乳香、没药、黄柏、苦参、川芎等。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暖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
(如有皮肤溃烂则禁用)配方七:慢性支气管炎原料:鱼腥草150g,蝉蜕20g、麻黄50g、细辛100g。
方法:水煎,先趁暖用药蒸气薰鼻,待水温适当时,入行足浴。
每日1-2次。
配方八:中老年足跟痛原料:当归30g、威灵仙30g、乳香15g、没药15g、栀子15g。
方法:水煎、每日2-3次。
配方九:足癣原料:皂角刺15g、大枫子15g、大黄15g、黄柏15g、苍术15g。
方法同上。
配方十:足冻疮原料:当归15g、红花15g、花椒15g、鲜萝卜200g。
方法同上。
配方十一:足皲裂原料:陈皮30g、葱白15g。
方法同上。
配方十二:保健方原料:红花5g,百部5g,苏木5g,独活5g,栀子4g,透骨草4g,细辛3g,威灵仙3g配方十三:肝脾肿大原料:三棱15克、莪术15克、延胡索15克、乌梅10克。
配方十四:遗精、早泄原料:仙鹤草4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芡实30克、女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