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6届陕西省高考全真模拟(三)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6届陕西省高考全真模拟(三)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B.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C.胰岛B细胞和性腺细胞都具有分泌功能,核糖体数量都很多D.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和液泡都含有色素并可吸收、转换光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项错误;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成离不开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B项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此功能相适应,胰岛B细胞中核糖体数量较多,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与此功能相适应,性腺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C项错误;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和液泡都含有色素,但只有叶绿体中的色素可吸收、转换光能,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遗传物质、叶绿体中色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实验,图甲为获得的实验结果,图乙是酵母菌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M点的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C.图乙中X为丙酮酸,通过两层磷脂分子进入线粒体被利用D.酵母菌数量从P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酒精浓度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M点前,没有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在M点时,开始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开始出现无氧呼吸,但此时有氧呼吸仍在进行,A项错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以热能形式散失,B项错误;图乙中X为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通过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即四层磷脂分子进入线粒体被利用,C项错误;酵母菌数量从P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酒精浓度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等,D项正确。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检生物试卷(平行班)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第四次质检生物试卷(平行班)一、选择题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3.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B.“分子垃圾袋”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4.如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变形虫的切割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B.细胞质控制细胞的遗传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5.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6.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7.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
3mol/L的蔗糖溶液、0.5mol/L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 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 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8.下列符合如图所示含义的是()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C.温度在从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该酶的最适pH为79.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兼性厌氧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和反应完全相同B.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C.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D.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有氧与无氧呼吸释放CO2的比为3:110.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甲是无氧呼吸的装置B.装置乙应在E处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C.装置乙应让D先反应一会再连接D.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11.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12.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红细胞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B.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C.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DNA 的复制D.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1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但mRNA的种类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14.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A.ATP水解酶B.RNA聚合酶C.膜蛋白D.血红蛋白15.下列是以小麦为材料的实验,正确的是()A.用小麦要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用小麦幼苗提取中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和SiO2后研磨、过滤即可C.鉴别某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依次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D.用健那绿处理小麦根尖后在高倍镜下可见蓝绿色线粒体和绿色叶绿体.16.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8和4 B.8和8 C.16和8 D.16和1617.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A、aa、A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18.如图是二倍体生物体内某细胞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此图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在此细胞形成过程中曾出现过2个四分体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19.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2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21.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亲本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为()A.B.C.D.22.某种生物只能产生四种等量的配子ORS、Ors、oRS、ors,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为…()A.B.C.D.2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萝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2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 基因型的百分比为20%,Aa基因型的百分比为80%,aa基因型(致死型)的百分比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B.C.D.25.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A.白♀×白♂ B.杂合红♀×红♂ C.白♀×红♂ D.杂合红♀×白♂26.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C.性染色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27.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A.B.C.D.28.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29.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并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甲).根据电泳所得到的不同带谱,可将这些DNA片段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1号为纯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B.3号为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2号为杂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D.4号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30.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状E:椭圆形细胞e:正常细胞RH血型D:RH阳性d:RH阴性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a:不产生淀粉酶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C.他们的孩子中有能够产生淀粉酶D.他们的孩子中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类型的31.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P F1F2甲×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15:1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3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多对基因控制的疾病,其遗传严格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C.经B超检查无缺陷的胎儿一定不会患遗传病D.产前基因诊断不含致病基因的胎儿也有可能患遗传病33.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等人以果绳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3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同位素35S和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要短时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实验中沉淀物不可能存在放射性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5.a个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了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噬菌体,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的比例为()A.B.C.D.36.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37.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D.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38.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39.试管牛、组培紫罗兰苗和克隆羊均属于现代生物科技的成果,三者共性为()A.都用到细胞工程技术B.都用到胚胎移植技术C.都属于无性生殖范畴D.都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4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B.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酶切点出现的概率越大C.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D.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小题,共40分.41.如图表示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和⑦表示的生理过程是.(2)图中②和⑧分别表示蛋白质转运的非分泌途径和分泌途径.据图分析,决定其不同途径的因素是.(3)在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新生蛋白质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4)若③④⑤为不同酶进入相应的细胞器发挥作用,则体现出细胞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若⑥为RNA聚合酶,则能识别基因的.(5)若图中的分泌蛋白为人体的某种激素,则其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是⑦→⑧→,之后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是细胞膜完成功能的分子基础.42.看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上.图1表示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的结果,条带1表示(填色素名称),条带3和条带4中的色素主要吸收.(2)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2),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代表的是.(3)图3表示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CO2含量的变化,图中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4)图4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光照强度对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影响.该植物在15℃、8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单位叶面积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mg.在25℃、4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单位叶面积在一天内(15小时白天)葡萄糖的积累量是mg.43.如图是玉米(核染色体2n=20,雌雄同株)细胞内有关淀粉合成的部分图解:(1)玉米基因组测序工作要完成条染色体的测序.(2)图中的①②生理过程分别为、.(3)科学家已经测定A(a)、B(b)基因分别位于第3、4号染色体上,若具有A和B基因,则种子内积累大量淀粉,表现为非甜玉米;若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则该个体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导致种子内积累大量蔗糖、果糖、葡萄糖等而表现为超甜玉米.Ⅰ.由此可见,基因可以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若只考虑A(a)、B(b)基因的作用,由图可知纯合超甜玉米的基因型有种.Ⅱ.将两株纯合超甜玉米杂交,F1代全为非甜玉米,F1的基因型为,F1代自交产生的F2中非甜:超甜=,F2的非甜玉米中杂合子占.44.图1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2)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I代的号个体;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14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图2中细胞b2的基因型是,若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e1的基因型为AX B(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另外两个精子e2、e4的基因型分别为、.(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5)若Ⅲ﹣11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且基因型纯合,则产生该个体是由于其(母方、父方)减数第次分裂异常导致的.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第四次质检生物试卷(平行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考生要能够根据学说的内容判断.【解答】解:A、细胞学说只是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没有涉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就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C、学说中只是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没有提出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确实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是细胞学说没有揭示该内容,D错误.故选:B.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分析】将一个细胞中的所有磷脂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说明该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它的膜结构.由于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除细胞膜外,无其它的膜结构.【解答】解: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故选D.3.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B.“分子垃圾袋”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囊泡(分子垃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解答】解: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而叶绿体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A错误;B、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生物膜流动性的特点,B正确;C、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C正确;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D正确.故选:A.4.如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变形虫的切割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B.细胞质控制细胞的遗传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考点】细胞核的功能.【分析】该实验存在相互对照,无细胞核的一半不摄食、不生长,有细胞核的一半能摄食和生长.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解答】解:由题图实验可知,变形虫切割后,含有细胞核的部分能正常生长、摄食,不含有细胞核、只有细胞质的部分不能摄食、也不能生长,这说明细胞核对于控制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故选:C.5.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酶的特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值是1。
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据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的入侵。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台湾乳白蚁、念珠藻和青霉菌三种生物都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所含有的DNA都是裸露的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台湾乳白蚁、肺炎支原体和硝化细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2.萌发的种子中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重新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B.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C.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D.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3.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
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有紫色反应B.β-AP的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C.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4.如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5.根据结构与功能,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类型,如右图所示,粗面内质网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有关,滑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两种类型的内质网在不同细胞中分布不同,下列细胞中滑面型内质网分布较多的是( )A.胰腺外分泌细胞B.浆细胞C.睾丸间质细胞D.神经细胞6.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如下图),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 蛋白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甲基绿染液进行染色B.过程①②都需要DNA聚合酶参与C.依据M 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位置推断,M 蛋白可能与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关系密切D.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③过程7.高等植物中被子植物的筛管细胞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其成熟后细胞核退化,液泡膜消失,细胞质仍保留,且能长期生活。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质检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第四次质检生物试卷(重点班)一、选择题部分共37小题,1-15每小题1分,16-37题每小题1分,共59分.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肪都是多聚体C.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D.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六类2.生物膜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物膜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膜则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成分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C.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有关D.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的有氧呼吸就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B.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高尔基体运入C.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细胞仍发生渗透作用D.糖醋蒜在腌制的过程中慢慢具有糖醋味,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的结果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B.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一定含有羧基C.人体剧烈运动时,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大于1,说明二氧化碳既能在线粒体中产生,也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D.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二氧化碳,可检测到有氧气的生成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果贮藏时充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B.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不消失C.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具有更多的变异性和多样性6.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向内凹陷,则该细胞()A.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B.不可能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在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7.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A.最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最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C.不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最可能发生了易位8.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A.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 b X b Y(色盲)的儿子,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之故,则这次差错()A.一定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B.一定发生在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C.一定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D.一定发生在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正反交及回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的实验,不能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也不能否定融合遗传方式C.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花授粉,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D.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由此可见,果蝇的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11.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纯合致死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有一只雄果蝇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现将该果蝇与多只正常果蝇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2中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比例为2:1,则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不完全致死效应B.若F2中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比例为2:1,则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应C.若F2中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比例为1:1.5,则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不完全致死效应D.若F2中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比例为1:2,则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录时,RNA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B.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中,其DNA单链含有ATCG四种碱基,则该杂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工控制下,该杂交分子一定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13.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3:1B.5:3C.13:3D.7:114.某种蛙的眼色有蓝眼(A_B_)、绿眼(A_bb、aabb)、紫眼(aaB_)三种.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交配,F1仅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F1中绿眼蛙和蓝眼蛙的比例为()A.3:3B.3:1C.1:3D.3:215.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需要碱基()A.3000个和3000个B.1000个和2000个C.2000个和40000个D.3000个和6000个16.番茄的染色体数为24,一个番茄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中3个退化了,最后一个细胞随即又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你会找到多少个细胞核,这些细胞核各含有多少条染色体()A.4个细胞核,各有12条染色体B.8个细胞核,各有12条染色体C.4个细胞核,各有24条染色体D.8个细胞核,各有24条染色体17.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比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A.BB、Bb、bbB.bb、Bb、BBC.Bb、BB、bbD.Bb、bb、BB18.如图是某家族黑尿症的系谱图,已知控制这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A、a,则:①预计Ⅲ6是患病男孩的几率是多少;②若Ⅲ6是患病男孩,Ⅱ4和Ⅱ5又生Ⅲ7,预计Ⅲ7是患病男孩的几率是多少?()A.①1/3;②1/2B.①1/6;②1/6C.①1/6;②1/4D.①1/4;②1/619.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B.1/6C.1/8D.1/1620.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结果如下表,如果亲本一栏中杂交组杂交组合亲本后代雌×雄灰色白色Ⅰ灰色×白色82 78Ⅱ灰色×灰色118 39Ⅲ白色×白色0 50Ⅳ灰色×白色74 0A.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C.3/4是灰色D.1/4是灰色21.丈夫血型A型,妻子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A.1/16B.1/8C.1/4D.1/222.在某个海岛上,每一万个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多少?(假设男女比为1:1)()A.1000人B.900人C.950人D.700人23.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问ABCD中哪一支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A.AB.BC.CD.D24.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A.B.C.D.25.一个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3次后含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11/2B.1/4C.1/8D.126.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27.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TACATGCTACGTA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A.6种B.5种C.4种D.3种28.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29.把土豆依次放在空气、氮气和空气中各贮藏一周.在实验室中测定其CO2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豆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B.在第一周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在第二周暂时没有呼吸作用D.第三周的无氧呼吸先强后弱30.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谁?产生Ⅲ-9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A.Ⅰ-1,Ⅲ-9的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B.Ⅰ-2,Ⅲ-9的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C.Ⅰ-2,Ⅲ-9的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D.Ⅰ-4,Ⅲ-9的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31.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B.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断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D.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32.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以作出的推测是()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D.DNA复制方向为a→c3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需使用转录酶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34.中国水仙(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是传统观赏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有研究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先制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主要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新生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B.实验过程中用卡诺固定液及1moL•L-1HCl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C.由图核型分析结果可知,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D.该实验中的染色剂卡包品红还可以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液替代35.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Ⅱ-2基因型为X A1X A2的概率是1/4B.Ⅲ-1基因型为X A1Y的概率是1/4C.Ⅲ-2基因型为X A1X A2的概率是1/8D.Ⅳ-1基因型为X A1X A1概率是1/836.如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27种B.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31/32C.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255/256D.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了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若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4种染色体不同的配子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一个细胞中,既有常染色体,又有性染色体B.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红绿色盲C.所有的基因都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D.遗传信息存在于脱氧核苷酸中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小题,共41分.38.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组合序号双亲性状父母家庭数目油耳男孩油耳女孩干耳男孩干耳女孩一油耳×油耳195 90 80 10 15二油耳×干耳80 25 30 15 10三干耳×油耳60 26 24 6 4四干耳×干耳335 0 0 160 175合计670 141 134 191 204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②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_________.③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39.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请写出正反交实验中的亲本表现型组合:正交:_________;反交:_________.推断和结论:①若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或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上;②若_________,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上.(2)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也视为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现在一红眼雄果蝇X A Y与一白眼雌果蝇X a X 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选择恰当的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方法:_________.结果和结论:①若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缺失;②若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40.在初夏晴朗的白天,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和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如下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低的是_________(C3和C5);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1时所取叶片显色较_________(深或浅).(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_____(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_________用于CO2的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料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_________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_________(答出2个)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_________较高.(4)光反应过程中,ATP中的能量来源于H+的电化学势能.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蔬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ATP合成的速率将会_________.41.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可引起水泡性口唇炎.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HSV-1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HSV-1.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备抗HSV-1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先绐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HSV-1蛋白,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抗_________的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小鼠体内产生_________了反应,再从小鼠_________的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_________细胞融合,再经过筛选、检测,最终可获得所需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若要大量制备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_________中使其增殖,再从_________中提取、纯化获得.(3)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准确地识别这种HSV-1蛋白,其原因是该抗体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特性.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第四次质检生物试卷(重点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部分共37小题,1-15每小题1分,16-37题每小题1分,共59分.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0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肪都是多聚体C.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D.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六类【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专题】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细胞学说.【分析】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内容包括: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A错误;B、脂肪不是多聚体,B错误;C、蔗糖水解可得到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后可得到葡萄糖和半乳糖,故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C正确;D、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等,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生物膜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物膜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膜则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成分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C.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有关D.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相同的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考查,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结构与功能上联系,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生物膜的结构不同,在成分上有差异,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叶绿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膜也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B、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成分和结构相似,不是相同,B错误;C、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有关,与主动运输无关,C错误;D、胰岛素和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我们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糖蛋白的作用,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的有氧呼吸就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B.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高尔基体运入C.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细胞仍发生渗透作用D.糖醋蒜在腌制的过程中慢慢具有糖醋味,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的结果【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析】1、生物膜系统的功能:①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②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③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3、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解答】解: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的有氧呼吸是在线细胞质基质和粒体内完成,A错误;B、溶酶体中的酶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运入,B错误;C、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在单位时间内经半透膜出入的水分子数相等,仍能发生渗透作用,C正确;D、糖醋蒜在腌制中醋酸导致细胞死亡,细胞膜等变为全透性,糖分子和乙酸分子直接进入细胞,使糖醋蒜具有了糖醋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调研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5年下学期高三10月份生物考试试卷(注意: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答案无效)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30题每题1分,第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蓝藻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 B. 原核生物主要以DNA为遗传物质C.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能否进行新陈代谢D.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2.下列有关生体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C.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原核生物不含磷脂D.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0,均可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3.右图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A.衣藻B.乳酸菌C.肝细胞D.棉花叶肉细胞4.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结果产生:A. 一分子AMP和一分子ADPB. 两分子ADPC. 一分子ATP和一分子ADPD. 一分子ADP5.下列有关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是细胞“消化车间”,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也有分解作用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有水产生C.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和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都离不开高尔基体D.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复制成两个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和生理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强度减弱B.洋葱根尖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 5/C 3的比值,突然停止供应C02后比停止前高D .适宜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A TP/ADP 的比值.强光时比弱光时低7.非洲爪蟾体细胞周期和早期胚胎细胞周期比较如下图所示。
陕西省汉中市最新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来自于无机环境,最终又回归到无机环境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O、C、H、N,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而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它元素替代2.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生化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B. 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 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使用红色的西瓜汁作为材料鉴定还原性糖是否存在,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变化C.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蒸馏水,细胞不会破裂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4.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 a、b、c、d、e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 b、c、d属于图2中甲代表的方式B.图1中的c过程是神经纤维膜上产生动作电位的重要原因C.温度变化会影响乙方式的过程,“烧苗"现象与甲的方式无关D.A、B、C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生物膜的功能只与A、B有关,而与C无关5.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B.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C.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干重会增加,导致干重增加的元素是碳元素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6.下图是影响酶促反应的有关因素,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B.从图中可知,该酶的最适pH是6C.随pH从5升高到7,该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pH不会影响酶的最适温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癌细胞中有原癌基因,其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B.人体中不同的细胞,其DNA相同,mRNA和tRNA不同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具体表现D.老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患者出现白发,是由相同的原因引起8.下列关于人类探索生命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卡尔文在研究CO2同化途径和鲁宾、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O2来源都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元素是35S,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B.噬菌体属于原核生物,具有DNA,没有RNAC.具有细胞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能形成磷酸二酯键10.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基、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相等的B.一个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上的A+T占该链的比值等于另一条链上的该比值C.某DNA分子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A∶G∶T∶C=1∶2∶3∶4,若该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800个D.将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1/2n11.右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陕西省汉中市最新高三第一次检测试题生物 解析版

一、选择题1.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仁B. 所有的细胞必须获取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生存C. 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进行细胞呼吸D. 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详解】A、原核细胞最重要的特征是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错误;B、细胞的生命活动建立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础上,所有的细胞必须获取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生存,B正确;C、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的细胞可能是原核细胞或植物细胞,D错误。
故选B.【点睛】与细胞器有关的五个“不一定”(1)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真菌细胞、细菌细胞等都有细胞壁。
(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4)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不一定不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5)没有线粒体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需氧型的原核生物.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C. ATP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D.蛋白质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之一【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一般不做能源物质。
【详解】A、活细胞中水的含量占到80%~90%,水中氧元素占绝大多数比例,所以活细胞中最多的元素是氧,A正确;B、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维持动物细胞膜一定的形态,B正确;C、ATP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D、蛋白质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使用,D正确。
陕西省汉中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C. 某些蛋白质和核酸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
D.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和ATP,酶催化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2、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
3、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反应物水。
【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的方法是建构物理模型,A正确;
B、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反应物水,B正确;
故选A。
2.下列有关不同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B. 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半透膜
C.HIV可逆转录形成DNA,则其遗传物是DNA
D. 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C、细胞内有的RNA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如tRNA,氨基酸通过细胞膜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正确;
D、酶催化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蛋白质、核酸和ATP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和分布,理解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识记核酸的种类和功能,识记ATP的利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B.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由于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细胞活性不受影响,所以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A错误;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但不是脂肪,不能与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B错误;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错误;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不能和碘液发生显色反应,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2.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A.人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B.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C.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D.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剧烈运动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此时会通过无氧呼吸补充能量,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并且产生的是乳酸,因此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氧气的消耗量相等,A错误;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内有有机物积累,说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B正确;细胞中的水主要以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所以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C正确;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所以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水的存在形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B. 用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C. 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D. 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构①为线粒体,甲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不能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A错误;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器和细胞核,能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B错误;结构②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C正确;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考点:本题结合几种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四种化合物中“○”内A所对应含义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B.硝化细菌体内含有甲图中的四种化合物C.若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某种酶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酶浓度a>b>cD.若乙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温度a>b>c【答案】D考点:题结合图解和曲线图,考查ATP的化学结构和特点、核酸的组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识记ATP和核酸的化学组成,能准确判断甲图中“○”内A所对应的含义。
5.右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B.③、④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D.①方式表示协助扩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③、④表示胞吐和胞吞,物质不直接通过细胞膜,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运输,与细胞膜流动性相关,A正确;⑤、⑥为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共同特点是运输方向是顺浓度运输,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点都需要载体,B错误;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直接通过全透性的细胞壁,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则不能通过细胞膜,C错误;①方式表示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错误。
考点: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但这些细胞也有相同的蛋白质B.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但有的基因还在表达C.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地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D.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坏死均对生物体有积极的意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不同,但是并不是所这些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如呼吸酶是所有细胞共有的蛋白质,A正确;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但有的基因还在表达,B正确;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地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C正确;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对生物体发育、正常生命活动均有积极的意义,而细胞坏死是非正常死亡,对正常生命活动不利,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细胞癌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7.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B.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C.丙图内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图进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发生联会,不形成四分体,A错误;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其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已经分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乙图中不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丙图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表示初级精母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图2中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 和N代表两种气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3B.在甲图中的a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C.在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D.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为净光合作用量,对应乙图中的m3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二氧化碳,A正确;在甲图中的a点时,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B正确;甲图中c点时,呼吸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则乙图中m1=n1=m4=n4,所以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C正确;甲图中e点以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这是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因此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3值太低,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
9.下列是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A正确;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但并没有证实DNA是“转化因子”,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教材经典实验的过程、实验现象、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实验结论等。
10.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和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B.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不一定都是6/16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下列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相关图形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图中(A+T)/(G+C)比例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C.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只有细胞核D.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只有一条链含有14N,因此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所有双链DNA分子中,(A+T)/(G+C)比例不相等,因此该比例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甲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处;解旋酶作用于③处;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丙图③为mRNA,是转录过程中形成的,可发生在拟核中;乙图为转录过程,在人的神经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可发生,C错误;丙图为转录和翻译,可发生在拟核中,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D正确。
考点: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
12.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X、AY、aX、aY,A正确;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其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B正确;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正确;突变体Ⅲ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导致基因A和a不再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