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学科试题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说明北京人()A.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已经会使用火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4.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河姆渡居民 D.良渚居民5.农耕时代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A.粟 B.玉米 C.水稻 D.马铃薯6.如果假期你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去()A.大禹陵 B.黄帝、炎帝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商朝 B.夏朝 C.西周 D.东周8.西周时期为巩固疆土而实行的等级制度是()A.奴隶制 B.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9.武王伐纣灭掉商朝的著名战役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桂陵之战10.右图中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举世罕见,他制造于()A.半坡晚期 B.夏朝C.商朝 D.西周11.春秋霸主中打着“尊王攘夷”口号最先称霸的人物是()A.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秦穆公12.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这种造字方法称为() A.指事 B.形声 C.会意 D.象形13.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建立县制 B.车同轨书同文C.奖励军功 D.废除井田制14.下列对孔子的思想著作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提出“仁”的学说 B.主张“有教无类”C.认为事物都存在杜对立面D.提出以德治国15.道家学派的经典是()A.《春秋》 B.《诗经》C.《论语》 D.《老子》二、归纳列举题:(10分)16.请列举我国境内发现的早期人类。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什么?A. 甲骨文B. 小篆C. 隶书D. 楷书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货币制度是什么?A. 铜钱B. 金元宝C. 银锭D. 铁钱3. 以下哪个不是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成果?A. 丝绸之路的繁荣B. 日本派遣遣唐使C. 郑和下西洋D. 玄奘西行取经4.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什么?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都督府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A. 红海沿岸B. 非洲东海岸C. 欧洲D. 南美洲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7.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人民共和国C. 大清帝国D. 中华帝国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C. 淝水之战D. 滑铁卢之战9.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个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影响最大?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10.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大运河C. 长城D. 灵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印刷术和指南针。
12. 唐朝时期,________和玄奘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13. 明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
14. 清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造成了巨大冲击。
15. 1911年,________爆发,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17. 请简述清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墨子C. 孙子D. 商鞅答案:C. 孙子3. 下列哪个战役是中国古代四大战役之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马陵道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B. 巨鹿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 隋朝5. 下列哪个人物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A. 岳飞B. 寇准C. 李纲D. 文天祥答案:B. 寇准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的主要事迹。
答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
他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
他还下令修建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此外,秦始皇还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个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
这一时期,各种学派思想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等。
儒家主张仁爱、礼治,以孔子为代表;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以墨子为代表;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以韩非子为代表。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该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出身寒门的人也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更多人投入到文学和学术研究中。
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过分重视文学修饰、忽视实际能力等。
七年级历史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大篆B. 小篆C. 甲骨文D. 金文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哪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世袭制D. 推行科举制3.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典是:A. 《唐律疏议》B. 《大清律例》C. 《汉律》D. 《秦律》4.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推行郡县制C. 实行科举制D. 推行分封制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其中进士科主要考察:A. 武艺B. 诗词歌赋C. 法律知识D. 农业技术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7.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8. 清朝康熙年间,以下哪项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A. 废除科举B. 推行“摊丁入亩”C. 推行“重农抑商”D. 实行“闭关锁国”9.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C. 外国列强的侵略D. 国内经济危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
1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______。
13.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带回了大量的______经典。
14.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15.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17.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伟大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学习中国历史,首先要知道我国历史可以上溯到()A、170万年前B、70万年前 C 、20万年前 D、18000年前2、下列遗址属于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时期的是()A、元煤人遗址B、北京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3、下列关于大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是治水英雄C、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D、是华夏的人文初祖4王宁同学正在写一篇有关西周时期你的小论文,其中在文章中会出现的内容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禅让制④世袭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6.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编制户口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7、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8、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路上事件有关()A、秦统一六国B、楚汉战争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9.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10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他最主要的贡献是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11、假设你是汉朝的商人,想把丝织商品运往欧洲,你可能途径哪些地方()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今新疆地区④安息⑤大秦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12、在遨游三国的历史课上,同学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曹操建立了魏国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D、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1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B. 官渡之战结束后C.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D. 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14.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法。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3.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永乐大典D. 贞观遗风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征服海外5. 清朝末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其中不包括: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蒙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__和火药。
7.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等,其中李白被誉为“________”。
8. 明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9. 清朝末期,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包括广州、福州、________、________和上海。
10.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意义。
12. 描述一下清朝末期的“百日维新”运动及其失败的原因。
####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唐朝的对外交往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14. 分析清朝末期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 五、材料分析题(共3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并结合材料说明封建社会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史记·平准书》记载:“封建者,封土建国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封建之制,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大夫有禄,士有田。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C2. A3. C4. B5. D#### 二、填空题6. 印刷术、指南针7. 诗仙8. 郑和9. 宁波、厦门10. 中华民国#### 三、简答题11.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指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采取了排斥其他学派,只推崇儒家学说的政策。
初一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以陈胜、吴广起义为内容的纪念邮票。
陈胜、吴广起义的独特历史作用是( )A .首先提出了“平等平均”的口号B .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永放光芒C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D .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2.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共通之处。
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 A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B .实行仁政来恢复人的善性 C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D .主张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3.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如下图)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5.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A.扁鹊 B.华佗 C.屈原 D.司马迁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诗反映了:A.唐太宗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官吏,许多人才一直工作到老B.贞观年间,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C.唐太宗增设殿试,许多人为此奋斗终生D.唐太宗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很多人为考试作诗熬白了头发7.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A.黄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8.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至中原地区B.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C.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9.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制度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得到了不断完善10.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富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A.颁布分封制 B.奖励耕织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二、判断题11.辨析题(每题有两处错误,找出并说明理由)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就形态而言,它是一种楔形文字。
七年级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七年级历史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2.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的主要方式是:A. 贸易往来B. 文化交流C. 军事战争D. 宗教信仰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战国时期的“四君子”之一:A. 孟尝君B. 信陵君C. 春申君D. 范蠡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卿世禄制D. 宗法制度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哪位皇帝的政策:A. 汉武帝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光武帝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7.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官员B. 鼓励文学创作C. 促进经济发展D. 加强中央集权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唐朝的衰落:A. 安史之乱B. 王莽篡汉C. 陈胜吴广起义D. 黄巢起义9.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战乱频繁B. 南方土地肥沃C. 南方气候适宜D. 南方交通便利10.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探索科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
12. 春秋五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 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是_______。
14. 秦朝的都城是_______。
15.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
16.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宋朝的都城是_______。
17.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8.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_。
19. 清朝时期,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_。
20.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有_______和太平天国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B、农民起义军讨伐地主政权的战争
C、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
D、地方政权之间的割据战争
2、在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北京
3、明朝末年善用泼墨的著名画家是
A、颜真卿
B、汤显祖
C、董其昌
D、徐渭
4、改女真族名为满洲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李自成
D、雍正帝
5、提出“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A、李时珍
B、徐光启
C、沈括
D、宋应星
6、下列关于清朝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
B、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
C、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D、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7、明朝的长城东西分别是
A、嘉峪关、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鸭绿江、临洮
D、嘉峪关、鸭绿江
8、识图,该人物是谁
A、李时珍
B、宋应星
A、郑和
D、岳飞
9、明清时期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北京
B、苏州
C、南京
D、景德镇
10、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原产南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A、玉米、花生
B、甘薯、向日葵
C、玉米、甘薯
D、马铃薯、花生
11、我国古代丞相制度开始实行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A、战国、明朝
B、秦朝、清朝
C、战国、清朝
D、秦朝,明朝
1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书》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13、下列哪些事件导致了相同的后果?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八股取士,④、清朝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明成祖登上皇位的过程与下列谁相似?
A、宋太祖
B、唐太宗
C、汉武帝
D、秦二世
15、识图,该人物是谁
A、司马光
B、苏轼
C、李清照
D、关汉卿
16、“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反映了什么现象?
A、说明了宋朝时南方的商业繁荣
B、反映了宋朝时南方的农业发达
C、反映了宋朝时手工业的繁荣
D、反映了宋朝时南方的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
17、“邸店如云屯”,是形容我国什么时期哪一个行业的兴旺?
A、唐朝、餐饮业
B、宋朝、旅游业
C、唐朝、旅游业
D、宋朝、餐饮业
18、“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是谁的诗句?他继承了谁的风格?
A、李白、杜甫
B、苏轼、辛弃疾
C、辛弃疾、苏轼
D、辛弃疾、李清照
19、赵匡胤是通过下列什么事件建立北宋政权的?
A、靖难之役
B、陈桥驿兵变
C、鸿门宴
D、农民起义
20、辽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A、女真
B、匈奴
C、党项
D、契丹
21、下列政权曾经迁都的是
A、隋朝B唐朝C、辽D、金
22、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在
A、唐朝中期
B、唐朝末年
C、北宋时期
D、宋元时期
2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谁的什么作品?
A、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
B、辛弃疾《念奴娇·赤壁怀古》
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李白《蜀道难》
24、在中国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A、日本人
B、意大利人
C、阿拉伯人
D、印度人
25、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及其作者是
A、司马迁《资治通鉴》
B、司马迁《史记》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司马光《史记》
26、下列现象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
A、“瓷都”景德镇的兴起
B、江南地区开始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C、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D、纸币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7、要查阅下列历史情况,可查阅《资治通鉴》的是
A、文天祥抗元
B、岳飞抗金
C、陈桥兵变
D、五代十国
28、我国的四大发明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造纸术和指南针
29、《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及其描绘的城市是
A、赵孟赋、东京
B、关汉卿、临安
C、张择端、东京
D、张择端、东京
30、识图,该人物是谁
A、赵匡胤
B、铁木真
C、皇太极
D、辽太祖
二、材料分析题
(一)、识图,回答问题(8分)
1、该人物是谁?请用一句话说出他的事迹。
2、请说出他在这个时期写过的一句诗。
3、你认为应该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4、请你再说出与他相处同一个时期,
有类似壮举的两个人物。
(二)、看右图回答问题(5分)
1、右图所印制的物件被成为_________,
最早出现在我国_________的______地区
2、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简答题(27分)
1、请仔细回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的内容,回答:
①、明清时期都采取了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时最有特色的加强君权的措施是什么?而清朝为了在思想领域加强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②、明清时期都受到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从而均出现了民族英雄。
请你分别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人物的事迹。
(4分)
③、明朝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分)
④、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请说出清朝在我国边疆地区加强管理的措施。
(4分)
⑤、在明清时期,出现了社会危机,主要是指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造成了什么后果?(4分)
⑥、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是指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它是以什么为生产方式的?(4分)
⑦、请说出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四大古典小说及其作者。
并指出这些小说反映了什么鲜明的时代特色。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