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阶段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全章章末高效整合精讲ppt课件

答案: D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专题讲座
综合检测
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 的O2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 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产生CO2的量 产生酒精的量
a 9 mol 9 mol
b 12.5 mol 6.5 mol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和醒后! TIP2: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复习今天或之前学过的知识,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 影
响,更容易储存记忆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c 15 mol 6 mol
d 30 mol 0 mol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专题讲座
综合检测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时间进行记忆的巩固,可以记得更扎实。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场 景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超级记忆法-记忆 方法
TIP1:在使用场景记忆法时,我们可以多使用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日常自己的 卧 室、平时上课的教室等等),这样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②若VVCOO22>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③若VVCOO22<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专题讲座
综合检测
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 的O2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 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产生CO2的量 产生酒精的量
a 9 mol 9 mol
b 12.5 mol 6.5 mol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和醒后! TIP2: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复习今天或之前学过的知识,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 影
响,更容易储存记忆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c 15 mol 6 mol
d 30 mol 0 mol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专题讲座
综合检测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时间进行记忆的巩固,可以记得更扎实。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场 景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超级记忆法-记忆 方法
TIP1:在使用场景记忆法时,我们可以多使用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日常自己的 卧 室、平时上课的教室等等),这样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②若VVCOO22>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③若VVCOO22<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1节酶专题复习课件

思考2:本实验能用斐林试剂来检验结果吗?
-35-
二 实验二: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4)方案一不可行的原因是 。
;方案三不可行的原因是
成影响,又不属于本实验衡量因素。 4.对照实验:除了自变量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
注意:无关变量不是与实验无关的变量
探究实验的原则 1对照原则、2单一自变量原则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对照实验
对照组
3%
2ml
3%
2ml
实验组
3%
2ml
3%
2ml
无关变量
反应条件
常温 90℃
不明显 少量 不复燃 不复燃
(1)描述坐标图:
最适温度时,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都减弱
(2)分析图A、B中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 性降低。前者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后者没有
思维拓展
C
B A
图C
图D
1、限制图C中A点、B点的因素是什么?
)
A.曲线B表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曲线A与曲线B对照反映了无机 催化剂具有专一性
B.曲线C表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曲线A与曲线C对照能 反映酶具有专一性
C.曲线C与曲线B对照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曲线A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 底物复合物
二、同坐标多曲线图的分析
2滴 FeCl3
较多 变亮
2滴
肝脏研磨液
自变量
大量 复燃
因变量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 样
注重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
-35-
二 实验二: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4)方案一不可行的原因是 。
;方案三不可行的原因是
成影响,又不属于本实验衡量因素。 4.对照实验:除了自变量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
注意:无关变量不是与实验无关的变量
探究实验的原则 1对照原则、2单一自变量原则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对照实验
对照组
3%
2ml
3%
2ml
实验组
3%
2ml
3%
2ml
无关变量
反应条件
常温 90℃
不明显 少量 不复燃 不复燃
(1)描述坐标图:
最适温度时,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都减弱
(2)分析图A、B中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 性降低。前者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后者没有
思维拓展
C
B A
图C
图D
1、限制图C中A点、B点的因素是什么?
)
A.曲线B表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曲线A与曲线B对照反映了无机 催化剂具有专一性
B.曲线C表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曲线A与曲线C对照能 反映酶具有专一性
C.曲线C与曲线B对照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曲线A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 底物复合物
二、同坐标多曲线图的分析
2滴 FeCl3
较多 变亮
2滴
肝脏研磨液
自变量
大量 复燃
因变量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 样
注重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复习课件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 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 D 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青蛙的耗氧量减少 2、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
D A CO2、H2O、酒精、ATP
C 乳酸、ATP
B H2O 、乳酸
D CO2、H2O、乳酸、ATP
3、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形成的主要场所是 ( C ) A 血浆内 B 肺泡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 4、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 过程( ) D A 一定是无氧呼吸 B 一定是有氧呼吸 C 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 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5、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 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是(A ) A 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B 提高温室温 度,保持昼夜温差 C 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D 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线粒体内膜 [H]+O2 H2 O 大量 34 mol
产物
释放能量 产生ATP 数量
丙酮酸+[H] 少量
2 mol
3、无氧呼吸2个反应式和两个阶段(场所、能量、例子)
酵母菌等细胞呼吸状况判断: 不耗O2,但产生CO2,容器内气体 体积增大:
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O2消耗量,容器气体体 积不变: 只进行有氧呼吸 CO2 释放量>O2消耗量时:
1.在一定T内V随T的 1.在S较低时,V随S增 升高而加快; 加而加快,近乎成正比;2.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 酶在某一T时活力最大, 2.当S很大且达到一定 称最适温度; 限度时,V也达到一个 3.当T升高到一定限度时, 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 V反而随温度的升高而降 加S,反应也几乎不再 低。 改变。 ◎动物T:35—40℃ PH : 6.5—8.0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5章阶段复习课

【主题升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关断定 (1)真核生物细胞呼吸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 (2)CO2产生与细胞呼吸方式判断。 ①不产生CO2的细胞呼吸一定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②产生CO2的细胞呼吸不一定就是有氧呼吸,如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3)O2与有氧呼吸全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不需要O2,只有第三阶 段需要O2。 (4)O2的有无与物质氧化分解:有O2参与的有氧呼吸过程和无O2参与的无氧 呼吸过程都是氧化分解过程。
【解析】选B。过氧化氢分解易受温度的影响,不能用来探究温度变化对酶 活性的影响,A错误。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得出的结论,B正确。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进行加热,对实验结果有影响,C错误。碘液不 能用来检测蔗糖,注意事项 (1)高效性。 ①一定要选择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保证酶具有较高的活性。 ②取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不能使用同一支滴管,防止对实验现象造 成干扰。 (2)专一性。 ①用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做底物,用淀粉酶做催化剂,此时用的鉴定试剂是 斐林试剂,而不能用碘液。 ②若用淀粉溶液一种底物,淀粉酶和蔗糖酶两种酶做催化剂,此种情况既可 以用碘液也可用斐林试剂做鉴定试剂。
【主题升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来源和去向分析
上图中各种元素的来源和去向分析如下: (1)H:3H2O→[3H]→(C3H2O) (2)C:14CO2→14C3→(14CH2O) (3)O:H218O→18O2;C18O2→C3→(CH218O)
【解析】选D。A项对,结构A是类囊体薄膜,色素吸收光能,其中能量变化 是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B项对,根据暗反应过程物质变化,可 知14C的转移途径是CO2→C3→有机物;C项对,光反应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 体,用于有机物氧化分解;D项错,突然停止CO2的供应,暗反应过程减弱, 短时间内[H]的含量将增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 课件 (共33张PPT)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下图为植物有丝分裂示意图, 根据图回答(填字母)问题。
((最胞(D母(3N()2)4A5好各染是))分开)1。_色时时B图)子染D始_图N末观体_中数色A期用期出_期中分开_属察之单现_的图的子在始_于比体染染。染数顺中转_细为数色色是_色序变字胞1是_体体∶_成分体___母的数2___中染1裂的__C_形时排20是__期色_期时__个_条A期____出态_质,_期__E_1条是_____有B形2且 和_是__。____D__态_染丝__,数__A___前的_色__。_分_期__目E_时_体(___裂_期_数的填__;,。细与字
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
成纺锤体(中心体在间期 复制)
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陷,细
扩展形成细胞壁,结果 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一个
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相
同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点
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
亲代
细胞
复
制
分 裂
子代 细胞
(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
苏教版必修一第五章
第一节 细胞增殖
受精卵(一个细胞)→新生儿(多个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 期的重要特征。 2、学会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的异同。 3、能够解释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 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94、96页内容)
(二)分裂期—后期
中期
后期
(二)分裂期—后期
主要变化:(点裂数加均两极)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 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 倍
下图为植物有丝分裂示意图, 根据图回答(填字母)问题。
((最胞(D母(3N()2)4A5好各染是))分开)1。_色时时B图)子染D始_图N末观体_中数色A期用期出_期中分开_属察之单现_的图的子在始_于比体染染。染数顺中转_细为数色色是_色序变字胞1是_体体∶_成分体___母的数2___中染1裂的__C_形时排20是__期色_期时__个_条A期____出态_质,_期__E_1条是_____有B形2且 和_是__。____D__态_染丝__,数__A___前的_色__。_分_期__目E_时_体(___裂_期_数的填__;,。细与字
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
成纺锤体(中心体在间期 复制)
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陷,细
扩展形成细胞壁,结果 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一个
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相
同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点
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
亲代
细胞
复
制
分 裂
子代 细胞
(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
苏教版必修一第五章
第一节 细胞增殖
受精卵(一个细胞)→新生儿(多个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 期的重要特征。 2、学会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的异同。 3、能够解释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 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94、96页内容)
(二)分裂期—后期
中期
后期
(二)分裂期—后期
主要变化:(点裂数加均两极)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 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 倍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1ppt课件

催化剂是否真的具有降 低活化能的作用?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设计实验
1.验证过氧化氢分解需要活 化能;
2.3.5%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 氢分解实验;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进行实验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分析结果
1. 过氧化氢分解需要活化能;
2. Fe 3+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3. 但并示供给过氧化氢能量, 4. 而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 5. 反应的活化能
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实
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
原液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
酶具有( )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 高效性
D. 稳定性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拓展题
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
10上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
催化速度将( )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进一步探究
有机催化剂与无机催化 剂催化效率的比较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得出结论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降 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因而 催化效率更高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在酶的催化作用
下,细胞代谢能在温 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 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 它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 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一、活化能 处于常态的分子要转变为易发
生化学反应的活跃态需要能量,这
种能量叫做活化能。
(如: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常在高 温、高压下进行)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设计实验
1.验证过氧化氢分解需要活 化能;
2.3.5%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 氢分解实验;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进行实验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分析结果
1. 过氧化氢分解需要活化能;
2. Fe 3+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3. 但并示供给过氧化氢能量, 4. 而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 5. 反应的活化能
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实
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
原液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
酶具有( )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 高效性
D. 稳定性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拓展题
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
10上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
催化速度将( )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进一步探究
有机催化剂与无机催化 剂催化效率的比较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得出结论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降 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因而 催化效率更高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在酶的催化作用
下,细胞代谢能在温 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 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 它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 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
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
一、活化能 处于常态的分子要转变为易发
生化学反应的活跃态需要能量,这
种能量叫做活化能。
(如: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常在高 温、高压下进行)
必修1 第五章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2.能量联系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光能
C6H12O6+6H2O+6O2
计算式: 6CO2 +12H2O
叶绿体
H2O
CO2
光能
NAD
PH
ATP
类囊体膜
上的色素
2C3
多种酶参
加催化
ADP+Pi
O2
NAD
P+
光反应阶段 类囊体薄膜
水的光解
C5
H2O
光能
O
2
+2H++2e-
NADPH的合成 NADP++H++2e-
酶
ATP的合成 ADP+Pi +能量(光能)
NADPH
ATP
(CH2O)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基质中
CO2的固定: CO2 + C5
2C3
酶
C3
NADPH
C +( CH2O )
ATP、酶 5
条件
C3
C5
NADPH和ATP
光照由强变弱
CO2供应不变
增加
减少
减少
光照由弱变强
CO2供应不变
减少
增加
增加
光照不变,CO2
D、H
4.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_________;
是
5.经过一昼夜的时间,该植物是否生长?____。判断的依据是
I和A点相比,玻璃罩内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度减少,减少的CO2转化成有机物积累在植物体内
必修一第五章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甲图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暗___反应,A表示__C_O_2__,A可来源于有氧呼吸的 第细胞__二追__踪__1阶4C段的。转(移2),甲则图其的转C和移光N途AD径PH是来_源__于______________反_。应(。3)若沃用柑1长4C期O2提处供于给图叶乙肉 中b点的光照强度下,沃14柑CO不2→能C3生→长(4,CH原2O)因是____________。
(b点4)叶沃肉柑细是胞喜净光植合物速,率需为要0,充整足株的沃光柑照的,净长光期合的速阴率雨小天于气0会(使叶叶肉片细发胞黄的,光充合 足速的率光小照于条整件株下植的物色的素呼带吸如速图率丙),所沃示柑,不对能比生两长种条件下的色素带,长期阴雨 天气下的______(填序号)色素带会变窄。
,
代表酶促反应所需活化能的是
b
;代表酶所降
低的活化能的是
a
。
四、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 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五、酶的特性 1、酶的高效性:大量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107~ 1013倍。 2、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注意:不能用碘液鉴定:碘液无法鉴定 蔗糖是否发生水解,反应前后均不变蓝。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氧气浓度: F
A E
A点: 只无氧呼吸,释放较多CO2。 D点以后: 只进行有氧呼吸 A点到D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应用:贮存粮食、水果等适宜的氧气
B D
浓度为: E点对应的氧浓度
B点表示: 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无氧呼吸CO2释放量
2、温度:
应用:① 零上低温贮存蔬菜、水果。② 在大棚 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增加昼夜温差,减少有机物 的消耗,提高产量。③温水和面发酵快。
(b点4)叶沃肉柑细是胞喜净光植合物速,率需为要0,充整足株的沃光柑照的,净长光期合的速阴率雨小天于气0会(使叶叶肉片细发胞黄的,光充合 足速的率光小照于条整件株下植的物色的素呼带吸如速图率丙),所沃示柑,不对能比生两长种条件下的色素带,长期阴雨 天气下的______(填序号)色素带会变窄。
,
代表酶促反应所需活化能的是
b
;代表酶所降
低的活化能的是
a
。
四、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 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五、酶的特性 1、酶的高效性:大量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107~ 1013倍。 2、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注意:不能用碘液鉴定:碘液无法鉴定 蔗糖是否发生水解,反应前后均不变蓝。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氧气浓度: F
A E
A点: 只无氧呼吸,释放较多CO2。 D点以后: 只进行有氧呼吸 A点到D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应用:贮存粮食、水果等适宜的氧气
B D
浓度为: E点对应的氧浓度
B点表示: 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无氧呼吸CO2释放量
2、温度:
应用:① 零上低温贮存蔬菜、水果。② 在大棚 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增加昼夜温差,减少有机物 的消耗,提高产量。③温水和面发酵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C3H4O3
酶
(2)生成乳酸 酶
细胞质基质 (少量) C3H6O3 + 能量 少量) (乳酸) 乳酸)
2C3H4O3
外膜 内膜 基质 嵴 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葡萄糖(C ----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
细胞质基质 6O2 ③酶
热 量 ATP
大量 能量
C6H12O6 ① 酶
4[H]
2丙酮酸 (C3H4O3)
热量 ATP
少量能量
②
20[H]
酶
6H2O
少量能量
热 量 ATP
12H2O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知识小结
上课教师: 上课教师:
一、酶 二、ATP 三、细胞呼吸
一、酶
酶的定义和本质 来源
什么是酶? 什么是酶?
作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 的有机物。 有机物。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酶是蛋白质 的酶是RNA
结束
酶催化的原理: 酶催化的原理: 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高效性
酶的特性
专一性 酶的作用条件较 温和
、
糖类、 糖类、脂肪等有机物
储存有大量的能量 能 量 能
≈ ≈
能量的
能 量 大
、
ATP和ADP转化过程 ATP和ADP转化过程
酶I ATP 酶 II ADP +Pi +能量
A-P~P~P
能量
(ATP)
酶
图中的两种酶 酶 是否相同 ?
能量PiA-P来自P(ADP)Pi
(磷酸) 磷酸)
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动物和人 绿色植物
ADP + Pi
+
能量
合成酶
ATP
三、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场所: 场所: 主要在线粒体
6CO2
线粒体
无氧呼吸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1、
酶 丙酮酸) C6H12O6 2C3H4O3 (丙酮酸) (少量) + 4[H] + 能量 少量)
场所: 场所:细胞质基质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2、 (1)生成酒精 细胞质基质 (少量) C2H5OH + 2CO2+能量 少量) (酒精) 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