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武昊
2011届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10 校园二手用品交易网开发 57 基于Web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系统 12 “巴学园学前班”网站开发 13 “我爱我家”房屋中介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14 车牌定位算法的分析与实现 15 车牌字符分割与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多媒体应用基础》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7 试卷评估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8 迅捷手机商城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9 太平洋电脑报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2011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
序 号 选 题 指导教师姓 名 管涛 管涛 管涛 管涛 管涛 管涛 管涛 管涛 肖连 肖连 肖连 肖连 刘宁 刘宁 刘宁 刘宁 李向 李向 李向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39 自增长聚类算法及其在图像分割中应用 40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 41 基于线性判别分析的图像分割方法 42 正则化线性回归及其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43 基于ICA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 44 基于谱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45 基于Boosting技术的图像分割方法 46 Bayesian网络及其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47 “计算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设计 48 高校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研究 49 网上不记名投票系统的开发 50 翻卡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51 “飞扬”婴幼儿用品店销售管理系统 52 《大型数据库设计》课程网络学习平台 53 “新航”小区车辆管理系统 54 “换一换”家用电器二手网 55 基于XML数据交换的信息服务系统 56 基于Web的土地利用数据发布系统 11 “高教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指导教师姓 指导教师 名 职 称 学生姓名 王琼 李迎杰 刘东东 陈龙 赵爽怡 郭晓媛 商天恩 韩京峰 张媛 张云芳 周战 王珂然 邹新富 崔莹 周科峰 喻志冬 贺亚男 费辉辉 张慧丹 学生学号 071006120 071006213 071006214 071006102 071007337 071006308 071006119 071006107 091096135 091096136 091096144 091096123 091096143 091096102 091096138 091096132 091096108 091096105 091096133
综述报告格式模板

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报告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日益扩大,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水下、高空及危险的作业环境中, 迫切希望能给机器人末端赋予一个类似人手的通用夹持器,以便在危险、复杂及非结构化的环境中,适应抓取任意形状的物体,完成各种复杂细微操作任务的要求,机器人多指灵巧手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出的[1] 。
2 国外多指手发展历史及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和国外都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多指灵巧手被制造出来。
国外多指手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灵巧手有: 日本“电子技术实验室”的okada灵巧手[2]。
如图1 所示,该手有3个手指, 一个手掌, 拇指有3个自由度, 另两个手指各有4个自由度。
各自由度都由电机驱动,并由钢丝和滑轮完成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这种手的灵巧性比较好, 但由于拇指只有3个自由度, 还不是最灵巧的手。
另外, 在结构上, 各个手指细长而单薄, 难以实现较大的抓取力和操作力[3]。
图1 okada 灵巧手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stanford/jpl手,也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多指灵巧手。
如图2 所示,这种手没有手掌,共有3个手指,每根手指有3个关节,拇指相对另两个手指而立。
手指内采用的也是腱、滑轮传动方法。
这种手的自由度较少,易于设计、制造和控制,所以,目前对这种手的研究比较多,也出现了许多与其相类似的手。
国内北航研制的多指灵巧手就是一种仿jpl手[5,6],也有3个手指,每指3个关节,外表结构也极其相似。
国防科大研制的多[4] 指手的模型[7],也是一种仿jpl的手。
这种手由于每个手指的自由度只有3个,在抓取物体时,抓取点(指尖位置)一旦确定后,其抓取姿态就唯一确定。
因此,实际上手指没有冗余关节,也就没有抓取的柔性,无法像人手一样进行灵巧的抓取和操作[5]。
图2 stanford/jpl 灵巧手图3 utah/mit 灵巧手198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犹他大学联合研制了 utah/mit灵巧手[8,9] 。
浙江大学学院第四期SRTP教师立项

.学生参加SRTP总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等级评定。
2成果形式:按论文(设计)、产品(开发)、专利(推广)、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类别。
3.由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填写,并存档。
.学生参加SRTP总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等级评定。
2成果形式:按论文(设计)、产品(开发)、专利(推广)、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类别。
3.由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填写,并存档。
.学生参加SRTP总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等级评定。
2成果形式:按论文(设计)、产品(开发)、专利(推广)、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类别。
3.由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填写,并存档。
.学生参加SRTP总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等级评定。
2成果形式:按论文(设计)、产品(开发)、专利(推广)、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类别。
3.由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填写,并存档。
法学院2012年上半年博士论文开题安排

法学院2012年上半年博士论文开题安排
我院博士生中期考核(博士论文开题)时间安排如下:
第1组:开题时间:2012.6.15(周五)下午3:00
地点:法学院接待室
参加开题导师:刘恒教授、郑琼现副教授、毛玮副教授、刘诚副教授、孙莹讲师
学生姓名:王毅、毛永天、邓萍、范公春(留学生)、白志武、黄泽萱第3组:开题时间:2012.6.14(周四)下午4:00
地点:法学院接待室
参加开题导师:周林彬教授、张民安教授、于海涌教授、谢晓尧教授
学生姓名:杨金顺、王爽、赵一瑾、文雅靖、张瀚、
请各位同学尽快与导师联系,拟写“开题报告”。
1、请各位参加开题的同学进入“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填写中期考核相关内容,并下载《博士生中期考核表》,开题时请参加开题的导师在表上签名,6月20日前将完成的《中期考核表》和《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一起交到南校区法学院207教务办公室。
2、如无法参加本次开题的同学,经导师同意,须提前提出申请,导师签写意见后交法学院教务办公室。
下次开题将于2012年下半年进行。
法学院教务办公室
2012年6月4日。
唐傲翔开题报告汇总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姓名:唐傲翔
学号:2014120307001
学位类别:专业性硕士
学科专业:工业工程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李浩平
姓名、职称:教授
所在学院:机械与动力学院
入学年月:2014年9月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开题报告除签名外,必须打印。
封面用宋体4号字,内容用宋体5号字。
请用A4纸正反打印,左侧装订,如表篇幅不够,可另加页。
二、“学位类别”填写:学术型硕士、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硕士专业学位。
三、“学科专业”填写:学术型学位填写学科全称,专业型学位填写培养领域全称。
四、开题报告一式一份,由培养单位留存。
面板、支臂、梁系等超载/启闭超载。
测通学院2010级硕士开题新表xls

题目
备注
第四组地点:E0904 时间:10月28日下午2点 开题小组:林海军(组长)、刘卓夫、董静薇(李冬明)、张玉萍、许景波、秦勇、(于晓洋) 姓名 性别 导师 硕士专业 题目 王卓 男 董静薇 通信与信息系统 孙鹤 男 董静薇 通信与信息系统 崔随雄 男 董静薇 通信与信息系统 王锐 男 董静薇 通信与信息系统 海博 女 董静薇 通信与信息系统 汤泰青 女 董静薇 通信与信息系统 贾捷 女 董静薇 信号与信息处理 施现伟 男 董静薇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徐志成 男 林海军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付瑶 女 林海军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孙廷宇 男 林海军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侯泽龙 男 林海军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秦凯 男 林海军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王其高 男 林海军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石金龙 男 刘卓夫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王欣 男 刘卓夫 电子与通信工程 张嘉 女 刘卓夫 通信与信息系统 王鑫 男 刘卓夫 通信与信息系统 宋春颖 女 刘卓夫 通信与信息系统 胡丽娟 女 于晓洋 通信与信息系统 刘雅楠 女 于晓洋 通信与信息系统 杨笑悦 女 于晓洋 电子与通信工程
备注
第三组地点:E0503 时间:10月28日下午2点 开题小组:周真(组长)、蒋永清、牛滨、张立博、殷金英、于舒春 姓名 性别 导师 硕士专业 任烨 女 周真 安全技术及工程 周立丽 女 周真 精密仪器及机械 吕廷 男 周真 精密仪器及机械 吴玉渠 男 周真 仪器仪表工程 刘延龙 男 周真 仪器仪表工程 徐姚 女 蒋永清 安全技术及工程 关忠慧 男 蒋永清 安全技术及工程 闫云飞 男 蒋永清 安全技术及工程 王欢 女 蒋永清 安全技术及工程 刘彦超 男 蒋永清 安全技术及工程 董厚辰 男 牛滨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孔祥朋 男 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 牛滨 郑璐 男 牛滨 精密仪器及机械 刘佳 女 佟瑞鹏 安全技术及工程 厍丽飞 女 佟瑞鹏 安全技术及工程 杜博 女 佟瑞鹏 安全技术及工程 刘凯 男 佟瑞鹏 安全技术及工程 韩亮亮 男 于晓洋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白皓 男 于晓洋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王旭颖 女 于晓洋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于广 男 于晓洋 精密仪器及机械
硕士论文质量评价论文

模型的假设 1. 假设开题报告中各个影响开题报告得分的指标影响程度相同; 2. 选题中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同等重要; 3. 论文评阅不受专业、年份等的影响; 4. 论文的抽样评审是完全随机的,是具有代表性的; 5. 复评的结果是完全客观公正的,没有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 符号说明
对于问题五,首先用 excel 统计各等级人数,得出各等级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并用
excel 作图。其次用 excel 统计各专业优秀人数,得出各专业优秀人数占本专业人数的比例, 并用 excel 作图。分析比较两图综合对硕士毕业前后论文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 问题一 4.11 各专业进行的评价,在不需要考虑年份关系的情况下,把三年的评价 信息进行综合讨论。
附件 2 2006_2007_2008 年硕士论文复审抽查表(Excel 表)
A1,A2,….,A7-------分别代表表 3 中专家的盲审评阅结果,复审时每篇论文只 有一位专家评审.
5
送审编号---前两位代表毕业的年,3~4 位代表所属学科的序号,5~6 位代表该年 该学科的送审论文序号。如 080101 表示 2008 年的论文,所属学科是 1,在该学 科中论文序号为 1。
选题不符合 要求
沿
阅读文献量
文献综述
(9-10)
很大很新,全
(满分 10 分)
面了解本领
前沿 阅读文献量
(7-8) 适中且较新,
较全面了解
要求 阅读文献量
(6-7) 一般,基本了
解本领域研
(0-5) 阅读文献较 少,对本领域 研究情况了
论文难度 域有研较究大情的况难 本有领一域定研的究难 究难情度况和(工6-作7) 解工不作够量(较0小-5,)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ppt模板-东华大学

孟加拉湾热带风暴对我国 西南地区强降水的影响
姓 名:吕爱民 专 业:物理海洋学 研究方向:热带气旋 导 师:陈联寿 李 英
内容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准备开展的研究内容 ➢ 已经开展的工作 ➢ 进一步计划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统计特征 2.1.1 源地 2.1.2 频数 2.1.3 移动和生命史
Gra双y峰6型个; 段旭 1971 —2006 3. 06 个;
王友恒 1973-1986 3.3个;
2.1.3 移动和生命史
孟湾风暴登陆后,平 均、最长和最短维持 时间分别为11 、22 和5 h,占整个生命史 的21.7 %, 20.4 %和26. 3 %。
孟湾风暴登陆维持时 间比台风短得多。
过程降水量及15、16日24h累计降水
环流背景
云图特征
高、低空风场
强降水发生条件
Fs
2
1
1 P0 qvdpd
g Ps
Fn
—
2
1
P0
qvdpd
1 g Ps
Fe
—
2
1
P0
qudpd
1 g Ps
Fw 2 1 P0 qudpd 1 g Ps
F=Fs+Fn+Fe+Fw
强降水发生条件——水汽收支
Fe Fs Fw Fn东 南 西 北 四个边界; F:总的
强降水发生条件——锋生
强降水发生条件——垂直运动
沿102°E剖面
地形强迫垂直运动Wf与总的垂直运动W
wf us •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基于GPRS的蔬菜大棚远程监控系统
题目类型: 论文
学生姓名: 武昊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年 级: 计122
指导教师: 刘建东(教授)
2016 年 3 月 1 日
一、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
1、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向城市,接近俩亿农民
成为了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蔬菜产业迎来了它的一次新的革命。
光能利用率高,越冬能力强,作物病虫害减轻。通过嫁接,作物根系发达,产量成倍提高,极
大的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同时又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但是一家一户零、小、散、乱的
生产模式,很难保证蔬菜的品质,近几年出现的蔬菜的质量下降,包括水分不足,甜度不够等
都给市民们带来不必要的苦恼。同时,一家一户的生产对市场规律缺乏预见性,很难保证市场
供应的同时,又很难规避市场风险。所以大棚种植逐渐成为了主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
快速发展,传统的蔬菜大棚管理系统也需要从人工为主的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的
精细型管理转变。而随着低功耗无线通信感器技术、微型传技术等的日益成熟,无线传感器网
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军事、环境、医疗、家居等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和很高的应用价值。
2、研究意义
近年来,温室大棚种植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大多数温
室大棚数据采集通过人工实地记录或者通过有线数据远距离检测记录方式。人工实地记录方式
加大了工作量且难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采用有线数据远距离检测方式容易受地理位
置、物理线路和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在蔬菜大棚的生产管理中,大棚内
的环境对蔬菜的生长发育、病虫害的预防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大棚环境检测普遍采用
人工方式,这种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效率低,效果差,而且容易受干扰,准确性不高。因此,
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检测系统,对于蔬菜大棚的实际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文献综述
3.1摘要:
本文阐述了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包括从温室诞生起,美国、日本、荷兰等
温室测控技术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在各自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引进温室技术后,各个
高校及专业人员就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次浅谈了温室测控系统
的发展前沿,即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如无线电监控系统、GPRS技术、远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等。最后具体讲述了温室测控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当
下比较适宜的处理办法。
3.2关键词:
温室环境测控;无线电监控;远程监控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温室大棚环境检测的方案
1.1检测的总体方案
1.2信号采集前端方案
1.2.1温湿度检测方案
1.2.2门锁检测方案
1.3信号传输方案
1.3.1信号采集设计
1.3.2信号的转换设计
1.4硬件设计
1.4.1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
1.4.2门锁控制电路设计
1.5软件设计
1.5.1窗体显示设计
1.5.2各分模块程序概述
2、信号传输网络设计
2.1无线传输的优势
2.2约定数据传输格式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1空气温湿度问题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设施农业的空气环境温湿度,一般使用的有效温度范围在0~
50℃,有效湿度范围在30~90%。大部分安装在温室、大棚或畜禽舍中空气流通较好的遮阳处,
一般根据温室、大棚或畜禽舍长度安装1~4个不等,以避免空气流通差导致的局部小气候效
应
3.2土壤温度问题
土壤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温度,一般使用的有效温度范围在10~40℃(土壤热容积较
大,温度变化不是很明显),安装在作物根部土壤中,以测量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土壤温度及
浇水后土壤的温度变动情况。根据温室或大棚长度安装2~4个不等,安装时根据不同作物根
系深度确定埋土深度。
3.3大棚门锁传感器问题
检测门的状态:钢簧管,霍尔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人行为:红外传感器,CDD或者
CMOS图像传感器,指纹,麦克风,振动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行为主要可以用在特定动作
开门或者通过人的触发(振动,红外,霍尔,麦)门锁上电,平时节能状态;第三类就是指纹,
视网膜检测,人脸(图像)处理,还有就是手机APP上传感器的动作检测(加速度传感器,陀
螺仪等
3、
研究步骤、方法
3.1研究步骤:下图以温湿度为例
3.2、研究方法
3.2.1、利用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到具体测试点的
温度,测试准确,并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后传送到
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以短信的形式进行发送。
3.2.2、利用湿度度传感器可以采集到具体测试点
的湿度并校正,测试准确,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后
传送到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以短信的形式进行
发送。
3.2.3短信系统进行短信处理,并发送和接受。
3.2.4通过控制中心的管理作用,控制大棚内的
温度和湿度,使得大棚内温度、湿度达到蔬菜生
长的最佳理想环境。
通过上述网络系统的数据检测、短信的传
送,并通过相应的控制系统来实现蔬菜大棚内各
点的温度和湿度或不同蔬菜大棚内温度和湿度的
控制,较好的完成蔬菜大棚内蔬菜的种植
三、 研究工作进度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具体要求
1 3.2~3.8 实习,调研,资料收集
学习C#编程、sqlserver数据库、GPRS
通信等基础知识
2 3.9~3.15 实习,调研,资料收集
学习C#编程、sqlserver数据库、GPRS
通信等基础知识
3 3.16~3.22 实习,调研,资料收集
学习C#编程、sqlserver数据库、GPRS
通信等基础知识
4 3.23~3.29 资料收集,系统总体设计 写开题报告,上交开题报告
5 3.30~4.5 C#应用窗体设计
6 4.6~4.12 C#应用窗体设计
7 4.13~4.19 sqlserver数据库连接 上交原文和翻译稿
8 4.20~4.26 sqlserver数据库连接
9 4.27~5.3 Udp协议编程
10 5.4~5.10 上机编程、调试、测试
11 5.11~5.17 初步验收,测试
12 5.18~5.24 测试,修改
13 5.25~5.31 验收程序
14 6.1~6.7 论文写作
15 6.8~6.14 论文整理、上交、准备答辩 上交论文、软盘
16 6.15~6.21 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刘方,栗震霄,我国农业温室控制系统控制模式的研究,农机化究,2008,10:22- 226.
[2]荆坷,张孟杰,李芳,纪建伟,温室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农机化研究,2008,5:213-215.
[3]郭庆梁,李永奎,北方温室群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农机化研究,2009,31(8):106一10.
[4]安国民,赵化春,国外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化农业,2004(12):34一36.
[5]徐广文等.粮仓温度检测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J].粮食储藏. 2005,(5) :45.
[6]Raul Morais,Miguel A.Fernandes,Samuel G.Matos,Carlos Serodio,P.J.S.G. Ferreira.
AZigBee multi-powered wireless acuisition device for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in precisionviticulture.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2,(62):94~106.
[7]Akyildiz IF,SuW,Sanakarasu Bramaniam Y, eta.lW ireless sensor networks:A
survey[J].ComputerNetworks, 2002,38 (4):393-422.
[8]谷岩.面向 C/S 结构的软件中间件的构建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
件,2003,20(10) :89~90.
[9]郭玉萍,杨一平,杨福营.蔬菜大棚温度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的设计[J] 制造业自动
化,2010,32(12):221~225.
其它参考书: sqlserver、C#开发手册、GPRS网络。
六、系(教研室)评议意见
评议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