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全球性的大气环流课件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 学目 标: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 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特别是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规律。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 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 能;通过海平面气压分布和季风形成等直观图的阅读,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又把两者结 合起来,初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பைடு நூலகம்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了 解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介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 因之一,并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
2、重点、难点
重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冬夏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季风环 流的形成。
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 律;季风的形成。
; 德国退税 https:///knowledge/ 德国退税
;
回答出“心理变化”1分,回答出“突出主旨”2分)24.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2分。没按文中原句回答,意思相同亦可。)25.示例: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现今 ,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汉语热”的狂潮,甚至《中国诗词大会》都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中国古典文学,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3分。围绕“古典文学”“传统文化”回答,表述清楚即可。) (2017江苏盐城)(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9分)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完成2~3题。 2.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M→N→P→O B.M→N→O→P→M C.M→N→P→O→M D.N→M→O→P→N 3.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 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 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 供应。 (1)图中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密封,背面是冬季用 以御寒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在图中 用箭头画出工作门打开时温室内外的空气流动状况。
“风塔”的室内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 大,故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 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 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以水池 为中心),这其实就是利用了热力环流 的原理。
为什么水池要建在塔下中央呢? 一方面使室内水池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气压增高,使室外的空气通过风塔进入 室内; 另一方面,当室外的空气温度比室内高 时,从“风塔”顶部进入室内的空气会 经过水池,池水对空气起到降温作用.所 以水池建在塔下中央,可以最大限度地 起到降温作用。
空气在市区上升 ,在郊区
下沉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
市区,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
郊区
中心区
郊区
思考:从保护环境而言,化工厂最适宜建在哪里?
布局在城市郊外热力环流之外。
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热带沙漠地区,这里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风 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结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 悬空链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 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什么? 2.塔下中央建一个水池起什么作用? 3.“风塔”内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这说明了什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问题 1.阅读以上实例,确定形成这些现象的气压带或风带。 提示:从纬度位置角度分析。
2.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 提示: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地区都位于北纬30°附近,两地的自然景观是否 一样?为什么?
提示: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角度进行思考。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本节是对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应用,主要内容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过程及其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学习时需重点掌握以 下内容: 1.低、中、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过程;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季节移动;3.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
3.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 ✕ )
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向不同,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盛 行西北风。
4.冬季亚欧大陆上出现的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 ( ✕ ) 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南移的副极地低压带。 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 √ ) 6.北半球所有气压带都呈块状分布。 ( ✕ ) 北半球的气压带并不都呈块状分布,在冬季成块状分布的是副极地低压带,而在 夏季呈块状分布的是副热带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 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 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西伯利亚高压(也称亚洲高压)多生成于北半球秋分日至冬至日,冬季位于西伯利 亚、蒙古地区,是大范围的高压中心,也是典型的大陆气团。西伯利亚高压是北 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 区,使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加寒冷。 西伯利亚高压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入侵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 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沿可影响到我国南海地区;春季 势力渐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
高中地理课件-第7讲气压带与风带

C.在丁地盛行风作用下洋流自东向西流
[答案] A A
D.丙、丁两地盛行风都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
丰城九中 王海生原创
学好地理,让你的学习生活更有趣!
(寒冷干燥)
亚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亚洲低压
996 1000
东南风
夏威夷高压
(温暖湿润)
1026
1024
1020
亚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亚洲低压
996 1000
西南季风
(炎热湿润)
东
南
信
东
南
信
夏威夷高压 1026
1024 1020
风
风
4. 世 界 主 要 季风气候区 的对比
类型 冬季风
东亚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A
B
C
D
(2)能代表图中c风带的风向为( )
A
B
C
D
(3)下列关于b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高温多雨
B.受信风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C.冬季盛行西南风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答案] (2)D
(3)A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 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2题。
读图,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答案] D
7.甲地(位置见图7-19)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2) 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高中地理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共39张ppt)

5.运用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3
学习要求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P.50“(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简要说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低气压
29
东亚季风环流(7月)
低气压
夏季风Leabharlann 高气压307单一控制
个
热 力 全球性 环 流
气
压
带 近地面
太阳直射点的
和 南北回归运动
6
个
全
球
交替控制
的
大
气
气 活
候
风
动
带
下垫面
中
差异
心
31
热
三
力 全球性 圈 近地面
9
90
D° ⑤
C ③
B ①
A
②
B ④
C ⑥
D
90 °
60 °
30 ° 0°
30 °
60 °
10
⑤ 高9°0
低
③ 高
①
低 ②
高 ④
低 ⑥
高 90 °
60 °
30 °
0 °
30 °
60 °
(1)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
√ ▲(相间,无序)分布
(2)气压带与风带▲
√ (相间,无序)分布
(3)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
赤道低气压带
60° 30° 0°
三圈环流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
7
气压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高二地理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第二单元:大气 第四节:全球性大气环流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说 一、教材内容 课 二、教学设计 步 三、板书设计 骤
一、教材内容
(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全 球 性 大 气 环
流
三圈环流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带来的影响
季风环流
(二)本节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 本节课是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上册,第二 单元的第四节。第二单元,为上册书的重点 和难点,而本节课则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本节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前面所学的基本概 念和基本原理,所以它是对前面知识的理解 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的提升;同时又为后 面知识的学习,比如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分布, 提供理论依据。所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和掌 握极其重要。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方法:读图法、绘图法、讲授法、谈话法。
(三)教学策略:
1、 本节课不仅内容多,重点难点多,而且内容 抽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 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的、简单的原理 和知识,结合课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由易到 难、渐次推进;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层层击破。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逻辑思维的能力上一个新的 台阶,并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
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7张)

第二节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情境问题: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简单掌握气压带、风带 的形成。 2.归纳总结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分析北半球冬、 夏气压中心的成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运用有关资料分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
30°N
30°S
(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3)只考虑因素A+B+C: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气压
40° 30°
20° 10° 0°
(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气压 7月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气压 3、9月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气压 1月
40° 30°
20° 10° 0°
(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罗马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4)只考虑因素A+B+C+D:
副冰 低岛 压 极
地
低亚洲 气 高压
亚欧大陆
压带
阿留 申6低0°N
压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4)考虑因素A+B+C+D: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4)考虑因素A+B+C+D: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对点训练: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就像是地球这个大舞台上的一场超级大秀。
你看啊,太阳就像那个超级大导演,它的热量不均匀地洒在地球表面。
赤道附近呢,就像是被太阳特别宠爱的孩子,热得不行,空气受热就膨胀啦,像个充满气的气球一样往上跑,这就形成了低气压带。
而两极呢,冷得要命,空气收缩下沉,那就是高气压带。
热的地方空气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往下沉,这一上一下之间就有了空气的流动。
就好比是热地方的空气在喊:“哎呀,这里太热啦,我要去凉快的地方。
”冷地方的空气也在说:“这儿好冷啊,我得找个暖和点的地儿。
”这种流动可不是简单的直线哦。
因为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呢,这一转啊,空气流动的方向就被它带偏了,就像你本来直直往前走,突然被人拉了一把往旁边拐了。
这就形成了那些三圈环流,什么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
信风带就像是地球的快递员,稳稳地把温暖湿润或者干燥的空气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西风带呢,有时候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带着海洋上的水汽到处跑,给很多地方带来降雨。
极地东风带就比较冷硬啦,带着冷空气一路南下或者北上,让气温一下子就降下来。
大气环流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可大啦。
比如说,如果没有大气环流,很多地方可能就不会有那么丰富的降水,沙漠可能会变得更多,而那些适合耕种的土地可能就变得干旱。
像欧洲西部啊,就是靠着西风带带来的海洋水汽,气候才那么温和湿润,有那么美丽的田园风光,人们才能在那里安居乐业,种着大片大片的鲜花和牧草。
而且大气环流还影响着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就和赤道低气压带密切相关,那里总是热热闹闹地下雨。
而热带沙漠气候呢,就是受那些干燥的信风带或者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干巴巴的很少下雨。
大气环流就像是地球这个大家庭里的空气管家,把热量和水汽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变得丰富多彩。
虽然它有时候也会闹点小脾气,带来一些极端天气,但总体上它是让地球充满生机的大功臣呢。
我们要是能把它的规律摸透了,就像是知道了地球这个大朋友的小秘密,多有趣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 个气压带 个气压带、 个风带 分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移动: 规律——北半球夏季北移 移动:①规律 北半球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 冬季南移(5°---10°) °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② 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陆增温快,降温也快; 大陆增温快,降温也快; 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 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 ——同一季节海陆的气压不同。 同一季节海陆的气压不同。 同一季节海陆的气压不同
南亚季风
2、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重要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重要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四、大气环流的意义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 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 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 高低纬度之间、 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 水汽得以交换, 水汽得以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 分布。 分布。
第四节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 、大气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 律的大气运动。 律的大气运动。 2、包括:三圈环流 、包括: 季风环流
二、三圈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 、三圈环流的形成。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2、影响
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所切断(亚洲低压) 热低压所切断(亚洲低压) 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冷高压所切断(亚洲高压) 冷高压所切断(亚洲高压) 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三、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 、季风: 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东亚地区1月、7月各吹什么风? 东亚地区 月 月各吹什么风? 月各吹什么风 南亚地区1月 月各吹什么风? 南亚地区 月、7月各吹什么风? 月各吹什么风
东亚季风Βιβλιοθήκη 冬季——西北季风 冬季 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东南季风 夏季 冬季——东北季风 东北季风 冬季 夏季——西南季风 西南季风 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