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上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第1课《分数的乘法》 (3)第一单元第2课《问题解决》 (7)第二单元第1课《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 (10)第二单元第2课《读故事学数学》 (15)第二单元第3课《圆的认识》 (19)第二单元第4课《圆的周长》 (27)第二单元第5课《圆的面积公式推导》 (31)第二单元第6课《圆的面积公式应用》 (37)第二单元第7课《整理与复习》 (43)第三单元第1课《倒数》 (47)第三单元第2课《分数除法》 (56)第三单元第3课《问题解决》 (60)第三单元第4课《探索规律》 (64)第三单元第5课《整理与复习》 (67)第四单元第1课《巧用借“1”法》 (70)第四单元第2课《修晒坝的经费预算》 (76)第四单元第3课《比的意义和性质》 (80)第四单元第4课《整理与复习》 (86)第五单元第1课《绘制校园平面图》 (92)第五单元第2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94)第五单元第3课《比例尺》 (100)第五单元第4课《确定物体的位置》 (104)第五单元第5课《分数混合运算》 (108)第六单元第2课《问题解决》 (114)第七单元第1课《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118)第七单元第2课《负数的初步认识》 (125)第八单元第1课《可能性》 (131)第九单元第1课《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 (135)第九单元第2课《圆》 (139)第九单元第3课《比和按比例分配》 (153)第九单元第4课《负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156)第一单元第1课《分数的乘法》1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2,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 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小黑板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学生列式:5+5+5+5=5×4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意义。

小黑板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51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学生尝试列式:51+51+51+51=51×4或4×51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51是多少;51的4倍是多少?)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51×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51×4表示4个51相加,4个51就是54。

(2)试一试。

54×2= 3×41= 5×92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集体订正。

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024年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的兴趣,拓宽音乐视野。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唱技巧的掌握、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具等。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册、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激昂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歌唱教学(1)学习歌唱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

(2)分小组练习歌唱,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全班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音乐欣赏(1)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如《茉莉花》、《小放牛》等,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特点。

(2)欣赏世界音乐作品,如《卡农》、《土耳其进行曲》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节奏、旋律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2)进行音乐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歌唱祖国歌唱技巧合唱练习2. 民族音乐之旅代表作品音乐特点3. 音乐与自然作品欣赏情感体验4. 世界音乐之旅代表作品音乐风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学唱《歌唱祖国》,注意歌唱技巧的运用。

(2)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

(3)了解世界音乐作品,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

2. 答案:(1)歌唱祖国:注意呼吸、发声、咬字等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

(2)民族音乐:如《茉莉花》具有民族特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3)世界音乐:如《卡农》为巴洛克风格,旋律和谐;《土耳其进行曲》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单元教学反思)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单元教学反思)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单元教学反思)第一章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2,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引入并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51饼,4人吃多少个饼?学生尝试列式:51+51+51+51=51×4或4×51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51是多少;51的4倍是多少?)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51×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2)试一试。

(3)口算(教师即时板书):52×2、5×71、92×4、2×54。

(4)议一议:这些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分数乘整数),根据刚才的计算,你觉得分数乘整数怎样算?根据交流小结:分数乘整数,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强调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教学例2。

(1)出示:83×2 。

学生尝试,并适时提问: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约分方法,并抽学生板书。

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2,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四第5~7、9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能解决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4,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一第8、10、11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结合图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解决问题第课时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第1~6题。

【教学目标】在行程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方法,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例2,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二第7~1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通过红玫瑰种植面积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

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三第1~8题。

【教学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优质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优质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优质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一节:音乐的作用与功能第二节:音乐与情感表达2.第二章:乐理知识第一节:五线谱的认识与运用第二节:音符与节奏的认识3.第三章:名曲欣赏第一节:交响乐《动物狂欢节》第二节:民族器乐《春江花月夜》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2.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认识与运用,音符与节奏的掌握。

2.教学重点:音乐与情感的关联,名曲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五线谱教学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五线谱本、铅笔、橡皮、音乐欣赏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生活场景音乐,让学生体会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新课内容(15分钟):讲解音乐的作用与功能,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讲解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进行识谱练习。

欣赏交响乐《动物狂欢节》,分析乐曲结构,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

3.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音符与节奏的识别,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五线谱识谱,教师进行辅导。

六、板书设计1.音乐与生活:音乐的作用、音乐与情感表达2.乐理知识:五线谱、音符与节奏3.名曲欣赏:交响乐《动物狂欢节》、民族器乐《春江花月夜》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音乐在生活中作用的短文。

完成五线谱识谱练习题。

欣赏民族器乐《春江花月夜》,分析乐曲的特点。

答案:1.关于音乐在生活中作用的短文: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舒缓压力、激发灵感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阐述。

2.五线谱识谱练习题:根据教师提供的乐谱,完成指定的识谱练习。

3.《春江花月夜》分析:乐曲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一节:生活中的音乐元素第二节:音乐与情感表达2. 第二章:民族音乐第一节:汉族音乐第二节:少数民族音乐3. 第三章:西洋音乐第一节:交响乐第二节:歌剧与音乐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音乐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如音名、音值、节奏等。

2. 教学重点: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音乐教材、课件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生活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新课内容讲解:音乐与生活: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民族音乐: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播放代表性曲目,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西洋音乐:介绍交响乐、歌剧与音乐剧的起源及发展,播放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音乐与生活:音名、音值、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

2. 民族音乐:汉族音乐特点、少数民族音乐特点。

3. 西洋音乐:交响乐、歌剧与音乐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音乐与生活中的三种音乐元素。

介绍你喜欢的一部民族音乐作品及理由。

简述交响乐、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答案:音名、音值、节奏等。

略。

交响乐:以交响乐队为表演形式,表现力丰富;歌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音乐剧:以歌唱、舞蹈、戏剧为主要表现手段,融合多种艺术形式。

2. 课后实践:学唱一首民族歌曲或西洋经典曲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组织音乐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1、教学例2(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现在?分贝80分贝(1)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现在?分贝80分贝?(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

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3、教学例3(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 1 1 1111 4 生 1:我是根据乘法的意义算的, ³4= + + + = = 。 5 5 5 5 5 5 5
1 1 1 1 4 1 4 4 生 2: ³4 表示 4 个 的和,4 个 是 ,所以 ³4= = 。 5 5 5 5 5 5 5 1 1 1 4 1 4 生 3: ³4 就是 4³ ,所以 4³ = = 。 5 5 5 5 5
3 1 课件再次展示情境图,拖拉机每时耕地 公顷, 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5 2
让学生先思考,然后试着独立列式。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引导他们根据
-7-
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³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来列式。 3 1 学生交流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³ 5 2 引导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生 1:我是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式的。 3 1 3 1 3 1 生 2:每时耕地 公顷, 时耕地的公顷数就是 的 ,求 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 5 5 2 2 2 (3)引出课题。 这道分数乘法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师生共识:这是一道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算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 算方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 2.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 1 (1)思考:怎样计算 ³ 5 2 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看是否能独立计算。 (2)结合图示,理解算理。
26
3 是多少? 4 2 (4)15 时的 是多少? 5
(2)20 吨的
3.解决问题。
5 3 (1)小林去超市买水果,每千克 16 元, 千克需要多少元? 千克呢? 8 4 3 1 (2)汽车每时行驶 80 千米, 时行驶多少千米? 1 时行驶多少千米? 5 4 8 (3)爸爸身高 180 厘米,妈妈的身高是爸爸身高的 ,妈妈身高多少厘米?小明的身 9 7 高是妈妈身高的 ,小明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8
4 考你,我们师徒每人吃这个西瓜的 1 “这还不容易, 1 5 ,我们 4 人共吃多少?” 5 ³4= 5 ”
八戒不以为然的说。猴哥又说: “如果这次答对了,我的一份给你。呆子听题,让你先
1 吃这个西瓜 4 5 的 4 ,你应该吃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八戒急的抓耳挠腮,小朋友们你
知道八戒吃了多少西瓜吗?让我们带着这数乘整数。
3 课件展示拖拉机耕地的画面,拖拉机每时耕地 公顷,3 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5
如何列式?并说明理由。 9 3 学生列式: ³3= (公顷) 5 5 3 3 生 1:因为 3 时表示 3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或 的 3 倍是多少? 5 5 生 2:我是根据“工作效率³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来列式的。 (2)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第 2 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 页例 3,练习一第 7~8 题。
-3-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例题投影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3 2= 7 2.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将继续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整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一车间每时加工零件 100 个,3 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00³3=300(个) ,或 3³100=300(个) 。 100³3 和 3³100 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用乘法? 学生汇报: 生 1:100³3 表示 3 个 100 相加的和是多少,或 100 的 3 倍是多少。 生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生 3:根据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³工作时间。 2.感悟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5 4= 8
9
5 = 12
5
3 = 20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择一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4 课件出示:一车间每时加工零件 100 个, 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5
4 4 时加工零件比 100 个多还是少呢?为什么?(比 100 少,因为 时比 1 时少。 ) 5 5
(1)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4 100 =80(个) 5 (2)思考:为什么这样列式?
4 4 4 生 1:我认为 时加工的零件数就是 1 时加工零件的 ,也就是 100 个零件的 ,也可 5 5 5
以理解为 100 的
4 是多少。 (板书) 5
4 4 生 2: 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工作总量, 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³工作时间, 所以 时 5 5
加工的零件个数用 100 生 3:
4 来表示。 5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六.独立练习: 练习一第 7 题、第 8 题。
-6-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分数
教材第 3﹑4 页例 4,试一试、课堂活动第 2~4 题,练习一第 9 题、第 11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结合图意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能力。 3.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生一张长 15 ㎝、宽 10 ㎝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 1 只猴子分西瓜。 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八戒寻来一个大西瓜,猴哥说: “八戒,我来出道题考
1 课件展示例 1 的情景图:每人吃 个饼,4 人吃多少个饼?再次让学生思考,然后尝试 5
5+5+5+5
5³4
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即: 5+5+5+5 表示 4 个 5 相加的和是多少?5³4 表示 5 的
列出算式。
1 1 1 1 学生列式: + + + 5 5 5 5 1 1 ³4 或 4³ 5 5
-2-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计算的方法。 (2)试一试:教材第 2 页例 2 中的试一试。 教师要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约分, 防止错误的发生。 在全班交流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与约分的方法。教师可有意展示分数的分子与整数 约分的错误做法,让学生辨析,引导学生理解,只能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约分的道理。 现在你能完整地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结合学生的交流,小结计算的方法:分数乘整数,先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约分, (不能 约分的可直接计算)然后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1.第 4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对于此题,教师还可以追问, 1 ³5 表示什么?) 8 2.练习一第 1~4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可抽 1~ 4 题中的两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 四、达标反馈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 1 1 1 1 + + + + =( )+( ) 7 7 7 7 7 2 2 2 2 + + + =( )+( ) 9 9 9 9 2.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2 ³3= 4³ = 3³ = ³5= 9 7 10 13 2 2 3 5 ³3= 10³ = ³4= ³8= 9 5 10 16 3 3.一堆煤,每天用去 吨,4 天用去多少吨? 16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分数乘法,你还想知道什么? 六.独立练习 练习一第 5、6 题。
-1-
1 1 1 1 1 再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即: + + + 表示 4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 5 5 5 5 5 1 1 ³4 表示 的 4 倍是多少? 5 5 (3)对比整数乘法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 思考一下,5³4 和 ³4 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感受?(学生答略) 5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探索计算方法。 1 ³4 怎样计算? 5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汇报,并让学生自己说计算 的依据,最后掌握大家认为较好的方法。 全班汇报:
总结: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生 2 和生 3 的方法相对简单一些,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 喜欢的和简单的方法进行运用。 (2)试一试。 教材第 2 页例 1 的试一试。 3.教学例 2。 3 (1)出示: ³2。 8 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思考,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然后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去板书,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3 3 2 6 生 1: ³2= = 。 8 8 8 3 3 2 6 3 生 2: ³2= = = 。 8 8 8 4 3 3 3 生 3: ³2= ³2= 。 8 8 4 接下来让学生评价三位同学的计算过程。 生 4:生 1 的计算结果没有约分,最后结果应约成最简分数。 生 5:生 2 和生 3 的计算都对!可以先计算,再约分。也可以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 分,再按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但生 3 的计算方法简便些,先约分,能使计算的数 较小,计算更简便。
一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
教材第 1、2 页例 1、例 2,课堂活动第 1 题,练习一第 1~6 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及迁移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探索数学奥秘的旅行列车又将我们带到哪里呢? 请看大屏 幕。 (多媒体展示单元主题图) 仔细观察主题图,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后回答) 要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就要用到分数乘法的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就来研究和分数乘 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 4 人吃饼的情景图,并配上声音:每人吃 5 个饼,4 人共吃多少个饼?让学生 先思考,然后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 4 倍是多少? (2)感悟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