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路基过渡段水泥稳定碎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初探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6、1 一般规定6、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与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得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与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得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 基床表层得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得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得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得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得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得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得强度及良好得水稳性与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 路基填料得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得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得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与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与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得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得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得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得能力。

6、1、11 路基上得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与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得规定。

表6、1、11 轨道与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6、1、12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与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得渐变段。

过渡段及路基填筑质量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依据新验标)2011.7.9

过渡段及路基填筑质量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依据新验标)2011.7.9

路基施工过渡段及路基填筑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一、基床以下路堤1、普通填料及物理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检验批划分:同一压实工作班的单个压实区段的每一检测层。

检验标准:基床以下路堤的压实质量应根据填料类别按下表采用双指标控制: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

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45MPa且Ev2/ Ev1≤2.6。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4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2、化学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检验批划分:同一压实工作班的单个压实区段的每一检测层。

检验标准:基床以下路堤的压实质量应根据填料类别按下表采用双指标控制: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抽样检验3处无侧限抗压强度(统一连续作业段左、中、右各1处)。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压实系数,每检验批平行检验1处无侧限抗压强度。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样应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密度成型,并按规定进行养护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化学改良土外掺料剂量采用滴定法或仪器法检测。

3、加筋土填筑检验批划分:同一压实工作班的单个压实区段的每一检测层。

检验标准:根据填料种类,其压实质量标准同基床以下路堤普通填料、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

检验数量:根据填料种类,其检验数量同基床以下路堤普通填料、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为客运专线路基基床填料适用性分析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为客运专线路基基床填料适用性分析

22 水 泥 稳 定 级 配 碎 石 的优 缺 点 .
1)水 泥稳定 级配碎 石 的优点 。水泥稳 定级配碎 石有 良好 的板体 性 、整体性 ,水 稳定性 、抗 冻性 和耐久性 ,这些 方面都较其他稳 定土 好 ,强度随龄期增长 ,力学强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具有强度增长快 , 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小 , 在雨季雨停后即可施工 ,在冬季上冻之前半个月 还能施工 。公路基层弯沉试验证 明,细小、缝宽不大的干缩裂缝对基层 承载能力没有影响。我国碎石和水泥采购方便 ,而且水泥价格相对 比较 便宜。 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缺点 。水泥用量超过一定数量 ,水泥稳定粒 料收缩 陛增大,易产生严重收缩裂缝 。由于水泥水化和结硬作用进行比较 快, 对施工要求 比较严格 , 要求在混合料初凝前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加水拌 和到碾压成型几个主要工序。由于影响水泥稳定粒料强度的因素很多 , 如 原材料级配 、水泥剂量 、含水量 、压实度 ,故施工控制有一定的难度。水 泥稳定级配碎石 的施工用水和养生用水比较多,在干旱地区或缺水路段使 用困难大,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存在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缺陷。 虽然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有一定的缺点,但它的优点是其他稳定材料 所不及 的。因此 ,从发展趋势来看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用于重载交通是 有优势 的。
配碎石对路基 不同层位静 动应力 衰减 ,变形特征 及沉降稳定 时间 的定性分析及 过渡段沉 降观测数据 的分析评估 ,可得 出水 稳定级 配碎石 作 为路基基床 填料是 可行 的 ,其不但 可减小路基 工后沉 降 ,还可大 大缩减沉 降静置观测期 。从而极 大缩短 了客运专线线 下结构施工 工期 ,
1 4 6
应 用 方 法 论
2 第期 科年2 0 3 1 霸 箍 1
水泥稳 定级配碎石作 为客 运专线路 基基 床填 料适用性 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研究

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研究

之 增加 ; ( 2 ) 无论 哪 种级 配类 型 的混合料 , 无论哪 种 水泥 剂量 , 随着龄 期 的增 长 , 混合 料 的 无侧 限抗
压 强度 也 随之 增加 ; ( 3 ) 悬浮 密 实型 级 配 混合 料 在 各种 水 泥 剂 量 下其 7天龄 期 的抗 压 强度 都 比 骨 架 密 实型 级 配混合 料 的强度 大 , 但 其后 期 强 度 增 长较 慢 ; ( 4 ) 在 水 泥 剂量 一 定 的前 提 下 , 骨 架 密 实 型级 配混 合料 的 7天 、 2 8天、 9 O天龄 期 的劈 裂 强度较 小 , 悬浮 密 实型 级 配 的劈 裂 强度 较 大 ; ( 5 )在
青海 交通科 技
2 O 1 7 —2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力 学 性 能 研 究
陈 博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 限公 司 陕西西安 7 1 0 1 1 9 )
摘 要 本 文以贵 州省 瓮安 至 江 口高速公 路路 面项 目水 泥稳 定碎 石 工程 为 载体 , 通 过 大量 的 室 内
d o s a g e,d i f f e r e n t a g e nd a d i f f e r e n t g r a d a t i o n nd a u n c o n in f e d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s p l i t t i n g s t r e n g t h nd a c o mp r e s s i v e
o f ra g d a t i o n t pe y ix m e d n o a t m t e r wh a t k i n d o f a t m e r i l ,c a e me n t d o s a g e,w i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g e,t a hi s p a p e r t a k e s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6.1 一般规定6.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根底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根底上开展设计。

6.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前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平安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6.1 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的规定。

表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6.2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总结》

编号: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水系贯通与综合治理PPP项目北海大街道路拓宽工程(二标段)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人:日期:专业技术负责人:日期:项目总工程师:日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会签单编号: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试验段目的 (1)三、试验段施工 (1)1、准备下承层 (2)2、施工放样 (2)3、混合料拌和 (3)4、混合料运输 (4)5、混合料摊铺 (4)6、碾压 (5)7、接缝处理 (7)8、养生及交通管制 (7)9、施工中各指标检测与控制 (8)四、施工投入主要人员 (9)五、主要试验检测仪器配置 (9)六、试验段总结 (9)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水系贯通与综合治理PPP项目北海大街道路拓宽工程(二标段)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我单位于8月22日在k4+800-K5+000段右幅施工20.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

我单位精心组织,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现将试验段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编制依据(1)北海大街道路拓宽工程《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

(2)根据滨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纸。

(3)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合同文件、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

(4)公司技术、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标准文件等。

(5)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政府性文件、国家施工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J 034-20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滨州市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考评办法》二、试验段目的为了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各类机械的匹配方式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总结

基层试验段成果总结一、施工简况本段起点桩号为K29+003终点桩号为K52+445.32,路线全长23.442Km。

根据施工设计图的要求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38cm,分两层摊铺,半幅宽度上基层18.45m,下基层18.75m。

为了尽早开展路面基层施工,提供大规模作业相关技术数据,我分部在2017年3月6日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的施工,具体桩号为K38+700〜K39+000左幅,试验段为第一层,铺筑厚度为19cm。

其中K38+700-K38+850段采用4%水泥量水稳碎石进行摊铺,设计最大干密度为2.472g/cm3,最佳含水量4.4%,;K38+850-K39+000采用3.8%水泥量水稳碎石进行摊铺,设计最大干密度2.456g/cm3,最佳含水量4.4%。

混合料采用一台WB600拌和楼进行拌和。

施工时,混合料的摊铺采用三台摊铺机进行,松铺系数暂取1.30,压路机采用英格索兰100—台、三一重工220四台、徐工XP261胶轮一台。

为确保施工质量,为今后大面积的施工提供依据,特将本段试验段总结如下:二、试验段目的1、验证施工的集料配合比: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水泥剂量、含水量的合理控制;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4、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工:魏义娟 实验室主任:冯春试验室试验员:高保生 施工员:谢和林5、检验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在试验段开工前已对技术、质量、试验、测量、资料、安全、设备等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2)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检测报告,已由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

(3)所施工段落的底基层经三阶段验收合格。

(4)对沿线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测,进行现场放样后,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2、机械设备配置(1)拌合设备: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机1座。

(2)摊铺设备:摊铺机三台。

高速铁路轨道有砟无砟过渡段施工探讨

高速铁路轨道有砟无砟过渡段施工探讨

工程技术高速铁路轨道有砟无砟过渡段施工探讨赵 瑞(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世界名片。

铺架作为高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其施工质量及进度非常重要。

其中轨道有砟无砟过渡段作为铺架施工的关键工序及薄弱地段,研究其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太焦铁路单枕连续法铺轨的有砟无砟过渡段施工,介绍其施工方法,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过渡段;单枕连续法铺轨1 工程概况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工程TJZQ-4标段铺轨工程(山西段),铺轨起点K103+517,终点里程K422+066,线路全长 318.549km,正线铺轨长度 631.56km、站线铺轨长度29.83km。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结构间设置过渡段,过渡段设置在隧道内,长度为40m。

过渡段范围内,在两股基本轨之间设置两根 60kg/m、25m 长辅助轨,其中5m 设置在无砟轨道,剩余20m 设置在有砟轨道。

过渡段轨枕的外型尺寸、截面尺寸及结构配筋参考图纸为《研线 0714》。

过渡段基本轨采用与双块式无砟轨道相同的弹性扣件,辅助轨采用扣板式扣件参考图纸为《图号:研线 0607》。

有砟无砟过渡段无过渡枕范围道床厚度为 37.4cm,道床边坡 1:1.75,砟肩堆高 15cm。

道床顶面宽度为 3.6m。

2 有砟无砟过渡段施工 2.1 人工散枕 为配合单枕连续法铺轨中的CPG 铺轨机与长轨牵引车转换。

过渡段采用人工散枕过渡的方法施工。

轨道有砟无砟过渡段设置40m,其中设置20m 过渡枕,20mⅢc 型轨枕,轨枕间距60cm。

并且施工过程中需根据CPG500有砟铺轨施工达到里程,确保Ⅲc 轨枕数量。

2.1.1 按照《无缝线路布置图》编制《长轨配轨表》 编制时使长轨单元焊接头(或锁定焊接头)配置在Ⅲc 型轨枕上,以方便工装转换。

配轨时需注意“工地焊接接头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以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并距离桥台边墙和桥墩不应小于2m”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 项 技术 参 数 , 过 对 所 采 用 的水 泥稳 定 碎 石 这 种 通
拉式 桩板挡 墙对墙 后锚 索 施 工空 间要求 高 、 索 长期 锚
挡 工 程 [ ] 深 圳 : 国铁 道 科 学研 究 院深 圳 研 究 设 计 院 ,0 9 Z . 中 20.
工作 的应力 松弛及 锚索 防 腐 等 问题 , 城 市空 间 愈发 在 狭小 的情况 下 , 很 大 的应 用价 值 。设 计 中不 仅要 按 有
照正 常使用 状态验 算结构 强度 , 而且要考 虑施工 工况 ,
[ ] 仲 颐 , 景 星 , 洪 瑾 . 力 学 [ . 京 : 华 大 学 出 版 2陈 周 王 土 M] 北 清
社 ,9 4 19 .
[ ] 位 洗 , 基 及 基 础 ( 三 版 ) M] 北 京 : 国建 筑 工 业 出 3杨 地 第 [ . 中
作 用 , 其适 用 于 调 整 过 渡 段 路 基 支 撑 刚 度 沿 纵 向 尤 的变化 , 到 过 渡 段 路 基 刚 度 平 顺 过 渡 的 目的 。本 达
次重 复荷载作 用下 还 产生 累计 永 久下 沉 ( 塑性 残余 变
形 )过 大或不 均匀 的变 形 , 导致路基 病 害 , 将 造成 轨道 的不 平顺 既加剧列 车 与线 路 的动 力 作用 , 给 高 速线 也
无砟 轨道试 验段 要 求基 床 填 料 使用 A、 B组 填 料 或 改 良填料 。水泥 稳定 碎 石 作 为 一 种 优 质 的化 学 改 良填
料, 正愈 来愈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无 砟 轨 道 路 基 及 过 渡 段
的结构 中 , 主要起 到 提 高 基 床 强 度 、 加 基 床 刚度 的 增
An e e vrn na n iern ,9 8 1 9 -8 d G o n i me tlE gn eig 1 9 ( ):59 . o
所采 用 的只是衡重 式挡墙 和桩板 挡墙计 算方法 的简单 叠加 , 墙后 土压力 的分布 没有考 虑挡墙位 移 的影 响 , 也
( .西 南 交通 大学 道 路 与 铁 道 工 程 系 , 1 成都 60 3 ; . 道 第 二 勘 察 设 计 院 地 质 路 基 处 , 都 10 1 2 铁 成 60 3 ) 10 1
摘 要 : 遂 渝 线 无 砟 轨 道 综 合 试 验 段 所 采 用 的 水 泥 稳 定碎 石 进 行 了一 系列 室 内 土 工 试 验 , 试 验 获 得 的 对 以
版 社 ,9 8 18.
校核 不利工 况下 的结 构强 度 。它作 为一 种新型 的支挡
结构 , 其受 力及 变形情况 还没有 成熟 的计 算方法 , 本文
[ ] 希成 , 美 玲 . 挡 结 构 设 计 手 册 ( 二 版 ) M] 北 京 : 4尉 周 支 第 [ .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0 4 20 . [ ] E R I D SM, N G 0 T P u 0 . a rl r sr n 5 G O GA I A A N S 0 0 L S C L t a P e ue O e s S et i l D e T t p L a J .Ju d[ ] o ra O e t h ia e l i e

76



Ral y En i e i g i wa gne rn
文章编 号 :0 319 (0 0 1 — 7 —4 10 。9 5 2 1 ) 00 60 0
无 砟 轨 道 路 基 过 渡 段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物 理 力 学 性质 试 验初 探
张 泉’ 罗 强 魏 永 幸
了初 步研 究 , 并得 出 了一 些 有益 的结 论 , 实 际工 程 为 提 供参 考 依据 。
路养 护维修 造成 难 以克 服 的 困难 。而 路 基 的 质量 与路基 填料 工程 性质 好坏 直 接 相关 。 因此 , 渝 铁路 遂
牧 稿 日期 :0 0 0 —0; 回 日期 :0 0 0 —0 2 1—5 3 修 2 1—7 1
1 碎 石 基本 性质 土 工 试 验
为 了获 得遂 渝 无 砟 轨 道试 验 段 路 基改 良填 料 的
基 金 项 目: 道 部 科 技发 展 计 划 项 目(0 5 04C G) 铁 20 k 0 一( )
作者简介: 张泉 (9 6 ) 男 , 17 一 , 湖北 荆 州人 , 士 研 究 生 。 博
高速铁 路 的发 展 必 须 以安 全 、 靠 、 适 等 为前 可 舒 提, 这些均 取决 于构成 铁 路 系统各 方 面 的 高 品质 和高 可靠 性 。要 使列 车高 速安 全 平稳 地 运行 , 线路 的稳定
与平顺 是必 不可 少 的条 件 。路基 是 轨道 的基础 , 路基 的变 形直接 反映 到轨 面上 , 对 轨道 的影 响主 要 表现 它 为垂直 下沉 除路基 自重 产 生 的压 密 下沉 外 , 列 车多 在
相 关数 据为基 础 , 其物理 力 学性 质进行 了初 步分析 。研 究成 果对我 国高速 铁路 路 基及 过 渡段 填料 的 对 选择 和应 用有一定 参考价值 。
关键 词 : 高速 铁 路 无 砟 轨 道 路 基 及 过 渡 段 填 料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中 图分 类号 : 2 3 1 文 献标识码 : U 1. B
文 根 据 现场 水 泥 稳 定 粒料 设 计 施 工 的技 术 标 准 和条
件 , 用 击 实或 压实 的制 样 方 法 , 采 开展 了不 同含 灰 率
( % ~1 % ) 2 0 的水 泥 稳 定 粒 料 在 7 d养 生 的 无 侧 限 抗 压 强度 试 验 ,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物 理 力 学 性 质 进 行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