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二年级上册知识树【精选】

谢谢!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建 价。
议
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
方式的多样化。
6、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7、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课程 资源 的开 发和 利用 建议
1、运用生活资源 我们在学习教材内容时,可以巧妙的结合生活,利 用生活资源。比如在学习直角的认识时,可以利用教室 的黑板,窗框对学生们进行讲解,形象直观,便于学生
。 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重 要原则。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领悟出数学 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 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作为教师就要设计 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并引导他们学会 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 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深刻地体会到数 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逐渐培养学 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忆和理解。 2、利用其他学科资源 其他学科与数学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数学 广角》的排列,两张数字卡片通过调换位子能摆出不同 的两位数,这一现象就和语文学科的反序词很相似。我 们要从其他学科中开发资源,来促进数学教学。
3、开发网络资源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利用网络教学, 充分开发网络资源。比如制作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青龙山学区中心校 崔建国
说教材
说课标
三 说
说建议
总体课程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 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名称,熟记全部乘
知
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识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 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简单的排列 搭 配 问 题
简单的组合
数 学 第 八 广 单 元 角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测量长度要 用统一标准
统一长度单位
长 度 单 位
第 一 单 元
不退位减
退位减
加强竖式计 算准确率
两位数减两位数
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连加连减 混合运算
加减法估算
100
以 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
第 二 单 元
掌握画角的方法
直角的 特征
画角
角的特征
认识直角
判断直角的 方法与画法
统一认识角
人教版二年级 上册 知识树
制作人:上官文霞
认识直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表内乘法
数的运 算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图形的 认识
测量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量一量,比一比
图形与 位置 认识时间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树
建立厘米的表象
8的乘法口诀 初步理解“一个数 的几倍”的含义 7 的 乘 法 口 诀
9的乘法口诀
以理 将 便成 全 记阶 部 忆梯 口 形诀 ,整
表 二 内 乘 法
第 六 单 元
会书写时刻的两 种表示方法
知道钟面 的结构 认识钟面
认识时刻
能算出从上个 时间到下个时 间经历的时间 段
了解时间段
认 识 第 七 时 单 元 间
判断直角, 画直角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第 三 单 元
熟记2-6的口诀 乘加乘减
2-6的乘法口诀 用数学
乘法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11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地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用不同地物品作标准量不同地长度.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发明尺子地原因和作用.、建立厘米地表象.、用厘米量和测量方法.三、认识米和用米量、建立米地观念.、厘米和米地进率.、测量方法.四、认识线段量画线段、什么是线段及特点.、画线段.、量线段.第二单元:以内地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地问题..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地计算顺序地问题..进位加.着重解决个位上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地问题..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总结.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着重解决笔算减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地问题..着重解决从个位减起地计算顺序地问题..退位减.要退位和怎样退位地问题..被减数地个位是如何退位,个位该怎么办..总结方法.、应用题.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巩固加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需要用竖式计算地方法.四、估算.估算地概念..什么是大约值..估算地策略和方法.第三单元:角地初步认识统一认识角、什么叫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角地大小和谁有关和谁无关?、画角地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地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一个角)三、认识直角.什么是直角..直角地标志.四、判断直角,画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地方法..如何画直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乘法地初步认识乘法地意义,认识乘号,读写法.同数相加和乘法地关系,乘法各部分地名称.感知乘法是相同数相加地简便计算.二、地乘法口诀、地乘法口诀地乘法口诀地来源.. 地乘法口诀地意义..熟记地乘法口诀.三、用数学.乘加乘减.体会解题策略多样化..乘法应用题.解决问题.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地就简单物体地形状.二、轴对称.认识轴对称图形..会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三、镜面对称、湖面对称.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一地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口诀地编制过程,掌握口诀地特征,熟记口诀..初步理解“一个数地几倍”地含义..建立求“一个数地几倍是多少”地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用已构建起地“求一个数地几倍是多少”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地乘法口诀.知道地乘法口诀地来历以及含义,并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使学生经历编制地乘法口诀地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感受数学地趣味性,并能用口诀计算.三、乘法口诀表.第七单元:统计收集数据(画正字地方法)统计结果.条形统计图会看统计图收集信息.画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简单事物地排列和组合地方法、排列数、组合数二、对个或个以上事物进行正确地判断、推理.。
小学数学知识树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制作者:孙喜索
年8月28日
精选ppt
1
表内乘法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看一看
我长高了
摆一摆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等差数列
(拓展)
数的运算
认识直角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图形的 认识
测量
图形与 位置
图形与变 换
数据统 计初步
活动统计
认识直角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图 形 的 测量 认识
图形与 位置
图形与变 换
数据统 计初步
活动统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精树选ppt
设计者: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教师孙喜索
3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树
精选ppt
设计者: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教师孙喜索
2
表内乘法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看一看 摆一摆
我长高了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等差数列
数的运算 (拓展)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树说课PPT1

阶
二年级上
段
第一学段 1-2年级
说目标>>>本册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
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
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
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
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组合数。
3、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
能力,形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问题的意识。
数学思考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生活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
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
程
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目
标
情感态度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 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 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 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 学态度
第一单元
说目标>>>课程目标
九 年
第四学段 7-9年级
义
务
第三学段 5-6年级
教
育
第二学段 3-4年级
教学 设计 思路
检测总结
归纳总结
分层检测
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说 教 学
课程资源开 发与利用
第一单元
说教学>>>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主体多元
课堂表现
课下调查
方式多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教
量质结合
成长档案
学
评
价
第一单元
1.教学设计2.Βιβλιοθήκη 学评价3.课程资源的 开发
说 教 学
第一单元
说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任课教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知识树: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知识树: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年级知识树

例3认识米 用米量
直观认识 线段 认识线段 测量线段的 长度
例1体会长度 单位的必要性
长
长度 度 单 长 度位
例4会画 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王芳
画角
观察事物 认识直角
例3
初步认 识角
初步认 识直角
角的 初步 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画角
观察事物 认识直角
例3
初步认 识角
初步认 识直角
角的 初步 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例1学习 复式表,图表结合 解决问题
二上例1 以1当2 二下例2 以1当5 单式条形 统计图
二下复式 统计表
二上 图表结合
一下例2首次 出现统计表
统计表
二 年 级
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树
米与厘米的 关系1米等于 100厘米 例2认识厘米 李 用厘米量 李 2 认 2 识 认识米 认识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