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五识
2015中考语文 课后强化训练 17 议论文阅读之二 理清思路,分析论证课件

四、(2014·连云港)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 周慧虹
原文见讲义 课时讲解题型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首先从“舌尖体”走红现象谈起,指出“舌尖体”的可爱之处;接着从反 面入手,论述某些新锐文体的危害;最后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意思相近的 段落整合在一起,归纳出段落大意。然后用“首先”“其次”“最后”等概 括出论证思路。本文①②③段主要说的是“舌尖体”的可爱之处,而第④段 很明显的是从反面论证,⑤⑥段则是作者提出建议,告诉人们如何对待网络 语言问题。
课时讲解题型 3.第⑥段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承接上文,补充论证了“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的观 点,使论证更充分、更严密、更有力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的时候,要结合前后文来分 析。上一段论述的是“胆识”,从本段首句“我要强调一点”可以看出,本 段很明显是对上一段的补充。答题时,要分析出本段所体现出的论证的严密 性。
课时讲解题型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 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 书应有的步骤),具有说服力。 解析 第一问,从文章②③④段列举的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 事例来看,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第二问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可 扣住本文的主要观点来谈,举例论证的作用一般是用事实说明道理,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B ) A. 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 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 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 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 问题。 解析 A项说法与原文中“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 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无论对于治学之 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的观点相违背。C项说法 与文中“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 躁”的观点相违背。D项说法与文中“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 重要”的观点相违背。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五识”教育: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

五识”教育: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2010-11-16 17:16:25| 分类:教学探讨|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看到台湾一位学者谈论“五识”教育,提到上面这个五个“识”,甚合我意,这里借题发挥一番,把我对这“五识”,也是对自己为人处世与做学问的标准做一个注释。
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鉴于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方面还不尽人意,有时甚至扮演着提供错误信息、扭曲你的人生与世界观的角色,所以,我认为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阅读。
尤其对于年轻人,阅读是最、最重要第一件事。
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需要有一定的“常识”。
为什么把常识放得比知识还高?原因很简单,没有知识的人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靠“扫盲”与补习来纠正他,可那些有意或者无意罔顾常识的人,才真让你受不了,他们也是黑白颠倒与指鹿为马的一群人。
一个普通的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原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种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对于青年人交朋友与寻找另外一半,我的建议是,对方没有知识不要紧,但对于那些分不清常识的人,最好离他(她)远一点,有时知识并不能挽救他,那是世界观的问题。
一个人只有在拥有了一定的知识,懂得辨认常识的时候,才能更上一层楼,拥有自己的“见识”,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这是一个学者与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
我常常遇到一些年轻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
当然,更让你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名有学问、有看法的人,一般就可以称为知识分子了。
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永远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胆识就是在你拥有了知识,也分清楚了是非曲直的时候,,不再保持沉默,而是勇敢地表达、甚至去实施你的“见识”。
五大识人术

五大识人术
1. 背后夸人:这是一种心无芥蒂的表现,发自内心地欣赏某个人,表达的是真诚的赞扬,没有嫉妒之心。
2. 苦以验其志:面对挫折能够勇往直前的人,必定超强的意志力和过人的忍耐力,是个成大事儿的人。
3. 知难观其勇:遇到困难可以看出一个人勇敢与否,醉酒后能看出一个人区别清醒时的德行,从而检验出一个人真正的品行。
4. 自律:人总是承担不起责任,经不起诱惑,那么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生活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希望自己有个好的状态,能比别人更成功。
永远不要等待运气的降临,要靠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要求。
唯有时刻提醒自己,人生还没有成功,还需要在未来努力,保持严格的自我控制。
依靠这种自我约束的精神,可以使我们变得更优秀。
5. 听气:老祖宗认为,人是有精气的,通过观察一个人说话时表现出来的精气,就可以看清一个人。
一般来说,心气粗糙、不细腻的人,说话的声音大都沉重散漫;心思缜密的人,说话大都有理有据、平和亲近。
心气卑劣、脾气乖戾的人,说话的声音大多粗犷无礼;心气宽缓、性情柔弱的人,说话大多温和谦逊。
另外,讲诚信的人,心气大多平易而柔和;重义气的人,心气大多洒脱而从容;安详平和的人,心气自然而随和;勇敢无畏的人,则心气雄壮。
人,要有五识

人,要有五识
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教训。
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到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
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
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
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
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有了上面的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
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更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被人赏识有多重要

被人赏识有多重要——先有千里马,伯乐才能识之同学们:今天我们初一年级组从各班选出你们做代表参加这次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被人赏识有多重要”。
“赏识”一词作何解释呢?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人生要有“五识”,即常识、知识、见识、胆识、赏识。
其中“赏识”放在最后,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赏,欣赏;“赏识”就是因认识一件事物的价值而赞赏,即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给予赞赏,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被人看得起,得到别人的点赞。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是不爱被别人表扬和点赞的,从三岁小孩,到八十老翁,无论人生有多大的改变,阅历如何的丰富,心态如何的沧桑,只有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他说:“欣赏、赞美和鼓励是一个人由平凡普通飞向成功彼案的翅膀。
”可见赏识对一个人成长、成才是多么的重要。
历史上,因被人赏识而走向成功的例子非常多: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的题目是自己十天前刚做过的,他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皇帝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非常惊讶,不明白皇帝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皇帝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通过这两件事,晏殊得到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一致赞赏,为后来晏殊位极人臣,高居相位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个《万斯同闭门苦读》的故事。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青年文摘语录精选

青年文摘语录精选1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圣诞老人总要半夜里到来,后来才知道,他悄悄送来了成长的快乐,也偷偷带走了我们年幼的时光。
2 人人都想活得随心所欲,但多随心所欲,当时有多快乐,后来便会有多痛苦。
人跟动物不一样,正是因为人懂得控制自己。
3 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
生活是什么滋味--自己放调料。
4 可惜不是你,先来到爱情的站台。
5 我有很多坏毛病,但有爱你这个好习惯。
6 有时,消灭的的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变成自己的朋友。
7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的,都应该心存感激。
8 弯身扶着车把,奋力踩着踏板,朝着目标奔去,就像人生一样。
9 我们要努力把一生好好度过,好到等你死的时候,连殡仪馆的老板也会感到惋惜。
10 包容既是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一种处世智慧。
包容之人,是真正的慧人智士。
1 人要有五识:常识,知识,见识,胆识,赏识。
2 如果利益距离我们一步,成功则是两步。
超越功利之后,我们才能到达成功。
3 看三两根瘦竹,看一两片闲云,一刹那,一恍惚,忽然就想起某个过往的人。
忽然间,心如春水,就荡漾开一片潋艳波纹。
4 真正的朋友是那种你病了后给你买药,却问你怎么还不死的人。
5 真正激励一个人不断成功的,永远是对手。
6 生活的美妙,就在于那么一种神出鬼没,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时刻让你被你曾经轻视,或者起码漠视过的东西打动。
7 作为一个作家,你不能有了灵感才动笔写作。
作为一个演员,你不能有了状态才走上舞台。
所谓职业就是,不管有没有灵感或状态,随时都可以进入角色,并在过程中找到感觉。
8 回忆没有褶皱,我们却用离开烫下句点。
9 事情就是这样,当你不再哀叹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之后,你就能省下精力,创造出更丰富的生活。
10 流泪的原因有三:悲痛﹑激动眼不适。
舍此之外,便是欺骗。
人要有五识阅读答案

人要有五识阅读答案①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②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
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③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
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
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
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④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
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⑤“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
一个人哪怕学富五车,亦有“见识”,可因为种种原因,却闷声发大财,到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胆识”。
⑥我要强调一点,“胆识”可不仅仅是指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
一个无知的人,一个连常识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称他有“胆识”。
⑦最后还要加一个好像同前面几个“识”关联不大的“赏识”。
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都有偶遇他人赏识的时候,请问,你是什么感觉?我相信,有时他人的一两句赏识,往往成为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造就了你的一生。
我这里强调的“赏识”,就是你是否懂得赏识他人。
⑧那些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尤其是“胆识”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们失去了“赏识”他人的能力。
而不会、不能、不愿赏识他人的人,往往也就开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的人能走多远呢?18.作者认为“人,要有五识”,具体指哪“五识”?(2分)19.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 。
(2分) 20.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1.读了这篇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赏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山西改编)
人,要有五识
①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②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
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③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
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
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
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④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
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⑤“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
一个人哪怕学富五车,亦有“见识”,可因为种种原因,却闷声发大财,到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胆识”。
⑥我要强调一点,“胆识”可不仅仅是指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
一个无知的人,一个连常识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称他有“胆识”。
⑦最后还要加一个好像同前面几个“识”关联不大的“赏识”。
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都有偶遇他人赏识的时候,请问,你是什么感觉?我相信,有时他人的一两句赏识,往往成为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造就了你的一生。
我这里强调的“赏识”,就是你是否懂得赏识他人。
⑧那些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尤其是“胆识”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们失去了“赏识”他人的能力。
而不会、不能、不愿赏识他人的人,往往也就开始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的人能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