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A.朗润澄清静谧树木丛生B.烂漫嫩芽高邈呼朋引伴C.干涩决别沉寂花枝招展D.祷告告诫枯涸洪波涌起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B.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

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附答案解析)1.将选项中注音无误的词语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为:锲而不舍、调羹、校对、愧怍、咀嚼、亘古、深恶痛绝、鲜为人知、默契、楷书、草率、妇孺皆知。

2.将选项中书写无误的词语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为:高梁迭起、锋芒必露、慷慨淋漓、入梦、荒僻、梳头、苛捐杂税、烦躁。

3.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B、C。

4.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顺序为: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5.有误的一项是A,因为中国古代并没有以“右”为尊的规定,只是在一些场合中有“左尊右卑”的惯。

6.答案因题目未给出,无法作答。

到了高亮桥,XXX四处张望,没有发现任何士兵,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他想着两块钱就是两块钱,他需要有点胆量才能碰到这样的好事情。

最终,他发现这个好事情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1)马上相逢无纸笔。

落笔却是故人知。

XXX《逢入京使》)2)XXX:“学诗不能多读,多读必疏,疏则生疑,生疑则少悟。

”孙权劝学》)3)XXX的《竹里馆》中,诗人借助拟人的手法,把满月比作心心相印的朋友,表现了他新颖的想象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木兰诗》的结尾采用比喻的手法,解答了XXX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

男儿无所谓,翩翩随风飘。

”1.蒙辞以军中多务。

意思是XXX拒绝研究,因为他在军队中有很多事情要做。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意思是我不想让你研究成为一名博士!3.D.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的一项。

4.XXX劝XXX研究时,语气特别劝说,表现出他真挚的感情和急切的心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拖沓.(dá)妥帖.(tiē)商酌.(zhuó)B.契.约(qì)累.赘(léi)躬.行(gōng)C.监督.(dū)安分.(fēn)达.观(dá)D.譬.如(bì)循.环(xún)朦.胧(mé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和蔼奥密烂漫小心翼翼B.倜傥云霄轻捷人迹罕至C.黄晕取诀淋漓美不胜收D.健壮莅临鉴赏波光鳞鳞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5、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4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红(yīn) 疙瘩(gē)____________ 硕果(shuò) 愧怍(zuò)B.卓越(zhuó) 咳嗽(sou)____________ 嗥鸣(háo)____________狂澜(lán)C.污秽(huì) 亘古(gèng)烦躁(zào)____________哀悼(dào)D.塌败(tā)____________震悚(sǒng)____________萦带(yínɡ) 憎恶(zèng)2. 下列字形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当之无愧低眉顺眼鞠躬尽粹当之无愧B.慷慨淋漓微不足道莫名其妙家喻户晓C.妇儒皆知苛捐杂税锲而不舍沥尽心血D.锋芒必露酣然入梦潜心惯注鲜为人知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扑朔迷离之感。

B.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脏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C.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所以老师讲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D.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都不以为然,觉得不是大问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B. 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C. 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D. 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wù)惧惮.(dàn)惊骇.(hài)钦.佩不已(qīn)B.荒谬.(miào) 震悚.(sǒng) 哀悼.(dào )荒辟.(pì)C.取谛.(dì) 暑.名(shǔ) 絮.说(xù)烦燥.(zào)D.愧怍.(zuò) 掳.去(lǔ)滞.笨(zhì) 晌午(xiǎ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3、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这一问题很难理解,经过他的点拨,我才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比喻)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引用)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拟人)6、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gù) 坍塌(tān) 酬劳滴水不露B.戳破(chuō) 缝隙(fènɡ) 干躁源源不断C.白桦(huà) 薄荷(bò) 琢磨刨根问底D.废墟(xū) 结实(jiē) 富饶沉墨寡言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感概宽敞莅临自做主张B.云霄静谧奥秘暴怒无常C.竦峙决别分歧迫不急待D.阴蔽待弄倘若焦燥不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自从盐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盐城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B.秋风阵阵,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到:“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

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0分)1、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

(2分)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①zuān tàn ,如向②dì qiào 寻求宝藏。

①②二、根据提示填空(4分)1、我们学习了李白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我们学过的《春夜洛城闻笛》的最后两句:,。

2、用课文的原文回答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的原因:三、语言综合运用(2分)如果你要向同学借一本课外书,而这个同学对书籍是非常爱惜的,你将如何说才能借到这个同学的课外书?。

四、改正下列加横线的错别字(2分)(1)、意愤填膺(2)、深遂(3)、心会神疑(4)、死而后己(1)、(2)、(3)、(4)、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8分)(一)《邓稼先》节选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的品格。

在我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

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刘老师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第一次见到她不是在学校,而是在我家里,开学前她一户户上门来接受学生的报名,顺便认识学生和学生家长,这样的老师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只遇到过这一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8分)1. 下列加点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愧怍.(zu ò) 门槛.(k ǎn) 涎.水(y án) 淳.朴(ch ún) B.滞.笨(zh ì) 震悚.(s ǒng) 淌汗(t ǎng) 侮.辱(w ǔ) C.呜咽.(y è) 矗.立(ch ù) 尴.尬(g ān) 粗拙.(zhu ō) D.亘.古(g èn) 晌.午(sh ǎng) 镶嵌.(qi àn) 污秽.(hu 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硕果 屏障 元勋 锋芒必露 B. 缠绕 斑澜 选聘 妇孺皆知 C. 灌输 澎湃 挚友 沥尽心血 D. 谰语 督促 深霄 不可捉摸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凯歌。

C. 鲁迅明知道自己的这个习惯不好,但他仍然不以为然....,这样下去,我担心迟早要出问题。

D.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孙权、曹操、关羽、张飞、周瑜、吕蒙等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华夏大地 上演绎了一出又一出动人的传奇故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B.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C.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宣布,《视听表演北京条约》4 月 28 日生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在我国缔结、以我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

D.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A 哽.住(gěng)粗拙.(zhuó)揩.汗(kāi)B 滞笨..(zhì)气氛.(fēn)亘古..(gèn)C 校.对(jiào)殷.红(yīn)哺.育(bǔ)D 惩罚..(chéng)污秽.(suì)挚.痛(zhì)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A 深宵祈祷沥尽心血B 迭起默契大庭广众C 狂澜烦琐锋芒必露D 字帖愧怍深恶痛绝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对于圣诞节该不该过,中国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为了迎接初中这次的五四文艺汇演,同学们争先恐后,精心编排了多个活动。

D、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3分)A 《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B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归田录》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最后一课》D 《木兰诗》----郭茂倩---- 北宋---- 《乐府诗集》5.根据要求古诗文默写(8分)(1) ,明月来相照。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木兰诗》中体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

(5分)(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他的文学语言充满着____。

(2分)(2)试举例分析主人公祥子的形象。

(3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父亲的田园秋也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

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

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

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

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

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橡皮糖、好看的花衣裳。

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

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

稍远,是大片的菜地。

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

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

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

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

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

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

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

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

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

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

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

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

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

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

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

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

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

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悠闲的时候。

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

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

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

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

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

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

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

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分)2.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3分)3.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3分)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4.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5.在横线上写几句话,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要求:呼应前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3分)人,要有五识①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②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

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③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

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

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④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

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⑤“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

一个人哪怕学富五车,亦有“见识”,可因为种种原因,却闷声发大财,到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胆识”。

⑥我要强调一点,“胆识”可不仅仅是指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

一个无知的人,一个连常识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称他有“胆识”。

⑦最后还要加一个好像同前面几个“识”关联不大的“赏识”。

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都有偶遇他人赏识的时候,请问,你是什么感觉?我相信,有时他人的一两句赏识,往往成为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造就了你的一生。

我这里强调的“赏识”,就是你是否懂得赏识他人。

⑧那些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尤其是“胆识”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们失去了“赏识”他人的能力。

而不会、不能、不愿赏识他人的人,往往也就开始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的人能走多远呢?1.作者认为“人,要有五识”,具体指哪“五识”?(3分)2.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3.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4.读了这篇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赏识”的理解。

(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公亦以此自矜.矜:矜持B.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眼看C.但微颔.之颔:点头D.以钱覆.其口覆:盖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陈康肃公善.射多谋善.断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手不释.卷C.惟手熟.尔深思熟.虑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置.之不理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陈尧咨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急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陈尧咨“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陈尧咨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陈尧咨“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6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4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作文(50分)以“我的___________”为题,(先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2、C3、D4、A5(1)深林人不知(2)此夜曲中闻折柳(3)凭君传语报平安(4)惟解漫天作雪飞(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1)老舍,京味(2)从老实健壮,诚实可爱,坚忍,有理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二、阅读理解(一)1. 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怀念之情。

2. 文章首段对田园的环境进行浓墨重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奠定感情基调。

3. 示例: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刻画出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