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母乳库的建立和管理

合集下载

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管理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管理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管理制度1.新生儿监护病房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工作区域可分为医疗区、更衣区、配奶区、新生儿洗澡区,新生儿病房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谢绝家属探视。

2.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病房内洗手设施及干手设施均应为非手触式。

3.工作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换工作鞋、洗手、戴口罩、帽子。

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调离新生儿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4.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新生儿病房前、接触新生儿前后、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或使用手消。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5.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6.加强隔离措施,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多重耐药菌珠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

腹泻、脓疱疮、性病等任何原因需要床边隔离者应有床边隔离标识。

7.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暖箱内壁、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8.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听诊器、浴巾等。

9.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预防感染,护理顺序依次为早产儿、无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隔离新生儿。

10.人工喂养时做到奶嘴、奶瓶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奶瓶、奶嘴),鼻饲用的注射器每次更换,鼻饲管按要求定期更换。

11.每日清洁拖地不少于2次,物体表面保持清洁,抹布、拖把专用。

1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温湿度适宜,温度:24-26℃,湿度:55-65%。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的规范化管理体会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的规范化管理体会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的规范化管理体会引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最需要关注和治疗的地方。

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的特殊性,母乳喂养在NICU中的规范化管理面临着挑战。

本文将就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的规范化管理进行讨论,并总结经验,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一、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母乳还含有能促进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的生长因子,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肠道功能。

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婴情感交流,增进母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在NICU中推广早产儿母乳喂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和要点1. 建立规范的母乳喂养指南在NICU中,应建立规范的早产儿母乳喂养指南,明确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目标、原则和程序。

指南内容应包括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挤奶方法、母乳贮存和输送的规定、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监测和评估等内容,确保医护人员遵循规范操作,保障早产儿母乳喂养的质量和安全。

2. 优化母乳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在NICU中,应加强对母亲的产前指导和教育工作,帮助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她们在分娩后第一时间进行早期接触和早期哺乳。

还需要开展母乳预处理的工作,包括建立母乳库,提供母乳挤奶设备以及良好的挤奶环境等。

3. 实施科学的母乳喂养管理在实施母乳喂养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科学的喂养原则,包括根据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足量、足够的母乳喂养。

要加强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喂养计划,确保早产儿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能量。

4. 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在NICU中,应加强对家长关于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家长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母乳喂养过程,提高母乳喂养的意识和能力。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一个专门为早产婴儿和患有严重疾病的新生儿提供高级护理和治疗的特殊病房。

由于NICU中的患儿情况特殊,管理制度的建立对确保患儿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二、入院管理1. 家属沟通在患儿入院前,医生和护士需及时与家属沟通,向其详细解释NICU的治疗流程、设施设备以及家属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等,确保家属理解并配合。

2. 入院评估患儿入院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病史摘要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评以及及时修正。

三、护理管理1. 护理计划在制定护理计划时,护士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和执行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给药、喂养、清洁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等。

2. 护理文书护士需要准确记录患儿的相关信息,包括疾病进程、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等,以便医生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四、医疗管理1. 医疗团队NICU的医疗团队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组成,他们需要密切协作,及时沟通以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的医疗照顾。

2. 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医院应及时维护和检修NICU中的设备,并保证药品的准确配送和储存,以确保患儿在需要时能够获得必要的治疗和药物支持。

五、感染防控管理1. 感染控制标准NICU必须有明确的感染控制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包括定期消毒、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医护人员的洗手和穿戴防护措施等。

2. 家属和访客的管理家属和访客需要遵守感染防控规定,比如定期洗手、佩戴口罩、衣物更换等。

并限制参观时间和人数,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六、安全管理1. 设备和环境安全NICU应具备安全设施和环境,如温湿度控制、地面防滑、防火措施等,以保证患儿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治疗。

2. 患儿标识与安全防范患儿需要有独特的标识,避免混淆或错误,如佩戴标签或手环。

并且医护人员需遵循双重核对制度,确保给药和护理操作的准确性。

配奶室管理规定

配奶室管理规定

配奶室管理规定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配奶室管理制度一、NICU或新生儿病区配奶室管理制度1.配奶室应设有独立区域,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域分明,有标志,物品按区域分类进行摆放。

2.配奶室有专人进行管理,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

3.配奶室应设立洗手装置,进入配奶室需洗手、戴帽子及戴口罩。

4.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浓度500mg/L)浸泡过的拖布擦拭地面,物体表面及配奶操作台两次。

如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每次配奶后应清洁操作台面。

5.每日开窗通风2次,并进行空气消毒2次/日,每次1小时。

有专人负责并做记录。

6.配奶室内物品应放置有序,消毒后的奶瓶及奶嘴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区保管,一旦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

7.如开展母乳喂养,配奶室应设立独立的母乳存放的冰箱,每日进行清洁,定期进行除霜,并进行温度监测,有记录。

8.每季度对配奶室进行空气监测,消毒后奶瓶、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

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例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并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的复查。

以查找感染源。

二、母婴同室配奶区管理制度(一)环境及工作人员要求1.配奶区为清洁区,工作人员配奶前应洗手、戴口罩。

2.配奶应在单独的清洁区内的配奶台上完成。

3.配奶区内每日紫外线照射并登记,配奶区物表每日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并保证清洁。

4.配奶区内温度在22~24摄氏度,,湿度50%~60%。

(二)奶具管理1.奶瓶、奶嘴、喂奶杯、搅拌勺均须做到一婴一瓶一杯一勺,一用清洗一消毒,不得混用。

2.配方奶应现配现喂,剩余奶及时弃掉。

3.配方奶粉外包装应遮厂家标志,开启后证明开瓶时间及过期时间,干燥、阴凉处保存有效期为一月。

配奶用的量勺不得存放在奶粉罐内,应单独放置于无菌罐内。

无菌罐24小时更换。

如奶粉分装到无菌罐中,无菌罐也应24小时更换一次。

4.每季度做一次物体表面(消毒后的喂奶杯,搅拌勺或奶瓶,奶嘴等)消毒效果监测并做记录。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规定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规定

N I C 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规定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N I C 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一、配奶室管理制度1 配奶室应设有独立区域,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域分明,有标志,物品按区域分类进行摆放。

2.配奶间保持室内温度为24-26度,湿度40%~50%,有监测。

3.配奶间有专人进行管理,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

4. 配奶间应设立洗手装置,进入配奶室需洗手、带帽子及戴口罩。

5.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浓度500mg/L)浸泡过的拖布擦拭地面、物体表面及配奶操作台及操作车两次。

如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每次配奶后应清洁操作台面。

6.每日开窗通风2次,并进行紫外线消毒房间2次,每次1小时,有专人负责并做记录。

空气净化病房除外。

7.配奶间内物品应放置有序,消毒后的奶瓶及奶嘴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区保管,一旦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

8.如开展母乳喂养,配奶间应设立独立的母乳存放的冰箱,每日进行清洁,定期进行除霜,并进行温度监测,有记录。

9.每季度对配奶间进行空气监测、消毒后奶瓶、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

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历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并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的复查。

以查找感染源。

二、配奶管理制度1、保持配奶间及配奶操作台清洁干燥,配方奶品牌需进行遮挡,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时间和过期日期,开启后有效期为一个月,并保存在清洁干燥处。

2、配奶工作应由护士完成,应严格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配奶前及配奶后应用流动水洗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重新洗手。

3、夹取消毒后的奶嘴必须使用无菌镊子,不得用手进行抓取,无菌镊子应每日进行消毒及更换(干罐镊子罐开启后有效使用时间为4小时)。

4、奶瓶、奶嘴应做到一婴一用,用后应进行清洁与消毒,不得混用。

5、使用后的奶瓶及奶嘴应做初步清洁后送至供应室进行高压灭菌。

从无菌包装中取出的奶瓶及奶嘴超过24小时,即使没有使用也应重新灭菌。

新生儿乳库的管理制度

新生儿乳库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新生儿乳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收集、储存、管理、分配供应母乳给需要的新生儿的设施,是新生儿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母乳喂养条件,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乳库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新生儿乳库的运行,保障婴幼儿的饮食安全,保证母乳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利用,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以及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而建立的。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内开展母乳库管理工作,也适用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母乳库管理工作,以及与母乳库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

二、母乳库的组织管理1.母乳库建设的责任机构应由医院新生儿科负责,负责全面领导新生儿乳库的工作,并负责具体的操作规程。

医院领导为母乳库建设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

2.母乳库的设立应当遵从国家有关母乳库管理的相关规定,经医院管理者批准,成立工作小组,由新生儿科主任牵头负责,建立科室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衔接和协作机制。

3.工作小组成员结构包括新生儿科负责人、护士长、母婴科医生、营养师、卫生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根据母乳库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人员构成。

4.母乳库工作小组应当制定母乳库的运行标准和工作流程,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以适应医院的需要。

5.母乳库应当设立专职的母乳库管理员,负责全面管理和监督母乳库的日常运转。

三、母乳库的建设和管理1.母乳库应当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包括收集、储存、管理、录入,以及供应母乳。

2.母乳库应当严格遵守医学和卫生学规范,定期对母乳库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保证其卫生安全。

3.母乳库应当建立和完善各项记录和档案,包括捐赠者信息、母乳库出入库记录、贮存期限、费用结算等,确保母乳资源的安全和追溯。

4.母乳库应当建立一套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母乳的质量和安全,做好各项检测工作。

5.母乳库应当建立志愿者捐赠者队伍,根据实际需求招募、管理,引导和规范捐赠者,为母乳库提供充足的母乳资源。

1.母乳库应当制定合理的供需调配机制和配送流程,保证新生儿能够及时获得母乳。

母乳库管理制度

母乳库管理制度

母乳库管理制度一、母乳库的管理目标母乳库是一个为了弱势群体提供健康母乳的专业机构,母乳库的管理目标是为了保障母乳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为需要的婴儿和母亲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母乳库的管理体系1. 组织结构母乳库的组织结构分为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技术保障机构和质量监管机构四大部分。

领导机构负责整体规划和决策,管理机构负责日常运作和人员管理,技术保障机构负责母乳采集和处理技术的研发和维护,质量监管机构负责对母乳库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

2. 人员队伍母乳库的人员队伍包括医师、护士、营养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他们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才能够从事母乳库工作。

3. 母乳采集和处理流程母乳库的母乳采集和处理流程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母乳采集人员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母乳处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4. 母乳库设施和设备母乳库必须具备适宜的设施和设备,保证母乳的储存和处理环境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母乳处理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

5. 母乳库的质量监管母乳库的质量监管涉及母乳采集、贮存、处理和输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采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母乳的贮存和运输条件的控制等。

质量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母乳库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6. 母乳库的安全管理母乳库的安全管理涉及到母乳的来源和去向的追踪和记录、母乳采集和处理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等。

母乳库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母乳的来源和去向可追溯和记录,确保母乳采集和处理过程安全可靠。

7. 母乳库的信息化建设母乳库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包括母乳采集和处理的追踪系统、质量和安全的管理系统、人员队伍的管理系统等。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母乳库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8. 母乳库的宣传和服务母乳库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母乳库的认识和信任,同时加强对母乳库服务对象的宣传和教育,鼓励更多母亲捐献母乳,同时为需要的婴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和监测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场所。

为了确保对这些婴儿的高质量关怀,严格的NICU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着重探讨NICU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执行方法,以确保婴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和保障。

一、NICU管理制度的重要性NICU管理制度对于婴儿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1. 协调与沟通:NICU管理制度促进了各个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协作和沟通。

团队间的紧密合作可以确保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理解。

这对于婴儿的综合性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2. 保证质量: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婴儿接受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制度包括规范的操作程序、医疗设备的维护和定期的培训,可以保证医疗团队在护理过程中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工作。

3. 婴儿安全:NICU管理制度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婴儿免受潜在危险因素的伤害。

这些措施包括洁净环境的维护、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和医护人员对婴儿进行有效的监测。

二、NICU管理制度的内容NICU管理制度的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1. 人员组织:确定NICU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包括各个职责和科室之间的协作关系。

2. 设备和护理用品:确保NICU配备必要且高品质的医疗设备和护理用品。

这些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进行合适的记录。

3. 操作规程:制定清晰的操作规程,包括婴儿入住和出院的程序、护理要点和急救措施等。

这些规程应该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评估,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4.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和隔离规程。

确保员工明确了解和遵循这些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的感染风险。

5. 监测和评估:建立有效的婴儿监测和评估系统,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情记录。

同时,确保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相关医护人员,以便做出及时的治疗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着宝宝气味的衣物
采奶室
有正确使用吸乳器的书面材料/海报 由专人负责指导产妇如何正确吸乳
吸乳前的卫生要求
吸乳配件:
每个早产儿母亲采用即用型吸乳配件或经 医院消毒程序消毒的配件吸乳
吸乳器的清洁
每次使用前后或乳汁滴溅时按规程进行吸 乳器清洁
手部清洁
吸乳以及触碰吸乳配件前清洗双手:用洗 手液彻底清洁手部并冲洗至少15秒,注 意指甲周围的清洁,并使用抛弃式纸巾或 湿巾擦干手部。
中国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堪忧!
%
我国报道EUGR的发生率: 体质量 39.2%~80.5% 头围 23.1%~33.3%
早产儿协作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营养相关状况多中心调查974例报告. 中华儿科杂志, 2009,47(1):12-17.
一、NICU中母乳喂养的现状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12年)要求: 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50%以上;
降低NICU人均医疗费用31514美元。

----2014年4月“第九届国际母乳喂养与泌乳学术会议”。西班牙马德
三、NICU母乳喂养的好处
美国拉什医学中心2014年分享:
母乳喂养儿CLD发生率低、住院时间较短。
因为早产儿相关性疾病(NEC、 CLD、生长 迟缓、神经认知延迟、出院后再入院等)会增
2012年国内6个月母乳喂养率仅27.6%; 我国NICU母乳喂养率不足20%,但缺乏多中
心调查数据。 ------广西玉林妇幼报道出生42天早产低体重
儿纯母乳喂养30例占27.3%。
--陈业芳,罗妮,冯善清.NICU早产低体重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第9期)
二、NICU中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
三、NICU母乳喂养的好处
早产儿母亲的乳汁与足月儿母亲的乳汁不同, 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于早产儿: 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乳糖量低,容易吸收、 钠盐高,利于补充丢失量;乳清蛋白与络蛋 白比例达70:30。
有研究指出:早产儿母亲的乳汁可能含有多 种未分化的干细胞,对早产儿的远期健康有 潜在影响。
开奶时间晚、母婴分离婴儿吸吮减少、剖宫产率 高、母亲情绪焦虑等导致母乳分泌少;
母亲疾病导致无法哺乳;
医院条件不足导致无法接受母乳;
转运患儿多家属路途遥远无法送母乳。
三、NICU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能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
母乳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保证 氨基酸完全代谢,不至于积累过多的苯丙 氨酸和酪氨酸。
4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婴队列研究:
1.日龄1-28d的VLBW每增加10ml(kg.d),可降低 迟增 加3倍。
3.出生后14天内每增加1ml母乳,可降低NICU医 疗费用560美元。
4.如果日均母乳量从25ml增加至50ml以上时,可
效降低早产儿发生感染的危险度。 ➢ 在发达国家,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发生感染的
危险度也降低,败血症及脑膜炎的危险度降 低。 ➢ 纯配方乳喂养的早产儿NEC的发病率是纯母乳 喂养早产儿的6倍,是混合喂养儿的3倍。
➢ 实行NICU母乳喂养能提高母乳喂养率
三、NICU母乳喂养的好处
美国拉什医学中心2014年分享:
NICU母乳库的建立和管理
➢ 新生儿临床关注点 存活 营养 生长 预后
营养与早产儿生长发育
早产儿营养支持目标:接近胎儿宫内生长速 率 (平均16g/kg.d)
➢ 早产儿追赶性生长以达到同龄足月儿生长 水平。
➢ 达到正常胎儿的体成分和良好的功能状态, 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早产儿的营养目标 — 生长
乳汁收集
开始吸乳时间:
宝宝出生后2小时或母婴分离时即应开始用吸乳 每天8-10次,夜间至少1次 两侧同时吸乳,每侧10 - 15分钟;
合理的奶量目标:
产后第1天每次几滴~几毫升; 第2~3天每次5~15ml左右; 4~7天达到500ml左右。
NICU乳汁正确储存
向每个妈妈提高一系列预消毒储乳瓶 初乳收集杯(35ml)适于产后前3天 储奶瓶(80ml) 适于分娩3天后的产妇 储奶瓶(150ml)主要适合于2周后的送奶
NICU乳汁正确储存
根据早产儿的不同阶段 早期鼓励乳汁分装为10-20ml,用初乳收集
杯或者无菌注射器储存,预留空间防止冰冻 膨胀。 后期可根据哺喂情况分装成70ml左右,即可 防止浪费又可快速解冻。
指导产妇正确吸乳(1)
确保所有的配件安装正确 吸乳护罩贴合在乳房上,乳头置于吸乳护罩的管径中央 如果乳头偏大,可选用适合大小的多选型吸乳护罩 双侧吸乳时,指导母亲用一侧手臂固定同侧吸乳配件,再
用手拿住对侧吸乳配件,腾出另一只手调节吸乳器。 吸力调节:从最小负压逐渐增加直到
母亲仍感觉舒适的最大负压。 注意:吸力设置不当可能造成乳头疼 痛或损伤
指导产妇正确吸乳(2)
根据吸乳程序吸乳
Preemie+开奶程序卡: (按开关,再长按泌乳键10秒)连续运行15min,这个 吸乳模式具有独特的刺激、吸乳和暂停节奏。当液晶屏 显示“Done”表示开奶程序结束。 (连续3次吸乳量达到20ml后,转为标准程序吸乳)
袋鼠式护理
吸乳前进行1~3小时还可抚触宝宝
母亲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 每天摄入足量流质 避免含酒、咖啡因饮料 不吸烟
采奶室
吸乳环境:
母乳喂养室保证卫生、安静、私密性 坐姿舒适、轻松 闭上双眼,深呼吸,平静休息数分钟 放一些平静、舒缓音乐 轻轻按摩你的乳房 可配合宝宝照片、视频或者
--------早产儿摄入的人乳量越多获益越大!
三、NICU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中含大量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及双歧 杆菌能够阻止有害菌在新生儿肠道定植, 形成有利的微生物保护屏障;
母乳喂养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三、NICU母乳喂养的好处
对早产儿的益处: ➢ 在发展中国家,已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有
加家庭、社会、医院的负担,所以为高危母亲
提供泌乳服务,可保证患儿能获得大量的母乳
,而大部分的早产儿母亲在获得泌乳指导和高
效吸奶器等设备的帮助下,都能建立足量泌乳

----2014年4月“第九届国际母乳喂养与泌乳学术会议”。西班牙马德里
吸乳前准备
吸乳前准备
母亲状态:
保证休息,避免疲劳,除非母亲有严重疾病,否则都可以 吸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