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转)

合集下载

急性肺栓塞57例心电图变化与分析

急性肺栓塞57例心电图变化与分析
e mb o l i s m. Me t h o d s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E C G i n 5 7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p u l mo n a r y e mb o l i s m w a s
c a s e s( 5 7 . 9 %) , T v l — T w i n v e r s i o n i n 2 5 c a s e s( 4 3 . 9 %) ,a v R l e a d R w a v e e l e v a t i o n i n 3 0 c a s e s( 5 2 . 6 %) ,c l o c k w i s e f l u t t e r i n 2 5 c a s e s( 4 3 . 8 %) ,r i g h t a x i s d e v i a t i o n i n 2 0 c a s e s ( 3 5 . 1 %) ,r i g h t v e n t i r c u l a r h i g h v o l t a g e i n 1 6 c a s e s ( 2 8 . 1 %) ,S I QⅢ T Ⅲi n 1 5 c a s e s( 2 6 . 3 %) ,p u l m o n a r y P w a v e i n 1 5 c a s e s( 2 6 . 3 %) ,f i g h t b u n d l e b r a n c h b l o c k i n 9
p e r f o r me d . R e s u l t s T a c h y c a r d i a s w e r e f o u n d i n 4 5 c a s e s( 7 8 . 9 %) , o f w h i c h, p r e m a t u r e a t i r a l c o n t r a c t i o n i n 8 c a s e s , a t i r a l t a c h y c a r d i a i n 8 c a s e s , a t r i a l i f b r i l l a t i o n i n 6 c a s e s ,S T — T c h a n g e s i n 4 1 c a s e s( 7 1 . 9 %) ,T v 广r r v 3 i n v e r s i o n i n 3 3

36例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

36例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

36例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作者:王晓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心电图的特征。

结果接受检测的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35例存在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及所占比例:心动过速24例(66.7%)、V1-3导联T波倒置8例(22.2%)、V4和Ⅲ导联T波倒置17例(47.2%)、肺性P波5例(13.9%)、顺时钟向转位10例(27.8%)。

结论应用心电图检测,检测的方法较为简单,重复性比较强,诊断较快,在得出结论时,较为容易,便于掌握肺栓塞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临床特征急性肺栓塞主要指的是通过静脉,栓塞物嵌塞在肺动脉、肺动脉分支,组织的血液供应受到阻碍,引起疾病,如脂肪栓塞、空气栓塞、肺血栓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的发病率较高[1]。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特征与以下因素有关:记录的时间以及栓子大小。

此外,原有肺疾病也会使心电图改变。

本次研究选择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析心电图,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6例,患者经过肺动脉CT或者是肺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肺栓塞。

其中男性患者为20例,年龄为30-65岁,平均病程是(2.0±0.4)个月;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31-69岁,平均病程是(2.4±0.7)个月。

患者没有既往病史,平均年龄是(46.0±5.6)岁。

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10例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的问题,13例患者出现胸痛,其他13例患者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需要进行诊断。

1.2高危因素多数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需要了解患者出现的高危因素。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bokC B B i 2css .%)icmpe g u deba c l k( R B ) n4css 90 , lcws o t ni 7c ss l (R B )n ae( 5 ,n o lt r hb nl rn hbo I B B i ae( . c 9 ei c C 1 %)cok i rt i ae e ao n
e oim ( E) M eh d R top ciea ay i tefaue fc a g so G w sma ei p t nswh a e nda — mb l s AP . t o s ers et n lss h etrso h n e fEC a d n 2 ai t oh db e ig v 1 e
例 f . , 钟 向转 位 者 7例 (33 , l0 顺 9 %) 3 - 电轴 右 偏 者 3例 (43 。 结 论 急 性 肺 栓 塞 的 心 电 图具 有 非 特 异 性 和 多样 性 的 特 %) 1. %) 点 , 悉 常 见 的 心 电 图征 象 有 助 于 病 情 的评 估 和 判 断 , 仔 细 观 察 并 密 切 结 合 其它 辅 助检 查 早 期 识 别 。 熟 应
p r e t C ri ac l ,h f l tdH ptlY na n esy Y na 10 0 a m n a o su rteAf i e a i , a " U i ri, a " 7 60 t f o dv a ia s a n v t n
【 s at 0 jcie T td ecaat iis f hn eo E et cri rm (C )n f c e t p l oay Abt c】 bet os yt h rc r t a g f l r ado a E Ga de et i ane um nr r v u h esc o c co g f sn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演变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演变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演变林加锋 陈晓曙 王毅 夏剑岚摘要 为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诊断与对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2~4周后的心电图变化。

研究显示:①急性大块肺栓塞后即可出现s Ⅰq Ⅲ及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②T Ⅲ及T V 1~V 3倒置往往在发病1~2h 后按一定的顺序相继出现,依次为T V 1→T V 2→T V 3→T V 4,倒置的深度T V 1→T V 2→T V 3→T V 4;经适当的治疗,随病情好转,上述导联倒置T 波恢复的顺序则相反;③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后,下列心电图变化是病情缓解或肺动脉开通的征象:a.窦性心动过速消失;b.Ⅰ和V 5~V 6导联的s 波明显缩小甚至消失;c.V 1~V 3(V 4)导联T 波倒置加深;d.右束支阻滞消失;e.T Ⅲ、q Ⅲ及r Ⅲ的变化则呈双向性,当肺栓塞发病后数小时至3天内即溶栓者溶栓后r Ⅲ递减、q Ⅲ进行性加深增宽、T Ⅲ倒置进行性加深;反之,肺栓塞发病一周后进行溶栓者溶栓后q Ⅲ明显缩小、T Ⅲ由倒置很快变直立。

结论: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呈一过性及多变性,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有助于诊断及对疗效的判断。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急性肺动脉栓塞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右束支阻滞中图分类号 R543.2 R540.4+1 R54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59(2004)05-0358-04LIN Jia 2feng ,CHEN Xiao 2shu ,WANG Yi ,et al.E lectrocardi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T o explore the value of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in diagnosis and the action on evaluation treatement effect in acute pulm onary em 2bolism.Retrospctive analysis of ECG changes in admission ,postthrombolysis and 2~4weeks after treatement was made in 18pa 2tients with acute pulm onary embolism.Results :①The ECG changes of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s Ⅰq Ⅲappeared immedi 2ately in acute mass pulm onary embolism ;②According to regular sequence ,appeared early or lately T Ⅲand T V 1~V 3inversion after this disease came on 1~2hours ,that wereT V 1→T V 2→T V 3→T V 4,the inversion depth were T V 1→T V 2→T V 3→T V 4,and aft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disease improvement ,aforementioned leads T wave inversion returned to normal sequence were opposite ;③A fter treat 2ed thrombolytic or anticoagulate ,following ECG changes were signs of disease improvement or pulm onary artery reperfusion :S inus tachycardia disappeared ;S waves shrank or disappeared in leads Ⅰor V 5~V 6;T wave inversion in lead V 1~V 3(V 4)were deeper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disappeared ;T Ⅲ,q Ⅲand r Ⅲwere found tw ofold changes ,the r Ⅲwere lower ,the q Ⅲand T Ⅲinversion were deeper and wider when thrombolytic implemented after acute pulm onary embolism from a few hours to a few days ;conversely ,the q Ⅲwere lower and the T Ⅲwere from inversion to straight quickly when thrombolytic implemented after acute pulm onary em 2bolism one week.C onclusion :There are various abnormalities on ECG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 onary embolism.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bserve the dynamic ECG changes and combine closely with clinical findings.[Chinese Journal o f Cardiac Pac 2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2004,18(5):358~361]Cardiology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Electrocardiography Myocardial infarction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作者单位: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浙江温州325000)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 enzhou Third People ′s H ospital ,W enzhou 325000,Zhejiang ,China作者简介:林加锋(1961-),男(汉族),浙江洞头人,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肺栓塞的诊断进展论文:肺栓塞的诊断进展

肺栓塞的诊断进展论文:肺栓塞的诊断进展

肺栓塞的诊断进展论文:肺栓塞的诊断进展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目前国内、外的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漏诊率达79 %[1]。

但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死亡率仅为8%[2]。

因此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表现pe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临床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

1.1 主要症状⑴ 突发性呼吸困难(80%~90%),以活动后明;(2)胸痛(88 %),吸气时加重,呈胸膜性疼痛,少数为心绞痛发作;(3)咯血(30 %),多在pe后24小时内发生。

大面积的pe患者可有惊恐(55 %)、咳嗽(53 %) 或伴有喘息、晕厥、多汗,甚至发生休克或猝死。

1.2重要体征非特异性体温增高。

呼吸频率加快>20次/分,心率增快>100次/分。

颈静脉怒张。

肺动脉瓣第2音亢进,三尖瓣收缩期返流性杂音[3]。

肺部可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2 胸部x线平片胸部x线通常是不正常的,原无心肺疾病患者异常所见约占84%。

x线征象有[4,5]:最典型的表现为楔状阴影和血管影减少(westermark 氏征,又称少血征象,肺野透亮度增加)较为少见。

而常见的是某些非特异性的表现:肺动脉扩张及肺门影增大,见于急性发作的肺动脉高压的病人;约10 %的pe病人发生急性肺心病,出现右房扩大,随后奇静脉因压力增高而显影;30 %的病人出现膈肌抬高,有时出现叶间裂位置改变;胸腔积液(30%),积液常为一侧性、中等量;外周肺的浸润灶(23%);肺不张(24%)等。

3 超声检查引起pe的栓子80%以上来源于下肢深静脉[6,7],且栓子位于下肢近端深静脉时与pe的关系更密切[8],故pe可视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一种并发症。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肺栓塞主要是指肺血栓栓塞症,通常是指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至肺动脉引起的呼吸困难、胸痛以及咯血等症状,肺栓塞分为大面积肺栓塞和非大面积肺栓塞。

大面积肺栓塞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意识障碍,表现为咯血、胸痛、发烧等症状。

非大面积肺栓塞,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痰带血,肺动脉造影可确诊病情,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后症状可逐渐缓解,血氧饱和度,血压可恢复正常。

一、肺栓塞的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4%~90%,尤以活动后为主,常在大便后,上楼梯时,休息时缓解。

有时,患者自身觉得“憋屈”,必须与“心绞痛”区分开来,这往往是正确诊断或误诊的起点。

调查必须彻底。

呼吸困难可能与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有时会很快消失,但又可能在几天或几个月后再次出现,这主要是由肺栓塞复发引起,应引起重视。

呼吸困难可以是轻度的,也可以是重度的,重度呼吸困难者应特别注意。

1.胸痛胸痛约占70%,突然发作,主要与呼吸有关,咳嗽时加重,约占胸膜痛的66%,通常位于胸膜周围的小栓子。

胸膜胸痛的病因仍有争议,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认为这种性质的胸痛发作,伴或不伴咯血都提示可能发生肺梗死。

较大的栓子可引起剧烈压迫性疼痛,位于胸骨后方,患者通常难以耐受,放射至肩胸,似心绞痛发作,约占4%,并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有关。

胸痛、心绞痛、冠心病除了要加以区分外,还应与夹层动脉瘤加以区分。

1.咯血:咯血是提示肺栓塞的症状。

主要发生在梗死后24小时内。

量少,鲜红,几天内就能变成暗红色。

发病率约占30%。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咯血主要来源于粘膜下支气管动脉系统,属于代偿扩张和破裂的出血。

2.惊恐:惊恐发生率约55%,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胸痛或低氧血症有关。

焦虑和呼吸困难不应轻易诊断为高通气综合征。

3.咳嗽:咳嗽约占35%,大多数患者为干咳,或有较少白痰,也伴有喘息,发生率约10%。

4.晕厥:晕厥约占13%。

48例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48例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以 患 者 人 院 时 的 第 l E G 作 为 分 析 的 E G, 析 指 份 C C 分 标 包 括 肺 型 P 波 、 全 性 右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 B B 、 Ⅲ形 完 R B )Q 成、 4 Qv —5波 形 成 、 Q Ⅱ波 形 成 、V6 加 深 、 V1 波 sI S 波 T —6 低 平 或 倒 置 、 Q ⅢT I及 S 段 变 化 、 AVR 增 高 、 SI T R Q I, AVL形 成 等 。
本 组 4 例 患 者 中 . 2 例 , 2 例 。 者 选 自2 O — 1 ~ 8 男 O 女 8 患 07 1 20 —0 于 我 院 住 院经 核 素肺 通 气 灌 注 显 像 确 诊 为 P 的患 09 6 E 者 4 例 。 均 年 龄 (3 5 1 . ) , 2 例 ( 1 9 ) 女 2 例 8 平 6. 士 15岁 男 O 4. % , 8 (81 )患者 均经 冠状 动脉造影 检查 , 患2 或2 以上 5. % 。 均 种 种 慢 性 疾 病 。 中 高 血 压 2 例 , 心 病 3 例 , 尿 病 6 , 术 和 其 2 冠 O 糖 例 手 骨折 2 , 肢 深 静 脉 血栓 1 。 例 下 例
HEI LONGJ ANG E CI I M DI NE AND PHARM ACY u . 0 . 1 3 . J n 2 1 Vo . 3 No 3 0
・7 ・ 3
Hale Waihona Puke 4 例 肺 栓 塞 的 心 电图分 析 8
王秀 艳 薛 忠 文。杨 光远 , ,
( . 木 斯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循 环 内科 , 龙 江 佳 木 斯 1 4 0 ;2 河 北 医科 大 学研 究 生 院 , 北 石 家 庄 0 0 1 ) 1佳 黑 503 . 河 5 0 7 关 键 词 : 栓 塞 ; 电 图 肺 心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者:郜玲卢喜烈急性肺栓塞具有误诊率高、漏诊率高和病死率高3大临床特点。

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做一概述。

1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1)SIQIIITIII型突然发生的SIQIIITIII型被认为是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

但由于缺乏发病前心电图的对比,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

典型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SIQIITIII在临床上占37.1 1%,常出现SI、QIII、TIII、SITIII、QIIITIII及SIQIIITIII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

SIQIIITIII型改变可扩展到aVF导联,或合并下壁ST段轻度抬高。

一般认为,I导联S 波振幅达0.15mV以上即有诊断意义,I导联和aVL导联R/S>1或RaVR变宽,结合患者病情,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诊断。

Ⅲ导联多呈QR型或qR型,Ⅱ导联、aVF导联一般不出现Q波。

T波倒置除Ⅲ导联外。

也可见于aVF导联(图1)。

图1 患者女性,55岁,诊断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SIQIIITIII,Vl呈r sR’型,Ⅲ、V1~V4导联T波倒置SIQIIITIII型主要是由于急性右心室扩张改变引起,但有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与SIQI IITIII型、右心室劳损与右心室扩张之间并不同步,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异常、解剖学改变、神经体液因子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但也有研究表明,一过性出现SIQIII图形,也可能继发于左后分支缺血导致的左后分支阻滞。

SIQIIITIII型改变特异性并不强,除肺栓塞外,亦可见于左后分支阻滞、正常变异等。

SIQIIITIII图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鉴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在Ⅱ、Ⅲ导联及aV F导联出现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

如发生Q波,常是3个导联发现病理性Q波,很少单一出现在Ⅲ导联上;而急性肺栓塞时,Q波常常局限在Ⅲ导联上,最多波及到aVF导联,很少波及到Ⅱ导联,且Q波常常达不到病理性Q渡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了急性右心室扩张,但不特异 与左后分支阻滞鉴别
⑴前者电轴右偏一般在+90°- +100°之间,后者 常在+120°以右 ⑵前者常有右胸前导联变化,后者无 ⑶前者多有临床症状(如心动过速),后者无,心率 不增快

心电图正常变异

正常人可出现,但无任何临床表现,心率无变化, 心电图长期无变化
窦性心动过速

70-90% 频率通常在100-125次/分 原因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过度通气,造成低氧、低碳酸血症, 引起代偿性心率加快, 可能与左心每搏输出量降低,必然与增加心率以维持心 排出量有关 患者呼吸困难、烦躁等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

当心率>90次/min,伴呼吸>20次/min时,结合其他 临床征象,有提示诊断意义


可能是急性栓塞导致右房扩张所致,但因肺栓塞常 出现心动过速,故P波增高是由于心动过速抑或其 他机制所致,不能肯定 SⅠQⅢTⅢ,右束支传导阻滞, 肺型P波的出现提示病 情严重,可能为肺动脉主干栓塞
aVR导联R波增高



36.5% 急性右室负荷增加和右心扩张,其额面QRS 波向量向右、向前增大。投影在肢体导联 轴上表现为aVR振幅增大 与其它导联相比,所受的干扰因素如肺气肿 等较少,故能较准确地反映肺动脉压高低 可以作为急性PE诊断的间接证据
QRS波电轴


在急性PE者,电轴右偏被描述为与PE相关的典 型心电轴改变,在合并一些基础心肺疾病者电 轴左偏更易发生,但还有约50%以上的PE者表 现出电轴不偏。 电轴右偏 较发病前右偏>20° 多数病例电轴位于+90°~+100°
T波倒置


40-73% 可持续3-6周 可能为随着右室室壁张力的增加,收缩期主动脉和 右室壁间压力阶差减少,结果右冠灌注降低,右室 心肌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供血显著减少。最终右 室功能减低,右心输出量下降,左室前负荷随之降 低,导致左心输出量减低,引起体循环低血压和冠 脉总灌注下降 ECG表现出以右胸导联为主的缺血性改变,即V1-3 导联ST-T改变、T波倒置及Ⅲ导T波改变
右束支传导阻可能与肺动脉主干栓塞,造成急性心室扩张限 制向心内膜下右束支所在血管供血有关 常为一过性,常在右心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 正常后消失 新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是肺动脉主干完全 堵塞的标志
肺性P波

约2%-30% 典型改变

P波高尖 振幅在体导联>0.25mV 振幅在V1导联>0.15mV
肺栓塞心电图 表现

APE(acute pulmonary embolism)的心电图 特征取决于记录时间和栓子的大小 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血流动力学异常 代谢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心肌缺血


PE心电图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肺动脉阻塞 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动脉压升高
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室压力增高,右室扩张
T波倒置




最常出现于V1-V3导联(50%),V4-V5导联也可累及 (13.6%) 胸前导联T波倒置多呈对称性,倒置的深度不等, 一般自右向左逐渐变浅,借此可与冠心病相鉴别 Ⅲ导联和V1导联同时出现T波倒置是急性肺栓塞 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鉴别之处 V1-V3导联T波倒置是判断急性肺栓塞者右心室功 能不全最敏感和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指标
I导出现S波或原有S波变深>0.15 mV; Ⅲ导出现Q波呈qR或qr形, 一般不出现QS型,Q波宽 度多<0.04s,深度<1/4R波。Ⅱ、aVF导联一般不出 现Q波。 伴T波倒置


反映了急性右心室扩张。也可能继发于左后支 缺血导致的左后分支阻滞
急性PE后, 右心室负荷增加和急性右心室 扩张,导致心脏沿心脏的长轴作顺钟向转位, (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趋向于垂直),表现为额 面心电QRS向量环顺钟向转位,影响了起始和终 末向量。
终末向量向右、后、向上移位,投影在Ⅰ导联的负 侧产生S波,故Ⅰ导联S波加深 起始向量向左、后、向上偏移,投影在Ⅲ导联的负 侧产生Q波。在Ⅲ导联则出现新Q/q波及T波倒置 体表心电图出现新RBBB,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电轴 右偏,等。

额面向量图在肢体导联轴投影--心电图
SIQⅢTⅢ鉴别
冠状动脉灌注下降
右室心内膜下灌注减少
心肌缺血、缺氧
冠状动脉灌注不足
缩血管物质释放, 致冠状动脉痉挛
神经激素激活
典型的肺栓塞心电图表现
为右心室负荷加重的表现:


SI加深,QⅢ出现及TⅢ倒置,即SI QⅢ TⅢ
右胸导联 V1-4T波倒置,或完全性及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SIQⅢTⅢ

发生率10-50% 其存在时间很短, PE发生后2周内消失
伴有巨型T波肺栓塞
APE 心电图特点小结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SⅠQⅢTⅢ改变 右胸导联T波倒置 右束支阻滞(暂时性) 电轴右偏 肺型P波 顺钟向转位 窦性心动过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