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空心板张拉作业指导书(大顶张拉YDC2000型)-Ver3.00

合集下载

空心板梁张拉作业指导书

空心板梁张拉作业指导书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作业指导书大连长兴岛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共有大桥1座,互通立交工程1座(含大桥三座),通道桥21座。

其中3座大桥及13座通道桥的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为先张法预应力钢铰线空心板梁。

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270级,公称直径фs15.2mm,公称面积139.0mm,标准强度f pk=1860Mpa。

梁板的规格尺寸见表。

长兴岛高速第三合同段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一、施工准备工作在开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各种材料充足,包括钢筋、水泥、砂石料、各种外加剂等,与其相对应的试验都应提前做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齐全,运转正常;张拉设备及油表的校验,钢铰线进场后的检验等。

1、模板:预应力空心板模板采用定型组装式钢模板,模板厚度为5mm 钢板,肋板为5mm钢板,分节长度4米,用螺丝卡具连接,采用整体组合式模板,有利于拼装或拆卸,缩短施工工序流程时间,加快循环进度。

2、张拉机具及锚具:锚固件选用的产品,张拉钢绞线鞍山友谊预应力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定合格证书。

所需的锚环、夹具需进行了试验检测,合格后使用。

3、投入的机械设备根据施工组织:混凝土集中拌合,梁板混凝土的浇筑由溜槽入模,移梁采用两台吊车配合吊装。

施工机械及设备具见下表:机械及设备配置表4、人员的设置及职责(1)施工负责人:王博负责预制梁施工的全过程控制,负责梁厂的一切施工及其机械人员组织。

(2)技术负责人:张建飞、白晓东负责制梁的模板安装检查,钢筋加工检测、预应力张拉等一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3)试验人员:高乐负责预制厂一切试验过程控制。

(4)现场领工员:张农财、严义辉、翁仁玉(分三班)负责现场机械设备、人员的组织,按作业流程严格施工,控制全过程,负责张拉、养生、放张等全部施工工序。

(5)操作工人:技术工人20人;钢筋工16人;混凝土工10人;张拉工人总体由张涛负责,现场质检员白晓东,安全员李建锋。

二、清理底模、刷脱模剂各种施工条件具备,即可以进入正常施工程序。

20m空心板张拉作业指导书(实际)

20m空心板张拉作业指导书(实际)

1
简支预应力 20米 空心板
边板 中板 边板 中板
2
连续预应力 20米 空心板
N1 N2 N1 N2 N1 N2 N1 N2
117.2 114.1 97.7 95.0 97.7 95.0 78.1 95.0 100%σ
6.82 6.83 6.82 6.83
13.64 13.67 13.63 13.67
9.7098 0.17453292 0.05819793 9.7
0.9434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9
18.97 19009.20
1、千斤顶YDC2000,编号:0787,压力表号:1095,校准方程:y=-0.50+0.02830x 2、千斤顶YDC2000,编号:0786,压力表号:5164,校准方程:y=-0.57+0.02881x
50%σ k时 张拉一端 张拉二端 理论伸长量(mm) 边跨 34.33 34.42 34.34 34.42 34.19 34.28 34.19 34.28 中跨 边跨边板 N1 N2 N1 N2 平均张拉力 195300 190092 195300 190092 10%σ k 19530 19009 19530 19009
中跨边板 N1 N2 设计长度(单端) 9710.00 实际长度 9709.80
中跨中板 N1 N2 9700 9710.00 9700 9709.80
9700 9700
100%σ k 195300 190092 195300 190092
L(m) 9.74 9.73
θ (rad)
KX+μ θ
e-(KX+μ θ ) 0.943420734
0.17453292 0.05824293

20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

20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

20m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第三合同段共有20m预应力空心板桥8座,共有1288片,均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

空心板采取预制场集中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空心板设计钢绞线φs=15.24-4、φs=15.24-5,f pk=1860Mpa;OVM-4、OVM-5锚具。

一、张拉的前期准备1、建立专用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场,按下料单下料,为防止弄错,在每根料两端贴不干胶号码进行编束、编号存放;为防止预应力孔道堵塞,在浇筑砼时,在波纹管内穿硬塑料管,确保预应力孔道畅通。

穿束时先对锚垫板、孔道进行清理,再将锚具孔按顺序编号(如图),这样可有效的防止穿束时钢绞线在孔道内缠绕的问题,防止受力不均导致钢绞线拉断。

加工简易千斤顶提升架,使千斤顶在张拉时能准确对位、移动方便;千斤顶、高压油泵和油表配套标定。

将编号捆束好的钢绞线用卷扬机辅助人工穿束,安装时在锚具上做好标记,编好孔号,对应钢绞线进入对应孔号。

钢绞线束两端露出锚垫板的长度要能满足千斤顶张拉的需要,即钢绞线工作长度≥70cm。

2、根据图纸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前砼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

通过砼平行试验及回弹试验,达到标准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才能张拉。

采用尺量,目测的方法,保证张拉设备、锚垫板位置准确平整、无杂物,无空洞。

3、张拉千斤顶的安装①清洗钢绞线上的杂质,先用钢刷清除干净,再用干棉砂细细拭擦干净,不得留任何的砂或砼残余,以防出现滑丝。

②在端头搭设支架,采用钢管或型钢制作门式支架,用手动葫芦控制升降,在横杆的挂钩处横向平移。

③安装顺序安装锚环 → 安装夹片 → 安装限位板 → 调整初应力 → 安装就位千斤顶 → 安装工具锚→ 安装工具夹片安装锚环时特别注意其穿束编号顺序、位置两端相同,以保证钢绞线在孔道内平顺不缠绕。

二、预应力张拉1、张拉设备:采用1500KN 千斤顶实施锚索张拉,张拉油泵选择电动油泵,油表精度选用1.5级,其最小刻度为0.1Mpa ;钢绞线预紧采用150KN 千斤顶。

20m空心板梁预制作业指导书

20m空心板梁预制作业指导书

20m空心板梁预制作业指导书目录一、概述 (4)二、空心板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4)三、梁体钢筋制安 (5)1.工艺流程 (5)2.钢筋检验 (6)3.钢筋下料 (6)4.钢筋弯制成型 (9)5.钢筋焊接与绑扎 (11)6.检查验收 (14)7、质量控制 (14)四、梁体模板安拆 (17)1、工艺流程 (17)2、模板安装 (17)3、模板工程允许偏差 (18)4、模板拆除 (19)5、模板应符合以下规定 (19)6、安装质量检验 (20)五、混凝土施工 (20)1、工艺流程 (20)2、混凝土浇筑 (21)3、质量控制要点 (22)六、预应力施工 (24)1、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 (24)2、钢绞线下料、穿束 (25)3、锚具及千斤顶安装 (25)4、张拉 (26)5、断丝、滑丝处理 (27)6、压浆 (28)7、梁体封端 (30)8、张拉注意事项 (31)9、张拉时安全措施 (31)20m空心板梁预制作业指导书一、概述XX桥下部基础形式为单桩单柱和重力式U型桥台,桥梁分左右两幅,每幅分主道和辅道。

梁体长度为19.96m,梁高0.95m,梁宽1.24m,全桥共计108片梁,边梁24片,中梁84片。

空心板梁采用后张法预制施工,预制梁场设两台40墩跨度22m的龙门吊,设置制梁台座18个,存梁台座3个(每个单层存梁12片)。

二、空心板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三、梁体钢筋制安1.工艺流程梁体钢筋施工工艺流程2.钢筋检验钢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以每60t为一批,抽检一次,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3.钢筋下料(1)钢筋下料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时根据砼保护层的厚度进行调整。

20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方案及参数计算

20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方案及参数计算

20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方案及参数计算1、工程概况XX桥6跨,跨径20m,预应力空心板梁共30片,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预应力钢绞线强度为1860Mpa,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

2、施工机具准备和安排本工程的施工机具在进场前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和验收,机具数量和型号见下表。

机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千斤顶YDC1500B-200型1套含压力表油泵2YBZ2-80型1套工作锚DWM15-3型1套工作锚DWM15-4型1套注浆泵VB3型1台3、张拉工期安排本桥梁板已全部预制完毕,计划一次性张拉完毕。

从2015年3月6日开始张拉,3月10日结束。

4、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4.1张拉当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张拉,预应力张拉前先进行标高观察并做好记录,然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工作。

预应力张拉根据设计要求的步骤和程序进行。

张拉完成后,再测定空心板标高并做好记录,并且与张拉前的空心板标高作比较,分析预应力张拉前后空心板的反弹。

张拉、压浆施工时按规定做好各项施工记录,报监理工程师。

钢绞线下料长度应根据孔道长度、锚具长度、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度、工作锚长度、预留长度来进行下料,编束采用铅线每隔50~80cm绑扎一道,然后利用自制穿束器穿束,安装锚具,千斤顶,接着张拉。

张拉采用双控法一端张拉工艺,张拉程序为:0→初拉力(15%δk)→30%δk→100%δk(持荷2min)→锚固。

预应力张拉应注意以下事项:a、锚具和夹具出厂前由供方提供质量证明书。

锚具的强度、硬度、锚固能力等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b、张拉前,应对预应力孔道钢筋按规定要求做试验,张拉前必须对构件端部预埋件、砼、预应力孔道全面检查,如发现有蜂窝、裂缝、露筋、空洞及孔道穿孔等缺陷,须按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端部的预埋钢板一定要垂直于孔道中心线,钢板上的焊渣、毛刺、砼残渣等要清除干净。

c、张拉时砼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90%,张拉顺序严格按照设计规定。

20m预应力空心板(先张法)张拉计算及张拉程序

20m预应力空心板(先张法)张拉计算及张拉程序

筑龙网WW W.ZH U L ON G.C OM****高速公路第21合同段2#空心板预制场预应力空心板(先张法)所用预应力钢材采用1×7-15.24-1860-Ⅱ级钢绞线,其力学性能为:强度>1860MPa ,延伸率>3.5%,弹性模量(实测值)为:E=197GPa 。

Ⅱ级松弛,符合GB/T5224-2003和ASTMA416-98标准要求,所采用的张拉设备如下:张拉机具油泵型号为:ZB500型。

千斤顶型号为:YC300A-400、YC300A 、YC25。

仪表型号为:Y-150。

所用千斤顶、压力表均已委托******建筑工程学院试验中心标定。

详见«千斤顶标定试验报告»。

一、 伸长值及应力控制: 1、 锚端张拉应力控制为:δk =0.72R by =0.72×1860=1339 MPa2、 单根钢绞线张拉端控制力为: N k =140mm 2×1339 MPa=187460N=187.5KN3、 张拉端控制力为(一端同时多根钢绞线张拉,两台千斤顶): ①、 中板(14根钢绞线) N k =187.5KN ×14/2=1312.5 KN ②、 边板(15根钢绞线) N k =187.5KN ×15/2=1406.25 KN筑龙网WW W.ZH U L ON G.C OM4、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 ΔL 理=(P ×L )/(A y ×E g )P —张拉端控制力为187.5×103N L--钢绞线有效长度(mm )。

由于本预制场为4槽布置,钢绞线有效长度不相等,故计算时须实际丈量其有效长度(有效长度为钢绞线两端工具锚夹片内口距离)。

A y —钢绞线截面积为140mm 2 E g —钢绞线弹性模量ΔL 理=(187.5×103N ×L )/(140mm 2×1.97×105N/ mm 2)=0.006798405L 5、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ΔL 实=ΔL 1+ΔL 2ΔL 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际丈量伸长值(mm ) ΔL 2--初应力时的理论推算值(mm ),初应力控制为最大张拉力的10%,即P 初=0.08P=0.10×187.5×103N=18.75×103N 。

20m空心板张拉计算书

20m空心板张拉计算书

先张法20M空心板梁张拉伸长量计算书本标段1座天桥K6+130(6—20m)采用先张法20m空心板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Ф15.2mm,公称面积Ag=140mm²;弹性模量Eg=1.95×105Mpa。

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

一、伸长值及应力控制:1、锚端张拉应力控制为:δK=0.70 R b y=0.70×1860=1302Mpa2、单根钢绞线张拉端控制力为:N K=140mm2×1302Mpa=182280N=182.28KN3、张拉端控制力为(一端同时多根钢绞线张拉,两台千斤顶):①、中板〔17根钢绞线)N K=182.28×17/2=1549.38KN②、边板〔20根钢绞线)N K=182.28×20/2=1822.8KN4、钢绞线理论伸长值:△L理=(P×L)/(A y×E g)P--张拉端控制力为182.28×103NL--钢绞线有效长度64900(mm),(有效长度为钢绞线两端工具锚夹片内口距离)。

A y--钢绞线截面积为140 mm2E g--钢绞线弹性模量1.95×105Mpa△L理=(182.28×103×64900)/(140 mm2×1.95×105 N/ mm2)=433mm5、钢绞线实际伸长值:△L实=△L1+△L2△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际丈量伸长值(mm)△L2—初应力时的理论推算值(mm),初应力控制为最大张拉力的15%,即P ×182.28×103N=27.342×103N。

初=0.15P=0.15△L2=(P×L)/(A y×E g)△L2=(27.342×103N×L)/(140 mm2×1.95×105N/ mm2)=64.99mm6、千斤顶仪表控制:1)、初始张拉(单根钢绞线先按初始应力控制张拉):-0.57190+0.02610单根钢绞线初始控制应力X控=27.342KN千斤顶型号:YE-2000,千斤顶编号:01,压力表编号:5309根据回归方程Y=—0.71428+0.22659*XY初=—0.71428+0.22659×27.342=5.48Mpa2)、整体(正式)张拉(初始张拉后,多跟钢绞线整体用两台千斤顶同时张拉):中板(17根钢绞线):控制应力X控=1549.38KN边板(20根钢绞线):控制应力X控=1822.8KN①千斤顶型号:TY-500,千斤顶编号:01,压力表编号:9204根据回归方程Y=-0.59150+0.02559*X40%控制应力:中板(17根钢绞线):Y控=-0.59150+0.02559×(1549.38×0.4)=15.27Mpa40%控制应力:边板(20根钢绞线):Y控=-0.59150+0.02559×(1822.8×0.4)=18.07Mpa70%控制应力:中板(17根钢绞线):Y控=-0.59150+0.02559×(1549.38×0.7)=27.16Mpa70%控制应力:边板(20根钢绞线):Y控=-0.59150+0.02559×(1822.8×0.7)=32.06Mpa100%控制应力:中板(17根钢绞线):Y控=-0.59150+0.02559×1549.38=39.06Mpa100%控制应力:边板(20根钢绞线):Y控=-0.59150+0.02559×1822.8=46.05Mpa②千斤顶型号:TY-500,千斤顶编号:02,压力表编号:6275根据回归方程Y=-0.57190+0.02610*X40%控制应力:中板(17根钢绞线):Y控=-0.57190+0.02610×(1549.38×0.4)=15.60Mpa40%控制应力:边板(20根钢绞线):Y控=-0.57190+0.02610×(1822.8×0.4)=18.46Mpa70%控制应力:中板(17根钢绞线):Y控=-0.57190+0.02610×(1549.38×0.7)=27.74Mpa70%控制应力:边板(20根钢绞线):Y控=-0.57190+0.02610×(1822.8×0.7)=32.73Mpa100%控制应力:中板(17根钢绞线):Y控=-0.57190+0.02610×1549.38=39.87Mpa100%控制应力:边板(20根钢绞线):Y控=-0.57190+0.02610×1822.8=47.00Mpa二、张拉作业程序:1、张拉准备工作:清理底模模,用连接器连接好拉杆和预应力筋,设置或安装好固定装置和放松装置:安装好定位板,检查定位板的预应力筋孔位置和孔径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预应力筋数量、位置、张拉设备和锚具。

20m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控制参数

20m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控制参数

20m空心板预应力张拉控制参数1、参数选取:张拉控制应力:σk=0.7×R b y =1302Mpa孔道每m局部偏差系数: K=0.0015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系数: U=0.23弹性模量:E=200Gpa千斤顶及锚具内钢绞线长:0.393m2、张拉程序:采用尖片式锚具,钢绞线为低松驰力筋:张拉程序:0 -- 初应力—105%σK(持荷5Min锚固)--σK。

3、计算张拉时仪表读数及理论伸长值:控制张拉力:Nk=σk×Ay×n=1302×140×7=1275960N=1276KN初张拉应力:N初=10%×Nk=127.6KN超张拉应力:N105%σK=105%×NK=1339.8KN张拉时的仪表读数:编号1017#:X初=(127.6×0.0345-0.4704)=3.9MpaXk=(1276×0.0345-0.4704)=43.6MpaX105%σK=(1339.8×0.0345-0.4704)=45.8Mpa编号 1#:X初=(127.6×0.0347+0.5499)=5.0MpaXk=(1276×0.0347+0.5499)=44.8MpaX105%σK =(1339.8×0.0347+0.5499)=47.0Mpa理论伸长值:采用公式:ΔL=(PpL)/(ApEp)Pp=[P(1-e-(kx+μθ))]/ (kx+μθ)1#钢绞线:K=0.0015,μ=0.23,X=3.782m,θ=0.087rad,Ap=7×Ay=980mm2,L=19.782+0.393×2=20.568mPp初=[127.6×(1-e-(0.0015×3.782+0.23×0.087))]/ (0.0015×3.782+0.23×0.087)=126KNPp K=[1276×(1-e-(0.0015×3.782+0.23×0.087))]/ (0.0015×3.782+0.23×0.087)=1259.8KNPp105%K=[1322.7×(1-e-(0.0015×3.782+0.23×0.087))]/ (0.0015×3.782+0.23×0.087)=1322.7KNΔL初=(126×20.568)/(980×200)=0.013m=13mmΔL K=(1259.8×20.568)/(980×200)=0.132m=132mmΔL105%K=(1322.7×20.568)/(980×200)=0.139m=139mm2#钢绞线:K=0.0015,μ=0.23,X=7.894m,θ=0.489rad,Ap=7×Ay=980mm2,L=19.894+0.393×2=20.68mPp初=[127.6×(1-e-(0.0015×7.894+0.23×0.489))]/ (0.0015×7.894+0.23×0.489)=120KNPp K=[1276×(1-e-(0.0015×7.894+0.23×0.489))]/ (0.0015×3.782+0.23×0.489)=1199.9KNPp105%K=[1339.8×(1-e-(0.0015×7.894+0.23×0.489))]/ (0.0015×3.782+0.23×0.489)=1259.9KNΔL初=(120×20.68)/(980×200)=0.013m=13mmΔL K=(1199.9×20.68)/(980×200)=0.127m=127mmΔL105%K=(1259.9×20.68)/(980×200)=0.133m=133mm4、张拉方法:按张拉移序,张拉时压力表读数为编号1017: 0---3.9Mpa----45.8Mpa(持荷5min)---43.6Mpa(锚固) 编号 1: 0---5.0Mpa----47Mpa(持荷5min)---44.8Mpa(锚固) 施工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控制在6%以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板 2 连续预应 20米 力空心板 中板
100%σ k时 序 空心板类 规格 边、中板 号 型 控制张拉 力(KN) 张拉一端 张拉二端 理论伸长量 (mm) 边跨 68.67 68.84 68.67 68.84 71.91 72.11 71.91 72.11 71.70 71.90 71.70 71.90 中跨 张拉一端
20M预应力空心板张拉作业指导书-1#
10%σ k时 序 空心板类 规格 边、中板 号 型 控制张 拉力 (KN) 1171.8 1140.6 976.5 950.5 976.5 950.5 781.2 950.5 张拉一端 张拉二端 理论伸长量 (mm) 边跨 6.87 6.88 6.87 6.88 7.19 7.21 7.19 7.21 7.17 7.19 7.17 7.19 中跨 张拉一端 20%σ k时 张拉二端 理论伸长量 (mm) 边跨 13.74 13.77 13.73 13.77 14.38 14.42 14.38 14.42 14.34 14.38 14.34 14.38 中跨 张拉一端 50%σ k时 张拉二端 理论伸长量 (mm) 边跨 34.33 34.42 34.34 34.42 35.95 36.06 35.95 36.06 35.85 35.95 35.85 35.95 中跨
边板 2 连续预应 20米 力空心板 中板
说明:张拉一端压力表编号:4885,对应千斤顶编号:A1,张拉二端压力表编号:5164,对应千斤顶编号:B2。
1、千斤顶YDC2000,编号:A1,压力表号:4885,校准方程:y=-0.08+0.02797x 2、千斤顶YDC2000,编号:B2,压力表号:5164,校准方程:y=0.44+0.02844x
100%σ kPp(KN) 189.72 190092.00 189.73 190092.00
10%σ k-△ 100%σ k-△ 伸长量(mm) L(mm) L(mm) 6.84 68.39 61.55 6.85 6.82 6.82 68.45 68.18 68.24 61.61 61.36 61.42
边跨中板 N2 9730 9730
9740.00 9739.80
中跨边板 N1 N2 设计长度(单端) 9710.00 实际长度 9709.80
中跨中板 N1 N2 9700 9710.00 9700 9709.80
9700 9700
10%σ kPp(KN) 18.97 19009.20 18.97 19009.20
张拉力 油表读数 张拉力 油表读数 ###### ###### ###### 979.0 ###### 979.0 804.6 979.0 33.7 32## ###### ###### 979.0 ###### 979.0 804.6 979.0 34.8 33.9 29.0 28.3 29.0 28.3 23.3 28.3
张拉力 油表读数 张拉力 油表读数 585.9 570.3 488.3 475.2 488.3 475.2 390.6 475.2 16.3 15.9 13.6 13.2 13.6 13.2 10.8 13.2 585.9 570.3 488.3 475.2 488.3 475.2 390.6 475.2 17.1 16.7 14.3 14.0 14.3 14.0 11.5 14.0
张拉力 油表读数 张拉力 油表读数 234.4 228.1 195.3 190.1 195.3 190.1 156.2 190.1 6.5 6.3 5.4 5.2 5.4 5.2 4.3 5.2 234.4 228.1 195.3 190.1 195.3 190.1 156.2 190.1 7.1 6.9 6.0 5.8 6.0 5.8 4.9 5.8
平均张拉力 边跨边板 N1 N2 N1 N2 195300 190092 195300 190092
10%σ k 19530 19009 19530 19009
100%σ k 195300 190092 195300 190092
L(m) 9.74 9.73
θ (rad)
KX+μ θ
e-(KX+μ θ ) 0.943420734
张拉力 油表读数 张拉力 油表读数 边板 1 简支预应 20米 力空心板 中板 N1 N2 N1 N2 N1 N2 N1 N2 117.2 114.1 97.7 95.0 97.7 95.0 78.1 95.0 3.2 3.1 2.7 2.6 2.7 2.6 2.1 2.6 117.2 114.1 97.7 95.0 97.7 95.0 78.1 95.0 3.8 3.7 3.2 3.1 3.2 3.1 2.7 3.1
103%σ k时 张拉二端 理论伸长量 (mm) 边跨 70.73 70.90 70.73 70.90 74.07 74.27 74.06 74.27 73.85 74.06 73.85 74.06 中跨
张拉力 油表读数 张拉力 油表读数 边板 1 简支预应 20米 力空心板 中板 N1 N2 N1 N2 N1 N2 N1 N2 1171.8 1140.6 976.5 950.5 976.5 950.5 781.2 950.5 ###### ###### 976.5 950.5 976.5 950.5 781.2 950.5 32.7 31.8 27.2 26.5 27.2 26.5 21.8 26.5 1171.8 ###### 976.5 950.5 976.5 950.5 781.2 950.5 33.8 32.9 28.2 27.5 28.2 27.5 22.7 27.5
0.17453292 0.05824293
N1(牛顿) N2(牛顿) 单根平均张拉力 195300.00 190092
中跨边板
9.7098 0.17453292 0.05819793 9.7
0.943463189
边跨边板 N1 设计长度(单端) 实际长度 9740.00 9739.80 N2 9730 9730 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