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材4

合集下载

华文版书法教材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华文版书法教材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华文版书法教材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学情分析表学情分析内容: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1.了解软笔书法的特点。

2.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3.学习月字旁、火字旁、提土旁、王字旁、口字旁、日字旁、目字旁、山字旁的结构特点及相关例字的书写,了解一些书法常识和历代书法家的知识。

4.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好爱惜书写用具的习惯。

5.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对汉字书法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持续的书写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2.复习并进一步掌握软笔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及技巧。

3.学习月字旁、火字旁、提土旁、王字旁、口字旁、日字旁、目字旁、山字旁的结构特点及相关例字的书写,了解一些书法常识和历代书法家的知识。

4.培养学生对软笔书法的浓厚兴趣。

5.综合书法传统文化,感受和欣赏汉字的美,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6.养成细致观察,善于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持续的书写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2.复习并进一步掌握软笔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及技巧。

3.学习月字旁、火字旁、提土旁、王字旁、口字旁、日字旁、目字旁、山字旁的结构特点及相关例字的书写,了解一些书法常识和历代书法家的知识。

4.培养学生对软笔书法的浓厚兴趣。

5.综合书法传统文化,感受和欣赏汉字的美,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6.养成细致观察,善于分析的习惯。

教学难点1、通过持续的书写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2、复习并进一步掌握软笔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及技巧。

3.学习月字旁、火字旁、提土旁、王字旁、口字旁、日字旁、目字旁、山字旁的结构特点及相关例字的书写,了解一些书法常识和历代书法家的知识。

4.养成细致观察,善于分析的习惯。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1.了解软笔书法的特点。

2.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3.学习斤字旁、绞丝旁、示字旁、衣字旁、言字旁的结构特点及相关例字的书写,了解一些书法常识和历代书法家的知识。

4.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好爱惜书写用具的习惯。

五年级书法下册说课稿《第4课 反文旁》北师大版

五年级书法下册说课稿《第4课 反文旁》北师大版

五年级书法下册说课稿《第4课反文旁》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第4课反文旁》是五年级书法下册中的一节课,属于北师大版的教材内容。

该教材旨在通过学习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反文旁”的概念和形状特点,掌握书写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字技巧。

二、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老师可以先放一些反文旁的字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其形状特点。

然后,老师再讲解反文旁的基本概念和书写方法。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反文旁的形状特点和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字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反文旁的书写方法。

3. 教学步骤(1)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放一些反文旁的字体图片或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反文旁字体进行导入。

(2)讲授讲授时要详细介绍反文旁的基本概念和形状特点,并带领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和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教学笔画。

反文旁通常用笔画“横、撇、竖、捺”的落款结构。

让学生逐步体会落款结构体的书写方法。

•第二步,教学基本规律。

反文旁的书写方法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反文旁的结构要对称、曲线流畅、笔画细腻等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这些规律。

•第三步,教学注意事项。

反文旁的书写需要掌握一些要点,比如写法贴近毛笔字的特点、写法方向要清晰对称、笔画要流畅整齐等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要点,注意练习中的书写细节。

(3)练习学习完反文旁的基本书写方法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作业,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来熟练掌握它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4)总结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反文旁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

4. 测验学生完成书写练习后,可以进行一次小测验,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反文旁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媒体•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书法下册•反文旁字体图片•书法作品展示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了解反文旁的基本概念、形状特点和书写方法,掌握反文旁的书写技巧,从而提高写字的观察力和书写技巧,培养审美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年级书法4(华文版)

二年级书法4(华文版)

任课年级二班级上课时间: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
教学内容
第四课立刀旁、三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立刀旁、三撇及8个单字的书写要领。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爱书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立刀旁、三撇及8个单字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1、指导“彩、形、影”的写法,学生数笔顺。
2、书写学生练习写字,配乐,巡视辅导。
3、生进行行款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还要把练习内容搞清楚是什么意思,不要写完一个字再去看下一字怎么写,要一气呵成。
4、完成书法练习作业。
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评价,师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
作业设计
课外练习课堂上没有写好的例字。
3、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4、生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5、生完成练习。
6、范写立刀旁的刘、划、则、刚、列等字,学生边读边用手比划,要求要把字“印”在脑中。
7、指名上台书写,其他学生在草稿本完成书写。
8、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
9、总结学法:先读帖,后练习,再对比,最后巩固。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Ppt,书法用具,多媒体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写清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环节设计有意图)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教学口字旁
三、学习三撇字的书写
四、作品展示
1、指名上台书写:让请礼祖初被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十三课。(板书课题)
1、认识立刀旁、三撇,
2、指导书写立刀旁、三撇,讲解特点及书写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书法4《反文旁》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书法4《反文旁》教案
(4)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反文旁的书写心得和技巧,分享彼此的收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书法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包含反文旁的书法作品,相互评价,提高书写质量。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反文旁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书写方法和优秀作品,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书写练习等活动,体验反文旁的书写技巧。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反文旁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反文旁的书写技巧。
2.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反文旁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反文旁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书写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使学生直观感知书写技巧。
(3)练习与反馈: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反文旁的书写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示范、练习、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反文旁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要求;示范法用于展示反文旁的书写过程,使学生直观感知书写技巧;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书写,巩固所学知识;互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一次书法作品展览:鼓励学生课后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互相评价。
-开展书法比赛:举办一次班级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书法技巧。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4课 反文旁》北师大版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4课 反文旁》北师大版

教案:《第4课反文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文旁的起源、发展和书写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反文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反文旁的起源和发展2. 反文旁的书写特点3. 反文旁的书写方法4. 反文旁的欣赏和审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文旁的书写方法和技巧2. 教学难点:反文旁的书写要领和美感把握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反文旁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反文旁的书写特点和书写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反文旁的书写要领。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反文旁的书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欣赏与总结: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反文旁书法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书法练习,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其他书法家的反文旁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反文旁作品,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反文旁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并培养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第4课反文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反文旁的起源、发展、书写特点和书写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下是针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1.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反文旁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反文旁书法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课内容1. 讲解反文旁的书写特点:教师应详细讲解反文旁的结构、笔画顺序、书写要领等,让学生对反文旁有全面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书法说课稿 全册4 通用版

四年级上册书法说课稿  全册4  通用版

四年级上册书法说课稿全册4 通用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教授四年级上册的书法知识,包括“静心写字,悦目工整”、“五笔临摹不误误、两幅临摹有连贯”、“行行出状元”、“龙飞凤舞”、“心心想像力”、“草书与楷书”等六个部分。

教学内容充实、丰富,涵盖了四年级上册书法的各个领域,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书法知识体系,并且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书法的魅力与美感,塑造其优美的文化艺术情操。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静心写字,悦目工整”、“五笔临摹不误误,两幅临摹有连贯”、“行行出状元”、“龙飞凤舞”、“心心想像力”等书法学习原则,并运用于日常书写中。

2.能够掌握草书与楷书的基本笔画、组合方法,认识与区分草书与楷书的基本特征。

3.能够临摹书法作品,了解书法大师的书法风格及特点,发现书法之美、欣赏书法之艺。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书法学习原则,学会正确的写字方法。

学习新的书写知识和技巧,掌握草书与楷书的基本笔画、组合方法。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书法之美、书法之艺的认识和欣赏水平;引导学生深入发挥想象力,练就心手相应之能、应对多种书法挑战。

四、教学设计1. 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5分钟开场宣传,让学生熟悉本课内容25分钟讲解书法学习原则,学习草书与楷书的基本笔画、组合方法30分钟临摹书法作品,欣赏书法之美、书法之艺5分钟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2. 具体内容第一节:书法学习原则本节主要内容为让学生正确理解书法学习原则,学会正确的写字方法。

运用具体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书写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行笔、挺骨、顿笔、领串等。

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来感受书法的奥妙、艺术和美感。

第二节:草书与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组合方法这一节主要让同学们掌握草书与楷书的基本笔画、组合方法,介绍草书和楷书的特征;讲解如何通过草书加强练习锻炼书写能力、和楷书加强练习书写规范。

第三节:临摹书法作品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临摹书法作品,将所学基本笔画和组合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感受手中的魅力和文化艺术氛围,并且将书法作品与个人的生活情感进行捆绑,产生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人美版书法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右耳旁

人美版书法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右耳旁

课题第4课右耳旁年级五年课型新授授课时间课时 1 总共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右耳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2.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右耳旁的形态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右耳旁笔画的搭配关系。

教具课件ppt 笔墨纸砚板书板画设计第4课右耳旁郡部廊预习设计一、课程导入:2`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反文旁的写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改”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反文旁的例字?二、探究新知:3`1.介绍笔画。

本节课我们学习右耳旁的写法。

(板书:第4课右耳旁)耳旁的字在汉字中非常多,写好耳旁很重要。

前面我们学过左耳旁的字,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字,左耳旁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学习右耳旁的字。

右耳旁的字大家学过哪些?请回忆。

(板书:郡部廊)2.观察偏旁形态: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郡”字为例学习右耳旁的写法。

(图一)图一图二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观察,“郡”字中的右耳旁都有哪些特点?右耳旁与左边的“君”部的大小,高低如何?(图一)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郡”字。

通过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郡”字中的右耳旁的竖有多长,横折弯钩像耳朵吗?(图二)三、讲解示范:5`1.分析偏旁写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右耳旁?图三教师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在PPT上展示课本中第三幅图,并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分析):(1)“郡”字的右耳旁从哪儿起笔?(2)看看耳朵的形状如何?(3)“耳”部与竖的搭配要注意哪些问题?2.教师示范:示范“郡”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右耳旁各笔画的形态特点、写法和位置。

四、书写实践:22`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1页,先观察课本中的“郡”字右耳旁的形状,各笔画的关系,阅读“我来分析”,结合右耳旁的形态特征及用笔。

再将书翻到12页,对照“郡”“部”“廊”三个例字中右耳旁的形态,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笔,尝试描红。

2.提醒学生在描红时发现“郡”“部”“廊”中右耳旁形态的不同之处,并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书法教案二年级上册第4课左窄右宽

书法教案二年级上册第4课左窄右宽

书法教案二年级上册第4课:左窄右宽一、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中的左窄右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书写左窄右宽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3.练习书写有左窄右宽结构的汉字。

二、教学准备1.教材:《书法入门》二年级上册。

2.教具:毛笔、宣纸、墨汁、毛巾、书法作品范例。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让学生观察范例作品,并询问他们有没有注意到作品中的左窄右宽结构。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书法结构,例如横、竖、撇、捺等。

第二步:解释左窄右宽的概念和特点1.通过让学生观察范例作品,解释左窄右宽的概念:指书法中的笔画左边窄,右边宽的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左窄右宽的作品更具有动态和生动感。

第三步:示范书写左窄右宽的技巧和要领1.用黑板上的大字示范书写左窄右宽的汉字,如“人”、“力”等。

2.指导学生观察示范字的结构,特别是左边笔画窄的部分和右边笔画宽的部分。

3.强调写字时要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不要左边过窄或右边过宽。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字1.让学生用毛笔和宣纸练习书写左窄右宽的汉字。

2.分组指导学生互相批改,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教师实时巡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同学进行表扬。

四、巩固与拓展第一步:巩固学习成果1.让学生自由选择左窄右宽的汉字,进行书写练习。

2.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发挥创造力。

第二步:搞趣味比赛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书写比赛,比赛内容为写一整句话,要求使用左窄右宽的汉字。

2.在比赛结束后,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三步:延伸拓展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如建筑物的形状、大自然的景物等。

2.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左窄右宽的特点转化为书法作品的灵感来源。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和重要性。

2.发放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所学内容,并写下自己对于左窄右宽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书法中左窄右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书写左窄右宽的基本技巧和要领,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来书写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习字入门(4)锦秋湾头中心小学1、白居易刻苦练书法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只因他的诗名实在太大,故书名为之所掩。

白居易少年聪明,爱诗歌,喜欢书法。

十六岁时到了首都长安,那时他已写出了不少好诗。

如有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即为此时的作品。

他听说镇江的《瘗鹤铭》书法出自当时的书法名家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之手于是带着诗文手稿前往拜访,受到顾况的赏识,从而更增加了他的学习诗文和书法的信心。

他在《与元九书》中说,自己二十年以来,白天学写赋,晚上练书法,间或叶习诗,常常为一个字,一个词而反复推敲,以至废寝忘食。

书读多了,嘴唇皮被磨破,生了许多口疮;字写熟了,手臂上也被磨起一层很厚的老茧。

常常是“连朝接夕,不自知苦”。

白居易写此信的时候,已逾不惑之年,这说明他确是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

白居易一生活了七十四岁,所作诗章,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但所遗书法却历经壹千一百余年的沧桑而寥寥无几。

现仅就所见到白居易墨迹《楞严经册》等和历代书法论著中所提及的来看,他的书法主要是宗师魏晋名贤的,但又能不受前人规矩的束缚,用笔遒劲,间架书展,时有佳趣。

这与他一生勤学不倦是分不开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练字的勤奋?抄写《楞严经册》时白居易矛盾的思想背景导致诗人的大部分时间被禅佛生活占有,所以,在经卷的抄写上体现出老年白居易在宗教信仰上追求的相对虔诚、沉静,笔法上的丰富内蕴,笔力的凝练稳重的审美心态如清明之净水在经卷的字里行间缓缓流动。

1、木字旁(木):写法是,先横后竖,再写撇点。

横画向左伸,竖画处在横画的偏右的一边,竖用垂露、撇用短撇,点用右点,字形窄长。

如:林、材、根、柱、树、样、校等。

2、三点水(氵):写法是,先写上面两点,注意第二个点下笔较第一个点要稍左一些,第三笔写挑。

注意第一笔和第三笔的收笔位置应在一条直线上。

如:江、河、湖、海、沙等。

3、两点水(冫):写法是,由上点下挑组成的。

上点向右下,下点向右上,挑约45度角,上下两点要呼应。

如:冰、次、况、冲、冷等。

棉衣小溪脱掉探出解冻摇头丁丁冬冬田野吐出杏花春天1、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2、评选“书写之星”,并展示其作品。

2、张商英写草书张商英,北宋人,官至丞相。

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工整。

人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然。

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

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

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询问张丞相念什么字。

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现在我忘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草书有什么特点?张商英师法颜真卿,善正楷和草书,笔力沉着雄浑,而自运为多。

1、草字头:写法是,先写第一笔长横,再写第二笔短竖,最后写竖撇。

短竖和竖撇要左右对称,两画稍向内斜,字形扁宽。

如:花、苦、芳、草、落、著、等。

2、羊字头的“竖”不露尾巴,并要注意上小下大。

如:盖、美、羡等。

3、竹字头:写法是,撇、横、点;撇、衡、点。

注意左右两点分别写于两个横的起笔处下面,两点顾盼,整个字形为扁宽型。

如:答、笔、筑、笑、第、等、竽等。

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2、评选“书写之星”,并展示其作品。

3、徐文长手对知府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别署田水月,山阴(今属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118副,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而所写出4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2副,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

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140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

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

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

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

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合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

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

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淑塔,又出了个上联:“保淑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

”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赶出去!”这时,徐文长却理直气壮地哈哈大笑:“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徐文长解释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

”“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

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联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从这个故事中,你对徐文长有什么了解?寓姿媚于朴拙,寓霸悍于沉雄,笔画圆润遭劲,结体跌宕善变1、单人旁(亻):写法是先撇后竖。

撇用直撇,竖用垂露竖,竖应在撇的中部下笔。

如:低、但、他、们、代、何、作等。

2、双人旁(彳):写法是,第一撇短,第二撇较长,其他与与单人旁基本相同。

如:狠、往、行、得、待、彼等。

3、口子旁(ロ):写法是,先写竖,再写横折,最后写横封口。

书写特点是,一般字形上两角宽于下两角,做左旁时,宜靠上。

如:吃、吹、吐、吸、教、听等。

山冈世界笋芽呼唤喊叫姑娘弟弟哥哥骨头抽出浇水终于1、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2、评选“书写之星”,并展示其作品。

4、郑板桥妙联讽和尚郑板桥对佛学研究颇深,但他十分憎恶那些势利市侩的和尚。

晚年的板桥,衣着依然打扮十分随便,且又其貌不扬。

有次,他去逛扬州城外的平山堂。

平山堂主持老和尚看他仅穿了件粗布直裰,以为他是一俗客,就随便说了声“坐”,对泡茶的小和尚说了声“茶”,就不再作声了。

板桥并不介意,站在那里向他讲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瞻仰平山堂内欧阳修读书处的石膏像。

老和尚听后,不以为然,心想你那个穷样还谈什么欣赏欧阳修?欣赏了一番寺庙内的雕刻和字画,和尚与他搭讪几句,板桥皆娓娓道来,十分内行,和尚发现这位粗布衣裳的人谈吐不俗,很有才学,心想,他一定不是一般的平民老百姓,或许有什么来头,转而招呼道:“请坐。

”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寺里来了一批达官贵人,和尚笑脸盈盈的合掌相迎,十分热情。

这些达官贵人见郑板桥也在座,一个个上前向他问好,喊出板桥的名字。

和尚方才知道面前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不免大吃一惊,马上变了态度。

老和尚赶忙满脸堆笑地对板桥打躬合掌说道:“请上坐!请上坐!”此时小和尚将茶端了上来,老和尚喝道:“敬香茶!”小和尚马上又回去换来香茶。

这时老和尚拿出纸张笔墨,请求板桥留点墨迹。

板桥也不回绝,淡然一笑,挥毫写就下面这幅妙趣横生的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真真是妙不可言!想必老和尚此时定会面红耳赤,恨不能脚下有条地缝钻进去。

老和尚看到这幅对联,为什么恨不能脚下有条地缝钻进去?波磔、篆书的结构、行草的用笔,创造了一种称“六分半书”的新书体。

他在书法艺术上大胆独创。

他的字用笔方法多样,线条类似他所画的竹子;在结体上进行夸张,使长窄的字更加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章法布局上,大小错落,上下左右互相响应,疏密相间,所谓“乱石铺街”,富有节奏韵律感。

1、女字旁(女):写法是,第一笔写撇点,要写的窄长些,第二笔写撇,第三笔用平提,且收笔时不要穿过第二笔撇。

如:好、妈、姐、奶、姓、始等。

2、绞丝旁(纟):写法是,撇折、撇折、提。

第一笔撇折,撇稍长,折提稍短,第二笔撇折较短,最后一笔用短提。

如:细、线、组、织、结、给等。

3、解字头( ):第二笔折后短撇。

如:鱼、争、危等。

感谢平静躺下微笑逐渐红瓦泉水突然结束一股干脆宝塔1、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2、评选“书写之星”,并展示其作品。

5、皇帝练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

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

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

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

”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

”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从这件事中,唐太宗明白了什么?纵观唐太宗的书法,无不具有“王体”的特点。

点画骨力劲健,起落转侧,干净明快,在结体上,似欹反正,若断还连,疏不空阔,密不容光。

行书之精到更能显示出正书的功底和娴熟的草书笔势。

故他的行书,端庄平实,动中有静,工而不板。

1、广字旁(广):写法是,比厂子旁上面多了一点。

点要写在“厂”横的正上方位置。

如:庆、度、店、府、席、床、唐等。

2、走之旁(辶):写法是,先写上面一点,第二笔写横折折撇,别抬笔,接着向左方逆风落笔在回笔向右下写平捺,捺要平且向右伸展。

如:这、边、近、远、通、道、运等。

3、走字旁(走):写法是,基本同于独体字的“走”。

区别在于横画变短,皆左伸右缩,便于让右,捺画伸展。

如:赴、赵、赳、赶、起、越、超等。

杜鹃大海喝水雷锋叔叔曾经需要冒出迷路迈出洒水泥泞1、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2、评选“书写之星”,并展示其作品。

6、勤学不止的文徵(zheng)明话说“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明,字写得好似涂鸦,年轻时参加生员考试,因字写的不够格,多次应举不中。

但他没有灰心,从此发愤练字,每天专心临摹《千字文》十遍,不写完不见客人,几十年如一日,以勤补拙,勤奋苦练,终于书法大有进步,超乎常人。

57岁时,文徵明厌恶官场,就辞去官职,回归苏州定居,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家居30余年,专心书画创作,名声显赫一时,当时四方慕名求他诗文书画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达官贵人来求书画,他一概拒之门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