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033-2008的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思考和认识
谈谈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认识[论文]
![谈谈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认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b36761561252d380eb6e63.png)
谈谈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的认识摘要:对于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是每年计量标准考核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阐述了对于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分析了对于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的选择,最后提出了对于考核记录表及曲线图的制作。
关键词: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0、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企业都不断将高科技应用于生产当中,这就使得技术的应用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长期生存与发展。
因此对于技术的应用及相关设备的技术,各企业都非常重视。
在对计量标准进行考核时,被考核单位所建立的计量标准技术档案是考虑的最基本依据,计量标准技术档案包括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以及计量标准履历书,而这其中的计量标准履历书则是指对于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1]。
1、对于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的认识与了解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对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但是对于计量标准器稳定性的考核与对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完全不同。
其在概念、考核对象以及所使用的考核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2]。
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是指对于计量标准装置当中的标准器其稳定性进行考核,它所考核的对象只是标准器。
而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其考核对象是指全套的标准装置,其包括对计量标准器及对配套设备稳定性的双重考核。
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主要是对标准器在相邻两年的周期检查结果或是校准证书当中所提供标准器偏差值进行考查,看其是否与所规定标准器的允许变化量相符。
而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则是利用考核计量标准对某个固定的被测对象进行重复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值,然后再将相邻两年的差值作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再把这个值也计量标准进行对比。
2、对于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的选择我国对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主要遵循jjf 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3],但是其中并未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做出详细介绍。
对于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主要是在《计量标准履历书》中的填写与使用说明当中有提到。
其规定,在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进行考核时可依照标准器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记录表”或是“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来进行考核便可[4]。
对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理解

摘 要: 随着《 中华人 民 和国行政许可法》 共 的颁布和《 计量标准考核 办法》 的发 布 , 了适应我 国市场经 为 济发展的需要 , 进一步提高计量标 准考核 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0 8 2 0 版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已正式颁布与实施 。描
述 了 2 0 版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与 20 版计 量标 准考核规范的主要区别 和引入的新概念。 08 01 关键词 : 量标 准:考核规 范;质量 管理 计
滨, 高级T程师
及配套设备 ( 包括计算机及软件 )的配置应科学合
秀 质量 管理 小组 。 同时 , 班组 在现 实活 动 中 , 体素 整
质 得到 了提 升 ,学 会 了利用 质量管 理 的理论 和方法
及时停轮传达 、 复诵 、 核对、 确认 , 认真落实标准化作 业。 通过 小组 的共 同努力 , 消灭 了调车顶 送作 业事 故
应经法 定计量检 定机构或 质量技 术监督 部 门授权 的
苗头 , 实现 了预 期 目标 , 为车站 安全 运输 生产起 到 了 积极 的作用 。 小组 获得 铁道 部优 秀质量 管理 小组 。 该 又如 :太 原北 站货 运 Q C小 组 .围绕 车站增 收 的 目 标 . 小处着 眼 , 从 针对 货物运 输 车辆空 车 回送利 用率
解决工作 中遇到的问题 , 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思想
件 以确保 其有效性 。
不 苎 要 科学合 理 拿 实用 。比不 低 , 能 高 配 ,能 配也 6检 或~准~始…录 定 校 原 记 , 经济 一~ … ~ …
,
2 计量 标 准 器及 配 套 设 备 的溯 源 性
在 旧规范 中的提法是计 量标 准器及 配套设 备的 周期检 定情况 , 规范 中要 求包含 以下涵 义 : 准器 新 标
关于计量标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

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它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表示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的长期漂移的度量。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所发生的变化来表示,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与所考虑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同时,在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如果测量对象选择不当,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还可能会远大于计量标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稳定性测量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稳定的被测对象。
当计量标准不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时,是不可能进行稳定性考核的,因此,《规范》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可以说,稳定性考核的关键是必须存在量值稳定的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被测对象。
为避免核查标准的性能发生变化,核查标准应该不作他用。
一、用于稳定性考核的核查标准的选择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给出的测量仪器的定义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而实物量具的定义是“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由此可见,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器具都属于测量仪器,而实物量具是测量仪器中特定的一类。
其特点是它们本身能提供一个或多个标准量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不能发生变化。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则不然,首先它们本身并不提供标准量值,实际上这类测量仪器的示值都是用实物量具通过校准得到的。
JJF1033-2008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探讨

监督 局 下 发 了一 个 “ 监 局量 发 (9 6 0 号 ” 但 对 校 准 技 19 )7 . 证书 的格式 规定不 明确 .现在 的校准证 书都是各个是根据 自己的理解 进行 该项 目的考核 。因此 . 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尽快 出台校准管理
技术篇 检定、 使用与调修
焦点 位置 、 与增益 及亮 度条 件关 系极 大 . 操作 中应 尤 为 在 注 意。另外 , 在读 取靶 线 间隔时 . 探 头置 于靶 群 的斜上 若 方. 在靶 线 图像 为 “ 线 ” 斜 的情 况 下读 分 辨力 是 严 重 的操 作错 误 。正 确 的操作 是 : 头置 于靶群 的正 上 方 . 探 在其 图 像为 “ 横线 ” 情况 下进 行判 读 . 的 相邻 靶线 图像必 须 完 全 断开 . 不能 “ 断非 断” 似
6几 何 误 差 的 检 测 .
对 于2 mm的百分 误差 的绝 对值 ( 意 : 0 m一 测 . 0 注 每2 m 不允 许 累计 、 减或 改换为 更大或 更 小数值 ) 差 。
目前 , 随着 超声 技术 的迅猛 发展 . 次谐 波 三维 图像 二
高 新技 术不 断 出现 。 仪器 的档 次不 断 提高 . 多 医疗机 构 许 把彩 超作 为首 选的诊 断仪 器 , 以满 足患者 的需 求。因为 它
要 求 执 行 二 、规 范 》 定 不 够 清 楚 的 地 方 《 界
发 生重 大变 化 . 固定 的计量 标准 保存 地 点发 生变 化 、 如 实 验 室搬迁 等 .应 当 向主持考 核 的质量 技 术监 督 部 门报告
”
… …
.
然 而在 实 际工作 中 。 果该 单位 不 主动 报告 , 如 质量
量 函 『0 5 8 1 ” , 对 校 准 证 书 而 言 , 然 国 家 技 术 2 0 ]6 号 )但 虽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在一定时间内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稳定性考核是对计量标准的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关系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稳定性考核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稳定性考核的概念。
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在一定时间内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即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出现明显的波动或变化。
稳定性考核就是对计量标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稳定性考核的意义。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不好,那么其测量结果就会出现波动或变化,从而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判定和评价。
而且,稳定性考核还可以发现计量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稳定性考核的影响因素。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使用条件、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等。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这些因素会对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使用条件包括使用频率、使用方式等,不同的使用条件会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而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则直接关系到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稳定性考核的评价方法。
稳定性考核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长期稳定性考核、短期稳定性考核和中期稳定性考核等。
长期稳定性考核是指在长时间内对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以确定其长期稳定性。
短期稳定性考核是指在短时间内对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以确定其短期稳定性。
中期稳定性考核则是介于长期和短期之间的一种稳定性考核方法,既考虑了长期的稳定性,又考虑了短期的波动性。
综上所述,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稳定性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稳定性考核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探讨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方法

探讨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方法作者:李华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11期摘要: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一个重要特性。
介绍了如何正确理解计量标准稳定性及其常用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计量标准;计量特性;稳定性;考核方法;核查标准一、概念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该计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时,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所发生的变化来表示。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二、计量标准及被检对象的特点根据组成计量标准的计量标准器及其被检对象分别属于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或非实物量具的划分,计量稳定性考核中的计量标准及被检对象的特点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无论计量标准是不是实物量具,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②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③计量标准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④计量标准为一次性使用的标准物质。
所谓实物量具是指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有时也简称“量具”。
它的主要特性是能够复现或提供某个量的已知量值。
例:砝码,量器(单值或多值、带或不带标尺的),标准电阻,量块,标准信号发生器。
因此,作为实物量具其重要的计量学特点是量值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而天平、玻璃水银温度计、压力表、电流表等,由于它们本身不能提供测量所需的参考量值,所以属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而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量值是变化的,根据变化值的大小又有相对稳定的和相对不稳定性二种,如一般压力表属于前者、精密压力表属于后者。
一、如何理解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方法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规定:对于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间(大于1个月),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 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
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

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它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表示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的长期漂移的度量。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所发生的变化来表示,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与所考虑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同时,在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如果测量对象选择不当,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还可能会远大于计量标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稳定性测量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稳定的被测对象。
当计量标准不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时,是不可能进行稳定性考核的,因此,《规范》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可以说,稳定性考核的关键是必须存在量值稳定的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被测对象。
为避免核查标准的性能发生变化,核查标准应该不作他用。
一、用于稳定性考核的核查标准的选择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给出的测量仪器的定义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而实物量具的定义是“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由此可见,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器具都属于测量仪器,而实物量具是测量仪器中特定的一类。
其特点是它们本身能提供一个或多个标准量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不能发生变化。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则不然,首先它们本身并不提供标准量值,实际上这类测量仪器的示值都是用实物量具通过校准得到的。
有关JJF1033—2008中的计量标准稳定性曲线图的研究

l 引言
量机构检定数据修正值, 以及修正值的变化量 。
表 1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J J F l O 3 3 — 2 0 0 8 (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由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 检疫 总 局 2 0 0 8 年 1 月3 1日批 准 , 并于 2 0 0 8年 9 月1
日 起 实 施 。该 规 范 与 J J F 1 0 3 3—2 0 0 1 《 计 量 标 准 考 核 规
段 内的稳定 性 。
-
: …….
1 l
: I = : : : : : : : . : : : .
I J
O . 0 0 o 3 % 0 . 0 0 0 2 %
. . . . . . . 一
l
‘
. 一 . 一 . 一 一
I
I
I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1
一
.
一
一
一
.
一
,
一
.
1
。
. . . . . . . . . . . . .
l
I . I
●
0 . 0 o 0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 — . . . .
0 . 0 0 0 0 % 2 o o 7 0 . 0 o 0 l %
O . O o o 6 % O . 0 0 o 5 % 0 . 0 0 0 4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中国计量》杂志刊登了若干篇有关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文章,很多涉及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问题。
笔者从事计量技术和计量考核工作多年,对JJF1033-2008有一些思考和认识,下面谈一谈自己对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理解。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JJF1033-2008规定,对于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间(大于1个月),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
共观测m组(m≥4)。
取m个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以相邻两年的测量结果之差作为该时间段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
正值使用,或称为按“级”使用),则
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
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若计量标
准在使用中采用实际值(即加修正
值使用,或称为按“等”使用),则测
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
展不确定度(U,k=2或U95)。
由于在选择核查标准时,
JJF1033-2008只笼统规定“必须选
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
性测量的核查标准”,或“选择一性
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
标准”,核查标准具体稳定到什么
程度?就要靠建标单位自己把握。
而核查标准一旦选择不当,就会影
响稳定性考核的实际效果。
因此,
弄清楚选择什么样的核查标准和
为什么这样选择核查标准就成为
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关键。
如果说,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
准量值是由上级机构通过检定或
校准给出的,或者核查标准的准确
度高于计量标准的1/3,按照
JJF1033-2008规定的计量标准稳
定性考核方法,可以准确判定计量
标准的稳定性是否合格。
但是,如
果建标单位所选择的核查标准,其
准确度等于或低于计量标准的准
确度,就不宜用JJF1033-2008规定
的方法来判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因为此时所得到的“稳定性”反映
的可能不再是计量标准器的实际
量值的漂移,而是由核查标准本身
量值的漂移引起的。
我们知道,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是指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
的长期漂移的度量,是用相同的测
量设备,对相同的测量对象,时间
间隔相距较长的两次测量结果之
差。
如果不考虑两次测量之间的相
关性,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应该
等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2
%
姨
倍。
虽然两次测量是用相同的测量
设备,并对相同的核查标准进行
的,两者之间存在某些相关性,但
再谈JJF1033-2008中
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方法□山东省淄博市计量测试所董亮星
重庆计量校准:www.cqstyq.com
重庆计量校准:www.cqstyq.com
重庆计量校准:www.cqstyq.com
由于两次测量可能要相隔一年的时间(对于已建计量标准),因而导致很难对相关性进行估计。
因为即使是系统效应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在经过一年时间后,也已经很难说是否存在相关性了。
于是测得的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其不确定度经常会比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
对于新建计量标准,由于两次测量相隔时间较短,故通常应考虑其相关性。
对于不同的计量标准,该相关性对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将视具体情况而异,但可以认为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大体上至少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相当。
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计量标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通常包括由于计量标准不准而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若计量标准按“级”使用,其最大允许误差为±X ,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X /3%
姨(按级使用时一般按均匀分布考虑)。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量标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2X /3%
姨(k =2)。
对于已建计量标准,由于“测得的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其不确定度经常会比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也就是要比2X /3%
姨大(自然比X 大);对于新建计量标准,由于“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大体上至少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相当”,也就是与2X /3%
姨相当(自然也比X 大),所以,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比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X 大的情况下,如果再按照JJF1033-2008要求的“测得
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来判定,则不易确定。
若计量标准按“等”使用,在所选的核查标准准确度等于或低于计量标准的情况下,计量标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其分量除了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外,其他因素(如测量重复性或被测量分度值等)所引入的不确定度也成为主要分量,此时,所得到的计量标准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很可能大于(至少相当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按照前述分析,“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大体上至少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相当”,则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将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大小相当。
如果按照
JJF1033-2008要求的“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实际值(即加修正值使用,或称为按‘等’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来判定,同样也很难确定。
因此,建标单位按照JJF1033-
2008规定的方法对计量标准稳定性进行考核时,所选择的核查标准,其准确度应高于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稳定性自然好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当核查标准的准确度高于计量标准的1/2~1/3,可依据
JJF1033-2008的考核结果直接判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否合格;当核查标准的准确度高于计量标准,但又低于上一级计量标准的1/2~
1/3,或所选择的核查标准为如砝码、量块等具有明显稳定性(需经验证其稳定性不低于计量标准)的实物量具时,此时考核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判定被考核的计量标准的
稳定性是否合格,但可作为建标单位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旁证。
如果旁证得到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则表明没有发现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出现问题,该计量标准可在其检定或校准证书的有效期内继续使用;如果旁证得到的稳定性不符合要求,也不能马上判定被考核的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不符合要求,而应将该计量标准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送上级机构重新检定或校准,以判断该计量标准是否符合稳定性要求。
此时,JJF1033-2008所说的“稳定性考核”的意义仅在于希望尽早发现万一由于使用不当,或任何意外原因导致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发生明显的变化,以便及时追回并检查此前可能有问题的测量结果,将损害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从这一点来说,“稳定性考核”又类似于设备的期间核查,目的仅是为保持设备稳定状态的可信度。
当保持稳定性的可信度较低时,就需要由上级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以便对稳定性合格与否进行判定。
因此,JJF1033-2008所说的“稳定性考核”,更准确地说,应该叫“稳定性试验”或“稳定性核查”,只能对稳定性给出不合格的怀疑,而不能给出不合格的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为消除由于核查标准量值漂移对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结果的影响,核查标准应妥善保管,只做稳定性考核之用,不做他用。
否则,所得到的“稳定性”很可能不再是被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而是主要由核查标准量值漂移所产生的变动。
重庆计量校准:www.cqstyq.com
重庆计量校准:www.cqsty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