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对策

合集下载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对策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对策
U U n Ca g— y n a
( uie co lW nh u U i ri , ezo 2 0 5 C i ‘ B s s Sh o, ezo nv sy W nh u3 5 3 , hn ns e t a)
Ab ta t s r c :Atp e e t e u r me t o r ae e tr r e u f l g s i e p n i i t e o r n r t n , r s n -r q i e ns fp v t n ep s s fli i o M r s o sbl y b c me mo e a d mo s o g i i ln c i e r b tma y p v t n rp e e r od miu d r tn i go . T e fr , w h u d e h n e a r n s fs c a e p n u n r ae e t r n u s h l s n esa d n n i i e t h r oe e e s o l n a c wa e e任 奠 定 了理 论 根 基 。第 二
此所做 的分析 ,针对跨国公 司推动和实践的社会责任
的 研究 较 多 。 二 、对 浙 江省 民营 社 会责 任 现 状 的调 查 分析 温 州大 学课题 组 在 2 0 06年 5月至 6月之 间 ,分别
阶段是关于企业社会 责任 内涵的争论 ,在三种观点中 最被管理学界推崇 的是将企业责 任划分为经 济责任、
法律责任 、道 德 责 任、社 会 责 任 ( a o ,17 ) C r l 99 。 rl
第 三个 阶 段是 关 于企 业 社 会 责任 与企 业 绩 效关 系 的研 究 。此类 研究 由于涉 及 太 多 制 约 因素 很 难 得 出确 切 的 结 论 。第 四个 阶 段是 关 于 企 业社 会 责 任 标 准 化 及 国际 化 的研 究 。最 近几 年 企 业 社会 责 任 研 究 朝 着 范 围 定性

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同时也面临着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和挑战。

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一些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是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

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合法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

同时,政府还应提供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如减税、奖励等,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参与公益事业。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机制建设是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权责关系,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和考核体系,确保社会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素养,使其成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第三,加强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和合作,是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企业应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

可以通过捐资助学、捐资助医、扶贫济困等方式,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活动,加强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加强企业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是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

企业应及时公布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和信息,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和成果。

通过信息公开,企业可以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与认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第五,加强企业自律和行业规范,是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商会的自律机制,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保持诚信经营,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

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监管,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制建设,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加强自律和行业规范。

论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论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社会 产 生 了不 可 忽视 的影 响 。 目前 ,世 界排 名前 2 0名 的大 型跨 国公 司 的总销 售额 大 约相 当于 全 5 球 生产 总值 的 1 3 / ,有 1 0多 家跨 国公 司 的年销 售额 超 过 5 0亿 美 元 ,全球 2 0多个 国家 和地 区 , 0 0 3 仅有 6 0多个 国家 的 国内生产 总值 达 到这 一水 平 。从 上 述 的数 字 描 述 中不难 发 现 ,公 司这 一 市场 主体 ,在社 会 财 富的生 产方 面 已 自勉 为霸 主 。这些 规模 庞 大 ,实力 雄厚 的企 业 在 当今社 会建 立起 了其 “ 司霸 业 ” 公 ,对政 治 、经济 和社 会生 活 构成 了重 大影 响 。随 着这 些 “ 司帝 国 ” 实 力 的增 公 加和 影响 的扩 大 ,人 们 对他们 的要 求 已经 不 仅 仅 是 生 产社 会 财 富 ,无 限 地 追 求 自身利 益 的最 大 化 ,关 注社 会 、关心 社会 的呼声 已经越 喊越 高 ,企 业应 当承 担 和履行 相 应 的社会 责任 已经成 为 当 今 企业 和社 会发 展 的题 中之义 。
公益” 等表征社会责任 的词 眼为现 代的企业 家精神增 添 了新的气质元素。本文在对 企业家社 会责任研 究的基础上 ,对其理 论基 础和 内在规定性作 了分析 ,以此祈求为我 国民营企业家在完成其社 会责任 方
面提 供 良好 的 对 策 和 建议 。
[ 键词 ]民营企业家 社会责任 企业公民 慈善 关 [ 中图分 类号 ]F7. [ 献标 识码 ]A [ 265 文 文章 编号 ]10 —1 X (00 6 03 0 00 1 2 1)0 — 07— 5 4
: l :本文 系江 苏省规划课题 “ 苏民营企业 慈善行 为研 究” ( 题编号 0 S B 0 பைடு நூலகம் 的阶段 性成果 。 江 课 7 H 06

推动民营经济 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民营经济 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民营经济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针对推动民营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一、加强政策扶持1. 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信贷投放,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

2. 减免税收政策,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给予更多税收优惠,鼓励其稳定发展。

3. 制定更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加强产业协同发展1. 政府应该出台鼓励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促进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和共享资源,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完善。

2. 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完善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1.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端人才支持,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拓宽市场渠道1. 政府应该加大对外贸易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企业走出去。

2. 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展会和交易会,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加强企业品牌建设1. 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2. 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

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1. 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产,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2.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在推动民营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蓬勃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政策扶持1. 减少税负和行政审批:降低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企业开办和运营成本。

2. 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完善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优化营商环境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侵权行为,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

2. 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建立健全的法治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1. 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 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

3. 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

四、加强产业协同发展1. 促进产业链的完善: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2.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企业创新能力1. 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2. 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开展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避免技术泄露和侵权行为。

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1.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对策

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对策

作 者 简 介 : 莹(98 )女 , 北 深 泽人 , 北 经 贸 大 学期 刊 编 辑 部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究 方 向为 经 济伦 理 ; 珊 珊 杜 15 一 , 河 河 硕 研 刘
(9 5 )女 , 北石 家庄市人 , 18 一 , 河 河北 经贸大学 马列 教学部伦理 学硕士研 究生 , 究方向 为经济伦 理 。 研
把外 资企业排除在外 , 中包 括集体企业 、 营企 其 私 业、 集体成分为 主的股份制企业 等 。 最后 是狭义的 “ 民营企业 ” 仅仅是指 私营企业 。 , 笔者采纳第 二种
定义 。
开 。股份制有限公司 ,是企业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 份, 股东按其手 中控股权对公司承担责任 , 其优点是
风险共担 、 利益直接 , 机制灵活。 3 民营企业的特点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 .
以下几 个方 面 的特 点 :首先 从管 理 体制及 组 织系 统 模式上来讲 , 民营企业各部门之间仅仅是独立运作 ,
2 民营企业 的分类 。 民营企业 的分类依 据众 . “ 多 ,其中最主要的分类依据是按照出资的形式来分 类 , 中包括 : 其 单人业主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 、 家族企 业 、公司制企业 四种形式”【 。 单人业主制企业 ” 是
2 1 年 3月 02
经济与管理
a dM a a e n n n g me t
Ma . 2 1 r, 0 2 V 1 6论 坛
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对策
杜 莹 。 珊 珊 刘
(. 1 河北经贸大学 期 刊编辑部 ,河北 石家庄 0 0 6 ;. 5 0 12河北经贸大学 马列教学部 ,河北 石家庄 0 0 6 ) 5 0 1
纽带 , 由家族成员共同出资和经营的企业。 其企业所

破解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破解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破解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如融资难、市场竞争激烈等。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破解难题。

下面笔者将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以应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1.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满足不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2.设立专门的民营企业融资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专门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3.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

二、优化政策环境1.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降低税负,减轻民营企业经营成本。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3.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更多人投身到创业创新中来。

三、引导创新发展1.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建立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进行激励,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产业协同发展1.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2.鼓励企业之间开展技术合作,共享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3.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以上所提措施,可以帮助破解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当然,实施这些措施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深化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民营企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实践

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实践

业家” 是一个崇高 的称呼, 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称呼的。 “ 业家 ” 企 一词 源 于法文 , 意 带 有 冒险 家 的意 思 。在 英 语 中 , nr rnu 即 “ 原 E tpeer 企业 家 ” e , 意 为创 建企业并担 任经 营管理职 责 的指挥 者。只有 那些有创 新思维 并取得卓 越业绩 的企业 经 理才能称得上企业家。马歇尔和熊彼得 , 都曾经高度评价企业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地 位 以及社 会贡献①, 企业 家们 的命运 不 仅仅属 于个人 , 是属 于其所在 企业 甚 至整个 社会 。 笔 而
献 , 至 为了 自己的发展一 味破坏生 态和 掠夺 自然 资源 , 甚 那么这 棵树 也活不 长久 。这 个 自然 界 的因果 关 系法则 可以引 申为企业在社 会 中的生存 法 则 。企业 老 板应 当 明 白这个 道理 , 回报 社


李实 :近期我 国收入分配 : 《 问题与对策》, 中国教育报)o 6年 9月 2 《 2o 7日第 1 企业的 责任和义务 , 也是 企业不 断发 展 的生存 之道 。并 且 , 般 来说 , 业掌 握 的 财 一 企
富越多 , 占用 的资 源就越多 , 按照 “ 谁获益 , 谁承担 责 任” 的原则 , 企业所 获得 的财富 越多 , 么 那
弱势群体 。
随着党和政 府对 民营企业 的支持 力度越 来越 大 , 年 来 中 国民营 企业 的发 展可 以说 是 如 近 火 如荼 , 势成燎 原 。很 多 民营企业 老板都成 了先 富起 来 的那 批 人 中的一 员 。但 是任 何 事物 都 有其 正 、 反两 个方面 , 国 国民经 济和 民营企业在 飞速发 展 的同时 , 富差别也在 同步扩大 , 我 贫 我 国的基 尼 系数从 2 O世纪 8 O年 代初 的 0 2 , .2 到现在 已经 接近 0 4 (, 翻 了一倍 多 。基 尼 系 . 8)整整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对策摘要: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社会责任问题,社会上要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许多民营企业家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怀有怨言和抵触情绪,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

因此,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政府;民营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推进Abstract:At present, requirement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come more and more strong,but many private entrepreneurs hold misunderstanding on it.Therefore,we should enhanc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y a series of policy measures.Key words:government; private enterpris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omote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的回顾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关于企业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辩。

以弗里德曼(Friedman,1962)、哈耶克(Hayek,1969)、波斯纳(波斯纳,1997)等为代表认为企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以安德鲁斯、彼得.F.德鲁克(1987)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者(Clarkson,1995;Freeman,1984;Mitchell和Wood,1997)为代表,认为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理论根基。

第二阶段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争论,在三种观点中最被管理学界推崇的是将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社会责任(Carroll,1979)。

第三个阶段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此类研究由于涉及太多制约因素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

第四个阶段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及国际化的研究。

最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朝着范围定性化、具体评价目标定量化及可操作性方向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SA8000和ISO2600推进及实施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从理论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但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持肯定态度。

自2004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使之迅速成为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的研究很多都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涉及到了企业社会责任推进问题。

由于介入较晚,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以介绍国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做法为主,而较深入的研究大部分是选取某个角度对此所做的分析,针对跨国公司推动和实践的社会责任的研究较多。

二、对浙江省民营社会责任现状的调查分析温州大学课题组在2006年5月至6月之间,分别对563位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者采用访谈加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

此调查以中国境内民营企业经营者(董事长或总经理)为主要目标对象,对563份由民营企业经营者所填写的问卷做统计分析。

这些样本中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商业服务业等业。

1.社会责任认知度低,价值认识不足,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理解片面。

调查数据显示,这些民营企业经营者多采用小作坊经营、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创新意识,对短期不能见效的管理、新名词、新理念多无暇顾及,社会责任认知度低,价值认识不足,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存在误区很多误区:如创造就业、按章纳税就是履行社会责任;慈善捐款就是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有能力承担的大企业的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无关;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负担和成本等。

2.企业内部缺乏系统、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大多数企业未设立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在组织化、正规化方面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使企业不能有效的把企业社会责任成本转化为企业绩效,严重削弱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动力。

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没有社会责任实施推进机制。

随意性、随机性、盲目性普遍存在,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升影响力,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许多企业的公益捐助活动多是出于从众心理,缺乏战略规划。

企业内部缺乏对企业社会活动绩效的评估和衡量。

感受不到社会责任承担带给企业的价值,不能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目标有机结合,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没有效益期待的事业必定不是企业发自内心乐意为之的事业,消极应付、懈怠、欺骗走过场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3.缺乏把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竞争力的意识和技巧。

大多数企业缺乏把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竞争力的意识和技巧。

与国外企业比,民营企业不善于公关策划,不善于以企业社会责任事件为契机大做文章,借助媒体,传播组织形象及产品或服务的信息,缺乏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专业特长,针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社会贫困、弱势群体等社会热点问题提供支持的意识和技巧。

4.逃避社会责任现象严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营企业雇用廉价劳动力,超时加班、拖欠工资、工作生活条件差、工伤事故频发的情况仍相当严重。

很多企业对内不遵守劳动法,不签订劳动合同。

对外缺乏诚信,偷税漏税、拖欠货款、虚假宣传,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企业的行为体现了企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诉求。

中国民营企业还没有把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权益和商业伦理融入自己的经营理念中,履行社会责任完全靠企业自觉和自律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的,发挥特定时期强势地位的强势政府的起始推动和引导作用成为明智之选。

三、增加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对策单纯靠行政命令解决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应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决策、自主选择,是企业社会责任控制机制化、市场化、长效化的先验尝试。

1.给予参与ISO26000制定的机会,保护民营企业利益。

ISO26000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是一个跨行业、跨区域的标准,至今已有50多个国家参加,把自己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标准纳入这个体系成为各参与制订方的利益争夺点。

我国应在政府所带领的参与制订代表中增加民营企业的代表力量,提出保护发展中国家弱小企业团体的阶段性发展要求,为中国民营企业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和利益。

2.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修订地方政府政绩评定标准。

在现行政绩评定指标体系下,地方政府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地方经济总量或GDP的增加。

如果地方政府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加强监管,必然导致高的监管成本和经济总量或GDP降低的双重损失,因此在自主选择状态下地方政府多倾向于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对企业有损于社会的行为实施弱监管或放任。

而中央政府对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则鞭长莫及。

中央政府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策略的首选最佳策略应是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和修订地方政府政绩评定标准。

3.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

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法》作为推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设的当务之急。

其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如何界定是立法的难点问题,可采取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法律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采取强制性规范的形式予以规定,而道德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则采取授权性规范的形式予以规定。

此外,还应修正现行法律条款中不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

严格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大对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惩处力度。

4.设立企业社会责任五级管理部门,协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

设立国家、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各级企业社会责任协调和沟通机制,协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对所辖范围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施领导和管理,协调政府各部门间的政策和措施,保证政府政策的一致性。

管理政府社会责任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首先是对本辖区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和跟踪监控,根据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和衡量标准和本区域现状向所属政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次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国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再次是对辖区内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制度并推动其发展;再次,建立五级分管部门纵向及横向网格状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向全社会传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加强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深入了解,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最大化;最后积极向社会进行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教育、培训、咨询等各种有效措施和形式,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支持和服务。

5.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社会责任披露制度。

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对好企业的奖励就等于是对差企业的惩罚。

对承担社会责任成绩优秀的企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奖励,如慈善捐款冲抵或减免税费、企业信誉状况与融资以及担保系统挂钩、评选社会责任先进企业给予表彰、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分级评定及升降级制度等。

同时要发挥社会舆论、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的监督作用,建立对违背社会责任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在国外是一项成熟的制度,应该要求企业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政府有关机构也应定期对辖区内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进行公布。

6.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服务。

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政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这是不够的。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过程当中来。

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在经济活动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还极其有限,我们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行业协会、民间商会、民间环保组织、慈善组织机构、各种志愿者组织等等。

另外我们还应积极推动员工与企业的工资集体议价机制,保护劳工权益。

7.鼓励责任消费和责任投资。

责任消费指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他们所购买的商品的制作是否符合基本的人权标准和环保标准,是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责任投资,即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简称SRI)是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之外,以预期稳定利润分配的持续性、遵守法律、雇佣习惯、尊重人权、消费者问题、社会贡献程度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等社会伦理性标准为基础,评价并选择企业所进行的投资。

此外,SRI还包含以社会正义、地区贡献、行使股东权利等为目的的资金投入行为。

国家及各级政府应积极倡导、鼓励消费者和投资者(或机构)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消费和投资的关键决策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