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6.1位置与范围(无答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以及了解我国领土的分布情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知识、经纬度知识、地理位置、国土范围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地理知识,对地图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的概念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地图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了解我国领土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和实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我国领土的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经纬度知识的运用,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地理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的概念。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和图片:准备相关的地图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教学案例:收集一些与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道具,如地球仪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

提问学生对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讲解经纬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第6.1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小组任务: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人教版(新)】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1

【人教版(新)】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1
《位置和范围》
导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2.使学生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3 .使学生初步掌握 使用地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 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对于亚 洲的经度跨越度数学生容易犯错。
精习10
学案的反馈部分及填充图册
1、完成反馈练习
2、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
1、提出学习中
1、提出自己学 习中的疑难问题
2、完成填充图,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识图填图能力
记忆不深刻,填图题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回答教师问题。
温故而知新
研习
25
1、描述亚洲的位置
2、在学会描述亚洲位置基础上描述北美洲的位置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亚洲的范围:
3.以亚洲为例说出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由于大部分位于南纬11度和北纬81度之间,东经26---西经170度之间。所以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海陆位置: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 临印 度洋,东 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完成课本3页活动内容。
明确目标
1.使用教材和地图册找出相关内容。
2.注意倾听教师讲课内容。
3、有问题和疑难的地方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在理解亚洲在东半球和北半球的时候要知道不是完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而是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 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学习目标】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学习过程】【自学自测】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祖国所在的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自主学习】相信你是最棒的!活动一:读课本P2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观察完成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活动二:读课本P3图6.2亚洲的范围,观察完成(1)亚洲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

(2)找出亚洲周围相邻的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阅读教材P3图6.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回答下列问题1.读“北美洲在世界的位置”图,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 读右图,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 读右图,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活动一:阅读P4完成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跨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活动二:阅读P4图亚洲地理分区图完成1、亚洲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6个地区,中国位于,同在东亚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国家)2、亚洲有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北邻______ ,西邻______ 和______ ,西南邻_____,南邻______【展示交流】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课堂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提出你的困惑和疑问【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读下图“亚洲的范围”,回答问题1、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占据了_____大陆的大部分,西侧紧邻B______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C________ 洲相邻,隔海与D______洲和E______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学生准备】准备电脑,下载地理(七下)电子课本;本课学习资料。

【学习过程】知识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观看教学视频第一部分,阅读课本P2—3的文字和读图6.1和6.2,点开小视频“亚洲的分区和海陆位置”并按照提示完成图中的“海陆位置”和“动动手”(没有flash播放器不点小视频),完成以下作业:1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读图可知,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半球,南北半球的_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占据了______大陆的大部,北临______洋,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说出亚洲东西南北四至点的经纬度:估算出亚洲东西所跨经度的范围;估算出亚洲南北所跨纬度的范围。

(2)观察哪些特殊纬线穿过亚洲,并说出亚洲跨越的温度带。

(3)从亚洲的最南端到最北端,途中经过哪几个温度带?(4)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和大洋,并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5)亚洲和相邻大洲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知识二:世界第一大洲观看教学视频第二部分,阅读课本P4—5的文字和读图6.4、6.5、6.6,点开小视频“亚洲的分区和海陆位置”并按照提示完成图中的“亚洲的分区”(没有flash播放器的不点小视频),完成以下作业:1.读图6.4“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观察亚洲的面积是多少?按照七大洲的面积由大到小排序:2.阅读教材第4页,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亚洲地理分区:读教材图6.5“亚洲地理分区”,通过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亚洲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同区的还有哪些国家?(2)其他的分区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4.亚洲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俗异彩纷呈,观察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图片,点开小视频“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并按照提示点击图中四个地区(没有flash 播放器的不点),完成以下问题:②①④③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在课中强化技能环节,我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经纬度的划分和应用。在讲解经纬度的划分时,我使用了具体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通过制作经纬网模型和进行定位导航游戏,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短距离:1200公里
例题4:
题目:请根据经纬网,计算以下两地之间的经纬度差。
地点:纽约和伦敦。
解答:
纽约:40°43'N,74°00'W
伦敦:51°30'N,0°05'W
经度差:74°00'W - (-0°05'W) = 74°05'E
纬度差:40°43'N - 51°30'N = -9°37'N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感到困惑,特别是在理解和运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方面。此外,学生可能对经纬度的划分方法感到难以掌握,特别是在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内容包括经纬网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及经纬网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七年级地理下册 6_1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_1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姓名课题课型时间亚洲的位置和范围问题生成课学导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认识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说明原因;2.能力目标: 能运用地图简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认识亚洲的六个区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激发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分析1.重点: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知道从哪些方面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难点:了解亚洲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

因为各地的人文差异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必须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问题预设1.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 亚洲有哪些地理分区?每个地理分区各有哪些国家?你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它们吗?4.亚洲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为什么存在很大差异?5. 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存在哪些差异?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1分钟【旁白】教师播放《亚洲雄风》的歌曲视频,并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让同学充分发言,并把学生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事物都写在黑板上,充分鼓励学生讲出课外丰富的知识。

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事情,可还有不少事情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有关亚洲的知识。

目标咀嚼2分钟1.结合预习时设计的本单元学习目标(已经达成的画对号,未达成的画问号),进一步明确自己这节课的要达到的三维学习目标。

2.同伴互相讲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互相补充、监督使目标更明确。

3.教师根据预设及期末考试情况提问3—5个学生。

最后教师强调重点。

自学指导8分钟过渡: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结合问题导读评价单走进文本(2页到5页),认真研读,争取在你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文本内容,把问题解决好。

1.学生自读课文,并且查找资料和地图册,重要知识点要用红笔从书上勾画出来,努力识记,然后研究每个问题的方法及思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 位置和范围 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 位置和范围 导学案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策略与反思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学会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能说出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重点难点】重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难点:如何来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一、亚洲的位置1.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和等方面描述。

2.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和半球。

3.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位于大陆,北面濒临洋,东面濒临洋,南面濒临洋。

4.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南部达,经度位置在至之间。

(试着用字母符号写)5.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和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亚洲的范围6.亚洲包括以及,被称为“世界”。

7.亚洲是世界上跨最广,最长的大洲。

8.按地理方位,可把亚洲分为、、、、和6个地区。

【合作探究】观察课本P3—P4的图,比较亚洲和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比较项目亚洲北美洲东、西半球中的位置南、北半球中的位置濒临的大洋面积(万平方千米)所跨的纬度范围所跨的经度范围【当堂训练】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2.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极洲3.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我国位于哪个地区()A.南亚B.西亚C.东亚D.中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寄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与范围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

2、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3、了解亚洲的范围及分区情况。

4、分析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及原因。

学习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学习难点:
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及原因。

自主学习
1、半球位置:请同学们读第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纬度位置:读2页 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得出结论:亚洲同时被、、重要纬线穿过,主要位于纬度,(温度带)
3、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六个分区?分别是:、、、、、。

4、亚洲不但所跨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5、读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是世界大洲。

合作探究:
1、海陆位置: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
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
(1)、亚洲的西部是洲,以、、、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

(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2、中国位于分区?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
中国北面的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面的是亚。

3、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
4、读图6.6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5、归纳北美洲的位置特点
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
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
反馈练习:
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与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①亚洲②南极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大洋洲⑥南美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⑥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3、大洲面积位居第三位的是()
A.南极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4、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伊朗位于哪个地区()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5、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A .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白令海峡
6、下列国家不属于东亚的是()
A.中国
B.印度
C.日本
D.韩国
课堂小结: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填写表6.1)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