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01绪论

01绪论

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中发(2010)6号
领域
金融 财务 会计
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2015年
2020年
289000
金融分析,国际会计,保险精算,保险 189000 核赔,资产评估,证券投资及经纪, CFO 国际资质的CPA,大型企事业单位高级 25700 会计人才,国际影响力的会计学教授
52700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 大学教人的道理,首先在于使人明白天赋 予人的美德,进而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革 旧更新,最后使自己和他人都到达完美的 道德境界。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出纳或会计 财务主管 CFO、总会计师 行业:银行、证券、公司、事业单位等 CPA 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 职称: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很多专业会计人员离职后去担任管理或监督要职。 从事公共会计的经验是非常有用的基石,会计有机会从内 部观察不同的企业,积累经验,从而有利于将来从事管理 工作。
注意:新准则中不再称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会计要素
一、资产负债表要素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 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 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1.可靠性:信息最基本的是要可靠。 2.相关性:提供的信息应与决策相关,如公允 价值的相关性就比历史成本要高。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 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 用。 4.可比性:包括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形 成 期 ( 1956-1970年)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知识应用期 ( 1970-1988年) 集成发展期 ( 1986年至今)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 最基本出发点。
AI的严格定义依赖于对智能的定义,即要定义人工智能,首先应该定义智能;但 智能本身也还无严格定义。
一般解释: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 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知识与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
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AI研究
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艰难成立,其后长期得不到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 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返祖归宗”,挂靠到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
1985年前,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苏联却受到批判;我国人工智 能也与“特异功能”一起受到质疑,人工智能学科群专著不能公开出版。
(表处理语言)。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费根鲍姆开发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
用于质谱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由于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和成果做出了过高的预言,而这些语言的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当时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下列三个局限性:

01绪论

01绪论

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发展
外围设备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纸带,键盘,鼠标, 纸带,键盘,鼠标,扫描仪 打印机, 打印机,显示器 网络设备 ………………… 简单的系统总线 局部总线 AGP( AGP(最先进的图形系统接口 ) 北桥,南桥,MCH, 北桥,南桥,MCH,ICH CPU集成的 CPU集成的MCH 集成的MCH 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 单片机) 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 高速缓存L1-L2高速缓存L1-L2-L3 外设接口发展:USB,1394,SCSI,EPP/ECP,硬盘CACHE,SATA, RS232C,RS485, 外设接口发展:USB,1394,SCSI,EPP/ECP,硬盘CACHE,SATA,I2C,RS232C,RS485, LVDS,CAN, Profibus, LVDS,CAN, Profibus, PnP APU(辅助处理器单元 APU(辅助处理器单元 ),GPU(图形处理器单元 ) (NVidia) NVidia) …………………….
硬件接口发展
内存
CPU
内存接口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智能仪器接口 通讯接口 过程控制接口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
数字仪表: 数字仪表: 终端: 传感器驱动器: 数字外设: 终端: 传感器驱动器 : 数字外设: 如:数字式波 如:传真机 如:测力仪 打印机, 如:打印机,磁 器,数字万用表 Modem 电机驱动电源 盘记录仪, 盘记录仪,显示 器等
新发展与划分方法:SSI MSI LSI VLSI ULSI
智能机,神经网络计算机,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INTEL发展史 INTEL发展史
Intel公司是微处理器工业的龙头老大,它不仅开创了微处理器这一给计 算机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的产品,而且一直为全球的绝大多数微型计算机 提供"芯脏". Intel公司是1968年7月18日哥登摩尔(Gordon Moore)和集 成电路的发明者鲍勃诺伊斯(Bob Noyce)共同创立的.俩人曾是当时集成电 路主要制造商——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创始人中的两位成员.Intel公司创 立后不久,Fairchild公司的另一成员——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也加入 了创业者的行列.Intel公司开始只生产计算机存储芯片,这一新产品开始取 代当时普遍使用的由小磁线圈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同类产品.但真正成就Intel 事业的产品开发始于1969年.当时,一家名叫Busicom的日本公司要求Intel 为它的一种新型计算器设计一种集2300只晶体管于单一硅片,具有通用性能 的芯片.1971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商品化的微处理器,含有2300个晶 体管的4004,时钟频率为 1 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20s.这是第一代4 位微处理器的标志 4004,8008,8080,8088,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II,PIII,P4, 4004,8008,8080,8088,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II,PIII,P4, ITANIUM1, XEON等 ITANIUM1,2,XEON等

中药药剂学课件PPT第01章_绪论

中药药剂学课件PPT第01章_绪论

4.研究重点 : 如何将中药原料制成适 宜药物剂型的工艺 、质量的技术与理 论研究 。 5.形成基础: 中药调剂—前店后坊(丸散膏丹、饮片) 临床药学 —问病卖药 制剂学—中药 生产
2、 中药药剂学学科的基本任务
①学习、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技术与经验

发掘整理传统剂型和品种

发掘整理中成药的理论、技术和经验
中 药 药 剂 学
双黄连制剂
云南白药制剂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 药物药剂学的发展简史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剂型的分类与选择原则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药剂学》 : 定义、性质与特点; 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药典、部颁标准与有关药品法规 性 质、特点与使用方法。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
一、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一)传统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1、剂型理论 2、制药理论 3、施药理论

(二)、现代药剂学




工业药剂学——制剂工业生产、工艺技术、 生产设备、质量管理。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因素、剂型因素、 生理因素(用药对象)与临 床药效关系。 物理药剂学——应用物理化学原理、方法 和手段,研究剂型性质 临床药剂学——以 患者为对象,合理、安全、有效用药 药物动力学和药用辅料与高分子材料学
战国时代(公元前221年以前)

《黄帝内经》: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 臣、佐、使)
《汤液醪醴论》:汤(饮)、 丸、散、丹、涂剂等。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19年
汉:《五十二病方》 口服、外敷 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药物熨法 丸剂:

2020高中化学竞赛(入门篇)-基础有机化学-第01、02章 绪论、有机化合物命名(共66张PPT)

2020高中化学竞赛(入门篇)-基础有机化学-第01、02章 绪论、有机化合物命名(共66张PPT)
CHCH2CHCH2
7
CH3
CH3
CH3 CH3
2,6,8-三甲基癸烷
如处于对称位置,优先考虑较简单的取代基。 1 2 34 C5H3CH62CHC7H2CHCH2CH3 3-甲基-5-乙基庚烷
CH3 CH2CH3
1 23 456 6 54 321
CH3CHCH2CHCHCH3
CH3 H3C CH3
CH3
甲苯
CH(CH3)2
CH3 CH3
异丙苯
邻二甲苯 o-二甲苯 1,2-二甲苯
CH3
CH3
CH3
间二甲苯 m-二甲苯 1,3-二甲苯
CH3
对二甲苯 p-二甲苯 1,4-二甲苯
CH3 CH3
CH3
1,2,3-三甲苯 连三甲苯
CH3 CH3
CH3
CH3
1,2,4-三甲苯 偏三甲苯
H3C
CH3
1,3,5-三甲苯 均三甲苯
命名规则:
(1)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按主链的碳 原子数命名为“某烷”。
(2)编号:从靠近支链(取代基)的一端对主链进行 编号,根据支链所连碳原子的编号表示支链的位次。
65 4 3 2
CH3CH2CH2CHCH2CH3 CH3
1
3-甲基己烷
(3)命名:将支链的位次、个数、名称写在主体 名称的前面,中间用短线隔开。
654
CH3
CH3CH2CHCH2CHCH3
3 21
2-甲基-4-环己基己烷
H CH3
C2H5 H
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
C2H5 CH3 CH3
r-1,反-1,2-二甲基-反-4-乙基环己烷
桥环: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

《基础护理学》教案01绪论

《基础护理学》教案01绪论

第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一周第节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学习方法护理学的目标、任务2.熟悉: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重点:1.《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2.《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难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导入:讨论选择护理行业的感受、对护理行业的了解第一章绪论一、《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一个核心;一种观念;三基能力;灵活运用;履行职责二、《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一)学习内容(二)学习目的三、《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重视操作(1)实验室学习:(2)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提高实践学习效果四、护理学的目标、任务、范畴及内容(一)任务:(二)护理的目标:(三)护理学的范畴:(四)护理学的内容第二节学习《基础护理学》的意义一、《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1.减轻痛苦;2.恢复健康;3.维持健康;4.促进健康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范畴及教学目的(一)教学范畴(二)教学目的三、《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讨论、思考、作业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80分钟,安排讨论5分钟,布置作业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音像其他填写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备课笔记简单自我介绍及课堂导入:讨论选择护理行业的感受、对护理行业的了解第一章绪论一、《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护理学科的基础、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必修课,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一个核心;一种观念;三基能力;灵活运用;履行职责护理人员职责: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二、《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一)学习内容从事护理工作所需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5分15分多媒体、结合图片讲述重点讲述患者的生活护理、患者治疗需要的满足、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以及基础的护理操作技术和健康教育等。

第一章人工智能绪论

第一章人工智能绪论

28
14
第一章 人工智 研究的核心课题
1、 知识的模型化及其表示; 2、知识的组织、积累和管理; 3、知识的推理与问题的求解; 4、启发式搜索及其控制策略; 5、神经网络、人脑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6、人工智能系统及其开发语言。
15
第一章 人工智能绪论
23
第一章 人工智能绪论
概念及发展 学科范畴 研究目标、途径及领域
➢ 1.3.3 研究的领域
3、 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的主要目标就是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各种识别
能力,当前主要是对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的模拟,并且主要 集中于图形识别和语音识别。
模式识别的过程大体是先将摄像机、送话器或其它传感 器接受的外界信息转变成电信号序列,计算机再进一步对这 个电信号序列进行各种预处理,从中抽出有意义的特征,得 到输入信号的模式,然后与机器中原有的各个标准模式进行
➢ 1.1.1 基本概念
2.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 顾名思义,用人工的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智能,
或人工智能就是人造智能。
定义: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计算机,使它 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即具体来讲,就是要 使计算机具有看、听、说、写等感知和交互功能,具有联想、 推理、理解、学习等高级思维能力,还要有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简言之,也就是使计算机像人一样
概念及发展 学科范畴 研究目标、途径及领域
➢ 1.1.1 基本概念
1、智能:就是在巨大的搜索空间中迅速找到一个满意解的能 力。即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 智能的特征: (1) 感知能力; (2) 记忆与思维能力; (3) 学习能力及自适应能力; (4) 行为能力。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六版)第01章 绪论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六版)第01章 绪论
21
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系统方法 自组织理论方法 系统动力学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法
22
一、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将对象视为一个系统,着重 考察对象与环境的关系、对象与内部构 成部分的关系以及对象内部分与部分的 关系,从而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目的 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
23
一、系统方法
国民经济是由各产业部门构成的系统;产业又 是由各个细分的产业构成的系统;细分的产业 又是由各个企业构成的系统。 从更高层次上寻求出路
将石油化工、汽车、 家电和电子工业确定 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 业,先后制定了《机 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 法》、《电子工业振 兴临时措施法》等法 规,对重化工业、电 子工业的加快发展起 极大的促进作用,使 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 长期.
将高级机械、电子产 品和电子计算机等附 加价值高的高技术产 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 加以重点扶植,促进 了日本产业结构的高 度化。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1776年发表《国富 论》,创立了古典 经济学,即微观经 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 分析
宏观经济 分析
?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 1936年发表 了《就业、利息和 货币通论》,创立 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20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为产业结构的优化、产
业的合理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经济发展中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一直是摆在经济学家面前的难题; 各地区协调发展,构建合谐社会是经济学家面 对的新课题; 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 势的转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