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部编版)_6-10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3)这个学校为国民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写一篇50字的 短文,谈谈你对黄埔精神的 认识。
谢谢大家!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京 直

山东
奉天

湖北
江宁(南京)

上海
武昌
汀泗桥 贺



桥 江 南昌
西


广州
独立团的 辉煌战绩,为 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 “铁军”的光 荣称号。
你抢我答
北伐时间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伐先峰 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视频欣赏








立 “四·一二共”产反党革人命被政砍变头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巩固小结
国共合作 ——前提
国 民
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课堂检测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政治创部校始主长人任 孙周蒋恩中介来山石



军 校
时 间
地 点
的 1924年5 创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29张PPT)

建构知识体系 本课围绕北伐战争的准备、过程、意 义而展开。
“磨拳擦掌” (准备) “重拳出击” (过程) “断拳断掌” (意义)
研读材料,解决问题
国民革命军军歌(节选)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工农学兵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 齐奋斗,齐奋斗。
5.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D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州国民政府 6.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 主任的共产党人是: B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从战争性质上看,北伐军进行的是反帝 反封建的正义战争。
研读史料,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内容?
毛泽东在1927年3月写的一篇调查报告。当 时已经组织起来的农民向封建地主的特权进 行了毫不妥协的进攻,开展了减租减息、减 押及废除苛捐杂税的运动,一些地方还进行 了推翻封建族权、神权、夫权的斗争,是帝 国主义、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十分担心
5.成果 :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 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 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 传芳的主力,震动全国。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引导分析思路:
1.谁努力打?(决策?北伐军作战怎么样?) 2.有谁支持? 3.被打者(北洋军阀)怎么样?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北伐军的战略方针正确。 (2)广大北伐军官兵为革命不惜抛头 颅洒热血的精神。 (3)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 配合和积极支援等。 (4)北洋军阀的腐化,得不到民心
走进中考,自 我 挑战
1.(200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是惠 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 “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 是谁 A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 这里的“校长”是指 B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孙 中 山 逝 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概述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 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 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 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 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 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 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 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中得到的教训:
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 命的胜利,无产阶级 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 导权,必须建立一支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 展武装斗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中共三大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 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此时,成立后不久的中国共 产党,需要寻找战友——
第五单元
合作的表现
时间
黄埔军校建立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名中正,字介石,中国近代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 地点 广州黄埔 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 民国陆军特级上将。蒋早年 家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 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中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 国同盟会。蒋首先是反抗清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军官学校 朝,接着是军阀混战,而后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 贪 革命者来 升 总理 孙中山 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生 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 官 蒋介石曾任大元帅府参谋长、 畏 发 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 校长 蒋介石 死 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 财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 勿 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 请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主任。曾指挥长征,为西 入 往 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 斯 他 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贡献。 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 蒋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门 处 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介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中缅印战区最高统帅、中华 院总理、外交部部长, 石 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民国总统等职。 ---孙中山建校宗旨 1976 年病逝。 蒋介石( 1887 年- 1975 年) 周恩来(1898年-1976年)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共30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共30张PPT)

2.孙中山的转变
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
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感 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 之实,是在是一个假民国。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在一九二四年,当国共合作问题正进行讨论时,我问孙中山 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他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 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节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以及南京临时政府的 成立。培养学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量的思维。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宋庆龄选集》
1911年
1913年
1915年
新课讲解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背景: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 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人新 鲜血液 时间地点:1924年1月 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 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 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会场
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 新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是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革命任务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课讲解
3.建立黄埔军校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 军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 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 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 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共27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共27张PPT)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漏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捕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看看谁找的快: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 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 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 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1、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2、帝国主义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 持下,反革命力量增强。
3、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右倾投降主义, 中国共产党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4、中国共产党尚且稚嫩,缺乏斗争经验。
课堂小结:
国共第一次合作 准备 黄埔军校建立
北 伐 战 争
国 共 合 作 与
1924-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高潮——北伐 主要战场:
战争1926-1927
进军: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 建立
1928 张学良改易旗帜,名义上统一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被消灭,从珠江 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合作探究: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 因素有哪些?
1、国共两党合作 2、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3、工人农民运动的支持 4、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第二篇章:血雨腥风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宁 可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共48张PPT)

孙传芳,北洋直系军阀。1924年, 孙传芳在江浙战争中打败了皖系卢永祥, 占据浙江。1925年11月,孙传芳在南京 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 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首领。
1926年至1927年间,他血腥镇压了 上海工人的第一次、第二次武装起义。
吴佩孚,北洋直系军阀首 领,清末秀才。后来,他投靠北 洋军,在新军曹锟部任职。1922 年,直奉战争后,逐渐掌握了直 系军力。1923年,吴佩孚残酷镇 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 二七惨案。1924年,他在第二次 直奉战争中被打败。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①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
农民武装队伍
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在中共 领导下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迎接北伐军 进入上海。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 ②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③北伐将士浴血奋战,中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④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 ⑤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早年参加同盟会。1925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 主席。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不顾国民党左派宋庆 龄等人的坚决反对,竟然在武汉公开召开“分共会 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后,汪精卫提出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 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展开疯狂屠杀。这就是七一 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集团发动反共政变,表明第 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国民 党完全抛弃。至此,国民革命失败。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 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统一了全国。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分共清党”为名,大规模搜 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同时,阎锡山在山西, 刘湘在四川也纷纷举行“清党”,并表示拥护南京政府。与此同时,北方的奉系军阀 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大钊就是在这期间被杀害的。大革命受到 了严重挫折。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共34张PPT)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1)时间:1923年6月 2、中国国民党一大:
(2)主要内容:共产党 (1)时间:1924年1月
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地点:广州
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 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
(3)共产党员参会代表:李大钊、林 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汪精卫分共: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发动“七.一五政变”,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 使一人漏网”。 3、结果:国民大革命失败。
蒋介石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 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战。其从政生 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 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 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周恩来(1898年-1976年),字翔宇, 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 “民国 四大美男”之一。
东北易帜
感谢观看!
叶挺曾参与指挥南昌起义、 广州起义等,皖南事变中被国 民党扣押,在拒绝蒋介石的威 逼利诱中写出著名的《囚歌》 以明志。1989年经中央军委确 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家”的称号。
7、工农革命运动:
(1)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的农民运 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2)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先后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廖仲恺任国民党代表
5、作用、影响: 培养出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

失败原因:国民党反动 集团叛变革命、共产党 缺乏斗争经验,没有掌 握军队绝对指挥权
题目: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政变 C,七一五政变 D,整理党务案
——3、继续北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1928 年6月,北伐军进至京津文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因张作霖曾多次拒绝日本人提
事件回顾: 当天凌晨,大批青帮武装流氓冒充工人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 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借调解之名,收缴 工人纠察队武装。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10万人的群众大会,会后整 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交还纠察队被缴枪械。队伍行进到宝山路时, 第二十六军突然冲出,向密集的人群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 其数。到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 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 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此后,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 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
阳,在疆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地杀却敌人。
农工之重要讲话》
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唐总指挥在长沙对
材料三:共产党直接掌握的军队虽不多,但战斗力特别强,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中中国国国国民民党党一一大大会会场场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创建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领导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小组探讨
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列材料,思考国共合作实现的Leabharlann 原因是什么? 材国料民一党方面
中材共料方二面
国“民国党民方党面正:在孙堕中落山中领死导亡的,革因
命此斗要争救屡活遭它失,败就,需迫要切新需的要血新液。 的┅力┅量盖补今充日。革孙命中,山非也学欢俄迎国中不 共可和┅他┅合我作党。今护后法之运革动命的,失非败议 ,俄使为他师痛,切断认无识成到就依。靠”军阀打 军阀是没有出路的。 ——孙文
宣言
2.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内容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 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 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1月 地点 广州 主要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 内容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
京不能汉产铁生路一大个罢强工大的的失共败产,党— 使—前一中中个国国广革共大命产群之党众需认的要识党。到,┅,以┅单应“目依 枪中国匹社马会不的能现取状得┅革┅命中的国胜现有 利的党,,必只须有团国结民一党切比可较以是团一个
结革命的的同党盟。者,才能战胜强
大的敌人。 ——中共三大
来为政治部主任
历史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蒋功介绩石(为校国长民)革命军孙的中建山立(创和建北者伐)战争周作恩了来准(政备治部主任)
韦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