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考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国民党:革命道路屡遭挫折,必须改组国民党,为他注入新鲜的血 液。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的背景(教师讲解)教材P70补充
在孙中山的奋斗历史中,曾多次向帝国主义国家呼吁帮
助,而其结果总是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军阀反对他。……孙中山
从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的进一步了解中,从过去一再遭到帝国主
义国家的冷遇和破坏中,深切感到列宁和他领导的苏维埃俄国
材料一 8月30日,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炮火掩护下正面进攻贺胜桥,
凌晨4时➢,各路国进共攻两部队党全合部作打,响共。同敌军推重进机;枪、山野炮同时进行拦截射 击。但➢是北伐军广战大士官奋兵力英向勇前,作势战不;可挡,破晓前攻破一线阵地。李宗仁战 后回忆➢道“枪炮北之伐声作震战耳方欲针聋,正尤确其;机枪声紧密尤为各次战役所未见”,至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导学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学生自学)教材P70—71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0页—71页内容将国民党一大的相关信息补充在表格 上,并在教材上做笔记。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共产党员参会代表:_李__大__钊__、林伯渠、
_毛__泽__东__、瞿秋白。
内容:通过宣言把旧三民主义改为新三民主
是真正帮助中国革命的。
——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上
3.国际: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 助。
册)》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的背景(笔记整理)教材P70
1.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力量较为弱小,需 要革命同盟者。(补充) 2.国民党:革命道路屡遭挫折,必须改组 国民党,为他注入新鲜的血液。(第1段) 3.国际: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补 充)
第一次 国共十 国共合作 年内战
1924.1 1927.4 1936.12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背景: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相关链接】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的建立(1)背景: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2)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相关链接】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著名的军校。

在此军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3)这个学校为国民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写一篇50字的 短文,谈谈你对黄埔精神的 认识。
谢谢大家!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京 直

山东
奉天

湖北
江宁(南京)

上海
武昌
汀泗桥 贺



桥 江 南昌
西


广州
独立团的 辉煌战绩,为 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 “铁军”的光 荣称号。
你抢我答
北伐时间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伐先峰 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视频欣赏








立 “四·一二共”产反党革人命被政砍变头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巩固小结
国共合作 ——前提
国 民
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课堂检测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政治创部校始主长人任 孙周蒋恩中介来山石



军 校
时 间
地 点
的 1924年5 创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

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师资力量雄厚
文素松:黄埔军校管理部主任。先后就读于江西陆军测绘学堂、组河织北机保构定健军全官学校。
周骏彦:黄埔军校军需部主任。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曾赴日留学,就读于日本警
监学校、东京法政大学。
李其芳:黄埔军校军医部副主任。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德国柏林大学毕业。
邓士章:黄埔军校军械处处长。同济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毕业,时任广州石井
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
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方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人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掌握对革命 的领导权。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张 作霖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______宣布 “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在20世纪20年代传唱 大江南北的《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当 时人民为什么会发出“打 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仍然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在各派军 阀中,以曹琨、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势力最强。他们在英、美等国支持下,于 1920年的直皖战争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得胜利,控制了中央政权。 1923年3月,他们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加紧推行武力统一全国的计划,再次挑 起军阀混战。到1924年,参加混战的兵力达45万人,战火燃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区。 随着军费的激增,大小军阀在他们的统治区内巧立名目,增收捐税,滥发纸币, 肆意搜括,致使经济萧条,生灵涂炭。
……但是孙中山又看到,当时的国民党,党员构成“非常复 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捷径。国民党的 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都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孙中山 痛感有必要彻底改造国民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6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65张PPT)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4.创建黄埔军校
一 、 国 共 合 作 的 实 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历史 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中共方面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 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 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 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 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 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 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 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 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 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 大的敌人。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 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 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3.北伐战争初期
二 、 北 伐 胜 利 进 军
3.北伐战争初期
二 、 北 伐 胜 利 进 军
校长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年), 又名中正,字介石。早年 就读保定军官学校。1908 年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 1911年回国。1913年加入 中华革命党。1917年奉孙 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党 务和军事。1922年到永丰 舰随侍孙中山。1924年国 民党改组后,任黄埔军官 学校校长。
政治部主任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共27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共27张PPT)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漏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捕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看看谁找的快: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 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 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 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1、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2、帝国主义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 持下,反革命力量增强。
3、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右倾投降主义, 中国共产党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4、中国共产党尚且稚嫩,缺乏斗争经验。
课堂小结:
国共第一次合作 准备 黄埔军校建立
北 伐 战 争
国 共 合 作 与
1924-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高潮——北伐 主要战场:
战争1926-1927
进军: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 建立
1928 张学良改易旗帜,名义上统一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被消灭,从珠江 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合作探究: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 因素有哪些?
1、国共两党合作 2、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3、工人农民运动的支持 4、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第二篇章:血雨腥风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宁 可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5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5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背景: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 利益。
2.表现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并在南京建立“ 国民政府 ”。 (2)1927年7月, 汪精卫 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3.结果:轰轰烈烈的 国民革命 失败了。 4.东北易帜 (1)过程:1928年底, 张学良 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 易旗帜”。 (2)结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谢谢聆听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快乐预习 感知
一、国共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1)时间:1923年6月。
(2)内容:决定同_孙__中__山__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中国国民党一大 (1)召开:1924年1月,由孙中山主持,在
广州
召开。
(2)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
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意义:标志着 国共两党 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 (1)建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 黄埔 创办。 (2)组织: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 担任
政治部主任。 (3)作用: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 北伐战争 做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的:推翻 北洋军阀 的统治,统一全国。 2.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张作霖。 3.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4.战场:湖南、 湖北 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5.战役: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 战役、武昌战役。 6.战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 长江 流域,震动全国。 7.配合: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1张PPT
B.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国民革命也没 有成功。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北伐战争(1926年)
1、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 哈尔和直隶
20万 35万
黑 国民革命军总兵力约15万,一 部分兵力留守后方,可以投入征战
国民革命:1924年至1927年
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 称“大革命”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的兴起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的高潮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的失败
1. 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 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3. 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4.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5. 了解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经过和主要事件?
1、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 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 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下列有关黄埔军校 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