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填充墙斜顶砖施工标准正文

合集下载

加气块填充墙斜砌要求标准

加气块填充墙斜砌要求标准

加气块填充墙斜砌要求标准
加气块填充墙斜砌的要求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砌筑墙面:加气块填充墙斜砌时,要求墙面平整、垂直,砖缝平直、整齐,不得有明显的错台、缝隙、凹凸等缺陷。

2. 砌筑强度:加气块填充墙的强度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一般要求砌筑强度不低于12.5MPa。

3. 砌筑密实度:加气块填充墙斜砌时,要求砌筑密实,砌筑工艺规范,砌筑缝隙要均匀、一致、密实,不应有空鼓、破损等现象。

4. 砌筑高度:根据施工规范,加气块填充墙斜砌的每层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7m,超过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5. 砌筑材料:砌筑加气块填充墙斜砌时,要选用质量合格的加气块和砂浆,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6. 砌筑施工要求:加气块填充墙斜砌时,要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墙面平整、垂直,墙体强度和密实度满足要求。

7. 砌筑验收标准:加气块填充墙斜砌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验收标准包括墙体垂直度、墙面砌筑质量、墙体强度等内容,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通过验收。

以上是加气块填充墙斜砌的一些要求标准,具体实施时还需参考相关国家规范和具体项目的要求。

砌体顶端斜砖施工标准

砌体顶端斜砖施工标准

自治州翔宇建设工程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单位:市耿家坪公租房一期2#楼项目部部门:技术质量部编制人:朱承林接受人:日期:砌体施工标准1 编制目的为提升总承包公司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针对现有项目对砌体工程顶端砌体施工不重视及不规做法,编制《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规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的相关做法。

2 适用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部在建施工工程的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做法,设计另有明确规定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3 操作要求3.1 工艺流程3.2操作要点(1) 所有施工班组预先熟悉图纸,了解墙体布置情况,墙体构造及门窗洞口留置要求;专人负责砌体隔夜的浇水湿润;样板砌筑经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为了保证砌筑墙体的高质量,施工工作展开前在技术组织上进行了详细地部署,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对墙体砌筑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根据净高进行计算,画出排版图,如图一。

根据排版图调整下排砖砌筑高度,如图二。

图一砌筑排版图根据净高计算调整下排砖高度图二下排砖砌筑高度(2) 外墙及弧形外墙控制好垂直通线。

墙体砌筑经过预排砌块,水平灰缝控制为15mm左右,垂直灰缝控制为20mm左右,摆砖调正后灌注垂直缝。

砌体灰缝补勾平直凹深3mm左右。

(3) 严格墙体砌筑的施工工艺,砌体采取分次砌筑的方式,整墙砌筑分三次完成,过程如下:a.第一次砌筑高度1米左右(如图三),即放置停歇。

图三墙体第一次砌筑b.第二次砌筑至斜砌部分,要求与前次砌筑间隔不少于3天(如图四、图五)。

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隙,一般为18~20㎝为宜。

图四墙体第二次砌筑——预留梁底补砌部位及构造柱的位置图五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c.第三次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待下部砌体沉缩稳定后再补砌,与前次砌筑完成间隔7天以上,采用定制的“斜砌砖”斜砌并挤紧,其倾斜度为60°左右,砂浆砌筑饱满(如图六、图七)。

图六墙体第三次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图七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及明确的技术交底,精心安排组织整个工程的空间立体流水作业,在满足工程总工期的前提下,保证防裂措施要求的施工时间间隔。

砌筑填充墙斜顶砖施工标准正文.doc

砌筑填充墙斜顶砖施工标准正文.doc

.目录1编制目的 (2)2适用范围 (2)3操作要求 (2)3.1 工艺流程 (2)3.2 操作要点 (2). 1编制目的为提升总承包公司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

公司针对砌筑工程填充墙顶端斜砖砌筑,编制《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规范砌体结构填充墙顶端斜砖施工标准的相关做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在建施工工程的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做法,设计另有明确规定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3操作要求3.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计算净高排底砖立皮数杆砌筑至梁底170~180mm7 天后砌筑斜砖验收3.2 操作要点3.2.1 所有班组预先熟悉图纸,了解墙体布置情况,墙体构造及门窗洞口留置要求;专人负责砌体隔夜的浇水湿润;样板砌筑经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为了保证砌筑墙体的高质量,施工工作展开前在技术组织上进行了详细地部署,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对墙体砌筑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根据净高进行计算,画出排版图,如图一。

.52 1 1 1 1 11 1 1 1 1 32 1 1 1 1 11 1 1 1 1 32 1 1 1 1 11 1 1 1 1 32 1 1 1 1 11 1 1 1 1 32 1 1 1 1 11 1 1 1 1 34图一砌筑排版图根据排版图调整下排砖砌筑高度,如图二。

根据净高计算调整下排砖高度图二下排砖砌筑高度3.2.2 外墙及弧形外墙控制好垂直通线。

墙体砌筑经过预排砌块,水平灰缝控制为15mm 左右,垂直灰缝控制为20mm 左右,摆砖调正后灌注垂直缝。

砌体灰缝补勾平直凹深 3mm 左右。

3.2.3 严格墙体砌筑的施工工艺,砌体采取分次砌筑的方式,过程如下:3.2.3.1.砌筑至斜砌部分。

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隙,一般为 170~180mm 为宜(如图三、图四)。

图三墙体二次砌筑——预留梁底补砌部位及构造柱的位置图四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3.2.3.2.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待下部砌体沉缩稳定后再补砌,与前次砌筑完成间隔7 天以上,采用定制的“斜砌砖(尺寸为190x90x53,倾斜角度为55°)”斜砌并挤紧,其倾斜度为50° ~60°左右,砂浆砌筑饱满(如图五)。

砌体顶端斜砖施工标准

砌体顶端斜砖施工标准

恩施自治州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单位:恩施市耿家坪公租房一期2#楼项目部部门:技术质量部编制人:朱承林接受人:日期:砌体施工标准1 编制目的为提升总承包公司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针对现有项目对砌体工程顶端砌体施工不重视及不规范做法,编制《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规范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的相关做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部在建施工工程的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做法,设计另有明确规定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3 操作要求3.1 工艺流程3.2操作要点(1) 所有施工班组预先熟悉图纸,了解墙体布置情况,墙体构造及门窗洞口留置要求;专人负责砌体隔夜的浇水湿润;样板砌筑经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为了保证砌筑墙体的高质量,施工工作展开前在技术组织上进行了详细地部署,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对墙体砌筑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根据净高进行计算,画出排版图,如图一。

根据排版图调整下排砖砌筑高度,如图二。

图一砌筑排版图根据净高计算调整下排砖高度图二下排砖砌筑高度(2) 外墙及弧形外墙控制好垂直通线。

墙体砌筑经过预排砌块,水平灰缝控制为15mm左右,垂直灰缝控制为20mm左右,摆砖调正后灌注垂直缝。

砌体灰缝补勾平直凹深3mm左右。

(3) 严格墙体砌筑的施工工艺,砌体采取分次砌筑的方式,整墙砌筑分三次完成,过程如下:a.第一次砌筑高度1米左右(如图三),即放置停歇。

图三墙体第一次砌筑b.第二次砌筑至斜砌部分,要求与前次砌筑间隔不少于3天(如图四、图五)。

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隙,一般为18~20㎝为宜。

图四墙体第二次砌筑——预留梁底补砌部位及构造柱的位置图五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c.第三次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待下部砌体沉缩稳定后再补砌,与前次砌筑完成间隔7天以上,采用定制的“斜砌砖”斜砌并挤紧,其倾斜度为60°左右,砂浆砌筑饱满(如图六、图七)。

图六墙体第三次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图七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及明确的技术交底,精心安排组织整个工程的空间立体流水作业,在满足工程总工期的前提下,保证防裂措施要求的施工时间间隔。

砌体墙顶砌施工标准做法

砌体墙顶砌施工标准做法

目录
第一部分砌体墙顶砌 (2)
第一部分砌体墙顶砌
部位砌体墙顶砌编号
使用
原则
强制使用☑推荐使用☒
技术要求1、填充墙顶部与承重主体结构接触处极易产生水平裂缝,其原因是填充
墙砌体砌筑后产生的竖向收缩(沉降变形)所致,因此,砌体墙顶砌的质量在是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

2、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砌筑14d后
进行。

标准做法
节点图质量控制要点
1、根据净高度画出排版图,
据此调整下排砌筑高度,将
墙体与梁、板底空隙控制在
170~180mm;
2、梁、板底部位空隙,待下
部砌体尘所稳定后再补砌,
时间间隔不小于14天;
3、斜顶砖应组砌密实,角度
宜为45—60度。

示例备注
部位砌体墙顶砌编号
使用
原则
强制使用☑推荐使用☒
技术要求1、填充墙顶部与承重主体结构接触处极易产生水平裂缝,其原因是填充
墙砌体砌筑后产生的竖向收缩(沉降变形)所致,因此,砌体墙顶砌的质量在是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

2、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砌筑14d后
进行。

标准做法
节点图质量控制要点
当墙体较长时应采用倒八
字双向砌筑,中间部位采用
成品三角块放置。

示例备注。

砌筑填充墙斜顶砖施工标准正文【完整版】

砌筑填充墙斜顶砖施工标准正文【完整版】

目录1编制目的 (2)2适用范围 (2)3操作要求 (2)3.1工艺流程 (2)3.2操作要点 (2)1编制目的为提升总承包公司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公司针对砌筑工程填充墙顶端斜砖砌筑,编制《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规范砌体结构填充墙顶端斜砖施工标准的相关做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在建施工工程的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做法,设计另有明确规定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3操作要求3.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计算净高排底砖立皮数杆砌筑至梁底170~180mm 7天后砌筑斜砖验收3.2操作要点3.2.1所有班组预先熟悉图纸,了解墙体布置情况,墙体构造及门窗洞口留置要求;专人负责砌体隔夜的浇水湿润;样板砌筑经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为了保证砌筑墙体的高质量,施工工作展开前在技术组织上进行了详细地部署,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对墙体砌筑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根据净高进行计算,画出排版图,如图一。

52111111111111111111321111111321111111111312111111111111321134图一砌筑排版图根据排版图调整下排砖砌筑高度,如图二。

根据净高计算调整下排砖高度图二下排砖砌筑高度3.2.2外墙及弧形外墙控制好垂直通线。

墙体砌筑经过预排砌块,水平灰缝控制为15mm左右,垂直灰缝控制为20mm左右,摆砖调正后灌注垂直缝。

砌体灰缝补勾平直凹深3mm左右。

3.2.3严格墙体砌筑的施工工艺,砌体采取分次砌筑的方式,过程如下:3.2.3.1.砌筑至斜砌部分。

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隙,一般为170~180mm 为宜(如图三、图四)。

图三墙体二次砌筑——预留梁底补砌部位及构造柱的位置图四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3.2.3.2.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待下部砌体沉缩稳定后再补砌,与前次砌筑完成间隔7天以上,采用定制的“斜砌砖(尺寸为190x90x53,倾斜角度为55°)”斜砌并挤紧,其倾斜度为50°~60°左右,砂浆砌筑饱满(如图五)。

砌体顶端斜砖施工标准

砌体顶端斜砖施工标准

砌体顶端斜砖施工标准恩施自治州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单位:恩施市耿家坪公租房一期2#楼项目部部门:技术质量部编制人:朱承林接受人:日期:砌体施工标准1 编制目的为提升总承包公司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针对现有项目对砌体工程顶端砌体施工不重视及不规范做法,编制《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规范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的相关做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部在建施工工程的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做法,设计另有明确规定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3 操作要求 3.1 工艺流程3.2操作要点(1) 所有施工班组预先熟悉图纸,了解墙体布置情况,墙体构造及门窗洞口留置要求;专人负责砌体隔夜的浇水湿润;样板砌筑经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为了保证砌筑墙体的高质量,施工工作展开前在技术组织上进行了详细地部署,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对墙体砌筑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根据净高进行计算,画出排版图,如图一。

根据排版图调整下排砖砌筑高度,如图二。

图一砌筑排版图根据净高计算图二下排砖砌筑高度(2) 外墙及弧形外墙控制好垂直通线。

墙体砌筑经过预排砌块,水平灰缝控制为15mm左右,垂直灰缝控制为20mm左右,摆砖调正后灌注垂直缝。

砌体灰缝补勾平直凹深3mm左右。

(3) 严格墙体砌筑的施工工艺,砌体采取分次砌筑的方式,整墙砌筑分三次完成,过程如下:a.第一次砌筑高度1米左右(如图三),即放置停歇。

图三墙体第一次砌筑b.第二次砌筑至斜砌部分,要求与前次砌筑间隔不少于3天(如图四、图五)。

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隙,一般为18~20㎝为宜。

图四墙体第二次砌筑——预留梁底补砌部位及构造柱的位置图五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c.第三次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待下部砌体沉缩稳定后再补砌,与前次砌筑完成间隔7天以上,采用定制的“斜砌砖”斜砌并挤紧,其倾斜度为60°左右,砂浆砌筑饱满(如图六、图七)。

图六墙体第三次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图七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及明确的技术交底,精心安排组织整个工程的空间立体流水作业,在满足工程总工期的前提下,保证防裂措施要求的施工时间间隔。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1 填充墙顶部处理1.1 材料:砖、三角混凝土预制块、成品斜砌块、砌筑砂浆。

1.2 工具:切割机、灰刀、线绳。

1.3 工序:砌斜砖位置留设切砖砌斜砖、安放三角混凝土预制块清缝。

1.4 工艺方法: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留80~200mm空隙,根据斜砌需要把砖切成平行四边形。

在填充墙砌完间歇7天后将顶部空隙斜砌,斜砌角度为45~60°,逐块斜砌挤紧,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两端、中间用三角混凝土预制块砌筑。

1.5 控制要点:留置高度、斜砌角度。

1.6 质量要求:斜砌砖应逐块挤紧,砂浆饱满。

1.7 做法详图:图1-1 填充墙顶部斜砌砖示意图1.8效果图:图1-2 填充墙顶部斜砌效果图2 构造柱马牙槎砌筑2.1 材料:砖或砌块、砌筑砂浆、背胶海绵条。

2.2 工具:Φ16螺杆或镰刀卡、切割机。

2.3 工序:排砖砌筑、留孔贴海绵条支模。

2.4 工艺方法:构造柱与砌体连接处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退后尺寸为每边60mm ,高度不大于300mm ,进槎下口砖裁成宽60mm ,角度45°的斜角。

随砌随留穿墙孔,留孔水平距离不大于600mm ,竖向间距不大于400mm ,第一个孔离板面不大于200mm 。

支模前构造柱马牙槎边缘贴海绵条,空心砖朝向构造柱的水平砖孔应封堵,防止漏浆。

2.5 控制要点:马牙槎高度、斜口、海绵条、螺栓孔。

2.6 质量要求:构造柱马牙槎进退位置尺寸偏差±5mm 。

2.7 做法详图:图2-1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示意图2.8 效果图:图2-2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效果3 填充墙与混凝土墙交界处理3.1 材 料:界面剂、聚合物砂浆、弹性腻子、无纺布、白乳胶。

3.2 工具:抹子、刷子。

3.3 工序:填充墙与混凝土接触面甩浆填充墙砌筑接缝抹角大面抹灰拉缝填缝贴布。

3.4 工艺方法:砌筑前,在填充墙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用界面剂甩浆形成毛面,砌筑时与混凝土接缝处砂浆填塞密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编制目的 (2)
2 适用范围 (2)
3 操作要求 (2)
3.1工艺流程 (2)
3.2操作要点 (2)
1 编制目的
为提升总承包公司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公司针对砌筑工程填充墙顶端斜砖砌筑,编制《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规范砌体结构填充墙顶端斜砖施工标准的相关做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在建施工工程的砌体结构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做法,设计另有明确规定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3 操作要求
3.1 工艺流程
3.2操作要点
3.2.1所有班组预先熟悉图纸,了解墙体布置情况,墙体构造及门窗洞口留置要求;专人负责砌体隔夜的浇水湿润;样板砌筑经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为了保证砌筑墙体的高质量,施工工作展开前在技术组织上进行了详细地部署,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对墙体砌筑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根据净高进行计算,画出排版图,如图一。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
11111
11111
222223
3
3
3
3
11111
4
5

一 砌筑排版图
根据排版图调整下排砖砌筑高度,如图二。

图二 下排砖砌筑高度
根据净高计算调
整下排砖高度
3.2.2 外墙及弧形外墙控制好垂直通线。

墙体砌筑经过预排砌块,水平灰缝控制为15mm左右,垂直灰缝控制为20mm左右,摆砖调正后灌注垂直缝。

砌体灰缝补勾平直凹深3mm左右。

3.2.3 严格墙体砌筑的施工工艺,砌体采取分次砌筑的方式,过程如下:
3.2.3.1.砌筑至斜砌部分。

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隙,一般为170~180mm 为宜(如图三、图四)。

图三墙体二次砌筑——预留梁底补砌部位及构造柱的位置
图四墙体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
3.2.3.2.砌筑接近
梁、板底的部位,待下部砌体沉缩稳定后再补砌,与前次砌筑完成间隔7天以上,采用定制的“斜砌砖(尺寸为190x90x53,倾斜角度为55°)”斜砌并挤紧,其倾斜度为50°~60°左右,砂浆砌筑饱满(如图五)。

图五墙体第三次砌筑——梁底补砌部位细部
3.2.3.3.填充墙顶端斜砖
砌筑边角砌块及中部砌块采用预制砼块构件(如图六,图七)
图六墙体砌筑——梁底补砌砼块位置细部
边角砌块倒砖斜砌50-60°
图七墙体砌筑——梁底补砌砼块位置细部(mm)
①为保证填充墙顶端斜砖斜的角度,边角砌块及中间砌块规定具体尺寸及形状(如图八)。

砌体厚度同墙厚砌体厚度同墙厚
图八墙体砌筑——梁底补砌砼块尺寸图(mm)
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及明确的技术交底,精心安排组织整个
工程的空间立体流水作业,在满足工程总工期的前提下,保证防裂措施要求的施工时间间隔。

砌筑墙体顶端斜砖必须保证下部砌体沉缩稳定后再补砌,停歇7天以上,实现墙体的沉缩,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墙体最大限度地完成变形,以实现高质量墙体的目标。

以上是关于砌体结构填充墙顶端斜砖施工标准,公司所有项目按此标准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