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直机说明书
校直机操作规程

校直机操作规程一、概述校直机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的校直和修整的专用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校直机的安全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操作前准备1. 确保校直机的工作环境安全,无杂物和障碍物。
2. 检查校直机的电源线、气源线和润滑系统的连接是否正常。
3. 检查校直机的各个部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滚轮、润滑系统、调节装置等。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校直机的电源开关,启动电机。
2. 检查校直机的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
3. 调整校直机的滚轮间距和压力,根据材料的类型和尺寸进行调整。
4. 将待校直的金属材料放置在校直机的进料辊道上,确保材料的位置正确。
5. 启动校直机,使材料通过滚轮,注意观察材料的校直情况。
6. 根据需要,调整校直机的滚轮和压力,以达到理想的校直效果。
7. 当材料通过校直机后,关闭电源开关,停止电机运转。
8. 检查校直后的材料,确保校直效果符合要求。
9. 清理校直机的工作台面和滚轮,保持设备的清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校直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靠近滚轮,以免发生夹伤事故。
3. 在调整滚轮和压力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并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4. 当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不得进行闲聊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6. 禁止在校直机工作区域内吸烟、饮食或储存易燃物品。
7. 在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并将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转,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 如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立即进行急救,并报告相关责任人和医疗机构。
六、设备维护1. 定期对校直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栓等。
校直机操作规程

校直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检查:在开始操作之前,对校直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其结构完好,无任何破损或异常现象。
清洁:清洁校直机的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杂物,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对机器产生不良影响。
润滑:按照校直机的使用说明书,对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适量的润滑油,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调整:根据需要校直的物料特性,调整校直机的相关参数,如压力、速度等。
安全检查:确保工作区域安全,无杂物,遵守所有安全规定。
二、操作过程
启动:首先启动校直机,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或振动。
校直:将需要校直的物料放置在校直机的校直平台上,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校直。
监控:在校直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监控校直机的运行状态,以及物料的校直效果。
调整:如果发现校直效果不佳,应立即停止机器,调整相关参数后再次进行校直。
记录:每次操作后,都应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三、操作后维护
清洁:在校直机操作完成后,应彻底清洁机器的表面和内部部件,以防止杂物和污垢对机器造成损害。
检查:定期对校直机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磨损或损坏的部件,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
润滑: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校直机进行润滑,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转状态。
存储:在不使用校直机的时候,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
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维护档案:建立并维护校直机的维修记录档案,记录机器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以及更换的部件等信息。
校直机使用说明(2500)

2500型校直整圆机操作使用说明上海佳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洪庙工业区电话:(021)54175627邮编:201100一、钢管杆半自动校直整圆机技术参数:1.钢管杆板厚为6mm~25 mm。
2.可校直杆体长度为2~14米,直径为:200mm~2500mm。
3.最大压力为100吨。
二、钢管杆半自动校直整圆机工作原理和设备组成:1.工作过程说明:a.将待校直整圆的钢杆吊放于两只台车上,两台车分别位于钢杆的两端。
b.运行台车,使一杆端位于压头下,启动上压油缸就可对杆端进行整圆。
可使用设备上的滚轮架调整钢杆的周向位置。
c.当使钢杆的中部位于上压油缸下时,启动上压油缸就可对钢杆进行校直。
使用设备上的滚轮架调整钢杆的周向位置。
d.此设备的优点是:将占用行车的时间减到最小;将校直和整圆在一个工序完成;使用设备上的滚轮架调整钢杆的周向位置,高效省力。
2.设备主要组成a.设备机架由28米梁架和立柱组成。
梁架上设有两付滚轮架,液压控制进退和旋转。
梁架上有两付可移动台车。
b.上压梁由两支长行程大油缸驱动,采用齿轮齿条来控制上压梁的平衡。
c.其中一台车装有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链轮、链条传动,实现台车的前后移动。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清理设备及周边工作区,确保设备整洁,无异常,各运动部件特别是台车导轨全行程范围内无障碍物,避免伤及设备或他人。
2.给控制箱供电,确认电源指示灯正常。
3.启动液压站前应检查油箱中的油位高低(查看油标),油位不得底于油标1/3处,否则会造成油泵吸空,产生噪音,降低油泵的使用寿命。
启动液压站后确认控制箱上滤芯堵塞指示灯不亮,如果滤芯堵塞指示灯亮起,应立即停机,更换液压泵站上油过滤器中的滤芯。
滤芯型号为:TZX2-40x10#,生产厂:温洲黎明液压。
4.只有当两付滚轮架退后到底,位置超限位开关后,电动台车才能前后移动,以防止电动台车碰撞到滚轮架。
工作中一但出现电动台车不能移动,首先需要检查滚轮架上的限位开关是否完好。
校直机操作规程

校直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校直机是一种用于校准、调整和修复机械零件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维修领域。
正确操作校直机可以确保机械零件的精度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掌握校直机的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校直机的操作规程,帮助读者正确、安全地使用校直机。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直机的型号和规格,了解其操作原理和功能。
1.2 检查校直机的外观和零部件,确保无损坏或松动现象。
1.3 准备好所需的校直工具、测量仪器和校直夹具。
二、操作步骤2.1 将待校直的工件放置在校直机的工作台上,调整工件的位置和角度。
2.2 启动校直机,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校直模具。
2.3 调整校直机的压力和速度,开始对工件进行校直操作。
三、校直过程3.1 根据校直机显示的数据和指示灯,及时调整校直机的参数和工作状态。
3.2 观察工件的变形和形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3.3 在校直过程中,注意校直机的运行状态和工件的变化,确保操作安全和效果。
四、校直结果4.1 校直完成后,使用测量仪器对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检测和验证。
4.2 对校直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评估校直效果和工件的质量。
4.3 如有需要,对校直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正,直至达到要求的精度和质量标准。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在操作校直机时,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备,避免受伤和事故发生。
5.2 禁止在校直机运行时进行其他操作或调整,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5.3 定期对校直机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结语:校直机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机械零件精度和质量的关键,正确操作校直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事故发生。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掌握校直机的操作规程,正确、安全地使用校直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校直机操作规程

校直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校直机是一种用于校正和修复金属材料表面缺陷的设备。
为了确保校直机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校直机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准备1. 检查校直机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者松动的部件。
2. 检查校直机的电源线是否连接坚固,电源开关是否正常。
3. 检查校直机的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液压油是否充足。
4. 检查校直机的传动系统是否正常运转,润滑油是否充足。
5. 检查校直机的控制面板和仪表是否正常工作。
三、操作流程1. 将待校直的金属材料放置在校直机的工作台上,并固定好。
2. 打开校直机的电源开关,确保电源稳定。
3. 调整校直机的工作参数,如校直力、校直速度等,根据具体材料和缺陷情况进行设置。
4. 启动校直机,观察校直过程中的材料变形情况,及时调整参数以达到预期效果。
5. 校直完成后,关闭校直机的电源开关。
6. 将校直后的金属材料从工作台上取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四、注意事项1. 操作校直机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者其他物体伸入校直机的工作区域。
3. 校直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校直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
4. 定期对校直机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5. 校直机的操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湿气等对设备造成影响。
6. 校直机的工作台面应平整,确保待校直材料的稳定性。
7. 在校直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者设备故障,应即将住手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即将住手校直机的运行,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 如发生设备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应即将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六、操作记录1. 每次进行校直操作时,应记录相关的操作参数、材料信息、校直结果等数据。
2. 操作记录应详细、准确,并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日后参考和分析。
校直机操作规程

校直机操作规程标题:校直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校直机是一种用于对金属管道进行校直和修复的设备,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是确保校直机工作高效、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校直机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匡助操作人员正确操作校直机。
一、操作前的准备1.1 确认校直机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通风良好、无明火等安全要求。
1.2 检查校直机的各项设备是否完好,如电源、油压、润滑系统等。
1.3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了解校直机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二、操作步骤2.1 将待校直的金属管道放置在校直机的工作台上,并固定好。
2.2 启动校直机,根据需要调整校直机的参数,如校直力度、校直速度等。
2.3 操作人员根据校直机的指示,控制校直机对金属管道进行校直,确保校直的效果符合要求。
三、注意事项3.1 在操作校直机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参数或者操作方式。
3.2 在校直机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金属管道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校直机的参数。
3.3 操作人员在操作校直机时应穿戴好安全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等,确保自身安全。
四、维护保养4.1 每次使用完校直机后,应对校直机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干净和良好状态。
4.2 定期对校直机进行检查和保养,如更换润滑油、检查电源路线等。
4.3 如发现校直机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得私自进行维修。
五、结束操作5.1 在校直机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关闭校直机的电源,并将设备清理整理好。
5.2 将金属管道取出,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校直效果符合要求。
5.3 操作人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校直机的使用情况,以便进行记录和统计。
结语:校直机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校直机工作高效、安全的重要保障,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校直效果符合要求,同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延长校直机的使用寿命。
希翼本文能匡助操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校直机的操作规程,保障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校直机操作规程

校直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校直机是一种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校直和修整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为了确保校直机的安全运行和操作的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概述1. 校直机是一种具有校直轮和辊轮的设备,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校直和修整。
2. 校直机的主要部件包括机架、电动机、减速器、校直轮、辊轮等。
三、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校直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在操作校直机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
3.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4. 操作人员应保持机器周围的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滑倒事故发生。
5. 操作人员应确保校直机的电源已经切断,并进行锁定和标识。
四、操作步骤1. 打开校直机的电源开关,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将待校直的金属材料放置在校直机的进料台上,并确保材料与校直轮和辊轮的接触面平稳。
3. 调整校直机的校直轮和辊轮的位置和压力,以适应不同材料的校直需求。
4. 启动校直机,根据需要调整校直轮和辊轮的转速和压力。
5. 在校直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材料的校直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
6. 校直完成后,关闭校直机的电源开关,清理工作区域,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
五、常见故障处理1. 校直机无法启动: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检查机电和减速器是否损坏。
2. 校直效果不佳:检查校直轮和辊轮的位置和压力是否适当,检查材料是否存在损坏。
3. 校直机噪音过大:检查校直轮和辊轮是否损坏,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
六、维护保养1. 定期对校直机进行清洁,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
2. 定期检查校直轮和辊轮的磨损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3. 定期对校直机进行润滑,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定期对校直机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七、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动设备参数和操作方式。
2. 操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手部和身体接触校直轮和辊轮。
校直机操作规程

校直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校直机是一种用于校正金属材料表面形状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为了确保校直机的安全运行和有效操作,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校直机的基本原理校直机通过施加适当的力和压力,对金属材料进行校直,使其恢复原有的形状。
校直机主要由机架、压辊、传动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
三、校直机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直机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和障碍物。
b. 检查校直机各部位的润滑情况,确保润滑油充足。
c. 检查电源线路和控制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2. 调整校直机参数a. 根据待校直材料的尺寸和形状,调整校直机的压辊间距和角度。
b. 设置校直机的校直力和校直速度,确保适当的校直效果。
3. 安装待校直材料a. 将待校直材料放置在校直机的进料辊台上,并调整位置,使其与压辊对齐。
b. 确保待校直材料的固定夹具牢固可靠,以防止材料在校直过程中移动或滑动。
4. 启动校直机a. 按照校直机的启动流程,逐步启动各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b. 根据校直机的控制系统要求,设置校直参数并确认。
5. 进行校直操作a. 将待校直材料逐步送入校直机,确保材料与压辊的接触平稳。
b. 监控校直机的运行情况,注意校直力和校直速度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c. 根据校直材料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校直次数和校直方向。
6. 完成校直操作a. 校直完成后,停止校直机的运行。
b. 将校直好的材料从出料辊台上取下,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量。
c. 清理校直机及周围环境,确保无杂物和残留物。
四、校直机的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熟悉校直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 在操作校直机时,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严禁将手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校直机的压辊和传动装置,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4. 在校直机运行过程中,严禁随意调整校直机的参数和操作方式。
5. 校直机运行时,不得将其他物体或工具放置在校直机上,以免干扰正常运行和造成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校直机工作原理 MACHINE OPERATION当检查一个圆形工件的弯曲度时,需要旋转工件,通过传感放大器检测与两个基准传感器之间差值。
这项操作称作“检测TEST”。
注释:为了容易区别,在本文中,把基准传感器称作Ro 和 Rt, 在配有8个传感器的机床上,通常称为“0”和“7”;在配有15个传感器的机床上,通常称为“0”和“15”。
在下面的图形中,测量传感器在位置1,基准传感器是 Ro 和 Rt。
实际测量值 (M) 是两倍的铉高 "X"。
Figure 1假如工件是刚性的,它可以在空间内任何方向转动,但重要的是工件相对于Ro - Rt 至少必须旋转一整圈。
在任何测量情况下,千禧数控系统将自动描绘出Ro – Rt轴线间的理论电子基准线并检测出弯曲的铉高"X"。
为了这个目的,必须:1) 所有的运动必须在传感器的量程之内。
2) 在千禧数控系统内,每个测量都带有一个 K 常数。
K 常数是 Ro - 1 和 Ro - Rt 区间的比例系数,通过它可以程序自动计算出从Ro到其他测量传感器的距离。
Figure 图 2实际上,采用两种测量方法:- 曲率测量。
在工件轴线部分区段测量。
- 偏心度测量。
当基准测量点Ro - Rt 接近两端或处于工件几何中心地方。
偏心测量用来更大范围的曲率测量并被称作车间生产的稳定测量值。
在千禧系统中,上述测量方法被称为“标准方式STANDARD”,另外还可以通过选择传感器1到8和常数“K”,来编制“特殊方式SPECIAL”。
区别轴的弯曲及截面形状误差校直圆形工件达不到绝对圆形,这是因为工件具有形状误差errors of form "F",如椭圆,毛边等。
用手动量规测量工件时,由于跳动与所有的形状误差混在一起,所以测量值(M)不能代表纯跳动误差。
例如:椭圆形工件,其轴线为a和b,即使工件完全校直,其跳动测量值X仍为X=2ba.采用弯曲工作原理的校直机,像高达比尼机床,只能消除轴的弯曲误差,但不能消除工件的形状误差(形状误差只能通过变形的方法消除)。
当形状误差远远大于弯曲误差的时候,在校直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二者区别开。
高达比尼机床通过数学模拟的方法,可以完美地区别这两个误差:-RUNOUT error 全跳动误差(Total indicator reading) 代表所有误差的总和。
- DEF runout 偏心误差完全由轴弯曲引起的误差。
Figure 图 3挠度公差和跳动报警 DEF tolerances and RUNOUT alarms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图纸上标注的公差是挠度误差还是跳动误差,所以必须要预先区别两种公差和形状误差。
例如下列一些情况是常见的:DEF tolerance 挠度公差0.04 mmError of form 形状误差0.02 mmRUNOUT alarm tolerance 跳动报警公差0.06 mm或:DEF tolerance 挠度公差0.10 mmError of form 形状误差0.20 mmRUNOUT alarm tolerance 跳动报警公差0.30 mm而下列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DEF tolerance 挠度公差0.01 mmError of form 形状误差0.08 mmRUNOUT alarm tolerance 跳动报警公差0.06 mm当形状误差已经为 0.08 mm,其总跳动误差不可能在公差范围之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检查原来的加工过程,不要要求校直达不到的公差。
像前面提到的,校直只能解决偏心误差 DEF,所以,当测量值在公差范围之内时,机床据此给出“工件合格WORKPIECE ACCEPTED”。
假如只是跳动超差,再重复校直循环也是没有用的。
1.2. 校直过程- Measurement programming and sequence 测量程序及顺序下面的例子是一个校直五点的工件:Figura 4对于多点校直,下列区别各点:- the references 基准基准通常是与最终测量相重合,一般为工件两端的中心。
- the run-outs 跳动(称为绝对值) 它们等于 M1-M2-M3-M4-M5 铉高的两倍。
- the curvatures 弯曲它是两相邻点或最近的侧面点间的局部转动误差(或多或少在更宽的范围上) ,例如,两倍的铉高“X”。
一般五点校直的工件,至少需要定义五个点。
工件适当的校直方式1) 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总的测量TEST,和所有局部弯曲。
假如所有测量绝对值均在偏心公差DEF之内,机床将给出“合格Total Acceptance”。
即使有一点超差,机床将进入到第2步。
2) 根据程序预先设定的顺序,机床将检查弯曲误差并确定这个误差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与程序设定的一致(弯曲公差Bend tolerance )。
例如,假如工件的绝对挠度 (DEF) 公差为 0.06 mm,各点的弯曲公差是0.03mm,这是一个较小的数值,绝对误差受局部弯曲之和影响。
3) 基于上述检查的结果,机床将移动工件或压头到第一个超差点,并且对该点进行校直。
按照上述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按1 - 2 - 3 - 4 – 5的顺序校直。
但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并不合逻辑,由于对于整个工件弯曲影响最大的是工件的中点偏心,所以,最好的校直顺序应该为::1 -2 - 5 - 4 - 3.当然,对于一些特殊几何形状的工件,校直顺序还要具体分析。
例如,假如一个工件,一部分很厚,而另一部分很薄,且易变形。
这时应该先校直厚的部分,再校薄的部分。
否则先校薄的部分,再校厚的部分,将会影响到薄的部分。
4)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工件,需要确定不同的校直位置顺序,由于下列的两个原因,还需要在两次校直之间,进行一次测量:a) 测量Test工序时间很短,可以迅速地发现工件是否已经在公差之内了。
比如有些工件,只有一到两个弯曲点,可能只通过一次校直Bend,整个工件就已经在公差之内。
当经过检测TEST工件在公差之内时,机床将显示“全部合格TotalAcceptance a”结束校直。
b) 在很多情况下,校直一点将会影响相邻点的弯曲度,在校直Bend以后,进行测量TEST将把最新的弯曲参数记录到控制系统的数据库中,使下一次的校直更加精确,时间更短。
所以,最佳的校直方式应该是:- TEST 检测- Bend 1 校直-1- TEST 检测- Bend 2 校直-2- Bend 5 校直-5- TEST 检测- Bend 4 校直-4- TEST 检测- Bend 3 校直-3- TEST 检测假如工件仍然不能校直,用“转向 GOTO”命令,进入特殊校直程序。
5) 在程序执行完校直-4以后,由于某种原因,有可能出现每一点的弯曲度都合格,但某些绝对测量值仍超出公差。
所以,有时必须执行一两个校直程序,使用更宽的测量范围。
例如,在第三点处校直,但与 1 - 5 (Ro – Rt)点间为基准测量弯曲度。
在其他场合,某一点有很小的公差时,对这点的校直可以包括用两端Ro – Rt 为基准。
所以,校直的结束程序应该为:.................... .................... ....................重复程序- Bend 3 (Ro - Rt) 校直-3,与两端为基准- TEST 测试6) Roughing 粗校直如果初始跳动值高于要求的最终公差的20到30倍,我们建议在程序的开始部分插入一些较宽公差的校直程序段。
例如:工件具有3mm的跳动,0.050mm的最终绝对公差,0.025mm 的最终弯曲公差。
程序可如下列:- TEST- Bend 1 tolerance 0.100 mm- Bend 2 tolerance 0.100 mm- Bend 5 tolerance 0.100 mm- Bend 4 tolerance 0.100 mm- Bend 3 tolerance 0.100 mm- TEST- 以下按照4点和5点程序继续。
7) One point straightening cycle or Bend phase一点校直循环或校直程序段机器能够根据工件的特性进行弯曲校直或捶击校直。
8) Flexion straightening 弯曲校直:在弯曲校直中,系统检测工件然后将工件的弯曲高点向上,并定位于压头之下。
压头只加力于工件的两个支撑点之间的中点,并且每个冲程增加挠度变形,直到获得所要求的公差。
Straightening cycle is the following :校直循环如下列:a) 根据记忆数据定位角度,以便工件弯曲高点向上并定位在压头下方。
b) 第一个冲程自动计算变形。
c) 随后的每一冲程都增加变形,直到获得所要求的公差。
在千禧软件的每一个程序段中编程基本增量。
如果增量过高,机器的过修正重复循环太频繁。
绝不可加力进给太大,以避免工件产生裂纹和破损。
当工件的弯曲量非常小时,机器执行基本增量。
如果弯曲量大,机器自动增加进给步长。
2. 千禧数控系统的操作方法在GALDABINI数控校直机上,采用千禧数控系统。
所用工作程序在WINDOW环境下编制,可以用工业PC上的鼠标和功能键操作。
下面给出一些功能键的使用方法:在程序页面,用该键调出下拉菜单,例如输入一个传感器,一个测量,一个程序段。
删除键,用于删除所选择的部分,按DEL。
I可以在屏幕上各处移动,选择显示的图标I用于返回上一个页面,和退出下拉菜单与F功能键配合使用,可以进入该选项的第二功能。
用于确认选择的功能。
用于显示统计屏幕页面(详见后面有关章节)在屏幕的不同区域内卷动菜单,但不移动菜单。
从F1到F10,软功能键,可以进行屏幕提示的各项操作控制系统有两种工作方式:手动Manual 和自动 AutomaticMANUAL 手动页面屏幕下面的颜色可以区别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黄色代表手动;蓝色代表自动方式。
自动和手动方式,屏幕下面的功能键Fx的功能是不同的。
选择的校直测量由标记。
AUTOMATIC 自动方式黄色的符号代表系统内部正在执行正常操作。
如果显示灰色符号,代表未执行如何程序。
Pswn 表示需要在程序中输入密码。
数控轴状态显示:Active axis and stopped 控制轴,但停止运动P - Axis not fed用P标识的紫色三角--该轴无进给Moving axis - 正在运动的轴,假如显示J ,代表在点动方式 JOG黄色三角-代表该轴有故障–Axis fault2.1 工件数值和记数器 WORKPIECE VALUES AND COUNTERS无论在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都可以用Pag. Up和Pag. Down键,来显示下列数值:带有设定公差的测量数值表 ( 颜色彩条代表工件状态)测量编号偏心数值偏心公差跳动数值跳动公差测头Figure 图 86所有测量值表 ( 带有或不带设定公差)测量编号偏心数值跳动数值测头图 87校直的工件数合格工件数废品1工件数废品2工件数总数总数总数总数部分数部分数部分数部分数预设极限预设极限预设极限预设极限未经校直合格工件数报警次数工作小时总数总数总数部分数部分数部分数预设极限预设极限预设极限图 88在程序“工件计数器/计时器Workpiece counters / Time meters”中,根据不同的密码层次,可以用功能键F1-F9 将工件记数器的部分数值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