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庆假期学习检测(八年级科学)
普陀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八年级科学试卷

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1普陀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21.(1)升高 (2)②④ (3)均一性 (4)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洗洁精 22.(1)收缩 脑干 (2)变大 不变 23. 乙 受力面积越小,受到的压强越大 24. ①膨胀 ② 增大 ③塑料薄片掉下、水流出 25.(1)午后2时 (2)纬度位置 26.胰岛素 糖尿病27.(1)t 1 (2)33.3% (3)降温结晶 (4)B 28.(1)串联 (2)0.8 (3)4.4 (4) 220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29.(1)①20 ②250 mL ④偏小 (2)氧气 (3)①②③(少选不得分) 30.(1)提出猜想(2)对照(3)小于(4)B 31.(1)电压 (2)②电阻短路 ③ 5④ 移动滑片,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 电流,再测量几组数据⑤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合理即可)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32题6分,第33题6分,第34题8分,共20分)32.(1) 2.7 (1分) (2)1.0 (2分)(3)(1分) M=G/g=2.7牛/10牛/千克=0.27千克ρ= m /V=0.27千克/1.0×10-4m 3=2.7×103kg/m 3(1分)是铝金属 (1分) 33.(1)化学变化 (2分)(2)设5%的稀硫酸溶液质量为m 克。
100克×98% = m 克×5% m=1960克 (1分)需加水的质量:1960克—100克=1860克(1分)(3) B (2分)34.(1)m=ρV=1.0g/cm 3×1.2×103cm 3=1200g=1.2千克 (2分)(2)F=G=mg=(1.2千克 + 1.2千克) ×10牛/千克=24牛 (1分)(1分)(3)由图像可知,设定温度为100℃,R T =34欧U T =IR T =5安×34欧=170伏 (1分)R 0= U 0/I=(220伏-170伏)/5安=10欧 (1分) 当R T 温度为130℃时, R T =100欧I= U 总/ R 总=220伏/(100欧+10欧)=2安 (1分)U T =IR T =2安×100欧=200伏 (1分)毫升米米千克千克18601086.1/100.186.13333=⨯=⨯==-ρmV 帕米牛960102502424=⨯==-S F p 3334101.0/10/100.1 1.0米千克牛米千克牛水浮排物-⨯=⨯⨯===g F V V ρ。
2012学年第一学期衢州市五校联谊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1.1-2.4)

苍南县矾山镇二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
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
可见( ▲ ) A .亚洲淡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 .全球淡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 .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D .亚洲淡水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淡水水资源缺乏问题2、 大气垂直分层中,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 ▲ )A .高层大气B .电离层C .平流层D .对流层3、 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 )4、 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 ▲ )A .味精B .泥沙C .植物油D .冰块5、 指出下列大气对流图中正确的是 ( ▲)筷子提米C覆杯实验B向两球之间吹气D压强计AA B C D6、 “今天夜里到明天,苍南全县范围内多云”、“苍南县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夏秋多台风”,这两句话描述的分别是苍南的 ( ▲ ) A.气候、天气B.气候、气候C.天气、气候 D.天气、天气7、 为了方便盲人出行,许多城市在马路的人行道上铺设了盲道(盲道上有一些凸起的很窄的平台,其截面如图所示)。
那么盲人站在盲道上与站在普通人行道上相比,站在盲道上对地面的 ( ▲ )A 、压强较小B 、压强较大C 、压力较小D 、压力较大 8、 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则在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0克。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绍兴市区教学质量抽测八年级科学试卷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绍兴市区教学质量抽测八年级科学试卷温馨提示: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共8页,三大题,37小题。
3.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莫干山是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
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貌C.海陆分布D.纬度位置2.如图所示,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的运动情况和对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靠拢 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B.远离 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C.靠拢 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D.远离 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3.如图乙中的电路图和图甲的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4.民间常用一种“拔罐子”的方法治疗腰腿疼病。
拔罐子时,用火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将罐子猛扣在病人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之后,可观察到皮肤上相应部位留下了红印。
上述事实可以说明的是( )A.只说明大气有压强B.只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C.既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D.不能说明大气有压强,也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5.下列研究动物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摄影机拍摄记录雨天蚂蚁的行为B.用望远镜观察猫头鹰晚上的生活C.用窗台上和室内的花木对比研究植物的向光性D.通过网上搜寻了解激素的作用6.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③图中B 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④图中B 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水汽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⑨C .①④ D.③④7.下列反射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听到背后在说自己的名字,会不自觉地回头B.感觉到刮大风,自觉闭上眼睛C.听到与自己手机一样的音乐声,翻看自己的手机D.动物园的狗,能听从驯养员的口令,将1+3=4的牌子按顺序叼来8.小敏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到第2章第4节)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温馨提醒:1.本卷共四大题32小题,总分100分 2. g=9.8N/kg 3.考试时间90分钟预祝你取得好成绩一、选择题(20*2=40分)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A. 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 火山喷发D.天空出现彩虹2、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B.都是均一的C. 都是稳定的D.都是混合物3、在粗盐提纯中,每步都需用的仪器是()A、蒸发皿B、烧杯C、玻璃棒D、漏斗4、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长夏无冬B.秋高气爽C.雷电交加D.冬雨夏干5、一个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 )A、100多牛/米2B、1000多牛/米2C、1万多牛/米2D、1万多牛6、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A.地下淡水B.冰川水C.河湖水D.大气水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开水B.水结冰C.蔗糖溶于水D电解水8、在下列现象中,应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A、将风筝放上天B、用针筒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C、用吸管吸饮料D、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9、气压即为大气压强,气压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在低气压区,一般为()A、晴湿天气B、阴雨天气C、干燥天气D、晴燥天气10、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 )A、高压锅内压力大,牛肉被压烂B、高压锅内压强大,牛肉易膨胀变烂C、高压锅内水温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1、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原因是 ( )A、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B、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小C、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D、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12、下列物质的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①水蒸气②0℃的水③冰④4℃的水A.④②③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13、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B.阴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C.阳极产生的气体与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 :1D.阳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4、船从海里驶到河里时()A.船受到的浮力变小,船身沉下去一些;B.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身浮上来一些;C.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身沉下去一些;D.船受到的浮力变大,船身浮上来一些.15、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A.1kgB.2.5kgC.9.8ND.24.5N16.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若温度不变,则剩余的溶液一定是()A.稀溶液B.纯溶剂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17.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顺序进行的是()A.白糖、食盐B.铜粉、铁粉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D.铁粉和食盐18、对压强公式P=F/S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所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D.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19、下图所示的动物的器官具有增大压强功能、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是()20、关于上图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l03千克/米3) ( )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B.a、b两点的压强相等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D.b、c两点的压强相等二、简答题(15*2=30分)21、水的密度是千克/米3= 克/厘米3。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卷(1-2)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 2012年3月20日是第20届世界水日,其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生活中的做法符合这一主体的是A.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B.加大农药的使用量,以减少昆虫的危害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2.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3.下列用具或实验仪器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A.塑料吸盘挂衣钩B.弹簧秤C.压强计D.天平4.下列关于嘉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燥,描述的是气候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D.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5.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错误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6.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的快,这是因为A.水田不易吸热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C.砂石吸热本领强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7.在地震灾区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2012学年(上)七中片八年级期中素质调研试题卷(科学)(2012.11.08)

2012学年(上)七中片八年级期中素质调研答案(科学)出卷学校:启新学校出卷人:马秀伟审核人:蒋刘亮20121108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A B C A D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D A B B B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21、每立方米铁的质量为7900千克、 7.922、汽油23、增加、不变、增加24、氢气、氧气、 1:2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看是否复燃氢(氧)、氧(氢)、化学、25、>、不饱和26、低27、 1.01×105、 7628、低于、高于29、不变、变小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30、(1)没有控制水温相同(2)结晶法31、 (1) 变小、变大、不变、不变(2) ④、①③(3) 液体密度32、 22 、 1.1g/cm3四、分析计算题(33题4分,34题6分,35题6分,共16分) 33、F=G=mg=30kg ×10N/kg=300NS=3×1cm 2=3cm 2=3×10-4m 2.................................2分S F P ==24103300m N -⨯=1.0×106Pa..........................2分34、(1)m 溶液=ρV=1000cm 3×1g/cm 3=1000gm 氯化钠=1000g ×0.9%=9g...............................4分(2) A 、B .........................................2分35、(1)因为漂浮,所以F 浮=G 总=m 总g=500kg ×10N/kg=5000N......3分(2) F 浮= ρ液gV 排 ,V 排 =g 水浮ρF =kgN m kg N /10/100.1500033⨯⨯=0.5m 3...............2分V 总=32排V =325.03m =0.75m 3................................1分。
初二2012第一学期期中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2011.11.09)命题人:沈建凤审核人:孙月锋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班级、姓名。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对应。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8题,每题3分,共54分)1.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B.水汽输送C. 地表径流D.降水2.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3.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4.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
据此信息,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纬度地区较多B.北纬40°附近最少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5.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6.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潜水员潜入深水时要穿潜水服——液体压强B.用注射器推药液——大气压强C.用船桨划水,船会前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火车进站时,人要站在安全线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7.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分子可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到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鸡蛋碰石头,结果鸡蛋破碎,则鸡蛋对石头的压力(F 1)、压强(P 1)和石头对鸡蛋的压力(F 2)、压强(P 2)的大小关系是 ( )A .F l =F 2,P 1=P 2B .F 1<F 2 ,P 1<P 2C .F 1=F 2,P 1<P 2D .F 1<F 2 ,P 1=P 29.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4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10.有些落地式电风扇在设计时,由于存在疏漏,当将电风扇开启到最大挡时往往会摔倒,若当这种电风扇工作时向东摔倒,此时电风扇可能吹()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风11.如图所示,一只从上到下开有等距离小孔的圆柱形容器,孔外用橡皮膜贴在孔上,食油倒入容器中,再放于大水槽中,使内外液面相平,则( )A.三个橡皮膜外凸,突出程度相同B.三个橡皮膜外凸,第3个突出最多C.三个橡皮膜凹进,凹进程度相同D.三个橡皮膜凹进,第3个凹进最多 12.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 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八年级科学素质检测2012.2 文档

八年级科学素质检测20120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 Ca∶40 Mg∶24 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答案题卷的相应位置)1.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2.下列描述前者属于天气,后者属于气候的是()A.狂风暴雨,冬暖夏凉B.刮风,下雨C.终年高温,四季如春D.长夏无冬,雷电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的顺序进行的是()A.食盐和蔗糖B.铜粉和铁粉 C. 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食盐和泥沙4.小柯同学在家使用电火锅时,发现了许多现象和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有关,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使用的插头外壳材料是塑料;因为塑料是绝缘体B.妈妈把食盐加到开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C.火锅越吃越咸:因为溶质增加,溶液的浓度增加D.温度太高时,调节温控旋钮:温控旋钮相当于变阻器5在通过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
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A.脊髓B.脑干C.小脑D.大脑6.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探究而获得。
下列事实所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橡胶不易导电——没有电荷 B. 海水晒盐——蒸发结晶C.高压锅——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D.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7.科学实验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
下列各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阿基米德定律实验揭示了物体所受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B.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由氢和氧组成D.欧姆定律实验揭示了电阻和电流、电压的关系8.在一个电路中安装了两盏电灯、一个开关、一个电源,闭合开关,两盏电灯均能正常发光.要用探究方法来判断这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讨论,四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庆假期学习检测(八年级科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单永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混合物 B.向溶液中加入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3.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在一起后放入水中时能悬浮在水中,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浮力(▲)A.木球大 B.铁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4.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证明水由氢和氧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5.下列有关密度的概念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块砖敲碎后,碎砖的密度将变小B.铁的密度比木块的大,指的是铁的质量大于木块的质量C.纯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表示1米3纯水的质量为l.0千克D.空气的平均密度1.29千克/米3,可推测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00千克6.小明已配好30℃时的硝酸钾溶液,但不知是否饱和。
你觉得检验时最为合适的方法是(▲) A.加热 B.冷却 C.蒸发溶剂 D.加入少量的溶质7.在分析“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船体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这个问题时,有下面几句话:①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会漂浮在水面上;②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所受浮力不变;③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上浮一些;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⑤轮船排开较小体积的海水就可获得所需的浮力。
其正确分析过程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④⑤③① D.①②④⑤③8.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的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将(▲)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9.将质量为20克、体积为30厘米3的物体,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待物体静止时,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A.20克 B.30克 C.大于20克小于30克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A.甲最小 B.乙最小 C.丙最小 D.一样大11.一匙砂糖溶于水形成的糖水中,最甜的是(▲)A.靠杯底部分 B.中部 C.靠液面部分 D.各部分甜度是一样的12.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70克B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50℃时,1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D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不会析出木糖醇晶体12.一杯水静置在斜面上,一块小石头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 、B 、C 三处。
若按顺序用P A 、P B 、P C 表示小石头在各处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P A > P B >P C B .P A < P B <P C C .P A =P B =P C D .P A = P B >Pc13.如右图所示为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液体中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据此比较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则( ▲ )A .甲比乙的质量小B .甲比乙的质量大C .甲、乙质量一样大D .无法比较哪个质量大15.如图所示为M 、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时,M 的溶解度大于N 的溶解度B .M 、N 都不是易溶性物质C. P 点表示t ℃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 D .阴影处M 、N 均为饱和溶液16.如图,两个相同的细颈瓶,如图放于水平桌面上,甲瓶装酒精,乙瓶装等质量的水,液面超过AB 且都未溢出,则两瓶AB 处M 点和N 点受到液体的压强的关系是( ▲ )A .P M >P NB .P M <P NC .P M =P ND .无法判断17、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
”则( ▲ )A 、大鱼说法正确B 、小鱼说法正确C 、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D 、无法判断18、一支蜡烛底部粘了一块小铁片使其能竖直浮在水中并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如右图),如果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余的蜡烛将( ▲A 下沉 B 上浮 C 既不下沉也不上浮 D 无法判断19、“死海不死”一文中描述道“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屡淹不死”。
四位同学运用科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的咸度很高,被扔进海里自然就浮了起来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20、一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示数为G ,浸没在水中(ρ1)时示数为G 1,浸没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示数为G 2,则ρ2的值为 ( ▲ ) A.112ρ∙--G G G G B. 221ρ∙--G G G G C. 121ρ∙--G G G G D. 112ρ∙--G G G G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庆假期学习检测(八年级科学)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1.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 (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2.如图a 、b 、c 是水、水银、酒精的“质量(m)一体积(V)”图线,其中 是水银的图线。
3、下面是某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过程:A .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人量筒内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2:B .计算石块的密度:C .在量筒中倒入适当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D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 。
(2)小石块的密度:ρ= 。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C . 。
(2)上述A 、B 、C 、E 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循环,这种循环能使陆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
5.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
(2) 在温度为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克。
(3) 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在6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 当温度为60℃时,把100克A 物质放在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可得饱和溶液_____克。
0.99960.99981.00006.等重的实心铜块和铅块,它们的质量之比是,体积之比为。
投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是;投入水银中,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ρ铜=8.9×103 kg/m3,ρ铅=11.3×103 kg/m3)7、把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分别放在酒精、水和水银中,如右图所示,受浮力最大的是在______中的铜球;受浮力最小的是在______中的铜球.8、如图,桌面上放置一个瓶子,瓶内装有一些饮料,当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部压强将变,原因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原因是。
9.在《浮力》一课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出猜想,老师让各组用相同大小的橡皮泥造“船”,看哪组的“船”能承载的货物最多。
(1)根据此实验,同学们可提出的猜想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有关(写出一个)。
(2)经过一系列的猜想和验证后,他们又做了定量研究。
图甲所示实验中,四次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F2、F3、F4,它们的关系式是。
(3)下课后,小妍意犹未尽。
她慢慢地往玻璃缸中加食盐,如图所示。
则加食盐过程中,浮在水面上的“小船”逐渐(填“上浮”或“下沉”)。
“小船”的浮力 .10、t℃时,把1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硝酸钾晶体30克。
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国舰艇编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港起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请回答:(1)已知“武汉”号导弹驱逐舰舰长l55.5米,宽17.2米,满载排水量为5500吨,则“武汉”号在安全航行的条件下受到的最大浮力可达牛。
(g取10牛/千克)(2)2009年1月4日,“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在印度洋海域首次顺利地为“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同时进行了海上综合补给,补给后三舰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为:“武汉号”(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到达亚丁湾的当天中午,某海军士兵发现一条巨大的海豚从海里跃出,在海豚从某一深度跃出水面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其所受海水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12.图1 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分别将20 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人到盛有100 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图 2 所示的现象。
则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克。
13.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
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如图2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
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3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也沉入水底。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的大小,(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
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