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万州响水中学的后操场有大量的庄稼地,庄稼地里生长的农作物和各种杂草,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农作物和各种杂草属以下什么关系A.种内互助B.种间竞争C.种内斗争D.种间捕食2 . 谚语“清明麦子窜三节”,不是主要影响小麦“窜三节”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水C.空气D.温度3 . 在实验室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是()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B.配制培养基——接种——恒温培养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高温灭菌——恒温培养4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5 . “草盛豆苗稀”,草是影响豆苗生长的()A.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C.寄生者D.分解者6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指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竞争C.合作D.捕食7 . 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改变生物8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当选择尾鳍色素浓的小鱼B.“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中,需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部位C.“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加碘液染色以看清细胞的各结构D.“扦插材料的处理”实验中,薄荷茎段只保留两个节且上下方切口都是水平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生物因素只有动物和植物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10 . 以下谚语或俗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B.大雁南飞﹣﹣﹣光对生物生活的影响C.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影响其周围的环境D.鱼儿离不开水﹣﹣﹣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11 .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潮湿环境中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的光照可以不同12 . 下列实例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仙人掌叶进化为刺B.小树林空气湿度比裸地大C.蛇进入秋季后冬眠D.竹节虫体色、形态与竹枝相似二、填空题13 .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考试试卷(439)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考试试卷(439)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五加科与伞形科植物叶柄基部常为鞘状。

()答案:正确解析:2. 单被花的花被通常被认为是花萼。

()答案:正确解析:3. 叶片上面绿色较深,下面绿色较淡,主要是由于上表皮含叶绿体多。

()答案:错误解析:叶片上面绿色较深,下面绿色较淡,主要是由于叶片出现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栅栏组织紧贴着上表皮,含有的叶绿体多于海绵组织。

4. 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答案:错误解析:5. 石莼具同形世代交替,而轮藻具异形世代交替。

()答案:错误解析:轮藻没有无性生殖,所以轮藻不具世代交替。

6. 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答案:错误解析:7. 年轮代表着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因此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所有植物的年龄。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地区的多数正常生长的植物的年龄。

8. 子囊果和担子果都是子实体。

()答案:正确解析:9. 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同配生殖。

()答案:错误解析: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

10. 一株植物只有一个顶芽,但可有多个腋芽。

()答案:正确解析:11. 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颈卵器。

()答案:错误解析: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是精子器和颈卵器。

12. 轮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异配生殖。

()答案:错误解析:轮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卵配)。

13. 地衣是细菌与藻类植物组成的共生复合体植物。

()[苏州大学2014研]答案:错误解析:14. 气孔器具副卫细胞的现象在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中均存在。

()答案:正确解析:15. 单轴分枝方式在林木中普遍存在。

()[苏州大学2014研]答案:正确解析:16. 枝是植物茎中主干以外的部分。

主要的地衣检索表

主要的地衣检索表

主要的地衣检索表1.壳状,固着在基物上,下皮层缺乏………………………………………………Ⅴ壳状地衣1.地衣体部分固着,非壳状2.地衣体呈丝状……………………………………………………………………Ⅱ丝状地衣2.地衣体叶状、枝状、鳞片状3.叶状,裂片扁平,具有背腹性4.鳞片状,周边分裂开…………………………………………………Ⅴ鳞片状地衣4.叶片状5.地衣体分层,髓层白色至黄色,有绿藻存在…………………Ⅳ异层叶状地衣5.地衣同层,髓层暗淡至黑色…………………………………………Ⅲ胶质地衣3.地衣体枝状,非叶状…………………………………………………………Ⅰ枝状地衣Ⅰ枝状地衣1.地衣体内部中空…………………………………………………Cladonia / Cladia / Thamnolia 1.地衣体内部实心2.地衣体有中轴,多为下垂状………………………………………………Usnea / Letharia 2.地衣体无中轴3.地衣体基部有颗粒状结构,或呈鳞片状,具有次生枝状体(假象),因此,形成两种子实体4.地衣体上面呈头状结构…………………………………Stereocaulon / Pilophoron4.地衣体上面不呈头状体结………………………Baeomyces / Glossodium /Thysanothecium / Multiclavula3.地衣体的叶体与再生子柄分化,整体呈现树枝状5.地衣体上有头状体结构…………………………………………Stereocaulon5.地衣体上没有头状体结构6.地衣体直立,地面生长7.地衣体顶端由叶状变成管状………………………………Cetraria7.地衣体顶端呈圆桶状………………………Sphaerophorus / Siphura 6.地衣体由直立到下垂状,生在树皮上至岩石上8.子囊器能发育、培养……………………………Sphaerophorus8.子囊器不能发育、培养…………………Usneaceae科LeprocaulonⅡ丝状地衣1.共生藻是绿藻………………………………………………Coenogonium/Racodium1.共生藻是蓝细菌………………………Ephebe/Polychidium/Spilonema/DictyonemaⅢ胶质地衣1.共生藻是念珠蓝细菌(Nostoc)…………………………………………Collemataceae2.共生藻是念珠蓝细菌(Nostoc)以外的蓝细菌…………………………LichinaceaeⅣ异层叶状地衣1.地衣体腹面中央有脐状体…………………………………Umbilicaria/Dermatocarpon1.地衣体没有脐状体2.地衣体腹面有脉纹,有孔3.有脉纹……………………………………………Peltigera/Solorina/Erioderma3.有孔(有杯点或假杯点)………………………………Sticta/Pseudocyphellaria 2.地衣体腹面无脉纹和孔4.地衣共生藻为蓝细菌,如有绿藻存在,蓝细菌形成内衣瘿5.子囊器,蜡盘型…………………………………………………Coccocarpia5.子囊器,茶渍型6.孢子一室…………………………………………………………Pannaria6.孢子二室以上…………………………Nephroma/Solorina/Massalongia 4.地衣体有蓝细菌,共生藻为绿藻7.地衣体橙色到红色,K+紫色………………………………Xanthoria8.孢子一室,无色……………………………………Parmeliaceae / Anzia8.孢子二室,暗色……………………………………………PhysciaceaeⅤ鳞片状地衣1.共生藻为蓝细菌………………Placynthium/Peltula/Normandina/Parmeliella/Pyrenopsis 1.共生藻为绿藻2.地衣体毛毡状,散铺状,周边鳞片状………………………………………Lepraria2.地衣体坚固,不散开3.子囊果是裸子器,或没有子囊果4.地衣体黄色…………………………………………………………Candelaria4.地衣体主体灰白色至绿色…………………Psoroma / Placopsis / Solenospora /Erioderma/Omphalina/GymnodermaⅥ壳状地衣1.子囊果形成“孢丝粉”…………………………………………………………Caliciales1.子囊果没有形成“孢丝粉”2.子囊果2层壁…………………………………小房型子囊菌类Loculoascomycetes2.子囊果1层壁3.子囊果发育成被子器…………………………………………………Sphaeriales3.子囊果发育成裸子器4.子囊果伸长,曲线型、长圆形………………………………Graphidaceae4.子囊果圆盘状,埋生于地衣体5.孢子无色6.一个子囊中有孢子通常8个甚至32,孢子直径4μ以上7.孢子1室8.没有果托………………………………………………Lecidea8.有果托………Pertusariaceae/Lecanora/Candelariella/Placopsis9.孢子2室,分极…………………………………Caloplaca9.孢子2室,不分极10.没有果托11.盘淡色……………Dimerella / Catillaria/Baeomyces11.盘黑色…………Catillaria / Rhizocarpon / Megalospora10.有果托(有时发育的初期有果托)7.孢子3室以上,同时石垣状多室12.孢子成熟后有4室13.果壳横向扩散,能在菌丝形成以保持松散状态(特别是在发育初期的子器)…………………Byssoloma14.有果托……………………Lecanactis/petractis/Gyalecta/Lecania14.没有果托……………………Bacidia/Haematomma12.孢子有5室以上15.子囊果埋在地衣体内16.子囊盘黑色…………………………BombiliosporaBacidia/Diploschiste/Lecanactis/Rhizocarpon16.子囊盘红色、褐色、淡色……………………………………Bacidia/Gyalecta/Haematomma/Tricharia 6.子囊中孢子40-300个,孢子4μm以下,小型………………………………………………………………………Acarospora / Biatorella 5.孢子成熟后呈褐色或黑色17.孢子2室;有时分极…………………………………Buellia/Rinodina17.孢子3-9室,或更多……………………………………RhizocarponBuellia/Diploschistes Bombiliospora / Lopadium子囊地衣Ascomycetes茶渍目Lecanorales黄枝衣科Teloschistaceae分属检索表1.地衣体叶状,腹面有皮层,假根粘着在基物上……………………………………Xanthoria 1.地衣体壳状或鳞状,腹面无皮层,无假根,髓层菌丝直接固着在基物上………Caloplaca石黄衣属Xanthoria橙衣属Caloplaca蜈蚣衣科Physciaceae分属检索表1.子器是网衣型,子囊上层K+赤紫色…………………………………………………Pyxine1.子器是茶渍型,子囊上层K—2.表面皮层是纤维状菌丝组织……………………………………………………Anaptychia2.表面皮层背面皮层为异型菌丝组织3.子囊下层茶褐色,子囊呈黑色………………………………………………Dirinaria3.子囊下层无色,盘茶褐色到黑褐色4.孢子宽长圆形,30-40×20μm,地衣体背面皮层的菌丝呈倾斜状……Physconia4.孢子长圆形,18-25×9-12μm,地衣体背面皮层菌丝垂直走向………Physcia 雪花衣属Anaptychia蜈蚣衣属Physcia (P. caesia P. endococcina P. hirtuosa P. imbricata)大孢蜈蚣衣属Physconia黑囊基衣属Dirinaria (D. applanata)黑盘衣属Pyxine雪花衣属(Anaptychia)分种检索表1.地衣体腹面有皮层2.地衣体绿褐色到褐色,孢子细胞壁薄,不含黑茶渍素Zai ao lin(rin)3.无裂芽……………………………………………………………………A.palmulata3.有裂芽……………………………………………………………………A.isidiza 2.地衣体灰白色,孢子细胞膜肥厚,含油黑茶渍素Zai ao lin(rin)4.髓层P+淡黄色或P-,不含ji sai ku tao5.无裂芽,无粉芽……………………………………………………A.diademata5.有裂芽,或粉芽6.有裂芽…………………………………………………………A.isidiophora6.有粉芽7.髓K+黄后呈赤色……………………………………A.pseudospeciosa7.髓K-………………………………………………A.tremulans 4.髓P+深黄色,含ji sai ku tao8.裂片边缘分裂,裂芽状………………………………A.dissecta8.裂片边缘不分裂………………………………………A.angustiloba1.地衣体腹面无皮层9.地衣体在基物上是平卧,裂片不斜上生长10.假根端部有时呈暗色,常为灰白色,孢子长30μm以下,2室,室内不产生囊泡11.无裂芽、粉芽…………………………………………………A.hypoleuca11.裂片的边缘有裂片,为裂芽状,裂芽呈颗粒状………………A.microphylla 10.假根是黑色,孢子呈30μ以上,孢子2室,每室成熟时出现小囊泡12.不含降斑点酸(norstictic acid)、水杨嗪酸(salazinic acid)13.无粉芽,裂片边缘细裂成裂芽状……………………A.fragilissima13.有粉芽,裂片边缘没有细裂14.腹面无黄色色素……………………………………A.japonica14.腹面有黄色色素……………………………………A.obscurata 12.含降斑点酸(norstictic acid)、水杨嗪酸(salazinic acid)15.裂片边缘分裂成裂芽状…………………A.dendritica/Var.dissecta15.裂片边无分裂16.无粉芽………………………………………………A.dendritica16.有粉芽17.含水杨嗪酸,无降斑点酸………………………A.hypocaesia17.含水杨嗪酸,有降斑点酸18.腹面不是黄色…………………A.japonica/Var.reasons18.腹面面积少,裂片顶部黄色………………………………………………………A.dendritica/Var.propagulifera 9.裂片少,端部斜上19.裂片伸长;通常由2叉分支,端部向上斜20.含水杨嗪酸……………………………………………………A.leucomela20.不含水杨嗪酸………………………………………………………A.boryi 19.裂片直立,斜向上,有时呈枝状21.裂片端部有枕状粉芽块…………………………………A.subascendens21.裂片没有粉芽块22.不含ji sai ku tao (P+深黄色)23.髓K-,不含降斑点酸,水杨嗪酸……………………A.hypochraea23.髓K+黄后变红色,含有降斑点酸、水杨嗪酸…………A.pacifica22.含ji sai ku tao (P+深黄色)……………………………A. pandurata黑盘衣属(Pyxine)分种检索表1.地衣体有粉芽2.地衣体裂片边缘有粉芽3.髓层硫黄色………………………………………………………………P. endochrysina3.髓层白色…………………………………………………………………P. connectans2.地衣体裂片腹面有粉芽……………………………………………………P. sorediata1.地衣体没有粉裂,髓层有少许黄色……………………………………………P. berteriana黑瘤衣科Buelliaceae分属检索表1.孢子器网衣型,孢子壁薄………………………………………………………………Buellia2.子囊器茶渍型,孢子分极,2室,壁薄………………………………………………Rinodina 黑瘤衣属Buellia (B. crocata)饼干衣属Rinodina (R. nephroidea)松萝科Usneaceae分属检索表1.髓由软骨质的中轴2.分枝的基部到端口是纵向连续有3-4条沟………………………………Letharia 2.分枝上没有连续数条沟……………………………………………………Usnea 1.髓无软骨质的中轴3.皮层是两层,外层比较薄,中轴垂直菌丝,内层的菌丝平行于中轴……………………………………………………………………………………………Cornicularia 3.皮层均一4.皮层的菌丝是与长轴垂直…………………………………………………Evernia4.皮层上菌丝沿着长轴的方向5.孢子有1室………………………………………………………………Alectoria5.孢子有2室,石垣状,多室6.子囊中有8孢,2(-4)室,无色7.孢子无色…………………………………………………………Ramalina7.孢子成熟后呈褐色………………………………………Alectoria sulcata 6.子囊中1孢子,石垣状多室,褐色……………………………Oropogon金丝属Letharia(L. togashii)松萝属Usnea(p25)藓茎衣属Cornicularia (p47)扁枝衣属Evernia(p40)树发属Alectoria(p42)树花属Ramalina(p20)槽枝属Alectoria (p42)砖孢发属Oropogon (O. asiaticus)松萝属Usnea分种检索表(p25)藓茎衣属Cornicularia 分种检索表(p47)扁枝衣属Evernia分种检索表1.地衣体扁平,被腹明显,两叉分支同长………………………………………E. prunastri 1.地衣体扁平,被腹不明显,分枝不规则………………………………………E. escorediosa树发属Alectoria分种检索表(p42)树花属Ramalina分种检索表(p20)槽枝属Alectoria 分种检索表(p42)绵腹衣科Anziaceae绵腹衣属Aazia分种检索表(p49)梅衣科Parmeliaceae分属检索表1.皮层是异型菌丝组织…………………………………………………………Cetraria1.皮层是由菌丝横向走向渐形成纤维状菌丝组织2.有假根3.在地衣体背面粘着子器,粉子器4.背面有穿孔,子囊有2个孢子………………………………Menegazzia4.背面无穿孔,子囊有8个孢子………………………………Hypogymnia 3.地衣背面分散生长着子器和粉子器,粘着在地衣体边缘部分…………Asahinea 2.没有假根5.地衣体背面散生着粉子器和子器6.地衣体腹面观没有海绵状组织,孢子长圆形,子囊2-8孢子7.粉子顶生……………………………………………………Parmeliopsis7.粉子侧生……………………………………………………Parmelia 6.地衣体腹面有海绵状组织,孢子三日月状,子囊多孢子………………………………………………………………………………Anzia(an qi gao kai科)5.粉子器,子器粘在地衣体边缘8.皮层上部I-,孢子11-12×6-12μ…………………Cetrelia8.皮层上部I+,孢子5-8×3-5μ……………………Platismatia岛衣属Cetraria(p88)孔叶衣属Menegazzia(P56 两个种:M. terebrata和M. asahinae )袋衣属Hypogymnia(p52)裸腹叶属Asahinea(p102两个种:A. kurodakensis和A. chrysantha)Parmeliopsis(p86)梅衣属Parmelia(p58)绵腹衣属Anzia(p49)斑叶属Cetrelia(p96)宽叶衣属Platismatia(p101两个种P. interrupta和P. erosa)岛衣属Cetraria分种检索表(p88)孔叶衣属Menegazzia分种检索表(P56 两个种:M. terebrata和M. asahinae )袋衣属Hypogymnia分种检索表(p52)裸腹叶属Asahinea分种检索表(p102两个种:A. kurodakensis和A. chrysantha)Parmeliopsis分种检索表(p86)梅衣属Parmelia分种检索表(p58)绵腹衣属Anzia分种检索表(p49)斑叶属Cetrelia分种检索表(p96)宽叶衣属Platismatia分种检索表(p101两个种P. interrupta和P. erosa)黄烛衣科Candelariaceae1.地衣体叶状,背腹面部有皮层…………………………………………………Candecaria 1.地衣体壳状,腹面没有皮层……………………………………………………Candelariella Candecaria (C. concolor)黑茶渍属Candelariella (C. vitellina)茶渍科Lecanoraceae1.孢子一室2.地衣体没有头状体……………………………………………………………Lecanora2.地衣体有头状体………………………………………………………………Placopsis 1.孢子2室以上3.地衣体鳞片状………………………………………………………………Solenospora3.地衣体壳状4.孢子线型,多数情况下弯曲,长30μ以上,4-10室,盘常红色,有时呈褐色………………………………………………………………………Haematomma 4.孢子长20μ以下,2-4室,盘黄褐色……………………………Lecania茶渍属Lecanora (L. decorata L. atra L. allophana L. pulverulenta)瘿茶渍属Placopsis (P. cribellans)霜降鳞衣属Solenospora (S. asahinae)赤星衣属Haematomma副茶渍属Lecania (L. erysibe)赤星衣属Haematomma 分种检索表(p107)鸡皮衣科Pertusariaceae1.侧丝略分枝……………………………………………………………………Coccotrema1.侧丝多分枝,呈网络状2.孢子1室3.孢子膜薄,厚在1μ左右,盘状,盘水平,有时成子座样……………Ochrolechia3.孢子膜厚,厚在2μm以上,子器埋生于地衣体中,盘不张开,较常见…………………………………………………………………………………Pertusaria 2.孢子2室………………………………………………………………………V aricellaria球孔衣属Coccotrema (C. porinopsis C. cucurbitula)肉疣衣属Ochrolechia (O. upsaliensis O. yasudae O. chrolechia O. trochophora O. parellula)鸡皮衣属Pertusaria (P. corallina P. flavicans P. velata P. commutata P. multipuncta P. laeviganda P. subobductans )果疣衣属Varicellaria (V. rhodocarpa)微孢衣科Acarosporaceae1.子器茶渍型………………………………………………………………Acarospora1.子器网衣型………………………………………………………………BiatorellaAcarospora (A. fuscata)Biatorella (B. zeorina)石耳科Umbilicariaceae石耳属Umbilicaria(p118)石磊科Cladoniaceae1.地衣体呈颗粒状,壳状没有皮层2.果柄是圆桶状,中空,比较发达,细长,多分枝,长5㎝以上,顶部没有特别的膨胀…………………………………………………………………………Cladonia 2.果柄长3㎝以下,几乎不分枝,顶端有时呈二旁章,有扁平管状,中间实心3.子囊下部内有皮层,果柄髓层有多条肥厚的菌丝束,构造不均一……………………………………………………………………………………Thysanothecium 3.子囊下部内没有皮层,果柄髓层疏的脉络状菌丝,构造均一…………………………………………………………………………………………Glossodium1.地衣体鳞片状,叶状,有皮层。

大型高等真菌检索表

大型高等真菌检索表

大型高等真菌检索表在实习中主要对高等真菌的各大类别予以识别,本实习指导所列的各大类完全是人为的,主要是依其形态的明显差异划分的,其中的每一类包括的种类也相差很多,有的是一个科,有的仅为一个属,但在鉴别时较为方便适用。

现将各类大型真菌检索如下:1.子实体伞形、半圆形、扇形、头状、珊瑚状、耳形、瓣片状、脑状、漏斗状、球形、笔形,具担子,担孢子外生于担子的小梗上(担子菌纲)。

2.子实层体为菌褶,子实层生于菌褶的两面,子实体伞状………………………………(一)伞菌类2.子实层体不为菌褶,子实层生于菌管或菌齿上,或生于棒状、珊瑚状、树枝状、瓣片状、耳形子实体的表面。

3.子实层生于菌管或菌孔内。

4.子实体伞形,肉质,菌管密集排列在菌盖下面,彼此不易分离………………(二)牛肝菌类4.子实体圆形、半圆形、扇形、匙形等,幼时有的柔软,但老时多坚韧、革质、木质或木栓质;有柄,或具分枝的柄,或无柄……………………………………………(三)多孔菌类 3.子实层不生于菌管或菌孔内。

5.子实层生于菌齿(菌刺或菌针)上,子实体头状、伞状…………………………(四)齿菌类5.子实层不生于菌齿上。

6.子实层生于棒状、珊瑚状或树枝状子实体的表面……………………………(五)珊瑚菌类6.子实层不生于棒状、珊瑚状或树枝状的胶质子实体的表面。

7.子实层生于胶质的瓣片状、耳形子实体表面。

8.子实体白色、金黄、鲜红或橙色,子实体瓣片状或匙形,担子纵分隔…(六)银耳类8.子实体耳形,红褐色或棕褐色,干后黑褐色或黑色,担子横分隔;子实层生于子实体上表面…………………………………………………………………………(七)木耳类7.子实层不生于瓣片状或耳形胶质的子实体表面。

9.子实层生于漏斗形或喇叭形子的实体外侧,子实层裸露,其外方无包被……………………………………………………………………………………………(八)喇叭菌类9.子实层外有包被,子实体球形、梨形、陀螺形或笔形。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上学期半期学情调研生物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上学期半期学情调研生物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上学期半期学情调研生物试卷选择题1. 下列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蜜蜂、家兔B.河蚌、蛇C.海葵、螃蟹D.蜂鸟、珊瑚虫2. 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B.蛔虫的消化能力和生殖能力都很强C.蛔虫身体细长,呈圆筒D.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3.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①娃娃鱼②鲍鱼③海马④章鱼⑤河豚⑥中华鲟⑦鲸鱼⑧带鱼A.①②③④B.①③⑦⑧C.③⑤⑥⑧D.②④⑥⑧4. 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节肢动物是目前命名的种类最多的动物B.昆虫属于节肢动物中较大的一类动物C.节肢动物是身体和附肢分节而得名的D.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只起保护柔软的内部器官的作用5. 一生物兴趣小组解剖一只鸽子,发现内脏结构之间有气囊,搜索资料后知道,具有气囊是鸟类的一大特征。

鸟类气囊不具有的作用是( )A.减轻身体的比重B.气体交换C.散发多余的热量D.储存空气6. 人体运动系统组成不包括()A.骨B.关节C.神经D.肌肉7. 一只雄狮悄悄追踪一群高角羚羊,并咬死了速度较慢的一只,狮子饱餐后离去,秃鹫将残余腐肉吃净。

这几种动物擅长的运动方式依次为①飞翔②奔跑③游泳A.①②③B.②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①8. 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动物的一些行为,下列是利用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A.养猫用于捕鼠B.养狗用于看家C.养猪用于吃肉D.养公鸡用于报晓9.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至9月28日17时37分,我国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顺利完成舱外活动。

请问,你知道舱外航天服的发明创意来自于A.蜘蛛结网B.蝙蝠的回声定位C.萤火虫发光D.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10. 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A.干燥的皮鞋上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C.潮湿的粮食堆D.潮湿的沙土地11. 银耳色美味香,它一般用秸秆或棉籽培育,据这一特点可推知银耳细胞中不可能含有()A.叶绿体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12. 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A.绿色菌丝B.青绿色孢子C.菌丝中含叶绿素D.灰尘13. 地衣是下列哪两类生物的共生体A.细菌和真菌B.细菌和藻类C.藻类和真菌D.蕨类和真菌14. 腌制泡菜时,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保持蔬菜中的营养物质散失B.为了营造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的发酵C.为了保持菜坛内的酸性环境,防止乳酸菌死掉D.为了保持菜坛内湿润,防止水分蒸发15. 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在冰箱这个环境中A.细菌冻死了B.没有细菌C.细菌繁殖很慢D.细菌很少16. 病毒的结构是A.单细胞结构B.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C.核酸外壳和内部的蛋白质核心D.多细胞结构填空题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类动物,请分析回答:(1)图中各种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

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答案】A【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

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本题中考查生物影响环境.也就是要反映因为生物怎么样所以环境改变了,要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

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鱼必须生活在水里;大熊猫必须以竹子为食。

这些事实说明:()A.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生物的生活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是生物因素D.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和营养物质【答案】A【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的生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也就是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生物就无法生存,如鱼必须生活在水里,大熊猫必须以竹子为食,鱼离开了水,大熊猫离开了竹子就无法生存,此事例说明生物的生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生物就无法生存,选A。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1、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

A、生物量B、生产力C、利用率D、周转率答案:B2、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 )。

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答案:B3、水稻土属于( )A、潜育土B、泥炭土C、盐成土壤D、钙成土壤答案:A4、我国新疆地区瓜果较甜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B、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C、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D、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小答案:A5、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代表生物学零度的是( )A、KB、NC、TD、C答案:D6、某些植物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正常开花结果的现象称为( )。

A、春化现象B、温周期现象C、昼夜节奏D、物候节律答案:A7、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A、数量最多的生态因子B、数量最少的生态因子C、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D、接近或超过有机体耐受极限的生态因子答案:D8、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答案:B9、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 )A、综合作用B、限制作用C、补偿作用D、替代作用答案:C10、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雨量B、风力和温度C、温度和雨量D、光照和温度答案:C11、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 )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答案:D12、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答案:B13、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的关系是(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选择题复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选择题复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选择题复习班别姓名1、下列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是( )A、带鱼B、中华鲟C、河蚌D、鲶鱼2、下列关于蚯蚓外部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B、体表干燥、粗糙C、身体腹面有刚毛D、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3、下列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是( )A、海蛰B、蚂蝗C、水蚤D、青蛙4、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支架、杠杆的是( ),支点的是( )A、骨B、骨骼C、关节D、骨骼肌5、关节的构成是( )A、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B、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C、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D、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腔6、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高等,这有利于( )A、获得食物B、逃避敌害C、寻找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7、蚯蚓属于下列哪一动物门类( )A、鱼类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8、鸟类扇动翼的动力来自于( )A、背部肌肉B、两翼肌肉C、腹肌D、胸肌9、在无脊椎动物中,对昆虫分布、活动范围影响最大是( )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10、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A、软体动物B、昆虫C、鸟类D、哺乳动物11、按形态分类,细菌分为( )A、球菌、杆菌、螺旋菌B、球菌、杆菌C、霉菌、真菌、螺旋菌D、螺旋菌、杆菌1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有性生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芽孢生殖13、真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在于( )A、有无细胞构成B、有无叶绿体C、有无细胞壁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1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酵母菌B、蘑菇C、霉菌D、大肠杆菌15、地衣是由下列哪项生物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A、真菌和细菌B、真菌和藻类C、细菌和藻类D、根瘤菌和藻类16、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它们的生活方式是( )A、寄生生活B、自养生活C、腐生生活D、共生生活17、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链球菌引起的?( )A、扁桃体B、猩红热C、足癣D、丹毒18、在下列细菌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乳酸菌B、枯草杆菌C、根瘤菌D、链球菌19、我们吃的白醋是由哪种生物产生的?( )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霉菌20、制作馒头时,馒头发大而松软的原因是( )A、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B、酵母菌发酵产生了酒精C、馒头中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D、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21、种子植物可以分为( )A、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和被子植物D、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22、区别肾蕨和葫芦藓要看植株是否有( )A、叶B、花C、根D、茎23、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在于( )A、身体分部B、体温恒定C、都有脊柱D、体表被鳞24、下列动物中,形态结构最复杂的是( ) A、鼠B、龟C、蝗虫D、鹰25、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 )A、根、茎、叶B、花、果实、种子C、茎、叶D、花26、一般而言,所包括植物种类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A、纲B、门C、目D、科27、我国植物资源中,居世界首位的是( )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裸子植物28、被誉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的常绿植物是( )A、珙桐B、台湾杉C、银杉D、猕猴桃29、青海省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 )A、丹顶鹤B、绿孔雀C、斑头雁D、褐马鸡30、我国特有珍稀淡水哺乳动物是( ) A、扬子鳄B、海豚C、白鳍豚D、东北虎31、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剪掉鲫鱼的胸鳍和腹鳍,鱼体将( )A.不能游动 B.不能保持前进方向C.不能保持平衡 D.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32、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A.肺 B.气管 C.气囊 D.外骨骼33、家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相比,具有与其食草生活相适应的显著的结构特点是( )A.体腔内有膈 B.消化道较长,盲肠特别发达C.消化道较短,盲肠特别发达 D.牙齿分化为门齿和犬齿3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失去雏鸡的母鸡照顾小猫 B.幼小的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C.大山雀偷喝牛奶 D.黑猩猩利用箱子垫高自己获取香蕉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B.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具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行为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遗传的结果36、下列动物中,生活在海洋中的是( )A.河蚌、蜗牛、乌贼 B.珊瑚虫、海蜇、海豚C.鲸、田螺、河蟹 D.招潮蟹、沼虾、蚂蟥37、生态平衡是一种 ( )A.动态平衡 B.绝对平衡 C.永久的平衡 D.动植物数量相等38、宇航员在太空因身体失重,影响血液循环,科学家研制出特殊的器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要归功于什么生物的启示 ( ) A.老虎 B.狮子 C.猴子 D.长颈鹿39、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蜘蛛 B.螃蟹 C.蚊子 D.蝎子40、地球上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大约有多少种()A、50B、50万C、150D、150万41、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A、蝙蝠B、丹顶鹤C、昆虫D、蚯蚓42、把骨骼肌连在骨上的结构是()A、关节B、韧带C、肌腱D、关节囊43、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鸟类育雏B、变色龙变色C、鹦鹉学舌D、蜘蛛结网44、控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A、神经系统B、遗传物质C、内分泌系统D、运动系统45、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松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A、二氧化碳B、酒精C、水D、氧气46、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羊 B、鸭C、鱼D、蜜蜂47、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从地球上消失,那么这个物种将()A、灭绝B、濒危C、可再生D、受到威胁48、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因为()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生活方式的多样性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D.细胞数量的多样性49、“微生物学之父”是指( )A、达尔文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李时珍50、下列生物中能产生抗生素的是( )A、青霉B、曲霉C、酵母菌D、毛霉51、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下列哪一细菌体内,能使之生产胰岛素( )A、大肠杆菌B、乳酸菌C、苏云金杆菌D、链球菌52、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作为分类重要依据的器官是( )A、根、茎、叶B、花、果实、种子C、茎、叶、花D、根、花、叶53、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必须参与的结构是 ( )A.骨骼肌、骨、关节 B.骨骼肌、骨、关节、神经系统C.骨骼肌、关节 D.骨骼肌、关节、神经系统54、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 ( )A.实验用的菜青虫是由虫卵孵化来的 B.使用玉米的叶片最好C.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 D.滤纸的颜色和叶子一样55、下列动物中,具有骨骼和肌肉组成运动系统的是 ( )A.蜜蜂 B.蚯蚓 C.家鸽 D.草履虫56、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防治( )A.以农药治虫 B.以虫治虫 C.以鸟治虫 D.以菌治虫57、要利用生物产生一些原先不能产生的珍贵药物,需要先对生物进行( )A.杂交 B.繁殖 C.选择良种 D.基因改造58、农田中生活着水稻、蝗虫、青蛙、老鼠、麻雀,正常情况下在各种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 ) A.麻雀 B.老鼠 C.蝗虫 D.青蛙59、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①海蜇②乌贼③章鱼④河蚌⑤虾⑥蟹⑦带鱼⑧龟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⑦⑧60.指出下列动物中都不是昆虫的组合( )①蝗虫②沙蚕③蚂蚁④蜈蚣⑤螳螂⑥蝎子⑦蟋蟀⑧蜘蛛⑨蚯蚓⑩蝴蝶A、②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⑨C、②③④⑥⑧⑨D.③④⑥⑦⑧61.昆虫能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A、身体分节B、体表有外骨骼C.有发达的运动器官D.有发达的感觉器官62、在显微镜下看一看鳃丝,会发现鳃丝上有红色的丝状结构,它们可能是( ) A.肌肉B、毛细血管C.动脉D、静脉63.蚯蚓体表的黏液与下面哪种生理活动有关( )A运动B.感觉C呼吸D.排泄64、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A、海葵B、金鱼C、龟D.海豚65.活鱼的鳃是鲜红的,这是因为鳃丝内含有丰富的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氧气66.下列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乌贼B.海蛰C.扇贝D.田螺67.心脏分为四腔的动物是( ) A.蛙、蛇B.鱼、蛙C.鸽、兔D.鱼、鸽68、将下列动物填入所属的动物类别中A水螅B章鱼C河蟹D河豚E海蛰F蟾蜍G蜗牛H蚊子甲壳动物()软体动物()鱼类动物()腔肠动物()昆虫()两栖动物()69、与净化污水有关的细菌是( )A.枯草杆菌B.甲烷菌C.链球菌D.金霉菌70、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的( ) A.有机物B.水分C.维生素D.无机物71.青霉素不能很好地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A.肺炎B.流感C.淋病D.脑膜炎72痢疾杆菌在人的肠道内,靠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生活,这种方式是( )A.共生B.寄生C.自养D.竞争73蚯蚓的身体分节,它的体节的作用是()A 传递营养B 运动灵活,转向自如C 排泄方便D 保持体温恒定74下列生物中,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A 枯草杆菌B 霉菌C 木耳D 酵母菌75、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其余都说明家鸽的骨骼特点适于飞行()A 后肢骨发达B 胸骨形成龙骨突C 头骨很薄D 长骨大多中空76.鸟类与其他各类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主要特征
◆地衣的繁殖包括:
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地衣的繁殖
营养繁殖 是最普通的繁殖形式,主要是地衣体 的断裂。粉芽、珊瑚芽和碎裂片等,都是用于繁 殖的构造。
地衣的繁殖 有性生殖 为地衣体中的子囊菌和担子菌进行的,
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前者称子囊菌地衣,占地 衣种类的绝大部分;后者为担子菌地衣,为数很少。
天然染料地衣:石蕊属在医药和化学试剂方面有
重要价值。
指示和监测环境的地衣:地衣生长缓慢,对空气
中某些成份的变化非常敏感,尤其对SO2中氟化 物、过氧化物和臭氧等的浓度变化敏感。适合作 为对环境状况进行长期变化分析的指示生物。
松萝
松萝,地衣体丛
枝状,直立、半 直立至悬垂。 药用:用于疗痰、 治疟、催吐和利 尿。
松萝(Usnea longissima)
松萝,除可作药用外,还是金丝猴的主食。金丝猴、松 萝与冷杉三者构成一个互利互约的稳固生态系统。
松萝(Usnea longissima)
石蕊属(Cladonia )
药用:石蕊可以生津、润咽、解热、化痰。 石蕊属在医药和化学试剂方面有重要价值。其中 有些种类可以提取石蕊试剂。
叶状地衣:地衣体扁平似叶片,
以假根固于基质上, 易于采下。 脐衣属(Umbilicaria )
枝状地衣
枝状地衣:地衣体直立或下垂,多分
枝, 仅基部附着在基质上
石蕊属(Cladonia)
松萝属(Usnea)
1. 主要特征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种 真菌和1种藻组合的复合有机 体; 地衣的构造,可分为:上皮层、 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
地衣的构造
上皮层和下皮层均由致密交织的菌丝构成。藻胞层是在上皮 层之下由藻类细胞聚集成1层。 髓层介于藻胞层和下皮层之间,由一些疏松的菌丝和藻细胞
构成,这样的构造称“异层地衣”。
地衣的各种彩色,主要是上皮层内部含有大量的橙色、黄色
或其他色素而形成的。
同层地衣:没有藻胞

异层地衣:有藻胞层
叶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 衣,壳状地衣多形成广阔的地衣
群落。 组成地衣体的藻类主要为绿藻和蓝藻中的20几个 属的种类。
2
分类:
分类与分布
地衣门全世界有500余属,25000余种,通常分为3
纲:
子囊衣纲(Ascolichens),本纲地衣的数量占地衣 总数量的99%; 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 半知衣纲或不完全衣纲(Deuterotichens)
地 衣
1
2 3
主要特征
分类与分布 主要代表类群
1. 主要特征
◆地衣的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壳状地衣
文字衣属(Graphis)
壳状地衣:地衣体是彩色深浅
茶渍衣属(Lecanora)
多样的壳状物。与基质(石头、 树干或地皮)连接的紧密,难以剥 离。
叶状地衣
地卷衣属(Peltigera)
子囊菌地衣大部分为盘菌类和核菌类。盘菌类在地
衣体中有性生殖产生子囊盘。子囊盘裸露在地衣的 表面并突出,称裸子器。子囊孢子放出后,落于藻 细胞上,便萌发为菌丝,形成新的地衣体。如子囊 孢子落到没有藻细胞和无养料的基质上,也能萌发
为菌丝,但不久即死亡。
2
分布:
分类与分布
地衣生长在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上。在高
3
主要代表类群
生长于峭壁和岩石上的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
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
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
高等植物分布创造了条件,因此,认为地衣是植 物分布的先导。
3
主要代表类群
地衣体中含有淀粉和糖类,多种地衣可供食用,
如石耳、石蕊、冰岛衣等。 在北极和高山苔原带,分布着面积数十里至数百 里的地衣群落,为鹿等动物的主要饲料。北欧一 些国家用地衣提取淀粉、蔗糖、葡萄糖和酒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