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合集下载

13个气候类型及特征

13个气候类型及特征

13个气候类型及特征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高于18℃,降水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降水量充沛,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丰富。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高于18℃,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高、降水量少、植被稀疏,适宜畜牧业发展。

3.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高于18℃,降水量极少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沙漠等。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高、降水量极少、植被稀疏,适宜开展旅游业。

4.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5℃~20℃之间,降水量充沛,分布均匀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欧洲西部、北美洲西部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适宜、降水量充沛、气候稳定,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

5.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3℃~18℃之间,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欧洲东部、亚洲中部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温度变化大、降水量少、气候干燥,适宜发展畜牧业。

6. 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3℃~18℃之间,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北美洲的大草原、欧洲的草原等。

温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适宜、降水量少、植被稀疏,适宜畜牧业发展。

7.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0℃~20℃之间,降水量充沛,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适宜、降水量充沛、季节性明显,适宜农业发展。

8. 冷带大陆性气候冷带大陆性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低于-3℃,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分布图纬度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图纬度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图纬度分布1、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降水图)(1)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2)热带(又称热带季雨淋)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3)热带草原气候。

与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降水更少。

(4)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5)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6)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7)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8)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9)亚热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5)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大陆的大陆内部。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的大陆中东部地区。

(11)极地气候(又称冰原苔原候)。

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

冰原气候与苔原其后的区别是:冰原气候区的夏季最高温度都在0°以下,而苔原气候区温度高于0°.(12)高山高原气候区。

是高山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随地势的升上而出现的垂直温度变化。

2、世界地理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地理---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地理---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含义气候:一地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统计,包括:温度、降水、湿度、气压、云、风等气候因素。

二、气候的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是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

例:从低纬到高纬依次形成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的气候带。

2、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地影响各地气候。

控制各地的气压带、风带不同,形成的气候不同(具有双重性质)。

例:中纬度亚欧大陆西岸(30°N—40°N)一年中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下垫面状况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1)沿海和内陆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相对较小,空气湿度大、降水多;远离海洋的地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相对较大,空气温度小、降水少。

例:亚欧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较大,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2)地形类型同纬度平原比山地气温高,高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寒气候。

例:青藏高原气候区。

(3) 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覆盖状况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表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比热容不同,气温变化有快有慢。

例:南极大陆出现最低气温,与极冰反射率大有关。

(4) 山地走向、坡向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

例:喜马拉雅山南侧的乞拉朋齐因位于迎风坡而成为世界“雨极”,其北侧因位于背风坡而少雨。

(5) 洋流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例: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南美洲太平洋沿岸荒漠的形成,秘鲁寒流起了一定的作用。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成分或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

例: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植树造林、修水库等可调节局部气候。

全球十三个气候表

全球十三个气候表

全球十三个气候表1、十三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地区(要详细)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为什么中国发洪水是在夏季而罗马在冬季

为什么中国发洪水是在夏季而罗马在冬季
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 十三种气候类型中唯一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 候类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高压控制下,气 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 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 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 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1.夏季温热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 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温带季风气候吹来的东 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 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 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 得以加强。 3.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这种气候带来的主 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 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 冰雹)
虽然罗马与北京同处同一纬度,但 是由于所处地区的不同,气候带来的差 异,形成降雨时期的巨大差异。 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所以在冬季易形成洪灾; 北京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所以在夏季易形成洪灾。

十七种气候类型分析

十七种气候类型分析
一、赤道多雨气候 1、分布:出现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如刚 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以及亚洲的印度尼西 亚等。 2、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槽控制,盛行赤道气团。全 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昼夜基本等长,一年有两次受 到太阳直射。
3、特点 全年常夏而无季节变化 ,年均温度在26°左右, 各月均温在25~28°。年降水量大都超过 2000mm,年内分布较均匀,最少月降水量超 过60mm。由于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不受 水分限制,适宜热带雨林发育,森林高大茂密, 物种繁多,是世界生物生长率最高的地方,植 物资源极为丰富。
二、热带海洋性气候
1、分布: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 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 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海 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 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
2、成因:
3、特征:
终年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和信风影响。
3、特征: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 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冬季寒冷, 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 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加强。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这种气候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 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
Hale Waihona Puke 四、热带季风气候1、分布:
出现于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 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 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 菲律宾群岛北部。

世界地理十三分区自然信息

世界地理十三分区自然信息

世界地理十三分区自然信息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东亚1.(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纬20°-50°之间(2)经度位置:东经73°到东经150°左右(3)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国家组成: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2.(1)地形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第一级为青藏高原,第二级为系列盆地和高原,第三级为低平原、丘陵和一些海岛。

(2)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即东亚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西部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地气候区。

(3)水文: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

(4)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

3.(1)东亚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

人口15亿多人。

为黄色人种。

中国有5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日本以大和族为主,朝鲜半岛主要为朝鲜族,蒙古为蒙古族(2)农业: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

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3)城市:着名城市有北京、上海、香港、台北、东京、首尔等4.典型国家:中国(文明古国,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东南亚:1.(1)纬度位置10°S-27°N(2)经度位置95°E-141°E(3)海陆位置:它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4)国家组成: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2.(1)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3)水文:中南半岛上河流自北向南,上急下缓,主要有湄公河、红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湍急(4)资源:矿产资源主要为石油和锡3.(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

世界的十三种气候类型及它们的特点

世界的十三种气候类型及它们的特点

世界的十三种气候类型及它们的特点2007-05-20 10:38雪芹子|分类:学习帮助分享到:2007-05-20 10:39提问者采纳详细..看了肯定满意主要气候类型()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南北纬10°之间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盆地、亚洲大、小巽群岛等典型全年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26℃左右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般超过20 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植被热带雨林(二)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亚洲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季节转换显著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80—90%上干湿两季分明自植被热带季雨林(三)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般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干季自植被热带稀树草原(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大致分布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大陆内部和西岸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典型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高热月平均气温达3 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植被荒漠(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亚热带大陆东岸亚洲大陆东部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均自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六)亚热带地海气候主要分布亚热带大陆西岸地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地海沿岸分布面积广、典型北半球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高压控制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植被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七)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温带亚洲大陆东部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均相对集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植被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八)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温带大陆西岸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西欧典型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著气候特征: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般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九)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自植被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冰洋气团影响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夏季蒸发弱湿润地区自植被针叶林(十)极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植被主要苔原(苔藓、地衣类)(十二)极地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0℃下全球气温低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下全年多暴风雪(十三)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

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

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二)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

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

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

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

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

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三)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

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

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

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

自然植被是荒漠。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

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

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

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

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

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

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

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

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

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
节作用显著。

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

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到冰洋气团影响。

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为湿润地区。

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

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

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

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

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

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

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

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十三种气候类型的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