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二次回路接线质量检查表
DLT 5161.8表7.0.2二次回路检查及控制电缆接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1

DLT 5161.8表7.0.2二次回路检查及控制电缆接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1二次回路检查及控制电缆接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编号:3-1-3 表号:DL/T 5161.8 表7.0.2工序检验指标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结果单项评定配线导线外观主要绝缘层完好,无中间接头配线连接(螺接、插接、焊接或压接)主要牢固、可靠导线配置主要按背面接线图导线端头标志清晰正确,且不易脱色盘内配线绝缘等级耐压≥500V盘内配线截面积电流回路mm2≥2.5信号、电压回路mm2≥1.5弱电回路mm2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以及机械强度情况下≥0.5用于可动部位的导线主要多股软铜线控制电缆接线控制电缆接引按设计规定线束绑扎松紧和形式松紧适当、匀称,形式一致导线束的固定牢固每个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根≤2备用芯预留长度至最远端子处导线接引处预留长度适当,且各线余量一致电气回路连接(螺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紧固可靠导线芯线端部弯圈顺时针方向,且大小合适导线芯线外观主要无损伤多股软导线端部处理主要加终端附件或搪锡紧固件配置齐全,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二次回路连接件主要铜质制品二次回路检查及控制电缆接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编号:3-1-3表号:DL/T 5161.8 表7.0.2续工序检验指标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结果单项评定控制电缆接线导线端部标志主要正确、清晰,不易脱色接地检查二次回路设有专用螺栓屏蔽电缆主要屏蔽层按设计要求可靠接地裸露部分对地距离主要mm按GB50171-1992中表3.0.6规定裸露部分表面漏电距离mm验收结论:质检质量检验评定意见签名机构班年月日组工年月日地质检年月日部监年月日理。
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换流站二次电气设备检修和试验规程

附件四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换流站二次电气设备检修和试验规程目录前言 (2)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5)4总则 (6)5试验的种类及周期 (7)6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及要求 (9)7极控系统 (10)8站控系统 (14)9SCADA系统 (18)10GPS装置 (21)11交流保护装置 (23)12直流保护装置 (28)13安全自动装置 (32)14二次电压、电流回路 (35)15控制、信号及跳合闸回路 (37)16继电器 (37)17表计、传感器、变送器 (40)18电能计量系统 (41)19通信装置 (43)20阀冷却系统 (48)21站用直流蓄电池 (50)22蓄电池充电装置 (51)23UPS电源 (54)24交直流配电屏及直流接地检测装置 (55)25消防系统 (55)26空调系统 (60)27安保监控系统 (62)28水处理系统 (63)29电梯 (66)前言随着龙政直流和江城直流工程相继投产和国内±500KV直流工程快速发展,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换流站设备维护、检修和试验工作迫切需要一套相应的规程来规范现场设备检修和试验工作。
2004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原生产运营部委托中国电力科学院对葛洲坝换流站和南桥换流站设备检修、试验情况以及国际上直流换流站设备检修和试验进行了充分调研,确定了在原葛洲坝换流站《检修规程》和《试验规程》的基础上,依据设备维护手册的编制原则。
2004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原生产运营部委托宜昌超高压管处起草了《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换流站高压电气设备检修规程》、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和常州超高压管理处起草了《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换流站二次电气设备检修和试验规程》、湖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和宜昌超高压管理处起草了《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换流站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004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原生产运营部组织国内有关单位的相关专家对上述三个规程所列的检修和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进行了逐条讨论,会后负责起草单位按专家意见对规程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将修改稿报国家电网公司原生产运营部,形成试行稿。
8.16直流系统-例表

阀控蓄电池本体安装
1)连接正确、螺栓紧固;
2)不同规格、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蓄电池不能混用;
3)极柱干净、无灰尘;
4)单体编号贴牢、清晰;
5)应有安装后电池单体开路电压和电池组总电压记录文件
3
防酸蓄电池本体安装
1)安装平稳,间距均匀,蓄电池的排列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连接条及抽头接线正确,接头连接部分涂以电力复合脂,螺栓紧固;
2)盘、柜本体与基础型钢宜采用螺栓连接,连接紧固;若采用焊接固定,每台柜体焊点不少于4处;
3)盘面清洁、漆层完好,标志齐全、正确、清晰;
4)柜门及门锁开关灵活,柜门密封良好;
5)同一接地网的各相邻设备接地线之间的直流电阻值不大于0.2Ω;
6)盘、柜接地牢固、可靠;盘、柜内接地铜排截面及与二次等电位接地网连接的导体截面不小于50 mm2,连接宜采用压接方式。装有电器的可动门接地用软导线与柜体连接可靠
3
端子箱(板)安装
1)端子箱安装牢固,密封良好,并安装在便于运行检查的位置,成列安装的端子箱排列整齐;
2)端子箱接地牢固、可靠,并经二次等电位接地网接地;端子箱内接地铜排截面及与二次等电位接地网连接的导体截面不小于50 mm2,连接宜采用压接方式;
3)端子板安装牢固,端子板无损伤,绝缘及接地良好,每个端子每侧接线不应超过2根,接线紧固、排列整齐。回路电压值超过400V者,端子板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2)线束应有加强绝缘层外套;
3)导线与电器连接时,端部绞紧,并加终端附件或搪锡,无松散、断股;
4)可动部位两端设卡子固定
2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
1)引入盘、柜的电缆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固定牢固,不应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二次回路异常及故障处理

电气设备二次回路是电气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次回路发生故障直接影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二次回路一旦发生故障应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排除故障。
1.二次回路的运行检查:(1)正常巡视检查1)检查直流系统的绝缘是否良好,各装置的工作电源是否正常;2)检查各断路器控制开关手柄位置与开关位置及灯光信号是否相对应;3)检查事故信号,预告信号的音响及光字牌显示是否正常;4)各保护及自动装置连片的投退与调度命令是否相符,各熔丝,刀闸,转换电器的工作状态是否与实际相符,有无异常响声;5)检查表计指示是否正常,有无过负荷;6)检查信号继电器掉牌是否在恢复位置;7)继电保护人员检查电流互感器电流是否正常;8)继电保护人员检查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压和电流是否正常;9)继电保护人员检查户内的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常,二次回路和接线端子是否结灰需要清扫;10)继电保护人员检查户外端子箱通风和加热回路是否正常;是否结露和漏水,端子螺丝是否生锈,电缆线是否有铜绿,是否结灰需要清扫,接地是否良好等等。
(2)特殊巡视及检查1)梅雨季节和高温季节应加强巡视;2)当有事故跳闸后,应对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并详细记录各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3)高峰负荷以及恶劣天气应加强对二次设备的巡视;4)对某些二次设备进行定点,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检查。
2.二次回路故障的检查:电气设备的二次回路可分为测量仪表、监察装置、信号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等。
在上述回路发生异常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检查:(1)直观检查法:即先检查交流进线保险、直流总保险,再检查各分路熔断器是否熔断,在未确认熔断器熔断回路故障点和故障原因,且没有排除故障以前,禁止投入已熔断的保险。
根据光字牌和告警信息,对照图纸进行检查,确定故障位置。
(2)拉路检查法:直观检查不能确定故障回路时(如直流接地),可采用拉开分路直流开关选择查找,并以先信号、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分为原则。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信号、电压回路
mm2
≥1.5
2.5
弱电回路
mm2
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以及机械强度情况下≥0.5
1.5
用于可动部位的导线
主要
多股软铜线
观察检查
电
缆
接
线
电缆接引
按设计规定
对照设计图检查
合格
线束绑扎松紧和形式
松紧适当、匀称,形式一致
观察检查
合格
导线束的固定
牢固
合格
每个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
根
≤2
1
备用芯预留长度
合格
Q/CSG表2-2.1.3续
工
序
检 验 指 标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及器具
施工单位自检结果
启委会验收组抽查结果
合格
推荐值
电
缆
接
线
导线端部标志
主要
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对照设计图检查
合格
接地检查
二次回路
设有专用螺栓
观察检查
合格
屏蔽电缆
主要
屏蔽层按设计要求可靠接地
观察及导通检查
合格
裸露部分对地距离
主要
【W035】
Q/CSG 411002—2012
Q/CSG表2-2.1.3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2.1.3Q/CSG表2-2.1.3
安装位置
主控室49P、50P、51P及19P测控装置接线
工
序
检 验 指 标
性
质
单
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及器具
施工单位自检结果
二次回路检查及控制电缆接线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合格
用于可动部位的导线
主要
多股软铜线
多股软铜线
合格
控
制
电
缆
接
线
控制电缆接引
按设计规定
线束绑扎松紧和形式
松紧适当,匀称,形式一致
松紧适当,匀称,形式一致
合格
导线束的固定
牢固
牢固
合格
每个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
≤2根
≤2根
合格
备用芯预留长度
至最远端子处
至最远端子处
合格
导线接引处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度
适当,且各导线余量一致
适当,且各导线余量一致
合格
电气回路连接(螺接、插接、焊接或压接)
紧固可靠
端子连接紧固可靠
合格
导线芯线端部弯圈
顺时针方向,且大小合适
顺时针方向,且大小合适
合格
导线芯线外观
主要
无损伤
无损伤
合格
多股导线端部处理
主要
加终端附件或搪锡
加终端附件
合格
紧固件配置
齐全,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合格
二次回路检查及控制电缆接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工程名称:2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编号:03-06-02-05-04-05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 量 标 准
质量检验结果
单项评定
控制
电缆
接线
二次回路连接件
主要
铜制品
铜制品
合格
导线端部标志
主要
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合格
接地
检查
直流电源系统定期检验作业表单(双充双电)

2
蓄电池连接条检查
应逐个认真检查所有连接条的连接是否紧固,连接条是否有腐蚀现象,同时检查连接条的压降是否超过8mV
确认( )
3
阀控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
退出运行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放电用I10恒流,当任一蓄电池电压下降到1.8V或蓄电池组电压下降到1.8V×N时,停止放电,将电压不满足的电池进行单体活化,在活化后电池的端电压满足要求后,及时用I10电流进行恒流限压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若经过三次全核对性放充电,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其额定容量的80℅以上,则应安排更换。放电过程中每隔1小时使用红外测温仪对蓄电池极柱、外壳测温,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填写附表1.2
确认( )
蓄电池组过放电
放电过程中每隔1小时蓄电池组端电压、单个电池端电压、放电电流、放电时间进行测量和记录。最后一个小时应每半小时测量一次蓄电池单体电压。当单只电池低于1.8V时应立即停止放电,进行处理。
确认( )
蓄电池温升过大造成蓄电池组燃烧或爆炸
放电过程中应密切监视蓄电池温度,防止因温升过大造成蓄电池组燃烧,当温升变化大时应停止放电。
确认( )
2.标签标注清晰、正确;屏内端子排接线应无松动现象
确认( )
3.装置外形应端正,无明显损坏及变形现象
确认( )
4.充电装置屏、蓄电池屏(架)电缆进线孔应封堵严密;
确认( )
5.各部件应清洁良好;操作灵活,无较大振动和异常噪声,指示灯指示正确。
确认( )
(3)直流电源屏检验
风险
控制措施
报警及保护功能检验误碰设备各元件造成设备事故
二、记录仪表规范
名称
厂家
型号
直流放电仪
内阻测试仪
数字式万用表
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检查表)

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共有91个表)本部分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发电电气安装工程》(SL 638—2013)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站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下列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额定电压为26KVA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发电电气一次设备安装工程;—-水电站通信系统安装工程;小型水电站同类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可参照执行.《评定表》改变了原标准中质量检验项目分类。
将原标准中的“保证项目”、“基本项目”、“主要项目”、“一般项目”等统一规定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以下简称《评定表》)是检验与评定施工质量的基础资料,也是进行工程维修和事故处理的重要参考。
工程竣工验收后,《评定表》归档长期保存.因此,对《评定表》的填写,作如下基本规定:1 单元工程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根据本标准要求,共同划分单元工程。
(2)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部位确定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3)划分结果应以书面形式报送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2。
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应在单元工程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试运转达到本标准要求,并具备完整安装记录的基础上进行。
3。
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其备查资料的制备应由工程施工单位负责,其规格宜采用国际标准A4(210mmX297mm)验收评定表一式4份,备查资料一式2份,其中验收评定及备查资料各1份应由监理单位保存,其余应由施工单位保存。
4. 《评定表》应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填写。
5。
文字。
应按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书写.字迹应工整、清晰.6.数字和单位。
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1、2、3、…、9、0)。
单位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以规定的符号表示(如:MPa、m、m3、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
(1)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有适当裕度;
(2)线束应有加强绝缘层外套;
(3)导线与电器连接时,端部绞紧,并加终端附件或搪锡,无松散、断股;
(4)可动部位两端设卡子固定
2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
(1)引入盘、柜的电缆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固定牢固,不应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结果
检验人
(签字)
主
控
项目
5
接地
(1)二次回路接地及控制电缆金属屏蔽层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多股铜线和盘、柜接地铜排通过螺栓相连或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3)二次回路经二次等电位接地网接地;
(4)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有且仅有一点接地
一般
检查意见:
主控项目共项,其中符合SL 638—2013质量要求项。
一般项目共项,其中符合SL 638—2013质量要求项,与SL 638—2013有微小出入项。
安装单位
评定人
(签字)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
(签字)
年月日
直流系统二次回路接线质量检查表
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名称
安装内容
安装单位
开/完工日期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结果
检验人(签字)
主
控
项
目
1
盘、柜内配线
电流回路采用电压值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电压及其他回路截面不小于1.5mm2;弱电回路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
2
回路绝缘电阻
(1)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的绝缘电阻值均不小于1MΩ;在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MΩ;
(2)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他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MΩ
3
回路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为1000V,当回路绝缘电阻值在10MΩ以上,可采用2500V兆欧表代替,试验持续时间1min或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4
(2)铠装电缆在进人盘、柜后,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扎紧,并将钢带接地;
(3)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屏蔽层按设计文件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4)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5)盘、柜内的电缆芯线,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配置,备用芯长度留有适当裕量;
(6)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回路接线
(1)接线正确,并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连接牢固可靠;
(3)盘、柜内导线不应有接头,芯线无损伤;
(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标明其回路编号或端子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
(5)配线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应超过两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应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两根导线中间加平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