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6至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品文档)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守德”如何不再难?廖小言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
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
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
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买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炸弹一样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
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
“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问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
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
福建省芗城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芗城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昨天,徐州、连云港等地400多位老知青在徐州饭店欢聚一堂,共同回忆起了当年让人激情燃烧的蹉跎日月。
B . 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同为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C . 历史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形成,是由西方势力恶意促成的,而英国恰恰是始作俑者之一。
D . 走进网上“阅读银行”,古今中外大家名篇琳琅满目,鼠标一点,就可以尽情享受丰盛的精神大餐。
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全球地缘冲突加剧、国际油价暴跌、中国经济降速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使得全球投资者_________,这不仅造成了生产力的损失,还降低了全球经济增速。
②殒命地中海的800名难民让欧洲重新检讨自己的政策,不过,欧洲对难民移民却仍然_________——既想摆脱不顾人道的骂名,也想严格控制难民的涌入。
③前三节一直在投篮的哈德森,到了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却变得_________,两次将球直接传出了底线,从而葬送了球队翻盘的希望。
A . 畏缩不前畏首畏尾首鼠两端B . 首鼠两端畏缩不前畏首畏尾C . 畏缩不前首鼠两端畏首畏尾D . 畏首畏尾首鼠两端畏缩不前3.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故地。
如“自以为关中之固”中的“关中”指的就是这里。
B .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左迁”是贬职,升官极少用“右迁”一词;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有“领”“兼”“摄”。
C . 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jiàn),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
福建省芗城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芗城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一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于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
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
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
”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
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
“有钱能使鬼推磨。
”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翻译完成之后,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
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
然而悔之晚矣。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B . 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C . 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D . 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不分版本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不分版本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1.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1〕映阶碧草自春色,。
〔2〕塞上长城空自许,。
〔3〕,乾坤日夜浮。
〔4〕,但愿长醉不愿醒。
〔5〕,使我不得开心颜。
〔6〕问君能有几多愁?。
〔7〕木欣欣以向荣,。
〔8〕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9〕诏书切峻,。
〔1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二)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2~3题。
〔6分〕2.以下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晚有儿息.息:子B.彼且恶.乎待哉恶:何C.感吾生之行.休行:走路D.千里逢迎..逢迎:迎接3.下面句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③之二虫又何知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那么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那么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1.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1)悟已往之不谏,。
(2),扶孤松而盘桓。
(3),烟光凝而暮山紫。
(4)山原旷其盈视,。
(5),形影相吊。
(6)猥以微贱,当待东宫,__________________。
(7), 亦崎岖而经丘。
(8)登东皋以舒啸,。
(9),彩彻区明。
(10) ,愿乞终养!(二)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2~5题。
(12分)2.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徐孺(rǔ)棨(qǐ)戟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ē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到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狂放、不拘礼法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彩:日光4. 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5. 翻译: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3分)(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6~8题。
(12分)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
家本寒微,少为州吏。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
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
余人不可信也。
”又与业别,执手曰:“令我出都[注],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真愿君自勉。
”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
福建省芗城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芗城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眷顾伺候(cì)怯生生(qié)无济于事(jì)B . 糅合寒碜(chen) 暴发户(bào)抢购成癖(pǐ)C . 遴选勋章(xūn)煞风景(s hā)飞扬拔扈(hù)D . 做梗寒噤(jìn)处方药(chǔ)唧唧喳喳(chā)2. (2分) (2015高一上·磐安期中)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耳濡目染良晨美景渲泄怨天尤人B . 礼尚往来聊以慰籍壁谢真知卓见C . 无计于事再接再励撕杀苍海桑田D . 入不敷出山青水秀妥贴融汇贯通3. (2分) (2017高三上·寻乌期末)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旧衣回收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值得称道。
但公益指向的是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遵守公德是其基础性要求。
旧衣回①_____是公益事业,就②_____遵守社会公德,用公德为公益打底。
然而,当旧衣回收箱“屹立”在人行道上的时候,公德③_____被丢在一边,④_____怎样来奢谈公益呢?公益事业⑤_____要有德,这是前提和基础,应该坚守而不动摇。
旧衣回收箱侵占人行道,是一面镜子,⑥_____反面提醒更多的公益事业,哪怕出发点是好的,都要用公德打底。
A . 既然一定已经还 / 在B . 既然必须已经又首先从C . / 应该早就又首先从D . 既然必须早就还 / 在4.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产业要发展,测试需先行,数字电视测试仪器作为数字电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处于行业的前沿,与整个产业息息相关,不仅促进、影响着产业的发展,也必将随产业的兴起而成长壮大。
B . 目前在全国各个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几率越来越高,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也逐渐从周末扩展到了平常的上课时间,那些经常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一泻千里。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1)悟已往之不谏,。
(2),扶孤松而盘桓。
(3),烟光凝而暮山紫。
(4)山原旷其盈视,。
(5),形影相吊。
(6)猥以微贱,当待东宫,__________________。
(7),亦崎岖而经丘。
(8)登东皋以舒啸,。
(9),彩彻区明。
(10),愿乞终养!【答案解析】(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bō)(1分)(2)在语段的划线处填写一个妥当的成语:(1分)【答案解析】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用幸福的脚印丈量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你的人,;用宽容的心去面对伤你的人,。
人生,总有许多沟坎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憾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要领悟。
①你会觉得他们其实也都不容易②你会发现人间真的有许多无私与美好③你的步履会轻盈洒脱④你将少掉许多莫名的烦恼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答案解析】B12根据例句,仿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
(2分) 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是什么? 孝心是黄香夏扇枕席,冬暖被褥的体贴;是  ; 孝心是。
【答案解析】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的更好。
”那人很奇怪地问其中的原因。
书法家笑而不答。
请理解材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7高二下·长安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贻害赋与急功进利众口铄金B . 摩娑痉挛平心而论拾人牙惠C . 诛连倾泄额手称庆轻歌曼舞D . 矍铄贸然独当一面见风使舵2. (2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几幅山水画画得都不怎么样,只有小刘画的这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B . 军事专家认为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手”,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 . 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许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
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D . 我们周围专门有这么一帮人,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干正事,他们却敲边鼓。
3. (2分)在课文里,作者写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一连发出许多问话,下面是摘选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发展,正确的顺序是()①(忽然立起)你是谁?②(抬起头来)你姓什么?③你——你贵姓?④谁指使你来的?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A . ①③④②⑤B . ③④①②⑤C . ①③⑤④②D . ③①②⑤④4. (2分) (2016高二下·大连期中)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56本,远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现状堪忧。
B . 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和联合国共同发行以中国残疾人为主题的邮票纪念版张,反映了中国和联合国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意义重大。
C .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市揭晓,来自智利、斯洛伐克、马达加斯加的三个教育机构被荣获该奖。
D . 海绵城市建设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相结合,努力消除因给排水设施不足而一雨就涝的“顽疾”,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段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漳州市芗城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科期中考试卷(2016.1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守德”如何不再难?廖小言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
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
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
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买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炸弹一样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
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
“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问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
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
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只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才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1.下列事件中出现的“道德两难”困境没有被突破的一项是()(3分)A.一方面,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有经济损失;一方面乞讨老人食不果腹,令人同情。
爱心让老板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
B.一方面,倒地老人着实可怜,应当出手相帮;一方面,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
“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
C.一方面,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一方面,顾客自觉“天下无贼”,无人“顺手牵羊”。
信任让彼此倍觉温暖。
D.一方面,18名路人对车轮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一方面,拾荒老人陈贤妹,出手相帮。
朴素的情怀,简单的举动,令众人羞愧。
2.下列关于解决”道德两难”困境的措施,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法律在关键时刻应站在善良这一边,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B.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负面事件的不良影响。
C.减少行善的恶果对社会心理的消极甚至负面暗示,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让人们敢于行善。
D.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去做道德评判;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道德领域的“冰火两重天”是现象,“道德两难”是其本质,经济攀升、社会急剧变迁是其根源,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是当务之急。
B.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路人不救“小悦悦”便是例证。
这是造成“道德两难”困境的原因。
C.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所以,只有社会才有力量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D.“道德两难”的存在,提醒我们,在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堤岸的时代,不能当道德问题“积重”了才想去解决,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
二、文言文阅读(44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2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宠命优渥宠:恩荣B.更相为命更:交互C.日薄西山薄:迫近D.听臣微志听:听信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A.①与②相同B.①与③相同C.②与③相同D.①②③都不同6.、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谨拜表以闻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C.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7、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5分)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
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
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
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礼遣还。
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
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
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
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
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
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
比至,燕王不奉诏。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
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乙丑,燕兵入,帝自焚。
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草诏。
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成祖怒,命磔诸市。
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注①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兵久顿大名顿:驻扎B.孝孺被执下狱执:执行C.成祖颔之颔:点头D.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法:效法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B.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C.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D.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明成祖起兵后,方孝孺力主抵抗,也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1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 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8分)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令,很不得志。
在草木枯黄的晚秋季节,他思念起好友子由(苏辙),此时苏辙被贬筠州(今江西高安),两地相隔不远。
12.请简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催”二字的妙处。
(4分)答:。
13.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 , .(2) 《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诗句是,!(3)《滕王阁序》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