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生态修复技术
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

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成分,耕种困难,环境质量低下,对周边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盐碱地并不一定是彻底无法利用的土地,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将盐碱地变成一片丰富生态的土地。
一、什么是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原理的技术,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对盐碱地(尤其是耕地)的土壤结构和肥力进行改善,提高土壤的水分含量和养分含量,重建土地生态系统,提升植物根部对盐碱化的耐受性,并促进盐分的排泄和土壤让水性能的增加,从而达到使盐碱地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并恢复其生产利用价值的目的。
二、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的种类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深耕翻修法。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铁锤或一些其他工具将土壤深度耕作翻耕,将干燥的土壤层和潮湿的土壤层相互混合,使得潮湿的土壤中的养分能够散播到更深处的土壤层,并且产生的阳离子可以吸附潮湿土壤中的阴离子,形成盐团或盐肥,达到盐分平衡。
2、水肥复合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水肥配合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并且给予植物足够的水分,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水肥复合法的原则是配合已经存在的盐分和水分,将没有利用价值的盐制成植物可利用的肥料,同时增加土壤的水分,以便植物更好的生长。
3、种植耐盐碱农作物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种植耐盐碱农作物,利用它们生长极端环境的能力,使盐碱地逐渐产生起恶劣的环境所需的适应性物种,同时也可以增加该耕地系统的土壤肥力,恢复其生产利用价值和稳定性。
4、植被修复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改变土壤环境的同时,通过植被生长,更有效地修复盐碱地生态系统。
通过选择适合于盐碱地的植物,如柽柳、菀菀、碱蓬、羊草、梭梭、碱蒿、苦草、盐蒿等可适应于环境的植物种类,建造各种形式的植被,如长林带、草地带、林钟带等种植,使盐碱地逐渐恢复生态系统。
三、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对于改善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修复技术有哪些应用

生态修复技术有哪些应用生态修复是指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使其重新具备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
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和生态系统类型,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壤生态修复方面,常见的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方法如客土法、换土法,通过移除受污染的土壤或引入新的土壤来改善土壤质量。
化学修复则运用化学药剂来降解或固定污染物,例如使用螯合剂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
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
例如,某些植物具有超积累重金属的特性,可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吸收到体内,从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在水域生态修复领域,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芦苇等,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改善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微生物修复技术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向水体中投放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可以分解有机物,降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在矿山生态修复中,植被恢复技术至关重要。
在矿山开采后,土地往往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贫瘠、缺乏植被覆盖。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如耐旱、耐瘠薄的草本和灌木,并采取适当的种植和养护措施,可以逐步恢复矿山的植被。
同时,利用土壤改良技术,如添加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为植被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在湿地生态修复方面,湿地补水和栖息地恢复是常用的技术。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许多湿地面临着干涸和萎缩的威胁。
通过合理的补水措施,如引调水、雨水收集等,可以增加湿地的水量,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
此外,恢复湿地的自然栖息地,如营造浅滩、沼泽、水湾等多样化的生境,为湿地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有助于提高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森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森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是指为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般性的森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的内容:
1.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估和诊断: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制定修复方案。
2.森林生态修复方案的制定: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估和诊断结果,制定具体的修复方案,包括修复目标、修复措施、实施时间、资金预算等。
3.森林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根据修复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4.森林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了解修复效果的变化和进展情况,及时调整修复方案。
5.森林生态修复的长期管理:在修复完成后,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定期监测、管理和养护,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存在差异,因此森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同时,森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修复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介绍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介绍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水环境进行改善和修复的学科。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恢复和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达到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效果。
水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质修复技术、湿地修复技术、河道修复技术、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等。
其中,水质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方法等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湿地修复技术则是通过人工构建或恢复天然湿地,净化水体、保护生态系统;河道修复技术则是在维护河道生态功能的同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则是通过复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水生态平衡。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水生态学、环境工程学、水处理技术、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管理、生态系统科学等。
毕业生可在环保部门、污水处理厂、水利局、环境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环保、水处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水生态修复技术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生态学中的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学中的生态修复技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导致了许多生态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生态问题,人们开始使用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是通过调整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回归到健康的状态,从而达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
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了许多方法,例如植树造林、生物修复、水资源管理、土地治理和景观重建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别介绍这些生态修复技术。
植树造林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创造出更多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还可以种植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例如零陵茶、毛尖茶和仙女树等,这些植物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出很强的生态功能。
生物修复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恢复生态系统。
生物修复主要是通过引入适宜的生物物种,加强对生物群落的管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发挥。
例如,通过采用重金属资源协同有机物的循环利用方式,发展了以植物-微生物-土壤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植土-”生物技术。
生物修复通过改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能够有效地解决许多生态问题,例如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水质恶化等。
水资源管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态修复技术。
在水资源管理中,主要是通过改变水体中的化学和生物物理特性,来恢复水体对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和建设水生态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土地治理是一种以土地为主要对象的生态修复技术。
土地治理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土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修复土地并提高其生态系统的水平。
土地治理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控制土壤侵蚀等方式来实现。
景观重建是一种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修复技术。
景观重建主要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调整城市景观结构,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和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并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景观重建可以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生态功能区、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和建设生态城市等方式来实现。
什么是生态修复有哪些新技术

什么是生态修复有哪些新技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生态修复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旨在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重新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修复?又有哪些新技术正在为生态修复注入新的活力呢?生态修复,简单来说,就是对已经受损或者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治理和恢复的过程。
这就好比给一个生病的人治病,让他重新恢复健康。
生态系统可能因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砍滥伐、工业污染等原因而受到损害,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水资源短缺、气候异常等一系列问题。
生态修复的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让生态系统重新焕发生机。
生态修复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受损的程度和原因。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
在实施修复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监测和调整,以确保修复工作的有效性。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在生态修复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技术。
其一,生物技术在生态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培育具有更强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的植物品种。
通过基因编辑,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和降解污染物,或者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从而加快生态修复的进程。
微生物修复技术也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通过引入这些有益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和水体的质量。
其二,生态材料的应用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
比如,新型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受损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生态混凝土的出现,使得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能够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
还有一些具有吸附和降解污染物功能的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治理水体和土壤污染。
其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态修复带来了更精准和高效的手段。
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保意识的加强、气候变化的突显、生态破坏的显著加剧,使得我们对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本文将探讨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
一、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1.生态保护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包括生态监测、生态修复、生态管理等。
目前,生态保护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主要应用于生态环境修复、公园、景区建设等领域。
生态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基础,目前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监测网络体系。
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分为生物修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采用有机物和生物体来修复环境的方法,比如采用植物来修复水土流失、防风固沙。
物理修复技术则是采用人为手段来修复,比如采用护岸工程、人工湿地等手段。
2.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包括生态系统重建、生物多样性恢复、土地治理等,来修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损失。
目前,生态修复技术已经在不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水土流失、森林、草原等领域。
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需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规划。
对于类似于退耕还林、荒漠化治理这样的工程,需要采用全面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如重建植被系统、恢复生态链条等。
二、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的需求1.环保意识的提高在过去,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忽视、无知和无动于衷,导致环境问题的积累和恶化。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人们对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2.气候变化的带来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重,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涝、土地退化等。
这些灾害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
三、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生态环境修复的新技术有哪些

生态环境修复的新技术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为了保护和修复我们的生态环境,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研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和转化污染物,从而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
例如,在土壤修复中,某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农药等,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生长繁殖,逐渐增加在土壤中的数量,提高修复效率。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微生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细菌和藻类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同时,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改善水质。
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修复过程相对较慢等。
二、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来吸收、转化、降解或固定污染物的技术。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并将其运输到地上部分,然后通过代谢过程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将其固定在植物组织中。
例如,一些超积累植物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镉、铅、汞等,并将其积累在体内。
这些植物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收割的方式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的物质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从而增强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美化环境等优点,但也存在修复周期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有限等不足之处。
三、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SVE)是一种用于去除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污染土壤中设置抽提井,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将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抽取到地面上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景观规划》结课论文 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在景观 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内容摘要„„„„„„„„„„„„„„„„„„„„1 一、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的理论基础„„„„„„1 二、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分析„2 (一)在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 1、韩国首尔市兰芝岛世界杯公园生态恢复„„„„„„„„„„2 2、北京园博会的生态恢复„„„„„„„„„„„„„„„„„4 (二)在生态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
1、河南平顶山市某小镇景观修复„„„„„„„„„„„„„„5 三、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在景观设计应用中的关 键问题„„„„„„„„„„„„„„„„„„„ 6 (一)基础工程( 坡面处理)„„„„„„„„„„„„„„„„„ 6 (二)植被建植工程„„„„„„„„„„„„„„„„„„„„„6 (三)管护工程„„„„„„„„„„„„„„„„„„„„„„„7 四、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在未来景观设计中的应 用展望„„„„„„„„„„„„„„„„„„„7 参考文献„„„„„„„„„„„„„„„„„„„„7 1
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在景观 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现在土壤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要定居、要发展,就离不开土壤,土
壤为人类提供憩息之地,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对土壤的利用和修复是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可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影响到了土壤的正常使用,矿产资源开采是迄今最大规模改变地球表面景观和破坏地表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矿山废弃地如得不到及时的生态重建,将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环境灾难以及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因此,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加强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已迫在眉睫。 还有目前垃圾四处横飞,我国处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有焚烧、堆肥、填埋等,填埋处理以其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量大、操作工艺简单等优点,为我国的垃圾场广泛采用,但填埋处理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面对许多已到库容的垃圾填埋场,对其进行生态恢复,不但能降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还能为居民提供全新优美的景观和游憩空间。 关键词:BS活性土壤;修复技术;景观规划;应用。
一、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的理论基础: 鉴于上述所讲的矿山废弃地的修复,垃圾场的修复工作的日益严峻,我国环境治理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技术措施,“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以下简称 BS 技术) ”就是一项有独到的功能与特点的修复技术。 “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成果和理念,在现有喷播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土壤菌理论,采用特殊工艺研制出具有高生物活性的高纤维高团粒的最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基材。这种人工营造的“土壤基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土壤团粒结构、保水、透气、固土及可持续的肥力供应和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可有效抵御风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 在处理好基面坡体稳定前提下,通过喷附、机械或人工作业的方式营造出的土壤基材,植物不仅能在基材团粒保水剂的湿润以及客土、肥料支撑条件下迅速发芽,形成根系网,健康生长发育,还克服了目前土壤基材活性化不足,缺乏可 2
持续发展肥力供给的公共难题,能够实现植被群落的可持续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在岩石无土、沙化或生土基面,能够促进和加速岩石风化——土壤化工程和“生土熟土化”,“熟土腐植化”过程,增加土壤“造血”功能,有利于保持土壤基材养分供给与消耗平衡,在短期内形成具有生物多样化和可持续演替功能的植物群落,这种人造景观与周围植被环境协调一致,达到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目的和效果。 “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技术理念: ●追求边坡复绿的“树林化”效果,而非简单的“草本”绿化。 ●关注对环境的生态贡献,而非简单的美化; ●强调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自然植物群落,反对过多的人工痕迹; ●注重“物种多样化”和“物种本土化”概念。物种不仅指植物物种,也包括植物根际的微生物群落和地表以上植物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该技术适用于一切特殊困难立地的生态修复建设。其营造的种植基质层 不仅保水、保肥、渗水、透气,有利于植物生长,能有效抵御风雨侵蚀,控制水土流失,更重要的是克服了一般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喷播以及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喷附基材活性不足、缺乏可持续肥力供应以及与岩(或沙化、混凝土等)基面不能有有机融合的难题和“两张皮”、“花盆式”的种植效果,能够加速岩石风化和土壤化,使喷播附基材和岩层逐步形成有机的土壤层,形成自然循环的山坡状态。 不受地形、地势、坡度和地表的限制,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物立体绿化、城市造园风景绿化、名胜风景区的快速绿化等。
二、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分析: (一)在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韩国首尔市兰芝岛世界杯公园生态恢复: 兰芝岛位于韩国首尔市汉江下流的麻浦区上岩洞549号,北依汉江。汉江在望远亭附近分出的一条支流——兰芝河,流至辛州山城附近重新与原有河道汇合而形成了兰芝岛,总面积为272公顷。20世纪70年代,随着韩国经济高速发展,首尔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紧迫。70年代进入兰芝岛的垃圾大部分是污泥,但随着此后人们日常生活中家电产品和一次性用品数量的增 3
加,垃圾成分中的合成树脂开始急速增加。同时,由于一般生活垃圾及产业废弃物没有被合理地分类处理而导致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工业废弃物、污水等各种污染物质混杂在一起,十几年时间里,岛上的垃圾填埋场堆放垃圾约9.2亿m³,形成占地82.3公顷,高达90多米的垃圾山。由于当时没有采取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填埋方式,兰芝岛承受了比其他垃圾填埋场地更加严重的污染(图1)。大量的垃圾堆积发酵,使垃圾山上残存了大量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的残渣。 2002年首尔市政府决定结合“上岩洞地区新千年新都市”建造计划,把兰芝岛营造成一座环境亲和型公园(图2)垃圾在自然状态下分解,通过人工干预加速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这样既有利于土壤安定化,又能够为市民提供一座大型城市公园。作为世界杯赛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杯公园倡导“信息化”和“生态设计”的理念,最终成为当地一处重要的环境保育和市民休憩场所。 (1)自然修复(2)植物修复(3)生物修复(4)客土重填(5)BS活性土壤修复 BS活性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过程如下:总面积为30.9公顷的夕阳公园建设初期,为如何使用兰芝岛第一垃圾填埋场,在当时提出了多种方案。世界杯组委会提出建设运动场以及运动员村、建造环境亲和型公园或一般性的城市公园等几个方案,最后确定为待垃圾山土壤安定化以后,再改造成具有生态公园功能的大众高尔夫球场的方案。为了使高尔夫球场能够继续改良土壤,先经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净高尔夫球场周围固定好,然后把多种有机质、添加剂经特殊生产工艺制成的适合植物生长的活性土壤植生基材利用特种喷附机械喷附到整理好的坡面,然后喷洒植物种子,最后对长出的植物进行养护,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这就是BS活性土壤修复技术的大体过程,这样土壤就达到了保水、透气的效果。
图1、未改造前的垃圾场 图2、韩国芝岛鸟瞰图 4
2、北京园博会的生态恢复: 北京园博园占地总面积267公顷,为城市规划绿地,加上永定河道内的园博湖公513公顷。园区西北部是鹰山森林公园;南临规划梅市口路;东北面是永定河;西南侧是射击场路。用地狭长,西北—东南长4960米,最宽处916米,最窄处248米,展园部分最宽处只有718米。有三条铁路和多条高压线从园区穿过(图3),给设计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北京园博园不仅是一届园博会的展台,更是通过园林建设进行城市生态修复的最好样板。现在,在很多城市中,都多少存在着垃圾成山、污水成灾、环境恶化、郊区土壤沙化、各项生态指标下跌等问题,面临着生态破坏难以修复的苦恼。北京园博园的建设,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北京园博园景观由“一轴、两景区、三地标、五展园”组成。漫步园林,感受山水奇观,园林美景的时候,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北京最大的建筑垃圾填埋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供应城市建设,永定河流域大量砂石被采掘,采掘砂石后形成了几十米深的大坑,后来大坑便用来回填城市垃圾。当时,每天都有数百辆次大卡车源源不断地运来建筑垃圾,填进这座采掘砂石后形成的大坑里,面积达到140公顷左右。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2000多名拾荒者聚集,私搭乱建起了2万多平方米的临时建筑。身处其中放眼四望,到处都是垃圾和拾荒者的简陋窝棚,整个河滩犹如一座巨大的迷城,令人窒息。 2009年北京园博园在建设选址问题上,出现了两个方案。一是在丰台长辛店东河沿村的一片山地建园博园,这个地方本来就属于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其沿线的生态带悠长,环境良好,建设和改造起来也比较顺手。另一个是在位于永定河西岸的一片建筑垃圾填埋场上建设园博园,理由是这里的环境脏乱差,可以借此机会进行环境改善,但是,需要投入巨资来建设。对于这两种意见,各路专家学者纷纷拿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经过争论以及科学的论证,决定在这片令人头疼的垃圾填埋场上建设起一个美丽环保的园博园。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园博会进
图3、园博会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