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A、4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D、70在第四组,40在第二组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准应当用(B)A、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某商店在钉子男式皮鞋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皮鞋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A)A、众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5、已经4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4个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C)A、Me<30B、Me>30C、M0 <MeD、M0>Me7、以1949年ae为最初水平,2008年aA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C)A、57次方B、58次方C、59次方D、60次方8、某地2000—2006年各年中统计的产量如下该地区2001—2005年的年平均产量为(B)A、(23/2+23+24+25+25+26/2)/5=24。

3万件B、(23+24+25+25+26)/5=24。

6万件C、(23/2+24+25+25+26/2)/5=19。

7万件D、(23/2+23+24*25+25+26/2)/6=20。

25万件9、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已知从2000年至2005年间总得降低了4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C)A、40%/5=8%B、√40%=83.3%C、100%-√100%-40%=9.7%D、(100%-40%)/5=12%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A)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水平C、推算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11、某农贸市场猪肉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4%,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A. 数学方法B. 概率论C. 社会现象D. 统计方法答案:D2. 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它的偏度应该是___________。

A. 0B. 1C. -1D. 2答案:A3. 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中,____________用于衡量数据集中趋势。

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B......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样本总和/样本容量2. 当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时,它们的联合概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各自概率的乘积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样本调查,列举一些常见的样本调查方法。

答案:样本调查是通过采集和分析一部分受试者或对象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样本调查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等。

2. 请说明在统计学中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要介绍其基本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给定假设的统计方法。

基本步骤包括设定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计算统计量的观察值、确定显著水平、进行假设检验、得出结论。

......四、计算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 已知某班级学生的体重数据如下(单位:kg):50, 55, 60, 65, 70, 75求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答案:计算过程省略,标准差为9.432. 某商品在1月、2月、3月的销售额分别为1000元、1200元和1500元,求这三个月的平均销售额和销售额的方差。

答案:平均销售额为1233.33元,销售额的方差为13133.33五、分析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研究人员想要通过一份问卷调查了解某公司员工的满意度,问卷包括多个问题,如“您对公司的福利待遇满意程度如何?”和“您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满意程度如何?”等等。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一辆机动车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20、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工资收入2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统计学中,哪个术语描述了数据集中的数值变化?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中位数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用途?A. 描述数据集的中心趋势B. 描述数据集的分散程度C. 预测未来数据D. 描述数据集的形状答案:C3. 以下哪个是参数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基本假设?A. 正态分布B. 随机抽样C. 独立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Null Hypothesis)通常表示什么?A. 研究者想要证明的假设B. 研究者想要拒绝的假设C. 研究者认为没有效应的假设D. 研究者认为有效应的假设答案:C5.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时间序列数据?A. 条形图B. 散点图C. 折线图D. 饼图答案:C6.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偏斜程度?A. 方差B. 标准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随机抽样答案:D8.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协方差D. 标准差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多元回归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因变量B. 自变量C. 交互作用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非参数统计方法?A. 卡方检验B. 曼-惠特尼U检验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 方差分析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征。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它是一个对称分布,以均值为中心,数据点在均值两侧对称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分析的基础,常用于转换原始数据,使其适用于正态分布的假设。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一个范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它基于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分布,提供了一个估计值的可信度。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1、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粮食总产量 B.粮食平均亩产量C.人均粮食生产量 D.人均粮食消费量3、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A.80-89%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 90-99%80.1-90%90-100% 85-95%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110%以上 105-115%5、某企业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幅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B )A.增大 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C. 2%×5%×8%×7% D.(2%×225%×8%×7%)-100%8、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D )A.工业生产指数 B.零售商品价格指数C.居居消费价格指数 D.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9、某市为了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首先把职工按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为13类,然后在每个行业抽选200名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D.等比例类型抽样10、由同一资料计算的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之间的关系是( D )A.r大b也大 B.r小b也小 C.r与b同值 D.r与b同符号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B.劳动生产率C.所有制形式D.企业名称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B.每一个油田C.每一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英国人威廉·配第B.德国人康令C.德国人阿亨瓦尔D.比利时人凯特勒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粮食总产量
B
.粮食平均亩产量
C.人均粮食生产量
D
.人均粮食消费量
3、某市工业企业 2006 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 2007 年 1 月 31 日,
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
工资幅长了 40%,标准差增大到 150 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B )
A.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 2%、5%、8%和 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
670
要求:计算该企业上半年月均劳动生产率。 (本题 8 分)
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4000 4040 4050 4080 4070 4090 ) 6
724
660
716 682 694 670 670
2
2
24330 6 4124
35.40%
7 4100 660
3、已知某市 2005 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 8600 万元, 2006 年增加为 10890 万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
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共 10 分)
1、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
2、全面调查仅限于有限总体。
(√)
3、组中值与各组的实际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它只是各组实际平均值的近似
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计算总平均值,只是近似值。
( √)
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
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法为( A )
A .( 102%× 105%×108%×107%)-100% B.102%× 105%× 108%× 107%
C . 2%×5%×8%×7%
D.(2%×225%×8%× 7%)-100%
8、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D )

A.工业生产指数
B
.零售商品价格指数
C.居居消费价格指数
D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9、某市为了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首先把职工按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为
13
类,然后在每个行业抽选 200 名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
A.整群抽样 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
B.等距抽样 D.等比例类型抽样
10、由同一资料计算的相关系数 r 与回归系数 b 之间的关系是( D
q 1p 0 10890 10421.05 468.95 万元) ( 2 分)
零售量指数为:
q 1p0
q 1p1
q 1p 1
Kq
q 0p0
q 0p0
q 1p 0
126.63% 104.5% 121.18%
零售量变动对零售总额的影响:
10890 104.5%
8600
q 1p 0
q0p 0
q 1p 1 K
1 计划 增 减 率 1 10%
该企业计划完成程度为 103.32%,由于这是一个费用指标,该企业尚未完成
计划。
2、某企业 1-7 月份的总产值和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00 4040 4050 4080 4070 4090
月初工人数(人) 724 716
682
694
670
3、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 AB ) 。
A .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4、“统计”的含义一般指 ( ABD ) 。
A .统计工作
B .统计资料
C .统计分类
欢迎下载
3

2、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答:(1)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不分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共变关系, 不必区分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而回归分析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 4 分) (2)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只有 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而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 ( 3 分) (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而回归分析时,对一种没有明显因 果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求得两个回归方程,一个为 y 倚 x 的回归,另一个是 x 倚 y 的回归。(3 分)
欢迎下载
6

答:⑴
n xy x y
n x2
2
xn
y2
2
y
6 3214 48 404 6 400 48 2 6 27226 4042
说明两变量高度线性负相关
108 0.93
96 140
n xy
⑵b
n x2
xy
2
x
108 1.13 96
a y b x 67.3333 1.125 8 67.3333 1.125 8 76.33

A. r 大 b 也大 B .r 小 b 也小 C . r 与 b 同值 D .r 与 b 同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 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
不得分。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BD )。
5
11
f f
0.10 0.20 0.40 0.25 0.05
xf f
0.3 1.1 2.8 2.25 0.55
xx
-3.9 -1.9 0.1 2.1 4.1
2
xx f f
1.521 0.722 0.004 1.1025 0.8405
合计
100
-
-
6.9
-
4.19
⑴X
x f 6.(9 篇) f
S2
x
2
A.全部成年人口是研究的总体
B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2、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CD ) 。
D .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A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 100
C.各组频率大于 0,频率之和等于 1 D.频数越小,则该组韵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
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 , 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
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
7、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
8、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 20%,则现在 1 元钱只值原来 0.8 元。( × )
y c 76.33 1.13x
(3)b 的经济意义:该企业产量每增加 1000 件,单位产品成本 就平均降低 1.125 元
( 4) y c 76.33 1.13 x 76.33 1.13 7 68.42 元
欢迎下载
7
x
f
4.19
f
S2
n
x
1
n
N
4.19
400
1
400
4000
0.097
6.9 2 0.097 X 6.9 2 0.097
6.71篇 X 7.09篇
⑵ p 70%
p 1 p 0.30 0.70
0.21
p1 p
n
p
1
n
N
0.21 400 1
400 4000
0.0004725 0.0217
0.7 2 0.0217 P 0.7 2 0.0217 65.66% P 74.34%
欢迎下载
4

元,零售物价上涨 4.5%,试推算该市零售额总变动中零售量和零售价格两因素 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值。
(本题 10 分) 价格指数:
q 1p1
KP
104. 5%
q1p 0
q 1p 0
q 1p 1
10890 10421.05 万元
Kp
104.5%
(3 分)
价格变动对零售总额的影响:
q 1p 1
五、计算题( 5 题,共 50 分。要求写出公式、列出计算步骤, 每步骤运算得数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某企业按计划规定,全年管理费用比去年下降 10%,实际执行较去年降
低 7%,问该企业管理费用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是否完成计划?(本题 8 分)
1 计划完成程度 =
实际 增 减 率
1 7%
103.32%
6-8
40
8-10
25
10 以上
5
合计
100
试以 95.45%(t=2 )的概率推断: (1) 全校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人撰写论文篇数。
欢迎下载
5

(2) 撰写论文数在 6 篇以上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