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殉.职(xùn) 骚.扰(sāo) 狭隘.(ài) 热忱.(chén)B.废墟.(qū) 帐篷.(peng) 鄙薄.(bó) 纯粹.(cuì)C.坍.塌(tān) 缝隙.(jì) 派遣.(qiǎn) 闷.热(mēn)D.薰.衣草(xūn) 敬佩.(pèi) 抽噎.(yè) 收敛.(l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极端干燥干涸沉默寡言B.猛烈水渠微风年轻怕重C.探索刨根幸福一丝不苟D.飘荡荒漠遗憾见异思迁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血,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B.诸葛亮率领大军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最终稳定了蜀国的南方.C.“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到,其他的则哄堂大笑.....D.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让她挑花了眼,她最终也不确定自己应该选择哪家旅游公司.4.下面的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2分)①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1)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植树的牧羊人》: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毅力、无私的内心,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做同一件事情,他便能创造奇迹.B.《走一步,再走一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无视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C.《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D.《诚子书》:作者是诸葛亮,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淡泊宁静,最忌荒唐险躁.6.一位同学用成语给自己“画像”;突出的优点——知错必改;明显的缺点——粗枝大叶;待人接物——与人为善;理想——品学兼优.请你也用成语给自己“画像”,让大家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不得照搬上面那位同学使用过的成语)(4分)突出的优点:__________ 明显的缺点:__________ 待人接物:__________ 理想: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6分)七年级(2)班举行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一起参加.(1)在活动开始前,老师让你在黑板上写上一句简洁凝练的主题语来营造活动氛围.(2分)主题语:(2)学校新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请你为这个咨询室起一个阳光、有活力、有朝气的名字.(2分)心理咨询室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你有一个同桌随着父母转学了,到了新的环境很郁闷.他给你打来电话,请你帮助他出出点子清理频恼,你会提出哪些可行的建议?(2分)二、阅读与感悟(40分)(一)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17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2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每个0.5分)(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3)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 ___________(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5)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_________ ___________(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__________ ___________(7)悲守穷庐..,将复何及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11.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中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袁黄①公力行节俭,与缙绅②相约:每会荤③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④.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⑤,故皆徙业耳.(节选自《感应篇》)【注】①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②缙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③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④胥(xū):小官吏.⑤折阅:亏损.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期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14.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8分)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②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③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④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15.用文中的话回答,白求恩同志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2分)16.这段文字提出的论点是(2分) ( )A.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已的动机.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D.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2分)18.文中的三个“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这种精神”又指什么?(2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学者的态度与精神宗白华①我向来最钦佩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漫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现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新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19.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0.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2分)21.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3分)22.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2分)三、写作(4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参考答案一、1.【答案】A【解析】B项“墟”应读“xū”;C项“隙”应读“xì”;D项“噎”应读“yē”.2.【答案】B【解析】B项“年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3.【答案】A【解析】“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用来形容“旅游信息”,使用不当.4.【答案】示例:(1)②将“对”改为“使”(或将“遭受”改为“造成”)(2)③在“滑坡”后加“的程度”(3)④在“不扶”前加“扶”或“扶还是”5.【答案】B【解析】不是无视困难,而是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去解决.6.【答案】示例:不屈不挠、竖忍不拔、侠肝义胆、持之以恒等丢三落四、志大才疏、自作多情、优柔寡断等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彬彬有礼、以诚相待等桃李满天下、救死扶伤、保家卫国等7.【答案】(1)示例:除烦恼,满载着七彩梦走进青春. 清理烦恼,快乐成长. 抛弃烦恼,我阳光,我快乐.(2)示例:快乐驿站青春加油站心灵快车站(3)①多参加户外活动,如:登山、散步……②听听音乐,稳定情绪,消除烦恼,③和父母交流,倾诉你的心声.④多做一些事情,不要让自己空闲下来.二、8.【答案】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9.【答案】(1)指操守、品德.(2)增长才干.(3)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达到.(4)放纵.(5)宁静. 才干、才能.(6)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志.(7)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10.【答案】(l)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2)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3)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4)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11.【答案】D【解析】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了.12.【答案】(1)满一年(2)全,都13.【答案】每天宰杀很多牲畜,袁公也不能禁止.14.【答案】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15.【答案】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16.【答案】D【解析】本段的论点要扣住第④句话来概括.17.【答案】设问句.18.【答案】指代同一内容,即“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指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19.【答案】B【解析】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20.【答案】在失败后常“作狡辩”“作遁词”,甚至出现“无理的漫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21.【答案】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失“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22.【答案】中国新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三、23.【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题.写作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提示语,理解昙花、雄鹰、彩虹和流星为了自己的梦想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梦想付诸行动后所收获的精彩,要注意“自己”一词:既可写你本人,也可写他人.无论写谁,都要注意写具体努力的过程,要写出为了实现梦想所付出的艰辛劳动,还要写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的无与伦比的快乐.在写作时可适当运用一些语言表达技巧,这样会使文章生动形象、充满光彩.。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竹篾(miè) 简陋(lòu) 迷茫(máng) 菌子(jūn)B.冗长(chén)慎重(shèn)妥帖(tiē)拖沓(tà)C.累赘(zuì)悔恨(huǐ)鞠躬(gōng)生疏(shū)D.驿路(yì)晶莹(yíng)陡峭(qiào)溢出(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葺折损陡峭以身作责B.监督失意排解如释重负C.商酌别扭修润悔人不倦D.悠闲达观循环悲天闵人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无丝竹之乱耳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D.濯清涟而不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B.《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 liàng ) 沐.浴(m ù) 干涩.(sh è) 一霎.时(shà) B.憔.悴(qiaó) 粼.粼(líng ) 莅.临(l ì) 咄咄..逼人(duóduó) C.荫.蔽(y ìn ) 姊.妹(zǐ) 祷.告(dǎo ) 菡.萏 (h àn ) D.匿.笑 (n ì) 瘫痪.(hu àn ) 粗犷(gu ǎng ) 贮.蓄 (z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谧 瞭亮 睫毛 朗润 B.棱镜 决别 分歧 铃铛 C.并蒂 沉寂 淅沥 徘徊 D.着落 朗润 凌镜 侍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面对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调整自己. C.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5.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2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洵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ɡ)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附和(hé) 恍惚(huǎnɡ)粘轻怕重(niān)D.鄙薄(báo)琢磨(zhuó)抽噎(yè)参差不奇(c ēn cī)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90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
B.据说这种“章光101”神药,能让你的头发由“不毛之地”变得乌黑发亮。
C.车展上,漂亮的模特,华美的装饰,簇新的车辆,让人头晕目眩。
D.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扶,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D.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近。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③⑤④②①B.④②①③⑤C.③⑤①④②D.①④②③⑤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B.“很好。
”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欣赏下面诗歌,完成6、7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真实任务情境卷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8分)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阳光社区”拟建设社区图书馆,请你作为志愿者参与。
任务一:制作宣传海报1.社区准备在图书馆前张贴海报,号召居民前往图书馆读书,请你协助完成。
(6分)(1)海报中有两个字,弟弟读不准,请你帮他注音。
(2分)狭隘.()无垠.()(2)海报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3)海报中还缺少哪些信息?请你写一写。
(2分)任务二:完善资料库首页2.图书馆准备写一段话放在古典文学数字资源库首页,请你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8分)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暗示我们时光流逝,新必替旧是自然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告诉我们明丽的秋景也蕴含着豪迈的诗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潼关》)鼓励我们要敢于冲决罗网,勇往直前。
任务三:张贴公益广告3.请你为图书馆拟写一则公益广告,提醒大家文明阅读。
(2分)任务四:设计借阅卡4.图书馆准备设计借阅卡,需要从下面两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封面,你会推荐哪一张?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述理由。
青海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青海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初一语文试题满分:100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殉职(xùn)狭隘(yì)富饶(náo)B.郁闷(yù)恍惚(huǎng)抽噎(yè)蜷伏(quán)C.嗔怪(chēn)怂恿(sǒng)怅然(chàng)忏悔(qiān)D.干涸(hé)庇护(bì)假寐(mèi)禁锢(gù)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麻木不仁哄堂大笑惊慌失措莫不关心B.见异思迁宁静淡泊不毛之地粘轻怕重C.刨根问底沉默寡言精益求精杞人忧天D.畏罪潜逃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彩奕奕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都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未来世界可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神通广大的机器人,让我们从现在起就记住它。
C.屠呦呦荣获诺贝尔讲的喜讯真实骇人听闻,令无数国人感到骄傲自豪。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下面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A.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需要采集大约50万朵左右的花。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列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B.《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文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C.《狼》选自《聊斋志异》,这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限时:150 分钟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 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小语、小文、小安正在分享自己的交友观,请你补全对话。
(10分)小语: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情深义重的李白交朋友,“我寄愁心与明月,(1)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半轮秋,(2) 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寄情于月,遥致思念。
小文:我想与乐观自信的刘禹锡交朋友,“晴空一鹤排云上,(3) _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爱秋却不悲秋,气势不凡;想与意气风发的谭嗣同交朋友,“(4) 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冲决罗网,勇往直前;想与以家国为己任的陆游交朋友,“(5) ____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风雨梦境,忧国忧民。
小安:我想与富有智慧的孔子交朋友,“(7) ___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想与充满教育智慧的诸葛亮交朋友,“(9) _____________________,(10) _____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内心恬淡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 分)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shì,老孙去罢。
”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fèi,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语文7上搞定—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卷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殉.职(xùn)狭隘.(yì)热忱.(chén)鄙薄.(bó)B.纯粹.(cuì)干涸.(hé)坍塌.(tān)酬.劳(chóu)C.灼.热(zhuó)滑稽.(jì)恍惚.(hū)抽噎.(yē)D.附和.(hé)呻.(shēn)吟晕眩.(xuàn)突兀.(wù)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麻木不仁拈轻怕重见异思迁漠不关心B.精益求精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C.气喘吁吁烘堂大笑参差不齐惊慌失挫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B.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D.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今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4.(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
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外科医生。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5.(11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活动形式三:(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晕眩.(xuàn)殉.职(xún)狭隘.(ài) 热忱.(chén)B.凌.乱(líng) 鲜嫩.(nèn)鄙.薄(bǐ) 干涸.(hé)C.坍.塌(dān) 酬.劳(chïu)薄.荷(bî) 派遣.(qiǎn)D.纯粹.(suì) 呼啸.(x iào)水渠.(qú) 废墟.(xū)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3.在下面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分)(1)(3)的教训。
(4)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5.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用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伏与正文浑然一体。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C.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D.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7.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4分)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①文段选自《》(书名),作者是。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他是一个的人。
8.综合性学习。
(7分)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
(3分)(2)假如你被邀请担任“青春·梦想”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要求: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
(4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3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1)夫君子之行(2)遂成枯落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静.以修身( )(2)年与时驰.( )(3)意与日去.( )(4)悲守穷庐..(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2.读完这篇小短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3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跑着跑着就到了王纯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
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
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枪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
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
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
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
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
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
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
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
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
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奔跑,开始冲刺。
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
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
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
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啊!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
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
如今,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
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三个字:“写下去!”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
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
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
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1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用原文语句)。
(4分)“我”没想过自己能得长跑冠军,但是跑着跑着,就成冠军了。
“我”没想过成为大作家,但写着写着,就。
“我”的朋友小时候只想每天,但做生意做着做着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14.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
15.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16.作者在叙事时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2分)17.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
”结合董卿的话,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分)生命的舞鞋偶尔,在路边的鞋店里,你会遇见一些特殊的顾客。
他(她)是一位拄着双拐或摇着轮椅的不幸的人,空荡荡的裤管暗示他们已经失去了一条左脚或一条右腿……或许,一开始你并未多想什么,只是用同情和尊敬的目光轻轻地掠过那些受伤的躯体。
可冷不丁,一个清冷的念头升了起来:在其一生中,会有多少永不曾穿过的鞋子啊!而那只永远多余的鞋子又将会在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这个念头久久折磨并感动着你。
虽思忖不出更多的理性含义,但总觉得有一种清洌的生命之美隐含在其中。
我曾亲眼目睹一位豆蔻少女,由双亲陪着将一辆轮椅摇进了鞋店。
全家人兴致勃勃地围着柜台指点个不停,请老板把一只只精美的盒子打开、浏览,再换一只,打开……约半小时光景,他们在这不足二十平米的店铺里已研究了不下十双鞋子。
奇怪的是,那少女总嫌左鞋的质地不够完美而遗憾地摇头,在常人看来,这不免显得赘余,因为这命运已经注定她永无可能将这只实际的鞋子穿在脚上……但她和家人却挑剔得如此仔细、专注,笃诚的神情让人联想到收藏家。
一团美丽的小小的谜,像睫毛上的雾,不是么?直到后来——那天,我应邀去一位朋友的朋友家参加一个晚会。
到了才发现,晚会的女主人——那位弹奏出曼妙琴声的典雅女子竟是位残疾人。
她就那样怡静地坐在琴台后,披一袭水样的黑裙,不时回眸冲客人微笑着致意……我躲在最远的一处沙发上用心听着那曼妙的曲子,唯觉得她身上有一股月光般的清洁和慑人魂魄的力量……朋友告诉我,她曾是位小有名气的舞蹈演员,跳芭蕾的,在国内比赛中获过奖,四年前,她在旅游登山时遇上了滚石,失去了一条左腿。
我愣住了,这灾难对一个靠足尖支撑生命的艺术女子而言,难道不比死亡更残酷吗?可她毕竟挺过来了,现在她活得很出色,除了每天教学生练琴,还坚持写作,刚出了本散文集,很值得一读。
我提出参观一下主人的书房。
迎面墙上有一幅放大的黑白剧照,那是她在全国比赛中演出《天鹅湖》的情景……最后,我驻足在一排栗色的工艺橱前,透过浅蓝的挡板玻璃,我看到十几双洁白纤巧的专用舞鞋,灵秀极了,被主人拼列成几组优美的几何图,翩然欲飞的神态……旁边还附有“年、月”等字样的纸卡,显然这都是她当初训练或比赛用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