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级下册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11张PPT)[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下课件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20张PPT)

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地值寸 金”的城市是( A.北京 B.扬州
C)
C.苏州 D.杭州 ) A
明清商业兴盛,请问哪两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
A.山西和徽州商人
C.湖南和新疆商人
B.广州和北京商人
D.福建和浙江商人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 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宁著名机户
李扁担
李东阳
商帮名称 组成人员 晋商
主要商业活动
特点 ——
山西商人 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 组成 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 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 货币流通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朝治水图
(2)水利 兴修方面 对黄河 、淮河等大 河以及大运 河进行治理 ,还组织人 力修建了许 多堤坝、渠 堰、海塘等 水利工程。
黄河山东段至聊城至河口地区河汛图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A.顺治年间 C.雍正年间 B.康熙年间 D.乾隆末年
) D
三、人口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1亿多。
明末经济衰败
连年战乱
明末人口锐减。
康熙时:1.5亿,乾隆末年:3亿
清初统治者措施 经济发展,国力 增强,社会安定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1.人口增长的原因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 了很大的增长。
清朝纺织工场
清代景德镇瓷器
湖北的汉口镇 在明朝中期才 发展起来,到 清朝时已成为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的都会。
人教版七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8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七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8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007fc0763231126fdb1193.png)
人口的增长
原 因: 表 现: 影 响:
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乾隆末年人口3亿, 占世界人口1∕3。
导致人口问题。影响 经济的持续发展。
研读材料
材料一: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人
29690
口
单
位
:
万 人
9845
10942
4253
康熙八年 康熙五十年 雍正十二年 乾隆六十年 (1669年)(1711年)(1734年) (1795年)
知识拓展 康熙时期国库充盈
清初,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社 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增 加。康熙时期,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3000万 两白银,最高的年份达到4736万两。财政收入 增多,国力大为增强,为国家的安定提供了财政 上的保证。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的经济逐步 恢复与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河道总督 靳辅
表现
三.庄稼方面种植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 物。
四.经济作物种植
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 、茶叶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 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玉米 甘薯
说一说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带来怎样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 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 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 到推动作用。
晋商是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 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 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祁县乔氏
【乔家大院】是清代 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 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 原名“在中堂”,乔 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 嘉庆年间,共有6个 大院,20个小院, 313间房屋,具有很 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 民俗研究价值,故有 “皇家有故宫,民宅 看乔家”之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22张PPT)

A
课堂练习
6.明清时期,苏州出现了“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 )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的现象。这段材料 描述的是下列哪一行业( ) A.制瓷业 B.造船业 C.纺织业 D.冶铸业
C
7 .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 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 A.汉口 B.苏州 C.江宁 D.北京
B
课堂练习
8.《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 “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 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 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代的社会 现象(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D
课堂练习 9.明清时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给自足的封建小生产 B.明清的大商人很多 C.明清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B.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课堂练习
4 .清朝中期,农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当时主要的 商品粮基地是( ) A.湖广地区 B.太湖流域 C.关中地区 D.成都平原
A
5.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 毕集于燕”。这说明“燕”( ) A.商品经济活跃 B.农业生产发展 C.手工业发达 D.百姓富裕
3.成果:这些措施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
展,为清朝前期的_______ 兴盛 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发展的表现:
1.耕地面积扩大。清朝前期,__________ 耕地面积 不断扩大。到 _______ 乾隆 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 _______ 3亿 亩。
黄河 、淮河等大河以及________ 大运河 2.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对______ 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13张PPT)

向日葵
花生
单二击、手此工处业的编发辑展 母版标题样式
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
糖业•、单制击茶此业处等手编工辑业母都版有文很本大样的发式展。尤其是丝织、棉织、
• 第二级 印染、制瓷• 等第方三面级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当时已出现• 了第比四级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单2.击清朝此农处业编生产辑发母展版的表标现题:样式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 单(击2)此大处量编兴辑修水母利版。文本样式
(• 3第)二粮级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第三级
(4)经•济第作四物级 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 第五级
单三击、此商业处的编发展辑母版标题样式
1.条件
• 单击(此1处)编清辑朝母前版期文,本农样业式、手工业的发展 • 第促二进级了商品的流通。
• 第三级
(2)• 第陆四路级 和水路运输发达。
• 第五级
单2.击表现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
•和单全击国此性处市编场辑组母成版的文商本业样网式。 (2•)第形二成级 了一些大的商帮,例如:晋商和徽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
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 • 单•物击第殷此二富处级,编闾辑阎母(版泛文指本门样户式、人家)且千,鳞次
栉比• 第。三”级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B ) • 第四级
A.小农经• 济第五发级展推动人口增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

全国人口统计数 1920万人 1939万人 15000万人 31000万人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18年(1661年)
6.88亩
康熙60年(1721年)
8.26亩
雍18正世1纪2年人(口17增34长年)速度超过8.了13粮亩 食产量的增长
乾速隆度4,9年因(此17人84均年粮) 食产量2.反51而亩呈现回落趋势。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1.手工业的发展
(1)概况: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
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
的发展。
(2)表现
①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
湖北的汉口镇 在明朝中期才 发展起来,到 清朝时已成为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的都会。
表现③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 隆时期的苏州,据记载已拥有“十万烟火” ,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 苏州码清头停代靠苏着州无城数西运水粮的畔漕戏船台
(3)粮食种植方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①改进种植技术, 改良新品种,推广 玉米、甘薯等高产 作物,(作用)使 粮食产量有了大幅 度的提高。
②经济作物的种植也 有了较大的发展,品 种增加,棉花、甘蔗、 烟草、茶叶、药材, 以及花卉、水果等作 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 大。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7张PPT)

“人烟数千里,贾户数千家”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 去之地就是苏州。
乾隆时期的苏州 ,据载“
十万烟火”,财富“甲于
天下”“地值寸金”
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在漫长的历史中,晋商 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 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 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 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 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 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的发展
(1)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 ,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 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二)商业的发展 1.条件
(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 流通。 (2)陆路和水运发达。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 流亡,鼓励垦荒作为一件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 六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申新垦荒 田十年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 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2)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大 河和大运河 。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6.88亩 8.26亩 8.13亩 2.51亩
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及概况? 2.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8张PPT)

佛山镇
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的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商业发达的表现
1、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2、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3、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4、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 工商业非常繁荣 5、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 作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
手工业的发展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 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 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朝纺织工场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如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 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
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1亿 康熙时: 1.5亿 乾隆末年: 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延伸探究 人口增多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的影响
(1)积极影响:增加了劳动力,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促进 了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 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LOGO
莆田人陈鸿在《国初莆变 小乘》中说:“番薯亦天 启时番邦载来,泉入学种, 初时富者请客,食盒装数 片以为奇品。” 钟桐山湖北《武昌县志》 说:“高宗纯皇帝特饬中 州等地给种教艺,俾佐粒 食,自此广布蕃滋。”
棉花
茶叶
烟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30张PPT)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 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徽商鼎盛时期, “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学习与探究 找出清朝前期手 工业和商业主要分 布在哪些地区?
人口的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 社会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国力增 强,社会安定。 2、表现: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 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商业发展的表现: (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 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 镇(盛泽镇、汉口镇);大城市中工 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江宁、扬州等) (3)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晋商、 徽商)
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是与南方徽帮相抗 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 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 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2.请说出清朝疆域?
西伯利亚 巴勒喀什池 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葱
太平洋
岭
喜马拉雅山脉 南海诸岛
台湾、钓鱼岛、 赤尾屿
导入新课
盛世滋生图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 实。 3.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原因、 表现和影响。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2、商业发展的表现。 三、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的原因、表现、影响。
清· 徐扬 《姑苏繁华图》 局部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3)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李扁担、李东阳、佛山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 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11张PPT)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时间
耕地面积(亩) 全国人口统计数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 (公元1602年)
1161894800
56305050人
顺治18年 (1661年)
132096000
1920万人
1.观察上表,从明末到清顺治18年人口和耕地面积发生了 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西递、宏村明清古建筑欣赏
人口和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明末社会大动荡和连年战乱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时间
顺治18年 (1661年)
康熙19年 (1680年)
乾隆18年 (1753年)
耕地面积(亩) 132096000 522766687 708114288
2.观察上表及图,从1661年到1753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 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 推行垦荒政策;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人民的辛勤劳作 等。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时间
顺治18年 (1661年)
康熙19年 (1680年)
乾隆18年 (1753年)
乾隆31年 (1776年)
耕地面积(亩) 132096000 522766687 708114288 741449500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说一说除了耕地面积的扩大,农 业生产的表现还在哪些方面?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生的发 展有什么影响?
二、人口的增长
时间
全国人口统计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
数
计数
人口(0万人
6.88(亩)
经乾济隆(康发末1熙6展年810,,9年年国全)力国增人强口,发17社展09会大50安35亿2定,;占世30界.5总8(人亩口产的量三)分
3.观察上表,清初农业生产发展在土地面积上的表现?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靳)辅言:“治河当审全局,必合河道,运道为一体, 而后治可无弊。”
——赵而巽等《清史稿》卷一百二十六《河渠一·黄河》
水利的兴修;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 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对比明朝晋商、徽商的活动,找一找清朝前期晋商、徽 商的经营活动都有哪些?
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 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便于货币流通;
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 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 儒,富甲一方。
二、人口的增长
时间
康熙19年 (1680年)
乾隆18年 (1753年)
乾隆59年 (1794年)
全国人口统计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
数
计数
17095052
30.58(亩产量)
102750000人
6.89(亩)
31000万人
不到2.45亩
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耕地有什么的变化?带来哪些影 观响察? 上表,说一说清初人口的变化趋势?原因有哪些? 乾人隆 均末土年地人逐口 渐达 减到 少多 ,少?这种变化与从国外引进的如玉 米人、 地甘矛薯盾、逐马 渐铃 突薯 出在 ;清影朝响时了期经普济遍的种持续植发有展什。么关系?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阅读教材,找一找清朝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传统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工场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观看《盛世滋生图》视频、《前门街市图》局部,阅读教 材,找出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
各级商业市场的繁荣: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 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乾隆 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这之些一(乾高;1隆7产513农8年年作)物的引10进27和50推00广0人,提高了粮6.8食9(的亩产)量,有
利于(乾缓1隆7和954人9年年口)增长压3力10,00促万进人清朝人口的不增到长2.4。5亩
观察上表,说一说清初人口的变化趋势?原因有哪些? 乾隆末年人口达到多少?这种变化与从国外引进的如玉 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期普遍种植有什么关系?
(共11张PPT)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时间
耕地面积(亩) 全国人口统计数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 (公元1602年)
1161894800
56305050人
顺治18年 (1661年)
132096000
1920万人
1.观察上表,从明末到清顺治18年人口和耕地面积发生了 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西递、宏村明清古建筑欣赏
人口和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明末社会大动荡和连年战乱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时间
顺治18年 (1661年)
康熙19年 (1680年)
乾隆18年 (1753年)
耕地面积(亩) 132096000 522766687 708114288
2.观察上表及图,从1661年到1753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 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 推行垦荒政策;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人民的辛勤劳作 等。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时间
顺治18年 (1661年)
康熙19年 (1680年)
乾隆18年 (1753年)
乾隆31年 (1776年)
耕地面积(亩) 132096000 522766687 708114288 741449500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说一说除了耕地面积的扩大,农 业生产的表现还在哪些方面?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生的发 展有什么影响?
二、人口的增长
时间
全国人口统计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
数
计数
人口(0万人
6.88(亩)
经乾济隆(康发末1熙6展年810,,9年年国全)力国增人强口,发17社展09会大50安35亿2定,;占世30界.5总8(人亩口产的量三)分
3.观察上表,清初农业生产发展在土地面积上的表现?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靳)辅言:“治河当审全局,必合河道,运道为一体, 而后治可无弊。”
——赵而巽等《清史稿》卷一百二十六《河渠一·黄河》
水利的兴修;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 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对比明朝晋商、徽商的活动,找一找清朝前期晋商、徽 商的经营活动都有哪些?
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 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便于货币流通;
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 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 儒,富甲一方。
二、人口的增长
时间
康熙19年 (1680年)
乾隆18年 (1753年)
乾隆59年 (1794年)
全国人口统计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
数
计数
17095052
30.58(亩产量)
102750000人
6.89(亩)
31000万人
不到2.45亩
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耕地有什么的变化?带来哪些影 观响察? 上表,说一说清初人口的变化趋势?原因有哪些? 乾人隆 均末土年地人逐口 渐达 减到 少多 ,少?这种变化与从国外引进的如玉 米人、 地甘矛薯盾、逐马 渐铃 突薯 出在 ;清影朝响时了期经普济遍的种持续植发有展什。么关系?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阅读教材,找一找清朝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传统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工场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观看《盛世滋生图》视频、《前门街市图》局部,阅读教 材,找出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
各级商业市场的繁荣: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 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乾隆 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这之些一(乾高;1隆7产513农8年年作)物的引10进27和50推00广0人,提高了粮6.8食9(的亩产)量,有
利于(乾缓1隆7和954人9年年口)增长压3力10,00促万进人清朝人口的不增到长2.4。5亩
观察上表,说一说清初人口的变化趋势?原因有哪些? 乾隆末年人口达到多少?这种变化与从国外引进的如玉 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期普遍种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