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与分化二轮复习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等 ppt课件

实质 畸形分化细胞不受机体控制恶性增殖癌细胞
特征 ①无限增殖;②改变形态结构;③易转移
致癌 因子
物理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 化学物质:砷、苯、焦油 病毒生物:150多种
预防
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习惯
5、细胞的衰老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几个阶段
【例题2】 (山东理综)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 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
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
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例题3】 (宁夏理综)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 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 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④ 种子
幼苗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5、(2006)2、下列所为不同细胞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细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 期
十二指肠细
胞
知识体系总结:
病毒类:复制或增殖:
生
物 繁 细菌类:分裂生殖:
殖
无丝分裂:过程?特点?
(青蛙红细胞)
专题三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课件)【过专题】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新教材新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的过程。 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3.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目录 CONTENTS
1 核心串讲 一览纵横 2 知识整合 融会贯通 3 真题研究 体验领悟 4 题组模拟 素养提升
(4)(2020·浙江 T8)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 和着丝粒的分裂可发生在同一时期。 ( × )
√ (6)(2018⋅全国ⅢT2)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 (7)(2018⋅ 全国ⅢT4)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 色体联会。 ( × ) (8)(2019·全国ⅡT30(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染__色__体__复__制__一__次__,__而__细__胞__连__续__分__裂__两__次__。
1234
突破二 2轮 透专 过题 信复 习息深度理解细胞分裂过程
√
1234
二轮专题复习
1234
二轮专题复习
√
1234Leabharlann 二轮专题复习1234
命题点2 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二轮专题复习
一、知识整合 融会贯通
1.细胞分裂中标记染色体去向的分析方法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2)若两次分裂分别是减数分裂 Ⅰ 和减数分裂 Ⅱ
(2)二中轮期专:题染复色习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①依据
赤道板
②图像
二轮专题复习
(3)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①依据
②图像
二轮专题复习
导与练》2013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36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36张

整理课件
5
考点突破
B 项错误;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 复制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则有一条染色体含有 3 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 数目分别为 3、4 条,C 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 不进行染色体复制,D 项错误。
【答案】A
整理课件
6
考点突破
【变式训练 1】(2012·海南卷)在某植物根尖每个
【答案】B
整理课件
11
考点突破
【变式训练 2】(2012·上海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
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
整理课件
12
考点突破
(1)在下图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曲线图并 注明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 DNA 相对含量为 2破
即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 G1,S
期交界处,则刚完成 DNA 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 G2、M 和
G1,共需要 15 小时。若要使所用细胞停留在 G1,S 期交
界处,则应在
G1
期终点之前,加入 整理课件
DNA
合成抑制剂。 16
考点突破
【解析】(3)将 S 期和 G1 期细胞融合后,G1 期的 细胞中含有作为启动 S 期信号的蛋白质,使 G1 期的细 胞比正常培养下提前进入 S 期。
(4)由题意可知,M 期是细胞分裂期,在此时期纺 锤体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核仁核膜在前期消失, 在末期又重新出现。
整理课件
17
考点突破
三、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高频考点)
整理课件
18
考点突破
【例 3】(2011·天津卷)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 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 程中某时段细胞核 DNA 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学考复习学案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发育、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分裂、分裂。
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开始,到为止。
包括分裂间期(期→期→期)和分裂期(期)3、分裂间期: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和有关,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分裂期:前期:消失,出现。
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在间期复制的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中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染色体着丝粒排后期:分裂,染色体数目,平均移向两极末期:消失,重现。
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并由细胞板扩展形成。
动物细胞:由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5、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图染色单体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后,精确地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的稳定性。
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有丝分裂装片制作:(10%盐酸)→→(碱性龙胆紫)→6、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后代,在、和上发生稳定性的过程。
7、癌细胞:有的细胞在某些的作用,细胞中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而的细胞。
8、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2) 能够,由于细胞膜上等物质减少。
致癌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机化合物:生物因素:许多病毒。
9、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的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例如:胡萝卜根细胞分化成植株。
10、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2)呼吸速率3)线粒体数量,体积4)细胞核的体积,核膜内折。
色加深。
11、细胞的凋亡:由所决定的细胞结束生命的过程。
如蝌蚪的消失。
染色体与遗传1.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粒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二轮复习】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细胞的增殖: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例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细胞周期B.细胞从上一次分裂期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期之前为一个细胞周期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一定比分裂间期的时间短D.只有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3.细胞增殖的意义: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间期:完成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3)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4)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随机均匀分配到细胞两极。
(5)末期: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核膜和核仁出现。
5.有丝分裂的意义(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 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例2: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活动不同B.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C.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相同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例3: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2组中心粒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学案专项04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学案专项04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2018考纲解读】(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4)细胞的分化Ⅱ(5)细胞的全能性Ⅱ(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及人体健康的关系Ⅱ(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知识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一、细胞增殖的周期性细胞周期的不同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A→B→C→A为扇形图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 +b 或c +d 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 +b +c +d +e 为一个细胞周期直方图依据此图可以判断复制前、复制时和复制后所占时长的比例【特别提醒】①间期细胞的主要物质变化是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间期抑制DNA 和蛋白质合成可有效地阻止细胞分裂,对癌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③间期时间长,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绝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
实验时观察材料宜选用分裂期相对于整个细胞周期较长的生物种类和组织种类。
④间期是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
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一个细胞内染色体、DNA 数量变化曲线及判断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过程中两曲线变化:(2)DNA 、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判断: ①间期加倍⇓DNA 变化曲线⎩⎨⎧⎭⎪⎬⎪⎫连续两次减半最后数量为N ⇒减数分裂 ⎭⎪⎬⎪⎫只发生一次减半最后数量为2N ⇒有丝分裂②间期不加倍 ⇓染色体变化曲线⎩⎪⎨⎪⎧最大数量为2N ⇒减数分裂最大数量为4N ⇒有丝分裂 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比较及辨析(以2n =4为例) (1)图像比较(以雄性动物为例):时期方式前期中期后期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2)辨析方法:三、动物配子的形成及受精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1)1个精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①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②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
③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若在第一次分裂时没有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若在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精子是不同的。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学生)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它的寿命有限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D.因为细胞具有分裂周期2.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周期,据表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植物细胞周期的时间(h)a时期b时期合计物种1 10.6 0.4 11物种2 18 0.5 18.5物种3 16.5 2 18.5物种4 10.4 2.3 12.7A.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D.四种植物细胞周期的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3.下列生命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的是()A.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B.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C.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D.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4.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①中完成DNA的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②和③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D.若此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①中会发生联会5.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6.下图A和图B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7.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
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生物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含解析

[重温考纲]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2。
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
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5。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7.细胞的分化(Ⅱ).8。
细胞的全能性(Ⅱ)。
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10。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核心考点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1.理清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甲:A→B→C→A。
(2)乙:a+b或c+d。
(3)丙:a+b+c+d+e。
提醒(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3)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且分裂间期远远长于分裂期.(4)秋水仙素或低温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2.理清有丝分裂过程中几种结构的变化(1)纺锤体的变化:前期形成,末期解体。
(2)核膜、核仁的变化:前期解体,末期重建。
(3)染色体行为变化3.理清中心体复制、分开与中心粒的数量关系(1)复制:在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在间期完成.(2)分开:前期移向细胞两极.(3)数量关系:复制前每个中心体包含2个中心粒;复制后成为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提醒(1)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3)着丝点分裂是本身行为,不是纺锤丝牵引拉开的.(4)染色单体数目在分裂间期形成,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
设计1围绕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考查理解能力1.实验室培养了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B.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C.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D.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答案C解析图中是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法比较,无法确定分裂间期长短和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的数目,A、B项错误;细胞分裂受到温度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C 项正确;细胞在分裂后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练习——细胞增殖与分化
1.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施周期的G2期。
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S期
C.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阴断细胞分裂
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和于G1期细胞核中的DNA表达
2.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B.在前期,由中心粒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中期,线粒体为DNA的复制提供能量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赤道面形成有关
3.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是基因有序表达的结果。
基因的有序
表达,使
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按G1-S-G2-M时期的顺序周而复始地进行。
下图显示周期中的某种生理变化与其对应时期的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B
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
40和10
5.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6.某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X B X b,
甲图为该生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
乙图为该生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不考虑
基因突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④时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
B.完整减数分裂周期可用①→②→③→④表示
C.图乙中细胞产生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与图乙中细胞同时形成的极体基因型可能是aX B X b
7.某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其中一个精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B.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两个基因型为Aa
C.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8.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两对基因随染色体移向细胞
两极。
下面关于此细胞两对基因移向细胞两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A与a,B与b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
B.基因A和B移向细胞的一极,a和b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C.基因A和b移向细胞的一极,a和B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D.既有基因A、a、B、b移向细胞的一极,也有基因A、a、B、b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9.右图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
DNA含量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
都处于
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培养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14小时
B.AB段主要变化是通过转录合成mRNA
C.在BC段细胞内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DE段有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发生
10.下列有关右图坐标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可能发生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一c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的细胞数目可能是a点时的两倍
11.测定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U和T的利用速率,
得到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b点对应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d点对应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高
值
C.c~e阶段,细胞内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一个分裂周期中不只发生一次a~c阶段的生理过程
12.BrdU能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
若
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在染色单体中,DNA只有
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
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
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
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取出根尖并用姬姆萨染料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的颜色差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
清楚
15.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
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
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可能都来自父方
B.①和②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
C.③和④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概率为1/4
D.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16.下列三条曲线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情况,在图甲、乙、丙中的①②③④中均涉及染色体数量减半,其中“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叙述
正确的是
A
.S期时间较长的
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若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会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将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
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M期
D.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总DNA的50%
18.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8种
B.图甲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该动物的父本
甲乙丙
C.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D.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①和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19.图示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的特点
20.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是细胞内基因种类和数目不断减少的结果
B.有丝分裂后期,在纺锤丝牵引力的作用下着丝点断裂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21.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
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精巢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精原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又可以分为G1期(DNA复制准备期)、S期(DNA复制期)、G2期(从DNA复制完成到分裂前期的过渡期)。
全部S期细胞包含在图1的________(填字母)组细胞中;A组中有部分细胞的RNA合成较旺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中有部分细胞几乎不能合成R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2中基因重组发生在________(填字母)组细胞中,该细胞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在正常细胞分裂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应包含在图2的________(填字母)组细胞中。
(3)图3的乙~丙段细胞包含在图1和图2的________(填字母)组细胞中。
21解析:(1)由图1可知B组细胞核DNA的相对含量大于2小于4,处于DNA复制期即S期;A组细胞核DNA相对含量为2,说明DNA尚未复制,且RNA合成旺盛,说明其正在加强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做准备;C组细胞核DNA相对含量为4,说明这类细胞已经完成DNA复制,其中大多数细胞正处于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双链难以打开,影响转录。
(2)由图2可知,F为初级精母细胞,E为次级精母细胞,D为精细胞或精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所以发生在F组细胞中;正常细胞分裂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说明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发生在E组细胞中。
(3)由图3可知乙~丙段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的G2、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细胞中均含姐妹染色单体,对应C、E、F组细胞。
答案:(1)B 加强有关蛋白质(或有关酶)的合成,为S期做准备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双链难以打开,影响转录 (2)F 初级精母细胞 E (3)C、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