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能够运用细胞增殖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细胞增殖的特点:周期性、对称性和限制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图片和实例生动展示细胞增殖的过程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视频和实例。

2.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显微镜、细胞培养皿等。

3. 准备教学PPT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细胞增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增殖的意义和过程。

2. 讲解:介绍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讲解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展示:利用PPT和视频展示细胞增殖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理解。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增殖的过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增殖的重要性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细胞增殖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实验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能力等。

3. 作业和测验评估:通过作业和测验来评估学生对细胞增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反应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细胞增殖相关的课外研究,如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实验等。

2.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九、教学资源1. 细胞增殖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2021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1 细胞的增殖(1)教案

2021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1 细胞的增殖(1)教案

2021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1 细胞的增殖(1)教案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学理念】情景模拟是需要概念思维和表象思维参与的过程。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合理进行情景模拟,能让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进而降低问题的难度。

渗透模拟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为设计理念,采用“情景模拟”来突破细胞增殖中的难点。

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因为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

【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浙江科技出版社(必修Ⅰ)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第一节内容: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

该节内容承上启下,上与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关系紧密,下为减数分裂、遗传和变异的基础,还与选修Ⅲ中细胞工程也有一定的联系。

内容较多且知识性很强,分三个课时,本设计是其中第一课时,【学习者分析】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提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动态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中的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习得新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前面三章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代谢之后,知道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差异。

细胞增殖 教案

细胞增殖 教案

细胞增殖教案教案标题:细胞增殖教案目标:1. 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细胞增殖的过程和机制;3. 能够解释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或参考书籍;2. 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展示细胞增殖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细胞增殖是什么吗?为什么细胞增殖对生物体很重要?”知识讲解:1.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 解释细胞增殖的过程和机制,包括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3.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细胞增殖对生物体发育、生长和修复的重要性。

实验设计:1. 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每组选择一个问题或假设与细胞增殖相关;2.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和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 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总结与评价: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细胞增殖的特点和规律;2. 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改进之处;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 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3. 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细胞增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细胞增殖研究,如细胞周期调控、肿瘤发生机制等;2. 推荐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和语言的适应性,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水平进行调整;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设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3. 提供足够的实验时间和资源,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实践和体验细胞增殖的过程。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课时)【知识教育目标】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周期性的概念和特点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对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锻炼学生综合、归纳、分析的能力2、通过图表表示,使学生学会从图表中获取知识。

同时,学会如何将知识用图表系统的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2、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你知道我们每个人生命的起点是什么吗?是受精卵(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产生)!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产生了完整的个体。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真核生物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有丝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具有周期性的,我们称之为细胞周期一、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

(出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从中推导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与分裂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做好物质准备,分为G1期、S期和G2期。

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出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请学生思考后归纳出细胞周期中时间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进行习题巩固。

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例来学习一下具体的有丝分裂过程。

二、分裂过程(以植物细胞为例)1、间期(出示间期的模式图)从中得到间期的特点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

回顾染色体的知识点:化学组成及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

明确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粒的关系,即染色体数目等于着丝粒数目。

从而推出间期复制的结果是染色体数量不变,DNA数目增加一倍。

2、分裂期细胞分裂期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分裂期按照染色体的不同形态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①前期(教师播放分裂前期的动态画面并指出观察的重点: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的变化以及细胞结构的变化。

高三生物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课标要求1.能力要求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并能辨认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2.探讨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3.正确解读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的相关图表;4.准确地用图表展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数量变化情况。

2.内容要求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描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3.说明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征;4.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及其应用。

知识网络体系重难热点归纳1.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⑴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当细胞的体积(4πR 3/3)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其相对表面积(4πR 2)将变得越来越小,从而使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变长,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需求。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相对表面积限制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分化 概 念: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意 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分裂。

分裂间期特点: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分裂期 前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逐渐消失(二现二消)。

中期特点: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计数的最佳时期(一板易辩)。

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姐妹分离)。

末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二消二现)。

实质: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概 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原 因:各个体细胞内都含有完全相同的一整套该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细胞全能性⑵细胞的核质之比。

细胞核所控制的大小与核的大小要正常的比例。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引言:生物学中,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一个重要且基础性的概念。

本教学备课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理解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过程,以及其在生物体发育和组织修复中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学生将深入了解这一主题,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一、绪论细胞增殖与分化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产生新的细胞;而细胞分化则是指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化。

这两个过程在生物体发育和组织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增殖的过程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细胞。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1. 有丝分裂(1)前期:染色体复制并准备分裂。

(2)纺锤体形成:纺锤体由微管组成,将染色体分离并定位。

(3)核分裂:包括纺锤体的收缩、染色体的分离和移动。

(4)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2. 减数分裂(1)第一次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并准备分裂,形成两个染色体相互连着的染色体对。

(2)第二次减数分裂:染色体分离,形成四个不同的细胞。

三、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成差异化。

细胞分化使细胞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不同组织和器官的需求。

1. 细胞分化的过程(1)初级分化:未分化细胞经过信号调控,进入特定分化路径。

(2)中级分化:细胞开始出现特殊形态和功能。

(3)终级分化:细胞形态和功能达到最大差异化。

2. 细胞分化的调控细胞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外信号调控。

其中,转录因子是细胞分化最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不断变化的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发育过程: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分化决定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2. 组织修复:细胞增殖与分化参与了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

高中生物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案

高中生物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案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小节)
理综组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继续学习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的过程(理解记忆)
二、教学重难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重点)
3.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教师手工制作的教具。

四、课前准备: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复习和预习。

五、教学过程
相关练习:略
反思: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同学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我的巡视使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当中;其次,采用学生纠正学生自己犯的错误,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重难点。

在讲授的过程中,我非常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有的时候是肢体语言,有的时候仅仅是一个眼神。

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我的表情也随学生的表情不断变化,用心去读懂学生们的表情,眼睛里及时给同学们可亲的鼓励,通过眼神的交流达到心灵交流的目的;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参与课堂,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我结合生物学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将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但在学分的奖励上有个别同学凭借其他同学的帮助蒙混过关,使得本节课的教学理念顿失光彩。

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逐步使我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美!。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细胞的增殖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细胞的增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细胞的增殖教案1一、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策略本节教学内容可安排2课时,包括讲课和2个学生实验。

本节安排了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教师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节应重点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例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

还要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可事先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两人一组,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同时学生在课桌上的细胞模型中用染色体模型操作。

最后通过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

强调细胞分裂的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

通过剪贴图和染色体行为的模型建构,突出了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在讲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同时呈现出来。

让学生观察对比,归纳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这里,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特征即有丝分裂的实质: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1 细胞的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殖后代
多细胞生物: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增殖方式————细胞分裂
生殖细胞
细胞
体细胞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减数分裂:与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有关
三.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2.
有丝分裂需要
3、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二)有丝分裂的过程
(三)有丝分裂过程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清赤道齐后期:粒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四)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
(五)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⑴(间期)染色体复制一次⑵(分裂期)染色体平均分配
结果: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
意义:保证了子细胞能得到和母细胞一样的一套遗传物质,从而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4-2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分化
(一)概念: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二)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三)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四)意义: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的表现:
条件:离体
高低:分化程度越高的细
胞全能性越低
细胞的癌变
一)癌细胞: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有的细胞变得不受控制而无限增殖,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二)癌细胞的特点及癌变原因:
三)细胞癌变的作用机理
除受精卵外,生物体内有没有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
四、干细胞
(一)概念:干细胞是一类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二)特点:干细胞的分裂为不对称分裂
(三)干细胞的种类
例题:西城学探诊P63-15
(四)应用——治疗许多疾病
§4-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细胞的寿命:
人的肠道上皮细胞——1-2天
人的红细胞——100-120天
人的白细胞——5-7天
一、细胞的衰老
(一)概念:细胞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生理功能持续下降的过程。

(二)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三)衰老细胞的特征:
细胞水分减少,体积减小
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
细胞内色素的累积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
(四)细胞衰老的原因:
自由基学说: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细胞内不断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是细胞内产生的一些异常活跃的带电分子或基团,能攻击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分子,导致细胞功能下降,形态结构改变。

端粒学说: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后都会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衰老了。

(五)细胞衰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实现机体的自我更新。

(2)细胞异常衰老威胁人体健康(如儿童早衰症)。

二.细胞的凋亡——编程性细胞死亡
1、概念:由遗传物质(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现象——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原因——基因决定,严格按程序执行
2.细胞凋亡的意义
⑴细胞自然更新
衰老细胞功能下降了,让其凋亡解体,为新生的功能强大的细胞腾出空间并提供某些物质。

⑵清除变异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⑶清除失去意义的组织器官:
失去生理意义的组织、器官成为生物体的累赘,清除它们才能保持个体的整体活力。

如:人胚胎早期的尾,青蛙蝌蚪时期的尾和鳃等。

5.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