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1课时)复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南方地区》复习课获奖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南方地区》复习课获奖教案

八下学案十二南方地区【课题】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课型】复习课【课标要求】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南方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出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南方地区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阐述南方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以南方地区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阐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南方地区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根据资料,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南方地区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复习目标】1、南方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

(重点)2、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重点)3、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难点)4、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城市分布、工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5、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条件。

(重点)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及主要农产品分布。

(重点)7、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城市、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重点)8、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课时 复习课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课时 复习课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C
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到2018年海南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我国自贸试验区数量已达12个,形成“1+3+7+1”的试点格局。下图是上海自贸区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读图完成2~3题。
2.有人把上图比喻为“弓箭”,那么“弓”“箭”“箭头”所对应正确的是( )A. “弓”——长江 B. “箭”——东部沿海C. “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D. “箭头”——珠江三角洲地区3.关于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里可以通过长江支流与西部地区相联系B.这里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C.这里可以通过远洋航线与世界主要港口相联系D.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地形复杂多样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湖密布
红土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等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南方地区
位置和范围:
位置: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 (简称?)
江海交汇之地
沿海航运:南北沿海航运的中枢,连接南北交通
初中 地理 八年级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长江三角洲
复习目标
1.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地理特征2.南方地区的水田农业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4.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东海
南海
黄海
青藏高原
位置范围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东南丘陵
秦岭
南岭
横断山脉
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显著
课堂练习:
C
A
谢谢大家
旅游
旅游景点众多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七章 南方地区》精品教案 (1)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七章 南方地区》精品教案 (1)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三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讲授新课]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

(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逐个比较,依次显示)区域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年降水量(较多/较少)季节分配南方地区7月接近30℃1月 0℃以上较多较均匀北方地区7月 25℃左右1月 0℃以下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板书: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最冷月均温低于0℃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最冷月均温高于0℃活动1:(课文第8页活动第1题)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7章 南方地区(第1课时)复习学案(无答案)(新)新人教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7章 南方地区(第1课时)复习学案(无答案)(新)新人教

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课)(第一课时)【考点扫描】(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征;2、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3、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自主复习】(独立自主,快乐收获)1、读图7.3,图7.4,,回答:(1)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海和______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___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______、_______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纬度_______,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___气候。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可以简单概括_______(两个字)。

(4)由于水热充足,这里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

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____”。

2、(1)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油料作物是_______。

(2)南方地区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此外农作物还有________、竹、_______、橡胶等。

3、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_________地区。

这里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______是一条重要的水路。

读图7.13和图7.14,回答:(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以___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产区,这里河网_______,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章内容涉及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整体情况,增强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本章内容,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分析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区发展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2.难点: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地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分析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3.准备好用于小组讨论的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南方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方地区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后,对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进行深入学习的章节。

本章内容丰富,涉及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植被、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特点,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南方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涉及知识面广,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南方地区的接触较少,对南方地区的认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和网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植被、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变化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植被、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气候特点、水资源、植被等对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南方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方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地理位置:讲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观察南方地区的范围。

(2)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导学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导学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时)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2.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导入】【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青藏高原以,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海和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__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______和______。

3.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为_____,最冷月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上。

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______,年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_气候。

夏季______,冬季______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4.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______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南方地区主要种植______,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

南方地区盛产______、竹、甘蔗、______,以及______、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南方地区地形图”,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吗?2.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读图说出南方地区西部和东部地形的差异。

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4.南方地区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你能结合“南方地区地形图”解释下列现象吗?(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到寒潮的影响。

5.在湿热的环境下,南方地区发育了哪一种土壤,被称为“红土地”?活动二:探究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2.自然环境对南方生产影响很大。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_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_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六坝九年制学校备课稿纸八年级地理学科第十周年月日课题第七章南方地区本章复习第19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发展概况;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概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南方和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南方的地区经济特色。

对象分析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的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三节。

本节课有三部分内容:祖国的神圣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和范围;美丽富饶的宝岛,主要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讲述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教具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基础知识1、自然地理: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稻土分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多红壤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断山脉和南岭山脉及雪峰山脉、武夷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1.南方地区分布最普遍的水果是()A.柑橘 B.苹果C.香蕉 D.菠萝2.我国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京津唐地区3.我国重要的粮食、糖料作物和蚕丝基地是()A.四川盆地B.太湖平原C.珠江三角洲D.江汉平原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课)(第一课时)
【考点扫描】(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征;
2、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自主复习】(独立自主,快乐收获)
1、读图7.3,图7.4,,回答:(1)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海和______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___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______、_______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纬度_______,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___气候。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可以简单概括_______(两个字)。

(4)由于水热充足,这里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

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____”。

2、(1)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油料作物是_______。

(2)南方地区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此外农作物还有________、竹、_______、橡胶等。

3、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_________地区。

这里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______是一条重要的水路。

读图7.13和图7.14,回答:(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以___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产区,这里河网_______,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

4、读图7.13,7.15,回答:(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______(河流)的下游地区,濒临______和______海,可见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2)这里依托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____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______的中枢,并通过______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______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这里北连______地区,南接_______地区。

(4)得天独厚的___________,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4)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________。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人口2300万(2010年),是我国______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_____地区,而且对_______流域乃至全国都有______作用。

特别是随着_____的开发开放,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________和深厚的________,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江苏的_______、________,浙江的________、_______等,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______文化、______文化、______文化和_______文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4)丰富的________,再加上便捷的______和较为完善的_____,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合作复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
探究1: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地形:平原地区,地势_________,耕地多为_________,且集中连片,山区的__________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2)气候:南方地区气候__________,发展农业的___________条件优越;(3)灌溉:河湖___________,灌溉条件良好。

不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探究2: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补充并归纳长江对该地区发展的影响。

利: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____________的发展。

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______________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认为还有哪些?请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P52文字资料和图7.16,7.17,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①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评】(懂了,不等于会了)
1、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本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索有“鱼米之乡”美称
B、②是湖日,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C、图中阴影区域是沪宁杭工
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城市、工业沿江分布,①是武汉,地处长江、赣江、京广铁路交汇处
【中考链接】(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
(2015江西)地理探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读图10和图1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会“游人如织”?
(2)老师说“小博士”解释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不够完整,请你作进出解释。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些农民将水稻改种花卉,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本课质疑】(记下你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