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合集下载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堂练习】
通电 1、在电解水的反应中,2H2O6克氧气,则同时生成 2 ___克氢气。 2、在化学反应SO2+2X H 2S 化学式为_____。 3S+2H2O中,X的
3、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并计算粒子的个数比和各物质的质量比。 (P-31,O-16)
•设 •写 •标 •列 •解 •答
10t
100×10t =18t x= 56 答:需要碳酸钙18t。
反应物
可算 可算
生成物
小结:只要知道反应中一种物质的 质量,便可求出其它任何一种物质 的质量。
常见的错误类型:
1、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化学式没有写对、没有 配平化学方程式;
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计算错误; 3、解答过程中找不准物质的对应关系,列比 例式不正确; 4、数学计算错误。
3、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得到3g氧气时 停止加热,此时剩余固体成分为( D ) A.K2MnO4和MnO2 B.KMnO4和MnO2 C. KMnO4 和 K2MnO4 D. K2MnO4、MnO2 和KMnO4
4、用13克某正2价金属M与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可生成0.4克氢气, 65 求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内容 例题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 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 相对原子质量Ca ~ 40 O ~ 16 C ~ 12 )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x 100
高温
x
=
CaO + CO2↑ 56 10t 56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2Kg。
思路2: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式进行计算求解。
如:加热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16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16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 简单计算
请计算: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 H2、 O2和H2O的质量关系:
2H2 + O2 =
点燃
2H2O
相对分子质量:4
若 4克 ( 8 )克 16克
32 36 (32)克 (36)克
64克 (72)克 (128)克 (144)克
从上面的计算,你得到什么启示?
32 3.2g
x 答:生成氧气3.2g。生成二氧化锰8.7g。
[[例题4] 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共26.5g, 加热一段时间,待反应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将试 管冷却、称量剩余固体16.9g。求:①生成氧气多 少克?②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MnO2 2KClO3==== 2KCl +3O2↑ △
10t
[[例题3] 加热32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冷却称 量得剩余固体28.8g。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② 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
解:①O2质量=32g-28.8g=3.2g ②设可以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 △ 2KMnO4=== K2MnO4 + MnO2 +O2
87 87 = 3.2g
32
x x= 8.7g
31.6g
x= 3.2g
[例题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如果要 制得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x
答:需要碳酸钙10t。
=
100 x 100 = 56 x 5.6t
CaCO3
====
高温
CaO + CO2
56 5.6t
[[例题1] 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
得到氧气多少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2.在反应A+3B===2C+3D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
若2.3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
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
( B)
A.3∶2
B.12∶11
C.8∶11
D.35∶33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3.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245
96
x
9.6 g
2x45=99.66g
x=24.5 g
故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30 g-24.5 g=5.5 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5.5 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5.现有含一定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8.78 g,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杂 质不反应),制取了0.56 L氧气(对应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试 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CH4=催=高化=温=剂=C+2H2
16
4
32 t
x
146=32x t
x=8 t
答:32吨甲烷裂解,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8吨。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能力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0.在化合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 所示,现将6 g A和 8 g B2 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C )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⑤③④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4.四名学生计算 30 g 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 CO2 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x 表示 CO2 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B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 学会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计算。 • 学会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 能力。
例题 1: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 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2×158 6.3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练习3:(选做习题)
加热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多少克? 同时得到二氧化锰多少克?
Mn——55
(相对原子质量:K——39
O——16)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困惑?
在进行化学的有关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要正确把握题目中的化学含义,即正确书写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要注意配平。 (2)注意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如:“设需要***的质 量为x”,不要写成“设需***的质量为xg”。 (3)注意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正确,切不可忘记将相对 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相乘。 (4)必须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等。 (5)列出比例式时,要注意相关量的对应要正确。如果利 用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必须使用统一的质量单位。 (6)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列出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CaCO3
100
x
100 56 X=
高温
CaO +CO2
56
5.6t
= x 5.6t =10t
100×5.6t 56
答:需要碳酸钙10t。
练习1:
在空气中燃烧3.1g红磷,需要氧气 多少克?
(相对原子质量:P——31 O——16)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化学2方K程M式n的O意4=义△=有=哪K些2?M(nO以分4 +解M高锰nO酸2钾+为O例2)↑
316 ∶ 197 ∶ 87 ∶ 32 若(316)克 ∶ ( 197)克 ∶ ( 87)克∶( 32)克
若(632)克 ∶ ( 394)克 ∶ ( 174)克∶( 64)克
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 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据化学方程式和 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 反应物)的质量。
245
96
X

245 X ------- = -------
96 克 克×245
X = -------------- 克 96
答:需要氯酸钾克.
课堂小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 …...方 (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 未知量 ..............关
x
x 32 6g 0.6g 2 158
答:加热分解 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
1.请说出2KClO3
MnO2 2KCl+ 3O2↑所表示的意义。
2.加热490g氯酸钾,则最多能生成多少氧气?
192g 3、将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g放 在试管中,加热不再产生气体 为止,剩余固体 的质量 为问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 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化学 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 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学习重点
• 1、掌握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质 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课件共15张PPT

1×(2×16)
6.3g 2×158 (4)列出比例式········· x 32 32 × 6.3g =0.6g (5)求解············· x= 2×158
x
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0.6g。 (6)简明地写出答案··
活动元二 构建计算模型
环节一 自主学习 引领示范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6
32
316
32
一解二设最后答,方程书写不能差,
准确找到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谈谈我的收获 感谢您的聆听!
5、规范“解”、“答”
活动元三 体会计算意义
环节一 自编题目 学以致用
【活动内容】 结合已知信息,小组合作,编写 一道有关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题。
已知:木炭有3kg
【题目编写要求】: (1)书写工整; (2)清楚简洁。
活动元三 体会计算意义
环节二
通电
思维延伸
提升素养

【比一比】产生等质量的氧气,H2O和KMnO4谁消耗的更多? 2H2O 2H2 + O2

活动元二 构建计算模型
环节三 总结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活动要求: 1、设 x 不带单位
1、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用红笔改正错误;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或↓”) 2、共同总结: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3、算对相对分子质量,找准质量比关系 3、将小组讨论结果记录在学案上,交流分享。 看哪个小组的总结又快又全面! 4、单位规范、统一
圈画关键字 归纳步骤
阅读教材 自学例1

化学人教九上分层优化测试: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

化学人教九上分层优化测试: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本核心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特别提醒: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计算时不要漏掉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例1: (2022天津河西期中)在反应A+2B=3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17,当6.4gA 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9.6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0.2gB.1.8gC.3.6gD.4.4g答案:C解析: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17,则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a、17a,设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x。

A + 2B=3C + 2D32a 34a6.4g x32a 6.4g =34ax,解得x=6.8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为6.4g+6.8g-9.6g=3.6g.知识点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可概括为:“设、方、关、比、算、答”。

(1)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未知量通常不带单位;(2)准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题目所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关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4)依据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5)算出未知数;(6)简明扼要地写出答案。

特别提醒: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把握“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计算要准确;(2)抓住“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3)注意“两个事项”:质量单位要统一,参与计算的质量必须为纯净物的质量。

例2: (2022辽宁大石桥期末)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求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K2MnO4+ MnO2+ O2↑
4.列(比例式求解) 5. 答
X=0.6g
答: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0.6g。
例题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 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氧化钙5.6t, 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x 100 x
煅烧
根据化学方程式例题1加热分解6.3克高锰酸钾,可 计算的步骤: 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1. 设(未知量) △
2. 写(化学方程式) 3.找(出有关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和、 已知量和未知量) 2 KMnO4 316 6.3g 316 —— = 32 6.3g —— x 32 x
CaO + CO2↑ 56 5.6t

56 5.6t
x

10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10t。
巩固练习:
1. 某工厂需要64Kg氧气做原料,若用 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消耗水的 质量是多少? 2. 加热9.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 物,直至完全分解后,冷却称量剩余固 体为7.2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思 考:
加热16.0克高锰酸钾一段时 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14.4 克,求剩余固体的成分。
再见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C + O2
12 3 : : 32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燃
: :
CO2
44 11
此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1.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2. 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 每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作用生成一个二氧 , 化碳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6
B.32
C.48
D.64
2.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反应中 CaO 为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3.(2017 哈尔滨)现有部分被氧化的铜粉固体混合物,为研究铜粉的组成情况,取 4 g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B )
A.6 g
B.8 g
C.13.2 g
D.20 g
6.(2017孝感)碳酸锌与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12.5 g碳酸锌固体高
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
是(B )
①共生成16.1 g硫酸锌
②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
(1)化学方程式各物质之间存在固定的 质量比 ; (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相等 。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 设未知数
;
(2)写: 写化学方程式
;
(3)算: 算相对分子质量 ;
(4)列: 列比例式求解
;
(5)答: 简明地写出答案 。
解:设生成 35.2 g 二氧化碳需要燃烧甲烷的质量为 x。
CH4+2O2 16 x
CO2+2H2O 44 35.2 g
16 = x 44 35.2g
x=12.8 g
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 12.8g ×100%≈13.4% 95.6g
答: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约为 1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一设:设未知量。 二写:写化学方程式。 三列:列出相关数据(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 四解:列出比例式,求解。 五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1.在“2A+3B 2C+4D”的反应中,已知 8 g 物质 A 完全反应生成 11 g 物质 C 和 9 g 物质 D。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
(1)该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为
g。
答案:(#43;H2SO4
MgSO4+H2↑
(2)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Mg+H2SO4
MgSO4+H2↑
24
2
3.6 g
x
24 = 3.6g x=0.3 g 2x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3 g。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将 16 g A 和足量 B 混合加热,A 与 B 发生化学反应,16 g A 完全反应后生成 12 g C 和 8 g D,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 D )
A.1∶1
B.2∶1
C.3∶1
D.4∶1
3.(2017 天津)已知 A+3B 2C+3D 中,已知 2.3 g A 跟 4.8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 g C。又知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
解:设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x。
2KClO3
2KCl +3O2↑
245
96
24.5 g×(1-20%) x
245 = 24.5g 1 20%
96
x
x=7.68 g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7.68 g。
8.(核心素养题)镁铜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现取某镁铜合金10 g放入
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6.4 g,请计算:
③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有关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2017山西)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 取氧气。他们取了24.5 g 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到完 全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混合物,先加热完全氧化后,再加入 60 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固体混合物
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提示:CuO+H2SO4 CuSO4+H2O)(
)
A.80%
B.64%
C.16%
D.96%
4.(2017 达州)某纯净物 3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8.8 g 二氧化碳和 5.4 g 水。下
A.23
B.46
C.92
D.96
4.(2017杭州)在海底和冻土层存在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良好的开 发和应用前景。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取95.6 g样品放置在一 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 得到35.2 g 二氧化碳。求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该纯净物中含有 C、H 元素,不含 O 元素 B.该反应中 O2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14∶11 C.该反应中 O2 和 H2O 的分子数之比为 7∶6 D.该纯净物中 C、H 原子的个数比为 1∶4
5.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 g该混合物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C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 C.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1)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正确。 (2)相关物质的数据要写在对应物质的正下方。 (3)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代入计算过程。 (5)体积要换算成质量进行计算。 (6)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 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