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十七)历史试卷
2020届高三百校大联考历史答案

文科综合·大联考(3-2)参考答案(历史)24.A(解析:西周时期修建“周道”“周行”是为了提高自上而下传达周天子命令的时效性,提供自下而上诸侯朝觐周天子的便捷性,提升军队行动和军事打击的机动性,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故选A项。
集权制度创立于秦朝,排除B项;交通进步有利于增强一些诸侯国的实力,但“各诸侯国”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所述无关,排除D项。
)25.D(解析:左思的遭遇反映了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之下,选官重门第而轻才学,士族门阀势力垄断仕途,占据高官显职,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故选D项。
汉代的察举制是官吏依据德行察访人才向中央推荐,并设定孝廉、秀才等科目分科取人予以任用,故排除A、C两项;根据血缘亲疏选官是西周时期宗法分封之下实行的,排除B项。
)26.B(解析:根据图片中“仁义礼智人性之纲”“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和题干中“重在规范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重视以理学修养观教化儿童,提高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从而推进了儒学的普及和通俗化,故B项为正确答案。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人伦纲常已成为教育内容,排除A项;“知行合一”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排除C项;儒学复兴运动是在唐后期至北宋,随着宋代理学产生与发展,这一运动即已结束,排除D项。
)27.D(解析: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决策权完全属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乾隆时期为严格保密,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军机处听差,而专派御史稽查军机处值庐,显然也是出于保密需要而防范任何人窥探,与行政效率和权力消长无关,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28.B(解析:近代中国翻译的西学书籍中,20世纪前十年自然科学类占比大降,社会科学类上升为占据大部分,是由于随着19世纪末变法运动失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对西方政治学说产生强烈兴趣,掀起了译介西方社会政治学术著作的热潮,革命思潮逐渐取代维新改良思潮而成为时代主潮,因此B项正确,排除A项;题目中所述变化发生于“20世纪的前十年”,而导致政权与制度变革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发生在此后,故排除C、D两项。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十)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十)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先秦时期政治权力对平民也是绝缘的,而汉代此制度的实行则促进了政治权力向公共领域的释放和公民社会的发育。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A. 郡县制B. 宰相制C. 察举制D. 刺史制【答案】C【解析】【详解】先秦时期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贵族政治,自然权力与平民无关,而汉代开始实行依照才能与品德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平民可以凭借才德一样可以当官,因而促进俩政治权力向公共领域的释放,故选C;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宰相制属于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排除B;刺史制是监察地方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D。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
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由此说明A. “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B.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C. 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D. 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倾向,故可直接排除;六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出现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所以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故可排除B;材料反映了随着殷墟大量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成为“信史时代”得以证明,这就填补史书缺载,故此题选C。
2.右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
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个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
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A. 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B. 阻碍了当时农业经济发展C. 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D. 一定程度抵制了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由材料“纳粮画像砖”及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所述为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的场景,体现的是封建剥削,有利于增强地主阶级的实力,进而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C符合题意;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A不正确;封建土地生产关系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不正确;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画像砖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画像砖的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封建社会经济的相关知识加以作答即可,可用排除法。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2020届百校联考高三高考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届百校联考高三高考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管子》中记载,春秋时期“美金(青铜)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斤斧锄夷锯楣,试诸木土”。
此记载折射出当时A.金属铸造业规模的扩大B.铁制农具已普遍使用C.牛耕技术逐渐走向成熟D.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25.据《文帝纪》记载,汉文帝时多次强调治国要“欲为省,毋烦民”“务省徭费以便民”。
这表明,汉文帝A.严禁传播法家思想B.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C.开始以“无为”治国D.有意于复兴儒学地位26.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表是有关唐代经济的诗文记述。
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农业生产的商品性增强B.民间草市经济出现繁荣C.江南地区经济地位提高D.南北方经济互补性加强27.明代中期以后,内阁不仅拥有草拟诏令的票拟权,而且拥有了草拟诏敕过程中的封驳权,也就是内阁在草拟诏敕时认为上谕可能有假或其中有不妥时,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谕明白之后才可草拟诏敕。
这表明A.内阁可以制约皇权B.皇权专制得到加强C.内阁已获宰相职权D.宦官专权得到遏制28.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认为,西方诸国国强民富不尽在“士马之强壮,船炮之坚利,器用之新奇”,而在“朝野上下,同德同心,……合众志以成城,制治固有本也”。
这一思想在当时A.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政治之先河B.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C.打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主导性地位D.有利于西方政治文明的传播29.据统计,1913-1928年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7%上升到22%。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从维护统治的角度看,宗法分封的制度设计有其巧妙之处,但也有先天弊病。
据下图,“先天弊病”是指A. 代远情疏B. 贵族专权C. 等级森严D. 尊卑有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对分封者的离心势必也越强,成为分封者的威胁,这是宗法分封的先天弊病,故A正确,贵族执政、层级严密、尊卑有秩都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B、C、D。
2020届全国卓越联盟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十七)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卓越联盟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十七)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1.出奔是一种离开母国前往他国的行为。
到了战国时期,接受国会根据出奔者的才识和名望授予官职,如齐宣王以苏秦为客卿;荀子奔楚后,春申君以其为兰陵令。
从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出奔行为A. 严重损害了母国利益B. 加速世卿世禄制的瓦解C. 加强了宗法依附关系D. 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离开母国前往他国”体现出分封体系的逐渐瓦解,“接受国会根据出奔者的才识和名望授予官职”说明不再依据世袭的血缘关系进行授官,可见,材料的这一措施加速世卿世禄制的瓦解,B正确;出奔行为并不是严重损害了母国利益,A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世卿世禄制的瓦解,不是宗法体系的问题,C错误;百家争鸣属于思想方面,材料中出奔行为不是百家争鸣的局面,D错误。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 宗法制度的瓦解B. 分封制度的崩溃C. 等级制度的颠覆D. 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D【解析】依据“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结合所学可知,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中诸侯墓出现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D项正确;宗法制度注重血缘关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不准确,应排除。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一)历史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一) 历史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把政治上的封建关系和家族的血统关系合而为一,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此政治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25.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 .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 B .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D.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26.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十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
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列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
这反映出唐代A. 门阀士族的衰落B. 重农抑商政策的调适C. 人地矛盾的缓解D. 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恶化【答案】A【解析】部曲、奴婢属于门阀士族的下人,而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也就说明了门阀士族的衰落,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仍在强化而非调适,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唐代人地矛盾并未缓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增加了列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说明了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是有所改善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
”“王”即周天子。
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A. 诸侯国都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B. 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 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 强调史书只能用编年的方式编写【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的《春秋)描写的是鲁国的历史。
因而材料仅体现鲁国的周年纪年,故A项错误;由“王(周天子)正月”可知,孔子依然强调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故B项正确;孔子属于春秋时期,此时还不存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
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孔子强调编写史书的方式。
故D项错误。
3.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
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由此说明A. “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B.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C. 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D. 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倾向,故可直接排除;六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出现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所以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故可排除B;材料反映了随着殷墟大量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成为“信史时代”得以证明,这就填补史书缺载,故此题选C。
4.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A. 主张改造理学B. 重书本轻实践C. 注重道统权威D. 强调学术创新【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等的重要性,这是在注重、维护道的统权威,但是材料并未涉及改造理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信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的继承而非学术创新,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5.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压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降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
这一演变反映A. 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 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C. 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D. 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雍正到乾隆时期,设和裁军机处都是由皇帝决定,都是加强皇权的工具,C项正确;除了军机处之外还有六部等中央机构,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处和总理事务王大臣之间的矛盾尖锐,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专制皇权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
所以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加强皇权的理解。
解决本题要理解“设和裁军机处都是皇帝旨意”,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可知专制皇权加强。
6.汪靖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64.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
这主要得益于A. 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 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使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时期的工业发展不是清政府主导推动的,选项A 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争后列强是加强而非放松对华资本输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1926年,国民党通过议案,确定了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纲之一是减少农民田租2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公布了《佃农保护法》,规定田租不得超过收获量的40%。
1930年颁布了《土地法》,规定地租不得超过收获量的37.5%。
这说明当时的国民党A.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B. 保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C. 赢得了全国农民的支持D. 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由“《佃农保护法》”可以看出部分农民是没有土地的,故A、B项错误;C项材料无从体现;1930年,这个时期处于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颁布了《土地法》,规定地租不得超过收获量的37.5%”,可以看出,国民政府采取减少农民租息的政策,以促进农业生产,巩固统治,可见,当时的国民党认识到了农民问题对巩固统治的重要性,故选D。
8.下表是“一五”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的比较(以1952年为100)据此可以推知A. 农产品收购价高于工业品零售价B. 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C. 政府重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不均衡【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表格反映的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并非农产品收购价格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与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无关,也与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无关,故A、B和D三项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
1953-1957年间。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总指数增长20.2%,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只增长2.2%,这表明政府一定程度上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稳定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
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
故C项正确。
9.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实现富国强国。
这些义利观A. 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B. 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C. 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D. 强化了传统的纲常伦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要是说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改变为义利并重,而不是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描述洋务派义利观念,并没有说明这种义利观带来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和“实现富国强国”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故C项正确;传统的观念是重义轻利,而材料中“同时倡导求‘利’”、“兴办实业来求‘利’”,都不同于传统观念。
故D项错误。
10.1879年5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
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
……践祚之后,……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
”这反映出当时A. 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B. 社会與论受教会控制C. 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D. 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答案】D【解析】从材料“1879年5月”“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美国总统的格兰特”“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中可以看出,《万国公报》作为新式报纸把美国总统描述成“皇帝”,这反映了当时新式报纸来迎合中国人心理,故D项正确;材料“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说明A 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教会控制社会舆论,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开始”。
11.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今日之欧美,则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相嬗之时代也;今日之亚洲,则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嬗之时代也”,“欧洲之所以发达,世界之所以进步,皆由民族主义所冲激磅礴而成”。
这一观点主要A. 反映了达尔文的社会进化的观点B. 主张把民族主义作为自存自强的手段C. 强调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必然性D. 指出西方民族国家崛起的历史必然性【答案】B【解析】“欧洲之所以发达,世界之所以进步,皆由民族主义所冲激磅礴而成”说明民族主义是中国强大的关键,B正确;进化论思想是严复主张,A错误;帝国主义扩张不是材料主旨,C错误;D中西方崛起不符合材料信息。
12.1929年,国民政府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汪精卫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
随即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口号有“打倒余汪提案就是打倒帝国主义”、“提倡中国医药就是保全中国文化经济”。
这表明A. 传统文化关乎民族生存发展B. 中医团体抗议国民政府专制C. 民国中医投身反帝爱国运动D. 保存中医强化传统经济结构【答案】A【解析】中医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余云岫、汪精卫等人提出废止中医案,遭到全国医药界的反对。
从大会口号“打倒余汪提案就是打倒帝国主义”来看,人们把废止中医等同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径,因此材料信息表明传统文化关乎民族生存发展。
故答案为A项。
中医团体抗议废止中医案,不是抗议国民政府专制,排除B项;材料中的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不是反帝爱国运动,排除C项;保存中医与强化传统经济结构无关,排除D项。
13.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
这一措施表明A. 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B. 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D. 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答案】D【解析】从企业分配利润时资本家红利只占20.5%,而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来看,企业利润绝大部分被国家和集体获得,表明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
故答案为D项。
材料反映的是对企业利润的分配,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对企业的管理,排除B项;到1956年底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C项。
点睛: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