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掌握情况调查

合集下载

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首先,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在观察病情时,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复杂病情的演化趋势。

此外,还需要观察病人的外貌、精神状态、疼痛程度等,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情,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对于危重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异常情况。

比如,病人的体温是否偏高或偏低,心率是否加快或减慢,呼吸是否困难或异常,血压是否偏高或偏低等。

这些异常情况都可能是病情进展或并发症的表现,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状况、肢体活动情况等,以便及时识别出病情的恶化,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再次,危重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护理工作。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定时清洁口腔、鼻腔,及时吸痰,避免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其次,需要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病人的排泄功能正常,及时给予排便、排尿等操作和护理。

还要护理病人的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压疮的发生。

另外,对于重症监护病人,医护人员还需要注意维持病人的体位,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

最后,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病人的安全和生命功能的稳定。

因此,在危重病员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各种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

此外,还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减轻病人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可以为危重病员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提高其生存率和恢复率。

总之,危重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工作,有效保证病人的安全和生命功能的稳定。

实习报告护理实践中的危重病情处理

实习报告护理实践中的危重病情处理

实习报告护理实践中的危重病情处理实习报告:护理实践中的危重病情处理在我所参与的护理实习过程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如何处理危重病情,以及他们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在这篇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享我所学习到的关于护理实践中危重病情处理的经验和观察。

1. 紧急呼叫团队在护理实践中,处理危重病情的首要步骤是紧急呼叫团队。

无论是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停止,还是其他紧急情况,立即呼叫团队并将病情与细节告知他们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可以确保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急救和抢救。

2. 快速评估和优先级在处理危重病情时,快速而准确的评估病情是至关重要的。

医护人员需要迅速采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生命体征、病史以及当前症状。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优先处理的问题,例如呼吸道、循环和神经系统的问题。

不同病情的优先级处理能够确保病人在危急时刻得到最及时的护理。

3. 稳定病情和监测一旦对危重病情做出初步评估和处理后,接下来的关键步骤是稳定病情和持续监测。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稳定其生命体征,并确保病情不再进一步恶化。

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和异常情况。

4. 给予心理支持在处理危重病情时,不仅需要关注病人的生理状况,也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

面对危急时刻,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往往感到恐惧和不安。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解释当前的状况和护理措施,并积极回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信息。

5. 充分沟通与协作处理危重病情需要医护团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协作。

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并根据实际需要做出相应的行动。

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密切协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的发生,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

6. 持续教育与提升护理实践中的危重病情处理是一个复杂而快速的过程,要求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持续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实践,从而提高危重病情处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危急症病患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危急症病患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危急症病患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一、研究背景
危急症病患的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危重的重症患
者护理中,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危急症病患的护理质量不仅关系
到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关系到患者的护理效果,因此,护理质量的控
制和检查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主要检查危急症病患的护理质量,具体检查内容包括:护理
操作的要求、护理过程控制、护理计划的建立、护理知识的能力及护理质
量的控制等。

二、研究检查
1、护理操作的要求。

在护理操作中,要求护士有良好的专业技能,需要护士有系统的护理
知识和护理技能,在护理操作中,应注意安全,有效管理护理质量。

2、护理过程控制。

护理操作需要护士仔细检查,并根据护理目标进行控制,护理过程中,护士有责任严格控制护理质量,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护理计划的建立。

护理计划的建立需要护士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
制定护理计划,定期检查护理计划,对病情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有效控制
病情的发展。

4、护理知识的能力。

护士在护理操作中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有较高的临床护理知识。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报告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报告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报告本文主要介绍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相关内容。

急危重症患者是指体内发生严重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的一类情况。

此类疾病的护理相对复杂,需要护理专业人员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一、严密的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

此外,还需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脑电图监测等。

这些监测数据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由于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波动较大,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生命体征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例如,需要给予氧气吸入,调整呼吸道储备,采用药物进行调节等措施。

三、保证患者的舒适感护理人员还要关注患者的舒适感,给予必要的病痛缓解治疗。

例如,给予镇痛剂等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四、防止并发症急危重症患者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预防措施,掌握必要的治疗技能。

五、精心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常需长时间留院观察治疗,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细致入微的精心护理。

此外,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舒缓情绪,保持精神状态的平稳。

六、严谨的医嘱执行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医嘱,确保医疗行为得到科学合理的实现。

同时还需及时记录患者的状况监测数据,为医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在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学到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更能使我们拥有更深层次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分析

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分析
Z a gY ne g L uRo g a , i o l n P o l’ o — h n ifn , i n y o L ui ( e pesH s Y a
p tlo tin t h n iPrvn e h n i0 3 0 i f L ia g Ci S a x o ic .S a x 3 0 0 a l y
裹 3 不 同学历 护理人员知识得分情况
注 : 专组 与中专组相 比 P<00 ; 大 .5本科组 与 中专组相 比 P<
00 ; 组与太专组相 比, 5本科 P<O0 。 .5
衰 4 护理人员要 求掌攫技术殛实际掌握情况 人 ( %)
Ci) hn a
中图分类号 : 1733 R 9 .2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0 9 4 32 0 )C—o 1 一o 10 —6 9 (0 7 l 26 2 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技 术水 平是 改善服 务质量 、 证病人 保 安全的重要手段 , 也是有 效实施医院服务流程重组 的必 备条 件。 本调查通过 了解护理人员急救技 能 , 为提高 医院急 救水平 , 护理
[] M j I eec n v n et f ec ni unlvl d 4 a r . nt de i m n l l ne o sl as n eE G ia n m ai u s n i e a n
… I … 】●… ,~ ’
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 分 析
A s r e f f s — i k o e g a d u v y o i t。 r —a d n wl d e n s is o u sn t f k l fn r ig sa s l 张银凤 , 刘荣耀 , 李有连
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分别有 4 .3 4 .4 的护 60 %、46 % 士认为急需补充急救仪器的使用 、 院前急救等知识。对于目前 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 ,63 %的认为来自工作经验,4 O 8 .9 6 .8%

护士工作总结在危重病患护理中的救与监测

护士工作总结在危重病患护理中的救与监测

护士工作总结在危重病患护理中的救与监测在医疗护理领域中,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危重病患护理中,护士的工作更是必不可少。

本文将总结护士在危重病患护理中的救治和监测工作,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紧急救治危重病患的情况常常十分危急,需要紧急的救治措施。

护士在此时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首先,护士需要根据病患的症状和疾病情况,迅速判断病情的紧急性和严重程度。

在紧急情况下,护士需要做到机智应对、冷静处理,充分利用所学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迅速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保证病患的生命安全。

其次,护士在危重病患的救治过程中,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

护士要准确地传达病患的病情和变化情况给医生,以便医生及时作出治疗决策。

同时,护士还需要执行医嘱,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的及时反馈和配合是救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最后,护士在危重病患救治中还需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护士要向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告知家属有关事项和需求。

同时,护士还要给予家属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使他们感受到关怀和安慰。

二、生命监测危重病患的生命体征监测是护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可以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此外,还需监测病患的各种液体的排出量及其成分,以及其他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护士需要学习并掌握使用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

例如,电子监护仪能够自动记录病患的生命体征,并提醒护士及时采取行动。

通过这些设备的使用,护士可以更加有效地监测危重病患的生命体征,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在监测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注意并及时纠正病患的不良习惯,预防和解决相关问题。

例如,对于病患的插管和导尿管,护士要注意管路的通畅和清洁,定期更换,并在需要时进行相应护理措施。

此外,护士还需要注重病患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护理,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和恢复。

急诊科护理质量检查记录

急诊科护理质量检查记录

急诊科护理质量检查记录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救治效果。

为了持续提升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进行本次护理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如下:一、检查时间具体检查时间二、检查人员检查人员姓名三、检查内容(一)护理人员资质与培训1、查看护理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均在有效期内,且无无证上岗情况。

2、抽查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分完成情况,大部分人员能按时完成,但仍有少数人员存在学分不足的问题。

3、询问护理人员对最新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部分人员对某些新的急救技术操作不够熟练。

(二)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1、检查交接班制度的执行,发现交接班记录存在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的情况。

2、观察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时的核对流程,总体执行较好,但仍有个别人员存在核对不仔细的现象。

3、查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发现部分区域的消毒工作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

(三)护理操作规范1、观察静脉穿刺操作,部分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未能做到一次成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2、检查心肺复苏操作,发现个别护理人员按压频率和深度不符合标准。

3、查看急救设备的使用操作,如除颤仪、呼吸机等,部分护理人员对设备的参数设置不够熟悉。

(四)护理文书书写1、抽查护理记录单,存在书写字迹潦草、涂改较多的问题。

2、查看病情观察记录,发现部分记录内容不详细,未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3、检查护理评估单,部分评估内容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

(五)急救物品和设备管理1、检查急救药品的种类、数量和有效期,发现个别药品存在过期未及时更换的情况。

2、查看急救设备的性能和维护情况,部分设备存在故障未及时维修的问题。

3、检查急救物品的摆放位置,部分物品摆放混乱,影响取用效率。

(六)患者满意度调查1、随机抽取具体数量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为具体满意度数值%。

2、患者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够热情、沟通不够耐心、对患者的疼痛关注不足等。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的通过归纳急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方法针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6接受抢救护理的200例急危重症病患者,对其开展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目前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急救知识缺乏、急诊科人力资源不足、抢救记录的不完善、抢救仪器操作的不规范性、抢救仪器完好程度不高、医护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性、患者家属的配合程度低。

结论相关的医院领导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与急救设备的整体水平,通过提高急救护理综合技术水平,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质量。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问题;对策急诊护理的日常主要工作便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如何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抢救工作是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本文通过总结我院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整理收集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期间,急诊科室收治的200例急危重症患者。

其中男性为132例,女性为68例,患者年龄在2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7.6)岁。

主要急性病症为:肺部疾病导致呼吸障碍的有6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35例,急性心衰者20例,脑溢血20例,高血压危象者23例,外部创伤者28例,中暑休克者5例,心律失常者7例,高血糖危象者3例。

2问题分析通过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在急危重症抢救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有护理人员缺乏急救知识、急诊科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工作任务要求、对病危患者的抢救记录亟待完善、抢救仪器的操作熟练度欠缺、抢救仪器的完好程度堪忧、医护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性、患者家属的配合程度低。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 急救知识缺乏缺乏全面的急救知识是目前急诊科面临的主要问题,急救科室的急救经验与知识来源于平时的急救实践,这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总结的过程,此外,还需要急救人员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掌握情况调查
作者:陈静薛晓鹏王凤娇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对医院内护理人员的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

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方式,随机选择在医院工作未超过5年的护理人员150人,对其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显示,本次分析的150位护理人员中,有115人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抢救技术培训,占76.67%;有147人是在进入医院后才学习并掌握了一定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占98.00%。

结论:医院应该紧抓护理人员的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培训工作,将相关标准落到实处,以此提高医院整体的综合护理水平,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护理人员;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掌握情况
在医学上,将患者所患疾病分为轻微、中度、重大疾病以及急危重症等,其中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其一般处于濒死或需要紧急救治的状态。

对于这类患者,医院都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否则会导致患者死亡或病情加重的情况。

因此,医院会为这些患者设立一个专门的病房——重症监护室,同时会为患者配备具有较多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治疗,而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我院随机选出的150位护理人员,其年龄在20~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38±9.51)岁,其在我院工作时间为2~5年不等,平均工作时间为(3.16±0.82)年。

其中护师35人,护士115人,本科学历者67人,专科学历者83人。

分析对象之间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本次分析采用的是问卷式调查方法,主要调查的就是这150位护理人员对于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呼吸器使用、监护器使用、静脉输液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洗胃技术、吸痰技术等,以此判断我院护理人员对于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掌握情况。

2 结果
经过调查后显示,本次分析的150位护理人员中,有115人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抢救技术培训,占76.67%;有147人是在进入医院后才学习并掌握了一定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占
98.00%。

同时将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技术的掌握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制成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院护理人员对相关技术的掌握情况较好,仅呼吸器的使用和维修技术、有创动脉压测定技术、洗胃技术以及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技术这五项相对较差,其余的掌握率均在35%以下。

其中护理人员的抢救技术、血液分析技术以及相关仪器参数设置技术等的掌握率均超过了80%。

3 讨论
护理人员的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是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主要护理技术之一,其在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时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护理人员的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掌握力度不够,其中主要包括系统培训工作不足、培训经费不足、人员配置不足、新晋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等,这主要与医院自身工作开展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护理技术的培训工作重视度不够,导致相关培训工作无法有效展开。

为此,医院应该积极开展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培训工作,对新晋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并利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协助培训工作。

引进先进的设备,提升医院相关设备的先进性,以此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技术水平[3]。

参考文献
[1]郭小兰.急危重症护理学临床见习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2):123-124.
[2]桑宝珍,叶桂香,李钰燕,等.急诊—重症科—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89-90.
[3]罗红艳,刘华琼,陈景景.《急危重症护理》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2):11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