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各市模拟题

合集下载

2024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②,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默写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伫立旷野,苍qi6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

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

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

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 )立苍qi6ng( ) yùn( )含亘.( )古(2)文中“”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大人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校学生会准备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广东省江门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广东省江门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广东省江门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运用(29分)得分1.默写古诗文。

(1),在河之洲。

(《诗经》)(2)浩浩汤汤,;,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5),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请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上。

上联:把酒问青天,失意犹存千古气。

下联:挥樽酹江月,。

(7)阅读经典,让人精神充盈。

《鱼我所欲也》中“,万钟于我何加焉”表达了君子在优厚俸禄与坚守本心矛盾时的取舍;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在诗词大会上,一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线索,请从赏析诗句的角度再编写一条B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这两句诗出自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出自《周易》的zhēn yán,理至易明....,让我们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们君子处世应该遵循天道,刚毅jiān rèn,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如何做到自强不息?首当其冲....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便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有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革新创造,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决不能墨守成规....,要以非凡的胆识,自强不息,不断创新。

最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与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0分)1.活动一:【诗传书香】班级组织了古诗文赏析会,同学们畅所欲言,请你补充下面发言内容。

小红:诗词中包含的情感荡气回肠,有怀才不遇的抑郁难平,如①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有揭露丑恶、同情百姓疾苦的,如② “半匹红纱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有关心国家命运、渴望报国的,如③“,"[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小明:很多诗句蕴含人生哲理,给我们启迪,如④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 “,”(陆游《游山西村》)。

小岳:我对诗文中描写人或景的语句很感兴趣,如⑥ “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⑦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口”(郦道元《三峡》);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学校文学社想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拍摄成微电影,你认为在拍摄最后两句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应呈现怎样的镜头?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文人撒书香】班级开展“你心目中最酷的古代文人”投票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想要投票给苏轼,下面是小组代表晓宇草拟的发言稿,请你一起修改完善。

苏轼多次被贬,一路diān pèi liú lí____,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tui táng____。

广东省2025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题三

广东省2025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题三

广东省2025届中学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题(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3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慢延B.消声匿迹C.盘桓D.制出心裁解析:A项,扩散;B项,无影无踪;D项,自出心裁。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是全球鸟类迁徙.(xǐ)的重要驿站之一。

B.走进这方土地就能感受到这里所洋溢.(shì)的和谐与暖和。

C.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miǎn)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D.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lán)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解析:溢应读yì。

答案:B3.下面语段中,填入“( )”处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孩子不怕热,总是三五成群,在打麦场上追逐游戏,还脱下鞋子,抛上天空兜蝙蝠,一面口中还高唱着当地的一首童谣:“蝙蝠早来,给你草鞋;蝙蝠迟来,给你皮鞋( )果真,蝙蝠一见到抛上去的鞋子,马上争相往鞋窝里钻。

A.句号后双引号B.后双引号C.省略号后双引号D.逗号后双引号答案:C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___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备呈现;陶潜弃官采菊,种豆南山,他的形象光芒耀眼;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___。

___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但是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神往家喻户晓虽然B.艳羡举世瞩目虽然C.艳羡家喻户晓即使D.神往举世瞩目即使解析:“神往”指心里憧憬,宾语通常是某些地方或境界;“艳羡”指特别艳羡。

与“它的孤高”搭配,“艳羡”更恰当。

“家喻户晓”指每家每户都知道,一般指人;“举世瞩目”形容影响很大,一般指功绩。

依据语境应选“举世瞩目”。

最终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虽然”。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7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7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9分)1.默写古诗文。

(1)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3)一位男子为抒发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一直是他心中理想的配偶,他可以借助诗经《关雎》中,这两句来表达。

(4)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表现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请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身在最高峰,下联:我来绝险处,要扶初日上微栏2.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学习中,小颜对“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的“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很疑惑:花和鸟有很多,为什么李白只选这两个意象创作此诗?请你结合全诗帮小颜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我们心无旁骛....,用知识(1)xūntáo精神,(2)rúyǎng心灵。

回顾来时,轻舟已过万重山,青春路上,(3)míwǎng和落寞可望而不可即......;仰望星空,耿耿星河欲曙天,追梦路上,拼搏和探索相得益彰....。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展望未来,前路漫漫亦灿灿,奋斗路上,收获和进步与日俱增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殷.勤/殷.红拾.掇/拾.级而上B.辍.学/点缀.襁.褓/强.词夺理C.诘.责/拮.据憔悴./鞠躬尽瘁.D.广.博/粗犷.埋.怨/埋.头苦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遒劲鸠占鹊巢嬉闹大相径庭B.流淌无可耐何谰语雕粱画栋C.僵绳见异思迁浮燥毛骨悚然D.分岐千均之力诬蔑不求甚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大代表们不期而至....,齐聚一堂,在大会上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

B.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成功地把一出枯燥的戏演得绘声绘色....,吸引了全部观众。

C.企业首当其冲....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

D.面对洪涝灾害,广大公安民警临危不惧,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殚精竭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24中国诗词大会》首场围绕“春天”作为主题,旨在以诗词的名义向春天致敬。

B.阔别十二载,广州春节烟花汇演回归白鹅潭,为市民塑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C.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将增设滑板、街舞、攀岩和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大家都非常期待。

D.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孩子从“看屏”转向“读纸”,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二、综合性学习5.班级开展“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研学活动,小越同学计划去参观文德楼,感受红色文化。

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近日,经过为期1年的改造更新,位于越秀区的文德楼重新对外开放。

该楼成为广州市首个在居民楼内部运行的红色场所,为老城区新添一座“红色地标”。

文德楼位于文德东路文德里,建于20世纪初,是一座“n”字形洋楼,由五幢三层高的楼房连成一体。

楼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体设有“文德楼”横匾,地面铺设花阶砖,外墙为明快的黄色。

1925年秋,中共广东区委租赁文德楼部分房子给周恩来夫妇等共产党人居住,其中周恩来、邓颖超住文德楼3号二楼。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追溯人类早期秩序建立的过程,“命名”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释名》云:“名,明也,名实事,使分明也。

”凡事凡物皆须有名,有了名称方可识别归类,此为秩序的开端。

因此,给事物命名在古人看来绝非小事。

《尚书·吕刑》谈及远古时期尧初建社会秩序,派诸官分掌各项事务,大禹命名山川即其中重要举措之一。

反映早期先民观念意识的《山海经》对事物命名也很有兴趣。

《山海经》叙述山林川泽、飞禽走兽以及异域地产,皆用“名曰xx”或“其名曰xx”句式。

如《南山经》的招摇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有木焉,其名曰迷榖”。

在这种“命名识物”的叙述技法下,花木鸟兽、人种国度——被赋予名号,书中荒诞驳杂的内容因此显得秩序井然。

不仅如此,《山海经》在为事物命名时也表现出早期文化的一些特点。

人类早期对自然声音的辨识力和敏感度极高。

《山海经》一书记载虫鱼鸟兽时经常描摹声音,诸如“其音如狗吠”“音如婴儿”等。

鸟兽跳跃奔伏,物状难辨,故以音别之,专门通过鸟兽本身的叫声给其命名。

在此意义上,命名即为识物。

除了以声音名物之外,还有些物怪依据活动场所来命名,如《庄子·达生》曰:“水有罔象,丘有峷,野有彷徨,山有夔,泽有委蛇。

”这种命名物怪的方式通常没有特指某个固定对象,而是类的称呼,条件限定也欠严密。

这些名称显示出早期先民“命名识物”思维中较为朴素而直接的状态。

即认为“名”与其所指事物差不多对等。

名字确定,“物”的性质、界限方才清晰,此即为重视命名、以辨名来识物的认知模式。

《周礼》论及周王朝设官分职状况,其中职官大都有辨析“名物”的职责。

从内涵来看,周礼之“名物”既有物类自然属性的区分,亦包含抽象伦理象征意义之建构。

如“司服”职掌九种吉服,不同吉服各有相应的使用场合,承载着诸多象征意义。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五)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五)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五)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6)有些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思。

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社会在进步,前景无限美好的哲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历史fù yǔ()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3)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是出于无聊……(4)当优美的旋律jiá rán ér zhǐ()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她每日辛勤劳作,那刀削斧砍似的脸上涂满了憔.悴.的疲倦,犹如一朵盛开的花顿时凋谢了。

B.战争年代,他率领部队,转战南北,驰骋..沙场。

和平年代,他卸甲归田,早出晚归,尽享天伦之乐。

C.优秀的作家掌握了写作的规律,所以可以一气呵成....地写完一个情节连贯的故事。

D.班主任赞赏道:“李娜遇到任何问题都向老师或家长请教,她身上的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学习。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广东农商行将“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全行发展战略,专门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旨在振兴乡村为目的,引导全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市2013-2014学年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蜡烛./污浊.侵.略/亲.家百折.不挠/折.冲樽俎 B.脚踝./青稞.漂.白/饿殍.息事宁.人/宁.缺毋滥C.纾.难/机杼.穴.位/戏谑.解.甲归田/浑身解.数 D.肥膘./飞镖.孝悌./醍.醐开花结.果/归根结.底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但悲哀的是,旅游法施行3个月来,旅游骗局仍然层出不穷。

可见我国法律虽日渐健全,但不少法律仍处于休眠状态。

一大原因即是执法者缺乏执法动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拈轻怕重,偷懒耍滑,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维。

另一方面,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存有不绝如缕的利益勾连,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A.层出不穷B.拈轻怕重C.不绝如缕D.睁一只眼闭一只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B.我们学习和发展科学的目的不是征服别人,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为自己国家和民族争取到利益,努力创造更科学美好的环境。

C.韩白之争、韩高之争、现代诗歌之争等网络事件之后,韩寒的博客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点击率,成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博客名人。

D.《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强烈谴责美军对《古兰经》的亵渎行为,并要求美方将巴格拉姆监狱交由阿富汗政府管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______________,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①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②你不想要它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④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⑤它却如影随形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A.③②⑤①⑥④B.③②①⑥④⑤C.①⑥④③②⑤D.①⑥②⑤④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

祖志忠,讨王都战殁。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

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勤养母老,赐以.上尊酒茶米。

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①合战。

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

”遂决战。

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殁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

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②,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

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殁,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之.,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殁,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注] ①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②拏,通“孥”,儿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再遇阵殁及:趁着B.寻知代州。

移深州寻:不久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sj .D.屡经点阵,身被七十创被:遭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以其勤养母老②赐以上尊酒茶米B.①为高阳关都部署②保裔为敌所覆C.①契丹围之数重②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之D.①上知之,乃复厚赐焉②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B.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C.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D.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

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

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

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

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康保裔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

各位将领多半丢失了自己的部队,只有李重贵与张凝保全部队回到驻地。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②大将陷殁,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两个细节。

(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

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分)(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陶渊明《归园田居》)(4)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肄.业/肆.扰懈.怠/亵.渎押解./浑身解.数 B.聒.躁/恬.静咯.血/炮烙.中.肯/一语中.的C.戳.穿/杀戮.希冀./契.约咀嚼./咬文嚼.字 D.国粹./荟萃.悭.吝/信笺.拓.本/落拓.不羁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没有成见,不执拗,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

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

我们应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

A.包罗万象 B.执拗 C.不经之谈 D.进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

,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

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②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野近视”病③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④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⑤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⑥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A.③②①⑤⑥④ B.②③⑥①④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游千山记程启充①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

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

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

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

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

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

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

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

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

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

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

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

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

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

坐石上,一老进麦饼。

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

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

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

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

②瓯脱:泛指边界。

③浮白:满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缘:边缘 B.值饥,食之厌.厌:满足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殚:尽 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克:能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乃.登万佛阁自一览亭迤西而.北B. 寺僧设斋,乃.行健者匍匐而.C. 有遗世之.想北隅以.木梯登望之D. 余亦倚声和之.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